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打羽毛球加速膝盖磨损,那么上年纪的人还打吗?为什么?

吸烟伤肺,可还是有那么多人吸烟;

喝酒伤肝,可还是有那么多人喝酒;

看A片伤肾,可还有那么多人看;

看手机过长伤眼,可还有那么多人对手机寸手不离;

熬夜伤肝又伤肾,年轻人又有几个能在10点之前入睡?

鱼生痰,肉生火,又有多少人每餐无肉不欢?

辛辣和冷饮伤胃,又有多少人能戒得了辣和凉?

打羽毛球是加速膝盖磨损,慢跑不磨损?骑乘不磨损?爬山不磨损?暴走不磨损?

就好打羽毛球这口,不能因为伤膝盖就不打羽毛球了,动则生阳,把羽毛球戒了,膝盖是不磨损了,可身体其他器官得不到运动,得不到充分的阳气,毛病会更多;

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可以打羽毛球,我们球馆六七十岁还在打羽毛球的大有人在,只是要稍加注意:

生理上:打羽毛球之前充分的热热身,打完羽毛球之后再拉伸十分钟,没事多静蹲,回家洗个热水澡,第二天依旧能继续打;

心理上:承认自己年纪大了,不再年轻了,有些球实在接不到就不要逞强去接了,看淡胜负,更不要跟年轻人争强好斗,多找和自己年龄相仿的老球友,打几场养生羽毛球,出出汗也是挺好的!




除非是年轻时候就精擅于羽毛球运动的人,老年时期可以适度的训练

否则,我并不建议老年人作为羽毛球初学者,来进行这项运动。

下边说说为什么。

1.对抗性不适合老人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中年以后的人群,不适合初学所有的对抗性项目

类似足球,篮球等等都列在内

羽毛球尽管没有身体的碰撞,但是也属于软对抗项目之列

什么是软对抗?

就是说,在运动全程,你并不能主导自己的全部行为

对方球的落点,不以自己意志转移,因此在追球接球的过程中,其实是被对手牵制进行的动作

这会很大程度出现预期外的动作,也就增加了受伤的概率

2.对于骨骼的友好程度不高

经常打羽毛球的人都知道

在羽毛球运动中,经常要跳起做动作,这个期间发力的部位集中在腰部和膝踝关节这些地方。

而这些部位,恰恰是中老年人最为脆弱的所在

同时,中老年的骨密度不能和年轻人比,也就更增加了风险

3.对于心肺的负荷水平太高

羽毛球运动中,心肺的做功节奏,与变速跑类似

尽管其剧烈程度比变速跑要低,但是这种忽快忽慢的节奏,是很考验心肺功能的

肺部功能好说,最多喘不过来气了休息一会

但是心脏功能,则是所有运动中意外发生时,最严重的部位

心脏的节奏不稳定,对于一些本身不算强壮的老年人不算一件好事情

----------------------------

基于以上3点,建议老年人健身还是以节奏恒定,平缓,可控,无对抗的运动优先

希望有帮到你。




实际上,任何一种运动都会膝关节造成磨损!!!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它位于人体最大的两个杠杆——股骨和胫骨之间。膝关节由股骨、胫骨和髌骨三块骨构成,并由肌肉、韧带、半月板、关节囊等附属结构加固;膝关节的关节囊广阔松驰,内有半月板,膝前后交叉韧带、髌骨和滑膜皱襞。这些组织中的任何一部分受伤都会影响膝关节正常的生理机能。

羽毛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膝关节存在解剖生理弱点密不可分。羽毛球爱好者髌骨劳损发生率居膝关节损伤首位,约占膝关节损伤的48%。羽毛球运动中膝关节运动形式和幅度随动作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羽毛球爱好者在运动场上完成的各种移动、跳跃步法,几乎都需要膝关节在屈曲位进行发力,如:上网步法、起跳杀球和蹬跨步救球动作等,而在快速运动中,从支撑腿落地到膝关节屈曲 160°左右时是髌骨承受较大运动负荷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髌骨与股骨接触点较小,所承受的压力较大,使髌骨软骨面与股骨进行“捻搓”和“挤压”。

羽毛球运动员在被动情况下完成动作时,膝关节屈曲角度恰在110°-160°之间,且膝关节在地面的投影超出足尖位置,过大的屈曲角度导致髌骨承受的更大负荷。上述的这些作用力反复积累,髌骨可产生微细损伤和疲劳积累,从而引起膝关节局部营养代谢障碍,最后产生髌骨劳损。

