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什么看法?

老旧小区谁住,老年人居多。因为年青人大多数搬进了带有电梯的新小区。老旧小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老人上下楼特别不方便。上了岁数的老人一般腿脚不便,每天爬上爬下几次,决不是件轻松的事。所以,老旧小区安装电梯是一件非常得人心的事情。

按装电梯价格不菲,而老年人全额支付分摊的费用,显然有点吃力。政府适当倾斜一点,这样,这项工作推动起来就快速多了。

老旧小区安装电梯主要考虑的是老人出行的问题,电梯可以采用迷你型,2个人的空间足够了。一是减少安装成本。二是使用的空间也少。因为老旧小区的楼道和单元之间的距离是按照楼梯设计的,电梯过大会影响楼梯的使用。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市场,一旦有定型、实用,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市场的承受度是无法想像的。




为中国老年化做准备!如果安装一部电梯的费用在20万费用应该这样:拿六层楼来说吧按一层3户的话;安装电梯一楼二楼不交钱也不用开门口,六层楼开两个乘坐口就可以,这样可以降低费用,三至四楼楼梯间出入一个口、五至六楼一个出入口,集资比例:每户三楼1万~四楼1•5万~五楼2万~六楼2•5万按这个比例出资比较合理。




为什么老公房安装电梯迟迟不能推广实施,其实质并非政府出资不出资的问题,而是底楼二楼权益受损的问题。安装电梯后,一二楼的居民并不需要使用电梯,却要面临可能的噪音,采光的遮挡以及公摊面积缩小等问题。我们不能解决了一部门人的问题却对另一部分人产生了新的问题。当然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如果只是因为老人爬楼吃不消,高楼层居民提出装电梯可以,但是一旦电梯装好后,底楼如果提出和这些高层楼对换房屋,必须同意。这样既解决了老人爬楼问题,也打消了底楼吃亏的顾虑。不然的话,有理由认为有人就是打着照顾老人的名义,却是干着损人利己的事情。





2017年,我这个楼道在我牵头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从拟定出资方案开始,挨家挨户地征求意见签字,报批,施工过程中煤气管道通讯电缆的改迁,土建机电安装,电梯检测验收,总算在国庆前投入使用了。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确实是利民的好政策,对于稍微上点年纪需要拎东西爬楼梯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福音!




第一个看法,就是高楼层非常害怕低楼层坚决反对加装电梯,对一票否决恨得要死,怕的要命,因为在实际操作当中,如果有人坚决反对加装电梯,这个电梯就加装不成了。无论他们花言巧语引诱低楼层老年人上当,还是进行恫吓或者道德绑架,但是在巨大的楼房贬值面前,一楼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决心是不会改变的,从全国加装电梯的百分比来看,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比如说,有的一线城市符合加装电梯条件的楼栋有100,000个,但是加装电梯的年度目标才1000个到现在,这1千个目标也没有实现。不难看出加装电梯的反对力量是巨大的,因为人们拼死也要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他们决不能平白无故的,就让自己损失几万到几十万,比如上海一个不太像样的楼房,就值4,000,000到8,100,000,损失10%来计算那就是400,000到800,000,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有的人一辈子都挣不了这么多的钱。凭什么为了别人的福利,就让自己无故的损失这么多钱呢,所以在别人侵犯自己利益的时候,坚决奋起保护自己的利益,有的高楼层人为了自己的损人利己目的,甚至用上了盗用别人名字签字丑恶行为,来骗取加装电梯的审批,但是是逃不过法律的惩处的,现在已经送上了法庭,等着的是法律的制裁。我们是法制社会,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在有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强行加装电梯的,正因为法律是保护所有人利益的,也在实践中保护了低楼层的合法利益,所以有的高层住户要加装电梯,就非常害怕低楼层坚决反对加装电梯。他们千方百计地用谎言和断章取义的字句来欺骗低楼层的住户,就是想他们能够同意加装电梯,但是这种做法是徒劳的,是愚蠢的,只有通过协商一致,对于受到损失的住户一定补偿,才有一部分住户同意加装电梯。还有的住户仍然是坚决反对加装电梯,因为他们买的就是法律保护的步梯楼,不经过他们同意就改变现状是违法的,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奉劝那些不经过协商一致就妄图加装电梯的人,别枉费心机了。在人们已经觉醒的现在,任何欺骗和恫吓都会无耻的失败。

