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笔记本显卡后面都没有m的标志了?

题主观察很仔细,现在的笔记本显卡确实如此,不过这并不是厂商故意忽悠,而是感谢技术的进步,笔记本显卡追上来了。

在以往,无论是NVIDIA还是AMD,笔记本显卡命名和规格体系都是类似的,都是名字上和桌面版差不多,编号末尾加个M代表移动版(A卡早期还用过Go字样),但数字编号相同,规格却差很多。

比如说桌面上的GTX 980,笔记本上的GTX 980M,看起来应该差不多吧,其实差远了。

二者虽然都是麦克斯韦架构芯片,但是GTX 980拥有2048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1126-1216MHz,搭配256位4GB GDDR5显存,频率达7GHz,整卡功耗165W。

GTX 980M则只有1536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1038+MHz,搭配显存的频率也只有5GHz,性能也就是比桌面上的GTX 960好一些。

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还是笔记本显卡功耗和发热不能太高,GTX 980整卡功耗达到了165W,是不可能塞入笔记本的,极限也就100W。

所以,以往的笔记本显卡和桌面显卡都是编号类似、规格迥异,笔记本最多只能使用桌面上的主流核心,大核心是不行的。

但是这两年,不管是NVIDIA GeForce 10系列,还是AMD RX 400/500系列,都采用了新的16/14nm工艺,和更高能效的架构,终于把笔记本显卡的档次,拉升到了和桌面基本持平。

你像桌面上的GTX 1080,2560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1607-1733MHz,搭配256-bit 8GB GDDR5X显存,频率10GHz。

而笔记本上的GTX 1080,也是2560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只是略微降低到1556-1733MHz,显存同样是256-bit 8GB GDDR5X 10GHz。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需要再带个M后缀了,因为笔记本上和桌面上基本没啥区别。

未来,NVIDIA、AMD显卡将继续转向12nm、7nm,能效更高,笔记本显卡也会延续当前的趋势。

当然,桌面环境仍然更加宽松,GTX 1080 Ti、Titan Xp这样的发烧卡,笔记本还是放不下的。




本质上是因为最新的GTX10系这一代同型号桌面显卡芯片和移动显卡芯片用的完全是一样的,最多仅仅是频率稍降,不必再像以前的M版GPU那样阉割流处理器、显存位宽等重要规格,或者是使用更低级别的GPU来命名。我们先拿上一代,也暂时是最后一代笔记本GPU用M来命名的麦克斯韦架构的GTX900系显卡来看一下:

gtx980m其性能还不如桌面版gtx970;

gtx970m只相当于桌面版gtx960的规格和性能;

gtx960m则接近桌面版gtx750ti的性能。

可以看到,gtx900系笔记本显卡和桌面版同型号之间都有着很明显的性能鸿沟,可以说带M和不带M的GPU芯片完全不是一种级别的产品,那么我们接下来看一下GTX10系的GPU规格:

GTX10系这些笔记本GPU的规格几乎完全和桌面版一样,仅仅是频率有所降低,而gtx1070笔记本版居然比桌面版还多了一些CUDA核心。总体而言,GTX10系笔记本GPU性能仅仅比桌面版低10%左右,没有拉开明显差距,而这些性能损失主要是频率降低带来的,原因自然是笔记本电脑狭小的空间对散热有比较高的要求,显卡频率不能太高,否则发热量便难以控制。

这一切都是因为新一代台积电16nm工艺配合nvidia的帕斯卡架构得到了很高的能效比,加上本身GTX10系GPU除了1080ti和泰坦面积都不大,所以功耗和发热比较好控制,产量、良品率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同一芯片同时供应桌面版和笔记本版没有问题。

对比上图可以看到,GTX10系笔记本显卡的性能比上一代高太多了

另外,这一代笔记本GPU不带M不仅仅是因为芯片相同,性能相当,还有nvidia的市场策略。本身台式机和笔记本用不同的GPU芯片就容易造成GPU类型混乱,消费者选择困难等问题,这样产品线全部统一以后,nvidia也不必再为笔记本GPU开额外的生产线,甚至设计专属的GPU,这样成本自然就降低了,与此同时,消费者和厂商也乐意,选择和宣传起来比之前明白多了,再也不用费劲去比较哪个笔记本显卡对应哪款桌面显卡,消费者也减少了被奸商忽悠的机会。而且即使是1050ti的性能对于相当多的笔记本电脑游戏玩家来说也已经够用了,不用像过去那样买了中低端独显的笔记本玩游戏还是很吃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芯片肯定会不断往小型化,整合化方向发展,台式机和笔记本用相同的GPU芯片也是大势所趋,随着今后10nm、7nm工艺时代的到来,这个趋势应该会更明显,或许到时候同型号笔记本显卡和桌面显卡性能就会完全一致了。




很多人都知道显卡后面带m的是移动端显卡,例如gtx950m、gtx960m、gtx980m它们和正主gtx950、gtx960、gtx980差距可以说非常巨大,就拿960m来比较