其他还有半月板损伤、髌腱炎、韧带损伤等。半月板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膝关节长期反复屈曲、旋转和发力伸直动作造成的,侧副韧带损伤主要是因为经常使用中场左右跨步技术动作,导致内外侧副韧带被长期牵拉从而产生微细损伤,髌腱炎主要是在一定运动强度和身体负荷下,膝关节的反复屈曲且下肢股四头肌力量不足共同导致。

羽毛球运动中出现膝关节损伤多数都存在移动步法较差、不能针对球路的变化灵活运用各种移动步法,并且膝关节的稳定装置股四头肌力量不足以支撑这些运动负荷的问题。此外,若有先天性髌骨位置不正或扁平足等也是造成膝关节潜在损伤的原因




谢谢邀请。

每项运动都存在着本身的利与弊,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的调整,从而享受该项运动的益处与快乐。

羽毛球是一种健康而又快乐的运动,在打羽毛球时,不需要一定追求过高强度的对抗,也不需要一定打出超出自己身体极限的难度,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适当的享受羽毛球带给我们的益处与快乐便已足够。

而适当的打球速度就是令自己享受其中的标准,无需追求太快速度的加速从而伤害自己的运动寿命。

所以,无论何时,或什么年纪,都可以坚持打羽毛球,因为它能带给我们健康与快乐,令我们平淡的生活中点缀一些色彩。

坚持快乐羽毛球,羽毛球快乐!




打羽毛球,是一项快乐的运动!

乐趣在于:

1. 边打边乐,开心连连;

2. 犯错秒现,不容抵悔;

3. 合作协同,积极补缺。

年龄大了,不要做夸张的动作,不要拼命地救球,腰腹要求过大的,就算了。年轻人的技术,就不要学了,开心就好!




我从25岁开始学打羽毛球到现在47岁,说说自己的体会。羽毛球是很剧烈的运动。需要在变速急起急停中完成各种技术动作。对膝关节的负荷是很大的。因此,不论专业还是业余,常年打球的没有膝盖不带伤病劳损的。如果喜爱这项运动,想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那么保持(减)体重、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是必须的。尤其是增强下肢和核心力量。岁数大可以用一些关节营养品,比如氨糖。熊国宝常年坚持训练,如今六十多的人依然在球场生龙活虎。




只要充分热身,步法正确,会大大降低膝盖的磨损程度,我每次打球前都会提前半小时以上到球场,各种热身和拉伸,打了十多年了,目前感觉身体状况还可以,还能接住一些有难度的球。个人认为,爬山比羽毛球比赛更费膝盖。




因人而异,上年纪的人打羽毛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首先自己要认清,如果上了年纪还想走职业化或者高水平比赛,我觉得不要去打羽毛球了,身体肯定会受不了,不仅仅是膝盖。

相反,如果上了年纪只是想健健身,运动运动,减减肥,出出汗,我觉得就比较好!膝盖磨损有一个过程,如果磨损的进度比自己恢复的进度还慢,那么没啥关系,自己也会修复的;但是如果磨损的速度大于了修复的速度,那么就要小心了,减少打球次数,多休息!

当然打的次数不一定跟磨损的快慢有直接关系,最主要还是基本的动作要规范,动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了运动寿命,特别上了年纪的,举个例子:做跨步的时候,膝盖弯曲不能超过脚尖,否者膝盖可能会受伤。简单总结来说,规范的动作有一特点,就是特别舒展,很顺畅,不规范的动作就是看上去很别扭,特别丑,自己可以拍一下自己打球的视频,跟高手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来 !




