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断夜奶呢?

如何顺利地帮助正在吃奶阶段的宝宝断夜奶。各位宝妈们可以尝试我提供的断夜奶的方案,既轻松又方便的。

一、断夜奶的重要性1、其实在平时我们给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断夜奶了。这个时间点通常是宝宝所吃的辅食是可以替代一顿奶,一般是会在宝宝的八到九月龄期间。也可以通过宝宝开始长牙的时间上来判断,如果宝宝长牙了就可以减少夜奶的次数了,当宝宝的上牙萌出后就可以彻底地断掉夜奶了。这也是为了宝宝的牙齿健康,防止出现龋齿的问题。2、在宝宝出生后的六周时候,宝宝的体内是存在生物钟的刺激大脑的松果体的,也会开始分泌人体的褪黑素。这是用来调节人体生长激素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的情况。3、宝宝体内分泌的褪黑素不仅仅是可以使得宝宝正常入眠的,也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质量,这些也会导致宝宝免疫力功能的提高。4、人体的褪黑素是在夜里的二十二点到凌晨的三点是分泌的高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会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这种生长激素是百分之八十是在深夜的睡眠时候开始分泌的。所以需要宝宝能够在这段时间有好的睡眠质量,频繁的夜醒会打扰到宝宝的深睡眠的状态,也就会影响到了宝宝的生长发育的健康发展。5、所以,适时合理地给宝宝断夜奶很是必要。二、如何有效断夜奶1、首先想要好地给宝宝断夜奶的话,我么应该从宝宝的个人入睡习惯地养成做起。2、在宝宝还是二、三个月的时候就应该建立良好地入睡习惯了,最好是安排宝宝在每天晚上九点之前就入睡。3、这里也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需要各位家长朋友们在宝宝入睡之前建立一套宝宝的睡前的固定的模式。例如在宝宝睡前需要给宝宝洗个热水澡,做个口腔的清洁工作,再给宝宝穿上舒服、柔软的合体睡衣,这时就需要让宝宝睡在自己的小床上了,可以还一边听着睡眠曲或是由宝妈宝爸轻拍着宝宝在入睡。4、这么一套睡前的宝宝的准备工作是需要每天都是固定的时间、模式进行的。听的睡眠曲也需要每天都是固定的一首歌目的。这样宝宝就会建立起来了每天晚上的入睡模式。另外的是,也需要各位家长朋友们多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给宝宝养成含着奶头入睡的不好习惯,如果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很难改掉。5、同时,在给宝宝喂奶的时间上也需要进行适时地调整,需要调整为每天四个小时喂一次奶的。最好也是按着我们提供的时间间隔喂奶,八点、十二点、十六点、二十点、二十四点、四点这些时间点上各喂宝宝一次奶。6、当宝宝长到了七个月、八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添加的辅食取代了一顿奶了,可以把晚上二十点和二十四点的喂奶放在一起。当宝宝习惯了这样的喂奶规律之后,就可以把凌晨四点的喂奶时间推迟到凌晨五点。

【格格巫育儿日记:育儿达人,亲子阅读,科学育儿,一孩之妈、专注育儿话题,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分享、转发!意在传播育儿知识,内容仅供参考。谢谢!】




6个月以下的宝宝喝夜奶是为了满足需要,因为小宝宝的胃容量小,每次奶摄入量有限,需要通过增加次数达到自身所需要的量。

断夜奶建议6个月添加辅食后,晚上能睡长觉,生长发育正常,就可以逐渐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循序渐进的断奶,1岁时就基本不吃夜奶了。

如何断夜奶?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要一次性给宝宝断掉夜奶,那对宝宝安全感的建立没有好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逐渐减少次数和奶量,从最初的150ml到130ml,适应几天再减为120ml,依次类推......这个递减的速度和每次减少的量没有标准,按照每位宝宝的情况定。

适当推迟晚上最后一顿奶的时间,比如10点左右再给宝宝喝奶。

宝宝醒来哭吵的时候不要马上喂奶,先安抚一会儿,可以给他安抚奶嘴吸吮或先喝点水。

6个月时给宝宝断夜奶,宝宝哭3天就好了;1岁时段夜奶,宝宝要哭3周。所以,聪明的妈妈都是6个月开始就行动了




很多妈妈都有宝宝吃夜奶的烦恼,让孩子吃夜奶,不但累坏了妈妈自己,宝宝也睡得不安稳,但是断夜奶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对于已经形成喝夜奶习惯的宝宝来说,断夜奶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断夜奶是势在必行。所以,妈妈可以尝试一些断夜奶的方法,来逐渐改掉宝宝喝夜奶的习惯。

宝宝什么时候该断夜奶?

