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年级900多人,每次考试都是前20名,还需要补课吗?

我觉得不管是多少名,初中阶段都不需要补课,成绩优秀的,学习自觉性好,不用补,成绩落后的,不愿主动学习,补也没用!




(原创)面对这个问题,我会给你一个似乎矛盾的答案:不用补但也可以补。

首先,我说不用补是因为你的孩子已足够优秀,在900多名同学中总能脱颖而出,稳居前20名,说明他够聪明,基础也不错,自学能力肯定也很强。如果再有家长的有力督导,他完全具有通过独立学习来完成有关作业和预习任务的能力。当然不用再去补课。而目剩余的时间可以多参与一些文体、实践活动,以促进全面发展,幸福指数自然也高。

第二,我说可以去补,那是因为你的孩子每次考试在年级组900人中占前20名,说明孩子面对那些高难的知识时还是有些吃力,存在认知或方法上的瓶颈。如果能有老师的相机点拨,他的学业水平定能进一步拔高,再上一个台阶。

我平时一般不鼓励这类孩子去补课,而是建议他们着力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是通过多挑战难题来查缺补漏,有不会的去查阅教辅资料。

第二件是学有余力时去预习新课,先行一步发现难点,听课时会更有针对性,提高听课质量,为挑战更高难的问题积蓄能量。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非得有人看着才去学习,那就另当别论了。




就目前而言,我站在家长的角度设身处地实话实说,一面之词不一定正确。

一个年级900多人,每次都能考到前20名,说明孩子不但基础掌握得扎实,而且能力也提升得不错,一般意义和水平上的补课就根本没有必要,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

要补的话就补那种专门给这些成绩好的孩子专设的提高班,类似于培优的性质,毕竟,学无止境,让这些孩子坐在一起,老师通过深挖教材或拓展延伸,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更加提高的目的。或者要补的话就看看孩子的科目里面有没有比较弱的科目,如果有的话还是有必要补一下,平时正常上学,时间都被各科瓜分,可利用假期期间,专门补一下弱科,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

因此,这位家长,如果有一科或几科的提高培优班,建议孩子还是补一下,开这样补习班的老师一般都是这一科目的行家里手,给孩子在思维等方面指点一下,对孩子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




补课分两种,补差和提优。初中本来就简单,建议英语学新概念二扩充词汇量,数学学新思维或者大视野,初中成绩好,不代表高中也好。初中学习轻松的时候多拓展一些吧,高中会省力一点




我感觉这种孩子更需要补课,相对来说成效更明显,毕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更多的是解题方式和答题技巧的辅导,这种孩子一对一更合适!




补课分两种,一是补差,二是提优。补课的地方也有两种,一是培训机构,二是名师家中。如果优秀的学生靠自己就能解决学习上的所有事情,那个程门立雪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




不需要补。需要补课的是年级中下等生,而不是尖子生。

由孩子的名次看,成绩已经不错了,已是年级的尖子生,不需要补课。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日常学习中,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孩子施加额外的思想和学习方面的压力,尤其不给孩子提什么“考第一”或“进年级前10名”等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孩子名次进步了,家长要进行鼓励;孩子成绩退步了,家长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像这种学习水平的孩子,我建议家长引导他多读一些感兴趣的课外书,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发展一项个人所兴趣爱好,不要把孩子的全部精力禁锢在分数和学习上。课外书读得多了,孩子对课本的知识的学习会更加自信,也会更加轻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更大,将来前途无量。

对于智力发展正常的孩子而言,如果家庭教育恰当,孩子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好,学习方法得当,初中这点知识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切不可将孩子交给补习班,不仅学不了多少知识,而且会养成很多坏习惯。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你有100个不补课的理由,但补课的理由只有1个,那就是确保孩子在中考中能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

如果我是你,会毫不迟疑地为孩子合理选择一个补习班。

一、孩子考试年级前20名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大?

一个年级900人,学校规模并不算大,大概率就是一所普通初中。在这种学校里排名前20名,要说成绩优秀尚可,但要说成绩拔尖实属恭维之词。

中考一般在市里竞争,高考一般在省里竞争。这个竞争区域你一定要搞清楚。几乎每个地方学校的发展极不平衡,有优质校也有薄弱校,如果你是优质校的前20名,堪称优异,如果是薄弱校的前20名,估计想考个优质高中都难!

就拿深圳来说,“四大名校”是最好的高中,考上它重点本科基本稳了。但是,各所初中考入“四大”的人数有天壤之别。2020年中考,深圳外国语学校升入“四大”比例高达60.82%,而整个深圳有超过100所初中“四大”录取率竟然为零!

