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河北、山东的高考竞争这么大?

  目前我国分省招生的政策下,各省高考竞争程度是不同的,以985、211录取率相比较,最高与最低比例的省份相差达四、五倍。而重点院校及一本录取率低的远不止上述三地,如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地同样也是高考难度很大的省份。

  上述三省高考竞争压力大,简单来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考生人数多

  高考困难的省份,考生人数多是一个主因。河南省2018年考生人数98.38万人,而山东、河北考生人数位居全国第4、第6名(算上春季高考,山东考生人数超过四川)。考生人数多的情况下,竞争自然激烈。上表中广东、四川、安徽、湖南、贵州、广西等地2018年考生人数也超40万人,这些省份近年重点院校录取率、一本率也不高。

 二、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少

  要说优质教育资源少,很多西部省份都存在这个问题,但有些省份的矛盾特别突出。

  河南拥有近百万的考生,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考生数的2、3倍,但仅有一所211郑州大学,显然只是杯水车薪。河南2017年一本录取率仅有7.8%,985录取率1.14%,这个比率相对于全国多数省份都是比较低的,考生可谓夹缝中求生存。

  河北虽然靠近京津,其省内优质大学数量也不多,除了燕山大学外,另外几年大学地位尴尬,河北工业大学身处天津,华北电力大学主校区迁至了北京,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其在河北的招生计划也并不多。

  山东是教育强省,其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于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来说并不算少,省内3所211高校(其中2所985),让很多省份都羡慕至极。但在庞大的考生基数下,山东的录取率也并不高,排在全国中下游的位置。另一方面,山东是学霸云集之地,很多考生、家长慨叹山东的录取线高,同样的分数在很多外省能上一所好学校,但在山东能选的学校要低一大截,这种直观的对比让山东考生更容易感到高考难度之大。

  在当前分省招生的大格局下,各省固有的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且各省招生计划数、录取率也不均衡,因此各省之间高考难度差别必然是存在的。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身处高考困难地区的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在本省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来改变命运了。

  以上是关于河南、河北、山东三地高考竞争度的一些粗浅看法,欢迎讨论。




高考竞争力大,无非就是因为3个原因:人多大学少,好大学更少,还没有政策的支持!竞争力最小的是哪里?北京、天津和上海这些发达的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比如内蒙古。

而对于人口大省,又是中东部地区的省份,河南、山东、河北的高考竞争力大也就是必然的了。

我们来看看2018年高考录取的部分数据,因为当时北京和上海还没有公布数据,所以天津市本科录取率和一本录取率最高的地区。一本录取率高达63.65%,本科录取率为74.83%,而隔壁的河北省则哭晕在厕所里,一本录取率是23%,本科录取率49.10%。对于河南,哪个省都值得羡慕,本科录取率仅为29.75%,和很多省市的一本录取率差不多。

一、河南和山东省的高考难在人多

高考报名人数最多的省是河南、广东和山东三省,其中河南是一枝独秀,远远领先于第二和第三,2018年,河南省高考报名人数比2017年多了接近12万人,高校不可能在一年的时间迅速给河南考生准备更多的学位,所以,录取率低就是必然的了。

二、河北省难在高分多

相比而言,河北省的人数要少的多,比河南省少一半以上,所以河北的高考竞争力并不大,这点也可以在高考录取率上体现出来:高考录取率90.85%,这在各省中排名前三没有问题,而一本录取率和本来录取率也都排名全国前列。

那么河北省高考竞争大,大在哪里?

河北省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学霸省,除了有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外,河北省的高分人数也是各省最多的。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理科人数高达122人,700分上不了北大清华并不是传言,而600分以上的人数,文理相加在30000人,这样的分数想上一个好大学基本上就很难了。

河北省分数高,除了教育水平高,学生能吃苦、衡水中学效应外,改卷松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这个因素不断被很多在河北上过高中的学生证实。

三、大学不多,好大学更少,缺少支持是三个省竞争力大的共同原因

除了一些大学的分校外,山东省只有2所211、985院校: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本科院校含民办大学,一共有54所。河南只有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本科院校含民办大学一共45所,少于山东省。

河北省则更加特殊,只有一所211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学,地址还在天津。据说这是一所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大学,因为在天津,河北省不太愿意投资,而因为属于河北,天津也不愿管,不知道情况是否属实。