这没有一个标准,每个宝宝都有个体差异,有的宝宝满月后就能够一口气睡7、8个小时,不过这种天使宝宝实在太过稀少。大多数宝宝在6个月内都需要两次以上的夜奶。

不同睡眠流派和儿科医生对于宝宝什么时候断夜奶的时间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开始就可以尝试断夜奶,9-10个月以后彻底断夜奶。

为什么要断夜奶?

1、夜奶会影响宝宝睡眠

对于6个月以后的宝宝,如果夜间只醒来一两次,那无可厚非,但如果宝宝频繁夜醒,醒了就要吃,常常叼着奶头就睡着了,这种情况会扰乱宝宝的睡眠,影响宝宝的发育。

2、夜奶也会影响妈妈的睡眠

很多时候,妈妈好不容易睡着的时候,宝宝就哭着醒来要奶吃,只好爬起来给宝宝喂奶,喂完后宝宝就睡着了,妈妈却失眠了,只好睁着眼睛干等宝宝下一轮醒来找奶喝,这会造成妈妈夜醒疲惫不堪,白天精神也不好。此时,妈妈就要考虑减少夜奶的次数,毕竟妈妈的状态对亲子关系的和谐也是很重要的。

3、夜奶增加龋齿的风险

母乳本身是不会导致宝宝龋齿的,但添加辅食后,母乳和辅食混合喂养,辅食的残渣会更容易导致蛀牙,如果是配方奶的话,那更容易导致龋齿。

而且,很多时候,宝宝喝夜奶频繁,有时候还喝着喝着就睡着了,根本不可能叫醒宝宝让他来漱口,因此,夜奶会增加龋齿的风险。

如何断夜奶?

首先说明一下,断夜奶不等同于断母乳,断夜奶只是断掉夜里睡眠过程中的母乳。

1、延迟睡前奶的时间

为了防止宝宝饿醒,可以把睡前奶延迟一小段时间,把宝宝喂饱了,再督促宝宝睡安稳觉。比如妈妈如果平时是9点多给宝宝喝睡前奶,现在可以延迟到10点或10点多,这样宝宝睡前吃得饱了,夜里睡得会比较安稳。

2、断夜奶要循序渐进

断夜奶切不可以一下子就断彻底,这会让宝宝接受不了,哭闹会更激烈,要循序渐进,慢慢减少喝夜奶的次数,从3次到2次再到1次,最后彻底断除。

3、给宝宝其他安抚物

很多时候,宝宝喝夜奶并不是因为饿了,而是习惯了,喝夜奶只是宝宝安抚自己的手段,断夜奶的时候,宝宝哭闹在所难免,妈妈可以适当给宝宝安抚奶嘴,可以起到一点安慰代替作用或者其他方法来转移注意力。

4、爸爸加入安抚

哄娃并不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如果宝宝在夜间醒来看到妈妈在跟前闻到妈妈的味道,也会凑到妈妈的胸前去喝奶。这个时候最好让爸爸来哄,宝宝就不会老想吃奶的事了。




我是二胎妈妈,我家二宝是在7个月左右断夜奶,最晚不要超过9个月,对乳牙发育会有影响。

如何给孩子断夜奶?

给宝宝断夜奶一定要信念坚定,夜奶不能吃吃断断,这样的话反而会更不容易断奶。

1、睡觉之前的一顿要吃好

晚上宝宝吃夜奶,除了生理需求以外,还是因为饿,所以在晚上睡觉前的这一顿,一定要给宝宝吃好,吃饱。才能让他晚上睡觉时睡得更好。

2、换爸爸或家人帮忙哄睡

其实晚上孩子断夜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妈妈在,宝宝会比较贪恋妈妈身体上的味道,毕竟熟悉了几个月了。所以在给宝宝断夜奶时,可以让爸爸或家人帮忙哄睡,这样断夜奶过程也会比较顺利。(我家二宝就是这样断的夜奶)

3、白天增加运动量

白天的时候多带他出去晒太阳,平时多陪他玩耍,增加运动量。运动对身体能力消耗比较大,这样白天的进餐量也会比较好,晚上睡也会睡得更香一些。

为什么一定要给宝宝断夜奶?

