天气变冷,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应该注意什么?

最近全国各地进入冬季气候明显变冷,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在中国大约每10秒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我国脑卒中每年发病是150万到200万人,脑卒中的死亡率在我国是每年大概120万左右。冠心病患者约1200万,心肌梗死200-250万人。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高血压重、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心律以、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在冬季会明显增加。

中老年已确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怎样才能够安然的度过冬季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坚持服药:

高血压患者冬季因环境寒冷血管收缩,血压肯定比夏天要升高,这时应该加强对血压的监察并及时调整增加降压药物的品种和量。冠心病患者或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除了血压外要加强对血糖的控制,尤其是坚持选择合适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或联合依拆麦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根据危险因素多少分层达标。对于高危人群应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以防止万一斑块破裂肿发挥其抗血小板激活阻止血栓形成。

2.注意保暖:室外尽量多穿一点,能防禦寒冷的衣服。室内,北方有暖气供应也应增加空气的湿化。南方,尤其是长江南北冬季气候还是非常阴寒湿冷,尽管装有空调、地暖、水暖的家庭比较普遍,但老年人往往离不开几十年前贫因时代养成节约的生活观念,把空调当作装饰品的绝不是少数,还找出种种理由:不喜欢空气不流通、关门关窗等,宁可穿着厚厚的冬装,把自己包裹成一个粽子一样,但面部和四肢的寒冷还是不可避免,而且活动会明显减少。寒冷的环境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甚至动脉血管更容易痉挛而我诱发粥样斑块的破裂,导致心肌梗塞、脑梗塞、脑溢血、甚至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记住每个月增加几百块钱的电费和煤气费是是重要的健康投资,这个钱是万万省不得。 年龄大了你还能有多少地方需要消费金钱,中老年人自已辛辛苦苦爭来的钱别老想多留点给子女,必须改变这种将来不落好的观念。应该用在投资自己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都是最值得的,不生病也减少了子女們的负担,远胜于你拼死拼活省下来的那点小钱留给他们要更受欢迎。

3.冬季仍应该坚持室内外的运动,当然前提是必须做好保暖的基础上,这是保持心肺功能不衰退,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必要的。

4.冬季进补要适度,尤其是富含糖、脂肪热量极高的“补品”。尽管这可能招来很多人的不同意见,但我仍要说句真话:如最常用见的黑芝麻核桃粉,其实都是在吃进大量的植物油脂和蔗糖。芝麻和核桃含油率高达50%-70%,从来没有任何论证提示它们具有补脑、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这只是一个一代又一代“美好”的传说。世界上防病、治病最好的“滋补药”是心情愉快!

5.冬季必然在年前年后,我们的传统习惯就是亲朋好友们一起聚会聚餐,亲戚朋友多的人会更多参加聚餐。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当然可以聚餐,旦不能吃得过多、过饱,抽烟喝酒就免了吧。餐厅的菜除了重油、重糖、往往会多放味精(谷/呋氨酸鈉)中的鈉盐会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升高。吃得过饱也会诱发迷走神经兴奋增加心脑血管事件。

6.在亲人和朋友聚会时,始终要保持平和、稳定、良好的情绪,减少过分兴奋和不必要的激动,过度的情绪化常会影响到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出现,甚至会增加血管事件的发生。

7.亲戚朋友交往较多时,要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 好在今年人们普遍戴上口罩后病毒性感冒(尤其是儿童)发生率明显下降,因为感冒交叉感染导致呼吸道炎症,如未能及时发现有效治疗或控制不力,产生超级细菌感染引起严重的肺炎,其实无论什么基础疾病,而最终顽固性、难治性肺部感染合并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这往往是是导致老年去世最主要的原因。

8.冬季室外活动明显减少,尤其是节日里众人聚在一起斗地主、打麻将是中国中老年人最普遍的娱乐方式,门窗紧闭力上几支烟槍,屋子里烟雾腾腾,若有人真把输贏真当回事很容易激动,这都是引起血压升高、动脉血管痉挛斑块破裂发生心梗、脑梗、脑溢血常见原因。娱乐可以但搭上生命就不值了!

写此文是希望对每一个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患者能够有所帮助,健康的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季,春天还是回来的!