由此可见,河北省虽然一本录取率很高,但是真正想上211、985这类大学,竞争力更大,难度更高。

此外,由于国家支援西部教育的政策,很多大学把属于东部的录取计划放到了西部,也是造成这些地区竞争大的重要原因。

当然,高考在哪个省市都不容易,北京市的学生也不是躺在就能上大学,也需要经过很大竞争,更何况其他地区了,想广东、江苏、浙江、湖北等省市,高考竞争难度不比这些省市小,毕竟高考是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你说是吧?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我有时候排队上公交,看到个很有趣的现象,一辆公交车来了,如果只有2-3个人在等,那么大家都竟然有序,彬彬有礼,特别有素质,如果有200人在排队,至少需要3辆车才能拉走,这个事后就是人挤人,乱插队,打骂甚至动手,期间可能还夹杂孩子的哭声,人们各种翻白眼,指责不守规矩的人。你会发现,后面一种情况里,有插队者,但大部分也还是在排队,但过程中少了一些什么,怎么形容呢?你可以叫和谐,也可以叫体面。很多时候,中国人多资源少,就会存在争抢,就不体面。

接下来说高考的问题,2018年全国高考,号称975万,其中第一名是河南,98.3万,第五名山东,59.2万,第6名河北,48.6万,加起来206.1万,占全国考生的21.1%。那么今年北京是多少人高考呢,6.3万,河南是北京的15.6倍,山东是9.4倍,河北是7.71倍。

我们再来看2016年清华北大在各地的招生人数,北京553人,河南426人,山东307人,河北281人,也就是说,数倍甚至十数倍考生的河南、山东、河北,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还不如北京。这里面的比例大家可以算算,只是数学问题。

一般高校,本地录取率高,清理之中,毕竟要支持地方发展嘛,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山东、河南、河北有几所响当当的学校,那也可以啊,事实上,山东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属于211,河南有郑州大学,唯一一所211,河北更扎心,唯一一所211,河北工业大学,还签到了天津。所以河北被称为全国唯一一个既没有985也没有211大学的省,比河南还要“惨”!即使我们算河北工大属于河北,那三个省加起来5所211,占比2.4%。拥有全国21.1%考生的三省,同时拥有2.4%的211学校资源,也是没谁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都是数学问题,你只要稍微查点资料,做下对比,一目了然,不需要多说,三个省的考生苦,也是出了名的。光看分数线就知道了




河南、河北、山东高考竞争为什么这么大?我们先来看看近几年各省高考人数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是河南,近四年的高考人数分别为98.38万、86.58万、82万和77.2万。

山东近四年的高考人数分别是:59.2万、68.32万、82万、77.2万。其中2018年只是夏季高考的人数,加上春季高考人数基本和2017年持平,高达68万。

河北省近四年的高考人数分别是:48.64万、43.62万、42.31万、40.48万。仅次于安徽排名第四。

考生人数多,是造成高考竞争力大的一个原因。

第二:名校少。作为高考大省的河南有公办本科院校38所 ,不过教育部直属院校没有一所,公安部直属1所。郑州大学是全省唯一的一所211大学。

山东省 公办本科院校44所 ,其中教育部直属2所。相比较而言,山东的名校还是不少的,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都不错。

河北省公办本科院校37所 。其中公安部直属1所、司法部直属1所、中国地震局直属1所,国家安全监督总局直属1所,中国人行总行直属1所。河北有三所211大学,分别是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而真正属于河北省211大学,仅有河北工业大学。

通过百强高校各省高校数量排行,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相比于河南和河北还要好些。

学生之间竞争激烈也是导致高考压力大的一个原因。在河北700多分上不了清华、北大,为了上名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学生与学生竞争,导致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名校少,很多考生为了上名校,高分选择复读的多,也是导致压力大的一个原因。针对这种现象,2018河南省已经出台了高考复读政策,以求教育的公平公正。