羽毛球,是一项很容易上瘾的运动,而且健身效果也很好。因此,很多球迷选择羽毛球来健身锻炼。但是任何运动都有注意事项哦,下面来听听国家级教练是如何说的。”【打羽毛球也要谨防运动过量】]球迷:每逢节日胖三斤。我的春节长假计划是前三天畅快吃喝、休闲娱乐,后几天就去球馆打球,一来是跟球友们欢度新春,再来也是借着打球减减肥。因为假期时间比较宽松,我很想了解,在打球过程中,如何把握度和量呢? 解答(中国羽坛名将):运动过量,相信球友们并不陌生。羽毛球,是一项很容易上瘾的运动,而且塑身效果也很好,因此很多球迷都会运动过量。首先,运动过度过量也很容易引起一些不适甚至是疾病。比如,运动后出现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甚至是头晕恶心,易感冒等状态。这时,你就要小心了。无论哪种运动,总是要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即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要控制打球的时间和运动量,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在感觉疲惫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歇歇。也就是说,身体的感受,是衡量运动过量或适量的最佳标准。球友们一定不要违抗身体的意志,在体能方面,勉强打球,这样百害无益。当你在打球过程中,如果受到运动损伤了,就先不要去球馆,必须在彻底治愈后,再去打球。打羽毛球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肩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等。封闭的球馆环境,打球时间过长,强度过猛,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这主要与血压变化有关,此时,一定注意下场休息。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中老年球友,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发生晕厥。打完球后,身体有一种很舒畅的疲劳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疲劳感持续三天或者更久,就是运动过量。此时,就需要暂时停止运动,让机体得到充分恢复。【影响球技增长的5个细节】]握拍方法是否合理:握拍方法和打球的特点有一定关联。攻击型打法就不同于防守型型打法。拍柄稍向外转,食指收回,拇指第二指节贴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其余四指并拢握住拍柄,手心与拍柄之间应有一个明显的空洞。引拍动作是否正确:好多业余球友在做引拍动作时,都是引拍过慢,经常导致仓促挥拍,拍子没有放到背后,引拍距离不足直接影响到击球力量。基本站姿是否正确:以右手握拍为例,通常应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侧身对网,身体重心放在前脚上,膝关节微曲,后脚跟稍提起,收腹含胸,注视对方发球的动作;双打接发球准备姿势与单打基本相同,只是膝关节屈得多一些,以便能直接进行后蹬起跳。发球时用力、落点是否合理:发高远球的时候,控制落点主要是通过球的高度和弧度来控制,主要有两个位置:一是发靠近中线的高远球,球要靠近中线,让对手不能大角度的回球;二是发靠近边线的高远球,球尽量靠近底线一角,主要防守对手的直线回球,占位靠近直线一侧,然后意识留在大对角。发网前小球的时候,落点控制主要通过手腕手指的发力,主要落点有三个,中线,中间以及边线,一般看对手的站位来控制发球的落点。如果对手站位靠近中线,我们可以选择发贴边线小球,通过手指转拍发力,提高发球的隐蔽性,让对手接发球就尽量处于被动状态;如果对手站位靠近中间,可以选择发中线小球,让对手回球不能形成大角度,以免自己形成被动。预判能力薄弱:羽毛球的预判能力,说得通俗点,就是“盯球”。有些球友接不好对方的发球,找不准击球点,这都是没有养成“盯球”习惯造成的。顾名思义,“盯球”就是用眼睛盯住对方击球时那一瞬间的动作细节,它在双打接发球时作用很大,稍不留神,己方就会处于被动状态。最易于疏忽的地方是,只盯对方击球的全过程,而放松了对其击球瞬间的重视,从而易受假动作的欺骗。还有就是自我意识太强,或者说意识先行,自以为是,懒惰松懈,长期如此,自然难以形成良好的盯球习惯,对技术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改正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对方抛球挥拍开始,自己的眼睛就要一刻不停地跟着球走,紧盯对方的拍形、触球的部位、用力的方向和大小、球落台后的第一落点、球过网时的位置等。【打球后的6大禁忌】]不能立即休息: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造成血压降低,易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所以,剧烈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不可马上洗浴:运动后人体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此时如洗浴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昏眼花,甚至虚脱休克。所以,剧烈运动后一定要休息一会再洗浴。不应暴饮止渴:剧烈运动后口渴时,有球友会暴饮凉水或其他饮料,这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喝水速度太快,也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出现胸闷腹胀等。所以,运动后不可过量过快饮水,更不可喝冷饮,否则会影响体温的散热,引起感冒、腹痛或其他疾病。不宜大量吃糖:有些球友认为,在剧烈运动后应该多吃甜食。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食欲不振,影响体力的恢复。因此,剧烈运动后最好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不能饮酒除乏: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处于高水平的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进入血液,对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会比平时更甚。不可吸烟解疲:运动后吸烟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体内各器官处于高水平工作状态,而使烟雾大量进入体内。所以,此时吸烟比平时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更大,更容易感到疲劳。




我53了,一周至少打4晚,每晚大楷3-4个小时,一般都是打双打,不是很耗体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磨损   膝盖   羽毛球   髌骨   羽毛球运动   屈曲   膝关节   球友   落点   韧带   步法   损伤   剧烈   身体   动作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