2020.12.6. #学问分享官##2020生机大会##行业人士招募计划#




寒冷天气,今年比往年来的更早,而且这几天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温,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那么,天气降温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在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注意哪些事呢?今天张大夫给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1、多穿衣服

首先,老生常谈的跟大家说,天气转冷大家一定要注意多穿衣服,因为穿的少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说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等。这里尤其提醒大家,天气变冷除了需要添加衣物之外,大家一定注意穿一双厚实的鞋子,同时戴一顶暖和的帽子,加强头部和足部的保暖。

2、谨慎进补

北方人一向有秋冬季节进补的传统,但是张大夫不建议大家秋冬季节过度进补。因为这可能让大家摄入更多的高盐、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进而影响我们的血压、血脂、血糖。其实,现在进补比较多,还是因为日子过得好了闹得,大家平时就不缺营养,再加上秋冬季节进补,有的时候进补还伴有喝酒,这样就可能导致食物能量超标,进而带来更多健康问题,实在得不偿失。


3、住的暖和

天气变冷,张大夫提醒大家,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居住环境的温暖。大部分北方地区距离供暖仍旧有一段时间,很多地区屋内温度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建议大家使用一下其他取暖方式,比如说空调取暖、电暖气取暖等等。尤其是对于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很重要,千万别为了省钱而挨冻,否则可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4、外出要注意

天气变冷,不建议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外出进行长途旅行,平时外出锻炼也要注意。因为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清晨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就容易让人在早晨出事,所以平时体育锻炼要注意避开血压偏高的早晨,尽量选择自己血压比较正常的时间段。但是,即使是天冷了,该锻炼还是应该保持锻炼,可以选在室内锻炼,比如说健身房。如果长期没有体育锻炼,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血压、血脂、血糖也会出现异常。

以上,张大夫是从一个医生角度提出的一些小意见情,希望能够安度秋冬天气比较冷的这个季节。




心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高发季节,11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集中月份。天气变冷会导致肺部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了,从下个月开始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以及神经内科这3个科室的病人会较其他月份有所增多。


为什么天气变冷心脑血管疾病会高发?

血管受冷后会痉挛收缩,血管收缩直接影响的是我们的血压,证据表明,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就升高1.3mmHg、舒张压升高0.6mmHg。另外,机体受凉之后分泌的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这必然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所以寒冷往往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血管收缩变细,血管内的血液也将变得粘稠、血流也将变缓慢,这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心肌梗塞、脑梗塞就是因为血管内血栓形成所引起。


那么,天气变冷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应该注意什么?

  • 1.防寒保暖:天气逐渐变冷了,大家要多关注天气预报,冷空气准备来临之前准备好保暖衣物,以免突然猝不及防被冷到。
  • 2.低盐饮食:食盐含纳,过多摄入食盐会导致水钠潴留,水钠潴留会影响血压水平,所以中老年饮食要注意少盐。
  • 3.加强监测血压:天气寒冷会影响血压水平,这时候应该多监测血压,如果血压控制不佳要加强降压治疗。
  • 4.增加运动:运动有助于舒张血管、有助于增加血流流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从这对于降低血压、预防血栓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 5.多喝热水:喝热水一方面有助于驱寒、避免血管痉挛,另一方面充足的水分有助于避免血液粘稠,这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大的帮助。

下个月就是11月了,天气也渐渐变冷了,如果觉得有用,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身边的亲人、朋友。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赏个赞呗。




随着天气转凉,心脑血管疾病也逐渐进入了高发期,特别对于中老年患者而言更是如此,这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心脑血管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呢?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由于一种或者多种不良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糖、吸烟等)长期作用于心脑部位的血管,使血管发生粥样硬化,逐渐使管壁变得僵硬、弹性降低,管腔内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狭窄或者闭塞部位的远端发生局部缺血或者坏死,这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

天气变冷对心脑血管有何影响?

  • 低温环境会使人体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降低,容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
  • 低温环境会刺激人体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容易引起血管痉挛、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血栓;
  • 低温环境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这就增加了血管破裂的风险。

天气变冷,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该注意些什么呢?

1.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对于有早起晨练习惯的人,严格控制在低温户外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的强度。

2.合理的增减衣物:一定要根据室内外的温差合理的增减衣物,使身体逐渐地适应外部环境的温度,切忌骤冷骤热。

3.注意控制饮食:有相关疾病的要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增加纤维膳食,多吃粗杂粮、干豆类、蔬菜、水果等,尽量减少动物的内脏、蛋黄等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摄入量,同时饮食不能过饱,尤其晚饭及活动量少的人群。

4.按时服药:监测好自己的血压、血糖、心率及自主症状,有症状要及时就医。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一同交流更多健康问题,一同成长,一同进步,共同营造健康好生活!




天气正逐渐变冷,那么气温的高低与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又有怎么有的关系呢?根据英格兰的报道,气候的影响占冠心病的死亡率的15%以上,低气温会加剧空气的污染,尤其是女性对低温的影响更明显,年龄大的人群(年龄大于75岁)对气候的影响也很敏感,天气变冷尤其在北方,又开始集中供暖,意味着空气污染也会越来越严重。

冬季是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的高峰期,这是因为寒冷会令人体血管较大程度地收缩,

从而造成血流减缓,血压升高,与之同时心脏负荷增大,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此外,还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冷空气刺激,造成血管痉挛,也会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应根据气候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做好“护心”措施。

一般来说,冠心病患者做好冬季的自我保护,除放松心情、少食油腻、规律作息等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外,还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特别要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