多种因素,第一,南北分界线,中国自古南文北武。南方多才子。北方多武将。另南方经济活跃,北方经济低迷。国家站在历史传统因素,综合考虑。用这几省的人口红利,支援南方经济建设。就是所谓的打工。其次,政治因素。河南,河北,山东。自古为兵家毕争之地。又人才辈出。但穷。可地理位置,军事位置非常重要。国家知道。但没办法,人口多。又加上党派之间的斗争。南方人,普遍看不起北方人,说北方人,没素质,学历低。,党派的倾斜。所以,早就,可悲的河南,河北,山东学子。为了平衡这种局面,加大对这几省分数线的提高,就是变相打击这几个省的学子。最后这些学子。因不能报考正好的学校。被淘汰,数年后,这些学子,继续为南方服务。结局可想而知。最后只能为了生活,慢慢讨生活啦




首先河南、河北、山东的考生人数众多,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河南有115.8万人,河北62.48万人,山东53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四、六位。不太清楚河北、山东中招和高中复读政策,我了解到的河南的中招分流政策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普高/职高1:1的比例执行,参加中招的考生70%以上的可以上普通高中。而在复读政策时,河南省的管理太混乱,有不少比一本分高的考生去复读。这样下来就导致参加高考的人数太多。

河南、河北、山东三省都比较重视高中教育。河南是农业大省,还是有很多贫困地区,高考是孩子们走出去的唯一出路。在高中时孩子们学习都非常拼。河北的衡中是全国高中的典范,在它的带动下整个河北的生源质量都挺好的,山东是孔孟之乡,学习氛围好。这样三省的考生高考成绩都很高,而高考是本省考生竞争。同为全国一卷的河南与河北两省,理科700分以上的河南有169人,河北有108人,而同样是一卷的广东省则只有34人。上同样的大学河南、河北、山东的考生录取分数线要更高。

最后就是高校资源,河南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尽管郑大近年进步的很快,每年在河南录取近7000人,但是河南的考生太多。河北的高校资源也不好,唯一的211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还是在天津,本省的燕山大学、河北大学实力近几年都在下滑。山东高校资源相对好一些,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两所985高校和中国石油大学(华北)一所211大学,但是中国海洋大学与中石油大学学科专业偏冷门,对本省考生吸引力有限。

综上所述,河南、河北、山东三省考生多,考生分数高,优秀的高校资源少,这就形成了三省的高考竞争压力大。




对于这三个省份的考生而言,竞争力大其实两方面都有:

一个是重点院校的竞争,其中这个是最难,压力最大的

一个是普通院校的竞争

全国的招生份额有限,而这几个省份高考人数太多了,根本不够分。

相比来说,河北的竞争压力稍小一些,我觉得还不如广东压力大。

这种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严重不成正比的现象,硬生生把这几个省份的孩子逼成了学霸,你必须考很高的分数才能有好的大学上。

第一、高考人数多

河南和山东、广东一直是高考人数榜单的前三名,已经持续很多年了。

2018年,河南有近100W考生,山东近80万人,广东也有75万人,一个省份可以赶得上其他的两个省份,甚至更多。

第二、高校数量

大家都知道,高校都有地方偏向,比如北京的高校,北京考生录取的数量一定比其他地方人多。地方高校多,录取本地的人数就多,自然录取率高

1、地方普通高校数量和高考人数不匹配,僧多粥少

不论公办、民办,本科还是专科,广东、山东、河南的高校数量排行是可以的,但总体高校数量也没有和其他省份拉开太大的差距。例如

湖南有45万考生,123所高校。山东考生是湖南的1.7倍,如果想要高的录取率,那么高校数量应该在200所左右,还有近60所的差距。

山东高考的总体录取率只有83%,在全国也是倒数的。

2、重点大学更是缺乏,重本率极低

河南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所以面对这么多人,硬是把郑州大学弄成了招生过完的巨无霸高校。

山东省211高校3所,有山大、中海洋、中石油,但是也不够。

在这个方面,河北更惨一些,只有一所河北工业大学,相比来说还不出名,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去往省外的,竞争很激烈。

重点大学的地域偏向性照样存在,比如清华北大这种全国性的高校,在北京招生的人数元超过其他地方,北京平均100个人就能有1个上清北,多容易啊。上海财经教育部直属的211,21%都是上海人。

而在我们山东,平均200个人才能有3个人上211,包括最差的211,这就是差距。

重本率山东排在全国20多位,河南更是在25位以后。




感谢悟空。

我是⭐高校专业那些事

其实原因就一个:考生多,本地重点院校少僧多粥少。

而这三个省具体原因其实还不一样。

先看全国考生数量。

而河南山东,河北考生数量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为975万人,河南省以98万人稳坐第一,逼近百万大关,遥遥领先。山东省也是传统的教育大省,今年山东以77.51万的高考人数取得第二,广东省以75.8万人夺得第三。榜单末尾共有7个省市高考人数不足10万,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为直辖市,市内名校云集。


这三省人数分别是98万,77.51万,48.6万。

而985录取率呢

河南基本垫底。河北山东都很厉害。为何?