随着宝宝月龄增加,长期吃夜奶对宝宝的口腔健康来说非常不利,尤其是宝宝开始长乳牙的时候。晚上频繁喂夜奶也会导致宝宝白天的饮食习惯受到影响,晚上是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候,夜奶断的晚的孩子一般情况下也会比同月龄的宝宝略略微慢一些。

总之,宝宝9个月可以断夜奶了,长期夜奶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要引起妈妈们的重视。

高级育婴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一位西南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的妈妈,专注育儿、孕期、新生儿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谢邀》给孩子断夜奶要看孩子的多大,身体各方面的情况。如果你觉得小孩断奶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你可试着在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喂粥,开始几天孩子可能不会适应,慢慢就习惯了。只要孩子饱了,就会一觉睡到天亮。




14-15个月大的宝宝与成人一样,并无在夜间必须进食的需要,对宝宝来说在夜间醒来吃奶更多的是出于习惯和依赖。有的妈妈长期在宝宝夜间醒来后直接哺乳,让宝宝养成了夜间醒来后不吃奶就无法重新入睡的习惯。尤其是1岁后的宝宝,通过行为和语言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更强,有些宝宝已经会准确表达要吃奶的意思,所以就会出现宝宝夜里醒来后直接说着“吃奶,吃奶”的情况。

如果宝宝夜间频繁醒来、夜奶次数过多,严重影响了宝宝的长睡眠和大人休息时,爸爸妈妈就应该对宝宝吃夜奶加以干预。对于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来说,断夜奶可以从逐渐稀释奶液浓度下手,慢慢从夜里喂奶改成夜里喂水,然后至宝宝完全断掉夜奶。1岁多的宝宝应该逐渐培养三餐及喂奶规律,喂养方式正确的情况下,是无需担心宝宝夜间饥饿的。

对于依然吃母乳的宝宝来说,断掉夜奶似乎不太容易,因为宝宝在吮吸妈妈乳头的同时,不仅吃进去了奶水,还从吮吸的过程中获得了安抚,满足自己对妈妈的依赖,所以给母乳宝宝降低夜奶频率需要爸爸妈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思。首先,妈妈可以让爸爸加入到育儿生活中,让宝宝慢慢习惯与爸爸相处,每天晚上可以让爸爸承担起给宝宝哄睡的工作。宝宝完全适应后,可以在宝宝夜间醒来后由爸爸代替妈妈来安抚宝宝,而妈妈依旧在白天给宝宝哺乳,让宝宝慢慢知道“夜里醒来没有奶吃”,慢慢减少夜间吃奶的次数。

请点击下方 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不知道宝宝现在几个月?是什么原因要断夜奶?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断夜奶。如果宝宝夜奶很频繁,妈妈需要查找原因,还需要了解,宝宝吃夜奶,是单纯因为肚子饿吗?如果是因为肚子饿,宝宝是醒来就吃奶,吃完就睡了,吃奶时进行的是有效吸吮;如果只是为了寻求安抚,宝宝只会含着乳头,没有有效吸吮,这种情况是需要干预的。


如果宝宝已经6个月以上,断夜奶时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 不吃夜奶,宝宝就一定能睡得好吗?

从理论上讲,宝宝6个月后,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辅食的添加,宝宝从生理上已经具备了“不需要夜间频繁醒来吃奶”的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吃了辅食,就能保证睡得比较好。孩子并不是因为不吃母乳、吃了辅食才睡得比较好,而是因为孩子的身体已经发育到生理时钟可以正常运作了,才能在夜里睡得比较久。所以,夜醒和母乳、睡整夜和吃辅食,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不需要为了宝宝睡得好而刻意断奶。

2. 什么情况下可以断夜奶?