第二,旧楼加装电梯把原来和谐的邻里关系破坏了,无论从小区的现实看还是从媒体的传播当中分析,凡是有加装电梯的地方,邻里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政府拿补贴解决小区困难的想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是让居民们矛盾重重,这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初衷,必须对这种做法进行深刻的反省。没有加装电梯打算,或者没有加装电梯实际行动的地方,邻里关系都是和睦相处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当中体现了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理解的好局面,但是一旦有人挑起加装电梯这样的事情,整个楼栋马上掀起加装电梯和反对加装电梯的强烈斗争,因为这种斗争是维护自己利益的斗争,不可能再延续和谐和睦的邻里关系。许多以前的好邻居好同事好朋友都因为加装电梯的事情,反目成仇,这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必须重视这样的实际情况,不能让一部分人得到自己的利益同时却严重的伤害另一部分人,对这样不公平,不正确的事情要奋起反击,坚决反对。

第三,有的无良媒体及作者只宣传加装电梯的好处,只为电梯商站台,面对低楼层的损失和利益受到侵害避而不谈,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样做的作者是没有良心的,是不公正的作者,有的作者为了骗取流量增加自己的收入,片面地宣传加装电梯的好处。可以看到除了低楼层自己的强烈呼吁,很少有作者为这些受到侵害的群众进行呼吁和维护他们的利益,因为这样的作者得不到电梯商的赞助,得不到任何好处,也有的媒体对这样的呼声进行打击和控制,最近有个别良心的媒体实事求是发表了加装电梯的利弊关系,这样的作品受到了欢迎,约体现了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但是这样的报道还比较少,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一方面媒体要公正报导加装电梯的利弊,另一方面,低楼层的住户要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对那些花言巧语的欺骗和恫吓,乃至道德绑架进行识别和斗争,以维护自己合法的利益不受任何侵犯。










城市一些老旧小区,住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毫无疑问,如果能加装电梯,对于他们的出行肯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曾对此做过调查采访,老年人对此反映强烈。现在最大的障碍是资金问题。政府每年出台惠老政策,希望把这项也列入,让老年人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我就是为了老人上下楼方便,给老人换了新小区,本人也住在电梯楼房中,安不安电梯和我没多大关系,如果真的能给老旧小区安装电梯,本人举双手赞成,

至于老旧小区改造安装电梯的可行性,我认为可以成立公益性电梯维修公司,负责运营与维护,至于安装费用,可以个人,企业,国家各出一部分,

首先要有政策支持,第一,安装场地,在不影响所有用户的情况下,最好在楼道以外,并组织楼房建设单位提供安全评估,安装可行性,并做好施工设计,第二,对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项目,并对运营维护单位,不收各项税收费用,降低成本,第三,运营维护单位,减免各种税收收费,以电梯广告费或其他收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不足部分再向居民收取,

至于有的底楼或二楼居民反对安装电梯,我认为不是主要矛盾,毕竟楼下楼上住着,和谐才是第一位的,要是真的强烈反对,那也没关系,请他们签好协议,以后关于房屋物业方面的问题,那就各自为政,谁也不管谁就行了,我记得前些天内蒙古包头发生的煤气泄露事故,受害者都是底楼的,最多二层,估计有这次事故,老旧小区的煤气管道要改造,改造的费用应该居民多少也要出一部分,要是底楼不同意安电梯,顶楼也不同意改造管路,到时看谁难受,尤其是北方地区,暖气管道都是顶楼热,底楼冷,想改造,你底楼自己改造去吧,还有排水问题,要是下水管道堵了,最先是在一楼冒出来,怎么也不会在顶楼冒出来吧,不说专门去堵,老旧小区谁家一年不处理两回堵下水道的问题,那以后在疏通下水道之类的费用,还是底楼自己拿吧,这些都是不太常见的问题,那就说老人们扔垃圾的问题,垃圾箱可是都放在一楼外面,我看见多少老人,上楼都费劲,却为了扔一袋垃圾,从五楼,六楼,慢悠悠下去扔到垃圾箱里面,走一趟,有的要十几二十分钟,他们为了是大家都有一个好的环境,装上电梯了,扔个垃圾最起码也方便,要是楼上楼上谁也不管谁,老人活动不方便了,那以后扔个垃圾,直接打开窗户就扔下去吧,要是底楼来气,你也可以把垃圾使劲往顶楼扔,看看什么效果,这些不算,顶楼也不用交垃圾清运费了,就在楼下堆着,谁受不了谁自己掏钱清理吧。本来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孩子都少,再说工作也忙,老人互相帮助,有时比儿女都强,要是谁也不想好,看看是一楼难受还是顶楼难受