河北主要985是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投放了几百人,山东是山东大学投放了不少名额。

而河南本地无985,只能靠武汉的接济了。。。



河南省一所211:郑大

山东,5所985,6所211:3个山大 ,海洋大,哈工大威海,石油大学。

河北,1所985,2所211:东北大学秦皇岛,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这三省情况还不太一样。

其实轮名校数量。山东第一



山东绝对国内前列,有5个985:山东大学济南,山东大学青岛,山东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中国海洋大学。

除了北京上海,就他最多了。

当然即使山大只算一个。

他也有三个985。比江苏湖北多,仅次于陕西但是山东名校不少。

而总体211录取率,山大河南河北一个层次了。



虽然211率相但是山东占了大便宜。

山东的211招生人数。都是部署。

而河南的211招生人数,一大半是郑州大学。

河北211中河北工业大学贡献了几千人。质量不如山东,但是比河南强。

其实山东几个985,几个211完全可以加大本地录取比例。可惜山东大学喜欢不停地盖新校区。但是总体招生人数并没有增加。。。

其实山东完全可以招生人数在两万以上,三地9个校区呢。

中国海洋大学呢。也是就喜欢小打小闹。养养鱼,弄弄虾,就是不扩招。白瞎了985名号,一年才招4000人,而电子科大都招5000人

河北看着最惨的,其实不惨,

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给天津了不少名额。天津作为交换,天大南开给河北投了不少名额。天大给河北投300多个名额。

而华北电力大学,


建议国家对于重点大学按照各省人口比例进行投放名额。。。

尤其清华北大等顶尖人才。。。




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离高考越来越近了,由于各种原因,各省的高考难度是不同的。网上流传着一个全国高考难度地图,河南山东河北排在第三档次,这个地图和实际感受可能不一样,感觉河北河南山东高考难度较大,那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这三个省都是高考大省,每年高考人数都排在前面,人数多了自然竞争压力大。从2018年参加高考人数可以看出,河南山东位居第一第二,河北也处在第六的位置,河南有98万,超过全国的百分之十了,三省的人数220万超过全国的20%,将近四分之一了。

第二,三省相对来说优质教育资源少,河南就一所211,没有985,不过现在郑州大学成为双一流的一流高校建设了,虽然是B类,不过也体现了郑大的实力和国家对河南教育的重视。河北有三所211,不过一所是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一所是华北电力保定校区(学校办学地址已从保定换到北京了),还有一所211河北工业大学,但却在天津,另外,燕山大学和河北大学也不错,燕山大学的机械是A-,河北唯一的A级学科,河北大学是国家要重点建设的中西部十四所一省一校之一。山东还不错,有两所985,一所211。山东大学是985,而且是985里还不错的,中国海洋大学也是985,中国石油大学是211,当然,哈工大威海分校也是985,所以山东的教育资源算三个省里不错的,山东还有些特色学校,师范里的山东师范大学不错,山东财大也不错,山东农大在农业院校里也可以。

第三,三省的考生高考分数都不低。河北由于衡水中学的存在,使得各高校在河北的录取分居高不下,清华北大在河北的录取分数一直是最高的,山东考生的分数也不低,入学后和别的省一比较,自己的分高自然觉得高考难度大了。

第四,其实这点最有意义,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个985、211,而不是普通的二本三本。下图后两列是高考985和211的录取率。可以看到,河南全国倒数第一,985只有1.14%的录取率,211只有4.15%的录取率。山东倒数第九,河北倒数第十一。可以看到,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各省985、211录取率相差很大,排名第一的天津和最后的河南985录取率相差五倍,211录取率相差近三倍。


以上几个原因就是感觉河北河南山东高考竞争压力大的原因。

欢迎留言评论讨论,感谢点赞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河北   河南   山东   山东大学   竞争   录取率   河北省   天津   北京   中国   考生   省份   人数   高校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