不管是流处理器还是纹理单元,所有参数960m均低于960,性能差距达到40%以上,这是非常巨大的,事实上并不是厂商不想照搬而是笔记本的散热和适配器跟不上,麦克斯韦架构的发热功耗相比开普勒架构进步算比较大的,但是和帕斯卡(10系)相比,还是差距颇大。帕斯卡的显卡可以说性能、功耗、发热三位一体,全面升级。

当然之前的笔记本也可以上高功耗的显卡,例如980m哪怕带m功耗发热也非常大,所以带980m的笔记本非常笨重而且非常贵。

相比麦克斯韦架构,帕斯卡的卡就没这么多顾虑了,移动端gtx1050的tdp只有45w,性能比桌面版还强,移动端性能超过桌面版绝对是奇迹,1050ti移动端同样强于1050ti桌面版,只有1060以上的移动端相比桌面版略差,仅仅是略差.

扯的太多了,总结一下新显卡不带m完全是没必要,功耗低发热低,不需要再阉割了。




关注显卡的朋友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在以前我们为了区分桌面端和移动端的显卡,都会在移动端的结尾处加一个m,也就是mobile(移动)的首字母。而我们都知道相同型号的显卡如果你带m后缀的话性能会降低一个档次。

3DMark的跑分来看,也恰好证实了我上文的说法,比如GTX970M比GTX960仅仅高了一线。

但是在10系显卡发布之后,无论是移动端还是桌面端都采用了相同的命名。

按照Nvidia的解释,10系显卡得益于帕斯卡架构的天然优势,发热与功耗都低了许多,使得移动端和桌面端的性能十分接近,所以不需要用m后缀加以区分。我们举例GTX1050/1050ti来看:移动Mobile版的GTX1050与桌面Desktop版本的GTX1050/1050Ti在规格上是一模一样的,甚至于移动版的Boost Clock频率超过了桌面版,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当然在更高性能下的GTX1080/70/60中,桌面版相比较移动版还是强了十几个百分点,但也十分接近了,所以Nvidia官方在发布显卡的时候取消了m的命名。

10显卡的发布,标志着NV显卡在移动端终于有了和桌面端平起平坐的性。游戏本中GXT1050ti的显卡性能甚至于超过了上一代的GTX970M,所以你可以看到,消费级别的游戏本中GTX1050ti是多么受欢迎。

硬件的发展给了游戏提供了基础,一台GTX1050Ti的游戏本在1080P分辨率下玩绝地求生是没有压力的。

虽然官方没有给10系显卡命名,但是我们便于区分和习惯的原因,还是会在显卡名字的前面加一个m,比如mGTX1060与GTX1060,官方文案是不会有这种写法的,这属于数码玩家一种你知我知的表达方式。

点击关注数码神侃er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首先笔记本和台式机同显卡后面带个m的意思是是指低功耗版,也就是相对于台式机的同型号显卡,笔记本在性能上又很大程度的阉割,来降低功耗,以此来保证笔记本的续航,但是随着显卡技术得不断进步,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功耗也在不断地下降,就像intel,每升级一代,性能不仅得到提升,功耗也在不断下降一样,所以在现在很多笔记本显卡性能上与台式机无太大差别,功耗散热也控制的得当,就没必要再区分m了。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后面带有m是性能阉割版的意思,gtx960m的性能大约相当于gtx750ti,差距不小,但是第十代显卡10开头的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新技术,在移植到笔记本是能到达最少量的性能损失,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和前一代产品相比。




制程进步了,功耗发热都降低了,所以不用带m了。CPU也是,现在许多游戏本都用的是台式机CPU,这都得益于制程的进步。当然,台式机的散热环境还是比笔记本好得多,所以同样的CPU和GPU,用在笔记本上,满载时温度都要比用在台式机上高不少。




第一,带不带m只是命名而已。事实上现在不带m容易让别人以为笔记本显卡已经和桌面的一样了,刺激消费者购买。

第二,规格什么的移动和桌面基本一致,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差别tdp还在。所以实际上还是不能将移动显卡等同于桌面显卡。去掉m的命名不加区分实际上就是一种小手段。民间还是会区分的,比如有m1060的说法。




笔记本显卡档次提高了,所以,显卡型号后面的 m 就去掉了。




笔记本的空间有限不能像台式机一样装大块头的散热器。所以以前的显卡功耗过高导致温度太高。为了笔记本能稳定运行,显卡就只能降低频率和功耗来保证笔记本温度在稳定的情况下使用。现在显卡工艺进步了,功耗降低,显卡温度就没以前那么高了,自然就不需要降低频率了。当然虽然笔记本显卡不带m了,但是在高强度的工作下,笔记本还是会偷偷给你将显卡降频来保证稳定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显卡   笔记本   功耗   显存   台式机   架构   处理器   桌面版   频率   芯片   型号   规格   标志   桌面   核心   性能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