注意保暖,尤其晨跑,由于冬季雾霾较多,早餐空气严重污染的时候,不建议跑步,并且外出进入户内时,也要注意不要一下子进入比较热的屋子,要进行适当的过度。

洗澡的水温不宜过热,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等。





随着气温的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也在增加,特别是对于已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者,更要做好防护措施,以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大家在天气变冷时应注意:

1、注意保暖:气温降低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大家要做好保暖措施,预防感冒,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适当增加饮水:冬季气候寒冷,血流速度较慢,加之大家进食高热量食物的增加,易发生血流瘀滞,所以鼓励大家适当增加饮水,但如果存在急性心力衰竭,则需要限制饮水。

3、合理饮食:冬季气候寒冷,大家也要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食物,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钠盐、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4、适当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避免在寒冷、雨雪天气外出运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中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运动中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停止,必要时就医诊治。

5、戒烟限酒:需严格戒烟,最好不饮酒,难以戒酒者必须严格限制量和频率。

6、规律服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大家应注意规律服药,药物要个体化,优选长效制剂。

7、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并注意定期复查,以稳定控制病情。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怎么做?

1、保证充足的睡眠

老年人在秋季要做到早睡晚起,保证每天八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中午也要坚持午睡,老年人的身体没有年轻的时候好,因此需要高质量的睡眠,以及补充营养来进行身体的恢复,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秋天早晚温差大,不适合太早的就出去锻炼,可以稍微晚一点再去锻炼。

2、注意身体的变化

秋天夜晚凌晨2点左右的时间,气温是很低的,老年人受凉就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因此晚上要盖好被子,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重视注意血压的影响,早上起来的时候一定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让血压保持在一个较平稳的状态。身体出现任何的不适要及时的告诉家人,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3、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

做到饮食自律、睡眠自律和运动自律,饮食上尽量的清淡,均衡的搭配营养,以少盐、少油等为主,不吃高脂肪的食物,要注意避免血压的升高。平时和要加强身体的锻炼,不做剧烈的运动,但可以做一些比较轻缓的运动,比如散步。饮食和运动做到了自律,每天坚持如一,好好的养护身体,可以有效地避免洗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要有强烈的防护意识

身体本就不好的人要特别注意防护意识的养成,主动去了解那些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并且尽量地远离。像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疾病的人,就要注意保持血糖和血压不升高。

秋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从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身体的变化,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有强烈的防护意识等方面进行,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定要坚持的做好这些。并且注意冷暖问题,及时的增减衣物,平时的饮食要合理的搭配营养,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相信大家都能感觉到,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天都是一个很难熬的季节,冬天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这种病致残率极高。

为什么说冬季是高发季节呢?

1. 冬季天冷,人们都不爱出门活动,尤其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很容易摄入较多的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会使胆固醇和血压变化近而造成血管堵塞,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

2. 寒冷天气会让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老人更为明显。本身大多数老年人的血管已经硬化,冬季会让血管收缩血压高,对心脏的损害非常大。低温同时激活交感神经 系统,引起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至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引起心绞 痛发作和心肌梗死。

那么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来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按时服药,加强血压监测。

2. 注意保暖,上面也说了寒冷的天气能导致心脑血疾病高发,一定要注意保暖,减少意外发生。

3. 饮食方面,要保证低盐、低脂肪饮食,如果摄入太多含盐、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及肉类食物,会促进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形成,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

4. 适当运动,运动能增加免疫力,对身体的血液循环也有好处。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学会看病》作者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

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





1、 合理饮食

饮食应以低盐低脂,清淡为宜,严禁暴饮暴食。适当控制食物总热量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忌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饮食上要多吃五谷杂粮以及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及时补充人体的水分,但不宜过多。

2、控制血压

天气变化多端,容易诱发高血压等疾病,所以应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轻松,稳定,防止过度劳累造成血压的升高,从而起到了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3、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激动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预防心脏等心血管疾病要注意保持乐观,平和心情,要学会减压和放松精神,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事物。

4、适当运动

人体在运动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降低体内的胆固醇。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选择一些比较柔和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慢跑,不能过量,否则会加重病情。

5、注意保暖

温差日益增大,会引起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因此注意保暖很关键。

6、定期复查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血压,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冷,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该注意:

1.注意保暖 ,立秋后天气开始变凉,受凉后常可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的加重,甚至恶化,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部疾病等

2.按时服药,规律作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大部分都是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不要擅自停药,自行停药对疾病恢复不利。如果高血压停药常可导致血压波动,血压波动是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原因之一。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如果自行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能会再发血管梗塞等

3.秋天天气常干燥,所以应该适当注意补充水分,进食富含维生素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足量维生素的补充。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对维持身体机能活力有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天气   脑血管   高血压   中老年人   冠心病   保暖   血管   血压   寒冷   患者   冬季   食物   身体   疾病   饮食   发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