断夜奶前,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好的进餐习惯,例如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建议在宝宝适应辅食后、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天气凉爽舒适的季节断夜奶。

如果宝宝6个月添加辅食后依然夜醒频繁,要查找宝宝醒来的原因。如果感觉到宝宝是为了寻求安抚才醒来吃奶,就要进行干预,例如,白天保证充足的亲子互动的时间,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晚上尝试用其他方法安抚孩子,如抱着孩子轻拍安抚、哼唱歌谣等,同时拉长夜奶的间隔时间。不要贸然、粗暴地断奶,要循序渐进地,用延迟满足的温和方式,帮助宝宝断夜奶。


3. 断夜奶期间,妈妈要注意乳房健康

一旦妈妈开始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或断夜奶时,要注意留心乳房的情况,以免因涨奶造成乳腺炎,可以把奶用吸奶器吸出。

4. 发挥其他照顾者的作用

让爸爸或其他照顾者陪伴宝宝入睡,也可以减少宝宝对母乳的依赖感。





问:为了断夜奶,让孩子白天吃饱一点,可以在冲配方奶时,多加一些奶粉吗?

答:如果3月龄后注意训练,6月龄宝宝就可以不吃夜奶了。训练越晚,断夜奶就越困难。其实吃夜奶对宝宝来讲,也是非常正常的事,这是一种习惯,不一定是因为白天饮食不足所致。这个月龄不适宜增加奶量。但应适当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可促进宝宝晚上进入深睡眠。断掉夜奶需要一个逐步戒断的过程。开始仍给予全奶,逐渐给予稀释奶,最后给白开水,宝宝慢慢也不需要了。

问:现在宝宝月龄越来越大了,喝奶的量反而越来越小了,喝的次数也少了,但是宝宝的夜奶仍然没有断掉。不知道现在母乳的营养是不是不够了,是否需要添加配方奶呢?另外,这个月龄,是否需要强制断掉夜奶?

答:快到1岁时,因为辅食的增多,奶量的需要相对减少,一日总量约保持600mL,但夜奶作为习惯可能继续直到一岁以后。尽量安排在前半夜喂一次,采取母婴分床、挤出母乳由宝爸协助喂奶瓶等措施逐步戒断,但不宜采取一哭就喂或强制不吃的方法。如果宝宝的体重、身长长速良好,就不必担心。如需增加配方奶粉,应选择尝试低敏奶粉,看宝宝是否接受或没有过敏不适,每个个体都有独特性,绝对不要强迫宝宝吃奶粉。


分床睡最好从宝宝3个多月后开始,这样能避免陪睡习惯的养成。母乳喂养的延续使孩子时刻感受到安全感,这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很大影响。断夜奶应该循序渐进,不宜太过突然。


《时尚育儿》杂志,为孕、0~3岁家庭提供权威育儿、生活消费指南,点击右上角关注。




首先要分析宝宝夜奶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

1 宝宝把吃奶当做了睡眠联想,是家长给宝宝训练出来的一种吃奶-睡觉的条件反射

2 家长用喂奶应对宝宝的各种哭闹和不睡

3分离焦虑。妈妈需要上班,宝宝白天看不到妈妈感到归属感受挫,就会通过夜里反复要求吃奶、哭闹来争取妈妈的关注和爱。

其实所有断夜奶的方法,要遵循的原则无外乎就是四个字“循序渐进”。

1 缩短喂奶时间法,适合4个月以上的宝宝。并要求妈妈性格细密,一以贯之。

即:当宝宝夜醒要吃奶哭闹时:

第一次夜奶:

第一步:用手指头按按宝宝的嘴巴,或者轻按他的下巴或者轻拍,看能否不吃奶直接睡去。

第二步,如果孩子仍然哭闹,就坐起来给他喂奶,记录一下开始喂奶的时间。

第三步,喂奶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宝宝吸吮速度减慢快要睡着的时候,停止喂奶记录时间,计算一下这次喂奶所用的时间。

第二次夜奶:

重复以上123的步骤,但是!比上次喂奶时长减少两分钟。如果不肯睡,用其他的方式尽量安抚宝宝睡着。

第三次夜奶:重复上面123的步骤,再比第二次喂奶时间再减少两分钟。不肯睡仍然是尽量安抚。

第四次夜奶,继续缩短喂奶时间,醒来后尽量安抚。直到0分钟。

此方法要求妈妈记录每次夜奶的时间并逐次缩短,就要求妈妈必须坐着喂,来保持神志清醒,要是躺着喂就容易睡着,很难坚持。

2 拉长喂奶间隔法

比如喂奶间隔为3小时,想方设法把吃奶间隔拉长到4小时,可循序渐进的每次推迟15分钟或者10分钟,用4-6天时间来实现4小时的吃奶间隔。在这期间,如果发现宝宝对于4小时的间隔不能适应,可以暂时停止调整,满足宝宝的饥饿需要,退回到原来的循环时间。当然,在每次推迟的10-15分钟时间里,宝宝会不习惯,表现出哭闹,挣扎。宝妈对这些抵抗应该理解和接受,但还是要坚持。不要担心宝宝会哭,哭不一定预示宝宝心里受到伤害。宝宝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要强大的多的多,常常会给我们惊喜。

如果宝宝晚上入睡时长在11-12小时,那么宝宝中途也可能因为饥饿醒来一次,宝宝晚上可能睡七八小时就饿了,宝妈应该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确实是饿了,这顿奶不该断。

此法要求在白天不能一哭就喂,哭不意味着饿。小婴儿有吸吮的本能,对递过来的奶头一般是来者不拒,不管是不是饿都会吸。妈妈容易将吸吮的本能和饥饿混淆,每隔很短时间就喂一喂,这样非常容易养成奶睡依赖的习惯,需要加以克服。

3 把瓶子里的奶逐渐换成水。

随着月龄的增大,宝宝夜醒并不是为了吃奶,有可能是渴了。基于这样的生理现象,我们可以把奶粉和水混合,逐渐降低奶的浓度,一直到夜间醒来只给喂水。一般三五天也可以改善夜醒频繁,在这期间,婴儿逐渐适应了能量越来越低的补给,最后只喝水就可以入睡。

不过也有少数性格比较敏感注意细节的宝宝能够分辨差别,对这种欺骗表示抗议,如果这样的话就换换别的招数吧。

4 妈妈暂时回避法

妈妈的奶香气另宝宝无法抗拒,试想想一块香浓诱人的巧克力蛋糕在你身边飘来飘去,却不让你吃,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可以在夜奶严重的时候换人看护,度过最难熬的时间,等待夜奶次数稳定到一两次妈妈再回归。

5 改变模式,把吃-睡-玩改成吃-玩-睡

平时宝宝的日常模式是这样的:宝宝清醒时玩上一会,困了吃奶进入梦乡。每个作息循环都是如此,所以宝宝养成了每睡必奶的习惯。正确法方法应该是吃-玩-睡循环。在小觉过后给喂奶,喂奶之后清醒玩耍,发出困倦信号时,给宝宝留出充分机会自己入睡。宝宝心情好时,把他醒着放在床上,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需要睡眠辅助,可以轻拍甚至抱起,让宝宝顺利入睡。总之也就是斩断吃奶和睡觉之间的睡眠联想。

宝妈妈可以分析宝宝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给宝宝制定断夜奶的方案。但,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不要为了夜奶强迫自己和宝宝太辛苦,如果妈妈和宝宝都健康快乐,就不必太纠结,充分享受亲密的哺乳时光吧!

回答人:【营养海贼团】航海士~代云峰系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高级育婴师 母乳喂养指导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大连营养师俱乐部营养大使




出生后1-2个月的宝宝,由于不会区分昼夜,所以哺乳也没有昼夜之别,必须在宝宝饥饿时,或要吃奶时就要哺乳。

宝宝在3个月后,胃容量增大,每次食奶量也增大,这样白天喂奶可以间隔4小时,晚上可以间隔8小时了。

宝宝吃奶也是有习惯性的,如果形成了吃夜奶的习惯就很难改变。所以在早期使宝宝适应夜间不吃奶的习惯,逐渐形成正常的生活习惯。

一般来讲,尽可能让宝宝在早上6点最初吃奶,夜间10点最后吃奶,然后入睡。改变宝宝吃夜奶的习惯,并使宝宝最晚一次尽量吃饱,从而使妈妈和宝宝都得到充分的睡眠。如果母乳量不够,可在宝宝睡觉前加一些奶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月龄   母乳   循序渐进   间隔   夜间   频繁   睡眠   白天   爸爸   晚上   习惯   妈妈   宝宝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