所以,你千万不要因孩子排名学校前20名而盲目沾沾自喜。

再看高考,每年985高校录取率一般省份都低于2%。你孩子在900人中排前20名,也只是在985学校录取边缘徘徊,实在不能掉以轻心。

二、补课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补习班。

对于你孩子来说,主要是培优,而不是补差。

市场上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以补差为主。这主要是为了迎合家长思维,一般家长总以为自己孩子学习差了才需要补习,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实际上,孩子成绩比较好,补习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补习就应该是锦上添花,很少能做到雪中送炭。

所以,多数培训机构并不适合你的孩子。

如果你孩子老师办有补习班(虽然违规,实际上大量存在),就去上老师的补习班,因为老师最了解孩子,能够有针对性提高。如果孩子老师没有办班,就去市场上一些较大型培训机构里报班,因为他们的培优服务效果更佳。

三、补课时一定要选择好补习学科。

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实际,选择孩子的薄弱学科报一到两门。

千万不能贪多求全!孩子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校内学习上,还得给孩子以自由活动时间空间。

通俗点说,补习只能当下饭菜,不能当饭吃。

最后我想提醒你的是,最好不要听信那些“孩子补不补都一样”、“补课都是骗钱的”之类说法,做家长得有主见。孩子是自己的,错过了这两年,影响的是一辈子。




不是需要补课的问题,是怎样保持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更优秀的方法,而补课也是一种办法。现在网络上都在说学习好的孩子是不补课的,学习差的孩子也不用补课。可是,我身边的例子则是,学习好的孩子更是在玩命地补课。学习好的孩子补课,有两种原因:一查缺补漏。一些成绩好的孩子的基础知识已经巩固得很扎实了,但有时可能存在一些知识点或是题型掌握得不够透彻或盲区,通过补习能够更好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的补习不是盲目地,是有针对性地,为了让自己的排名更靠前。这样往往取得的效果更好。二提前学习。学习好的孩子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往往会选择提前学习,让自己再次学到这部分知识时,能掌握得更快、更透彻。记得不少家长对孩子说,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和其付出是对等的。




答:首先要看孩子所在的学校在本地是什么样的层次,竞争是否激烈,年级前20名的含金量有多少,考题与顶尖初中比难度怎么样。如果层次一般,那么孩子虽然能在900人里脱颖而出,但是换到了重点初中可能不一定能够保持顶尖的排名。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方,学校实力的差距越大,在三、四线城市的环境下,普通初中的全校前十甚至只能在重点初中排到前一百,而且很多孩子甚至会掉出前一百名。所以不能只看排名,而要看到成绩背后的含金量。

另外,家长还要看孩子所在的学校占有多少下校指标,这些下校指标中有多少是二级重点高中的,有多少是市重点高中的,有没有可能进省重点高中,进入重点高中后能否进入尖子班,或者重点班。初中三年与高中三年的主题是竞争,任何段位的学生都不缺竞争对手。因为大家都想上一流重点高中的重点一班

而对于补课而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一个事实就是对于一些尖子生,确实在补课,但也有的尖子生一门课也没补。而对于一些中等生而言,有一些人补课起到了效果,也有部分人补课没有起到一点作用,所以补课到底有用吗?

首先补课对学习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其大小取决于学生个人,只有主动学习,主动解决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学习才有用。这是无论好学生还是差学生补课起作用的前提。所以,家长决定补课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的学习动力的问题

对于还未醒悟,没有看到学习重要性以及中考在自己人生重要性的孩子,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现实性:三年时间非常短暂,中考非常现实,分数论英雄,正如下图这位父亲所言“现在的社会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刻的社会,大学本科文凭几乎是社会阶级上升渠道必需的通行证,没有它基本就把一个人的前途堵死了,再去改变难上加难”

其次补课是有目的的,是需要补课才补课,不是看到周围好学生在补课就去补。首先补课的目的是为了补齐这门课的短板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学生,补课也是为了去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不要盲目补课。另外,不要认为补课是额外多学习的内容,是比别人多学的内容,补课其实与课堂听课大体相似,老师讲知识点和习题,学生认真听讲,也许会补充一些课堂中没讲的内容,但都有一个前提:课堂上认真听讲,记笔记。如果补课要有作用,就必须做到这两点,就像下图中这个考上地市级一流重点高中第一重点班的学霸,从来不补课,成绩依然位列全校1600多人前3名

而在补课的课堂上做到这两点的孩子,一般在学校课堂也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家长在让孩子补课时,应该端正孩子上课的态度问题,让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的习惯,而在初中阶段做到这两点的孩子往往都是好学生,甚至不需要补课。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年级   目的   学生   补习班   课时   重点高中   家长   初中   成绩   重点   优秀   老师   孩子   时间   学校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