最近我家那要加装电梯,听说后很高兴,后让我拿3万元,听了后我吓了一跳,说政府出40%,住户出60%由开发商向政府申请,我一听凉了,即然办好事合着是自已出钱给自已办事。我一个月退休费3000多一年近4万元要拿出3/4来,我还多病,怎么办啊?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应注意安全第一

本文不分析老旧小区平层入户加装电梯。因为平层入户能达到无障碍通行,对主体破坏相对较少。但也要坚持“知情、自愿”原则。

最近,无论是郑州暴雨,还是炉县发生六级地震,房屋倒塌伤死人的,严重损坏的,一般损害的房屋无疑都是预制板砖混结构。

司法部,住建部负责人在解读国务院“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中,強调发布条例,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出台条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老旧建筑,农村民房未抗震设防。要进行鉴定,有价值的进行抗震加固,提高抗震性能。

本人已经根据预制板砖混结构的特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历史上几次修订,给予了详细分析。也发了关于“预制板砖混结构倒塌原因分析”的文章。预制板砖混结构不抗震,半层入户加装对主体结构,凿墻开洞,凿去楼梯间外窗,窗下墻,圈梁;影响主体结构抗震性能,防火性能;一旦发生地震,楼梯间梯段,墙体首先倒塌,造成房屋倒塌伤死人。这实际上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什么修订的背景材料,修订条文分析说明理由。是官方的结论。

当然,由于资本的力量,宣传加装电梯的文章很多,但除了什么解决老人悬空(半层入户达不到无障碍,不知道如何解决轮椅通行无阻?),房屋升值;高层住户也有看到政府补贴。也就是这个利,一点也不讲有何弊?他们有意忽略国务院、住建部一直強调的“有条件”加装的前提条件。

例如影响天然釆光,自然通风,噪音。本来设计无停车位的老小区,加装后,出行不便、减少绿化、汽车位;影响消防车、救护车进小区。与主体不协调,有人形容像立碑。只有几户使用不经济节约,30~60户一台才能合理。

更重要的,对主体结构安全确实有影响,有的加装施工时,因房屋裂缝停工了撤走了,有的加装一二两年出现房屋裂缝了,有的四五年变危房拆除了;有的加装电梯渗漏,玻璃自爆掉落,有的造成房屋渗漏。还有管道改移造成堵塞泛水上一至三楼了。更多的则是后期运行,无正规的物业管理,维保,各种风险,有的发生事故。各种费用分摊也不是低收入群体能承担的。

我们打新冠病毒防疫针,国家坚持“知情,自愿”原则,小区发的材料二维码手机一扫,出现“知情同事意书”,有“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最后是,我已阅读以上知情同意书内容。有两个选项:同意接种,暂不愿意接种。

加装电梯不是公共利益,本质上也应类似于二类疫苗接种,也应该坚持“知情,自愿”原则。目前我国已有超十亿人口完成接种。只要是安全可靠的,就一定会扩大接种率。同理,为什么不能讲清加装电梯的利弊?让人们愿者上钩,或飞蛾扑火?只要是真正惠民,何愁大家真正认识到后不跃跃欲试?

我们引用澎湃新闻的关于炉县地震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遇难的何婆婆和罗女士所住的房屋都是预制板结构。南方周末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反思过预制板结构的危害。该报导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用预制板盖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先砌好四面墙,然后把预制板两端伸出的钢筋搭在墙上,接着在楼板上再砌墙,然后再搭一层预制板……虽然在搭完预制板后也会用砼浇注,但这并不能把预制板搭在墙体上的钢筋与墙体牢牢粘住。如果再没有増加房屋整体性的技术措施,那么当遭受较強地震、两堵墙以不同頻率摇晃起来的时候,预制板便会从固定较弱的一端甩开,砸向下层楼板,最终使房屋自上而下整体倒塌。”通俗易懂吧?










老小区问题不仅仅是加装电梯万事大吉,改造老小区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层住户更关心改善周围环境,如实现无车小区,花园庭院等等,高层住户则关系电梯问题。清官大老爷们,您们为什么不综合治理老小区呢?如只解决老小区电梯问题,肯定难以成功,且惹得业主斗业主,影响邻里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电梯   预制板   小区   邻里关系   底楼   顶楼   住户   楼层   老年人   费用   老人   利益   结构   房屋   政府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