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原来的村医年龄老化,医术差劲,外边的医生有技术,设备却进不来,该如何化解?

说说我的看法吧,上边说的乡村医生老龄化严重!这个是个现实的问题国家发过统计,40岁以上的村医占了70以上,老龄化严重,年轻的大学生

不愿意到卫生室,因为条件艰苦,待遇差,一年四季没有假期,发展也没什么前途!我们镇一共有乡村医生36名,最年轻的就是我也已经36岁了,40岁以下只有8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也只有我,一个执业医师都没有!助理医生也就个位数,大部分都是乡村医生证,我们卫生室3人40 岁以下只有我一人,至于小编说的老年村医医术差劲,在下不敢苟同!老年乡村医生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理论上不如年轻医生,但是他们在临床上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上有独到之处!在农村中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在我们乡村医生每年都要培训,可以说老年乡村医生的理论也在不断的提高,可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小便说得外边的医术好,仪器来不了,这个问题吧还是政府来解决,给有条件的村卫生室配备一些好的仪器,告别老三样!让上级医院定期派人到村里坐诊,我觉得只要政策到位,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改变农村医疗落后的局面,不妥之处请同仁及大家指正!




我也曾经随着下过乡镇检查,看到过一些乡村医生的工作情况,说实话,乡村医生也很不容易,现在很多乡村医生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已经很难适应现在一些医疗手段的要求,比如你们让他们用电脑,操作程序,写电子病例,建立电子档案,真的是难上加难。

而且年龄偏大导致乡村医生很多人的知识都难以得到更新,用的还都是老一套的治疗方法,甚至你现在让他们重新去学医,去考证,也是非常困难的,已经没有那个精力了。

乡村医生的困难并不仅仅在年龄老化和医术差劲上面,许诺的公共卫生经费经常拖欠,是很多乡村医生不想干的原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前阵子乡村医生集体辞职的新闻,归根结底不过就是该发的钱不发而已。

真正年轻又有技术的医生,有几个愿意做乡村医生的?就不说工作条件差,看病麻烦收入低这些了,就上头拖欠拨款这一条,就足以让绝大部分的医生望而却步了!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就应该让乡村医生们首先可以拿到自己该拿的补助,然后可以统一加强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培训,提高医生们的技术水平,同时可以用优厚待遇招揽新的人才,说得通俗点,只要钱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现在乡医生存是一个大问题。挣的白菜钱,操的卖白粉的钱。有几个乡医会认真的看病。我想没有。第一是村民对乡医的信任度差。第二是治病你得有钱买药,想治好病就得用好药。给病号开的药方贵了,病号就会说你就是为了挣钱不给我“好好看病”。这种情况应该都会遇到。

乡医老龄化严重了,年轻一代技术有限。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楼主的标题就是个错误,实在侮辱乡医。只看到了一颗老鼠屎而忽略了大众乡医的努力。

技术好年轻一代的乡医带设备进入乡医诊所,这是个梦话。是一个外行人说的话。也有可能在以后的十几年或许会有改变。外行人根本就不懂乡医是一个什么定义。

乡医是一个保障农村最基本保障的一个单位。任何仪器设备禁入诊所。乡医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还得忍受来自外力的诽义。乡医太难了,工作一辈子连个社保都没有,退休金可怜的几百块钱。还能忍心再去诽义这个牛一样的职业吗?




政、医不分开,情况不会得到改善。

过去的文人有“不愿文章中天下,只愿文章中试官”之语,现在的村医也差不多,无需医术中百姓,只需背景中村官。

村医年龄老化、水平低、设备差,其实这都不叫事。因为村医根本无需具备这样的能力。关键在于,最基础的医疗能做好就行了。

个人也经常到乡下去,亲眼看到许多乡村方圆数里没个卫生所,想买点常用药甚至买块创可贴、受伤擦点紫药水都做不到。这是正常现象吗?

这当然不正常。这些情况本该自然而然得到解决。为什么没能解决?因为有人为的因素在干扰着。

这是利益问题。目前的村医状况,不符合百姓的利益需求,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符合村官的利益需求。

且不论这需求到了最末是为政或是为财甚至仅仅是为了省心,总之,这些牵涉到百姓切身利益,本该由百姓说了算的事情,现在百姓却说了不算。

很多偏远贫困地区,至今为止连最基本、最基础的医疗都还没做到位。

你提什么村医年龄老化、水平低、设备差,你那属于有饭吃了又想大鱼大肉。那都是你的癔病发作导致的胡言乱语。

所以说,现在很多地区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把政、医分开,把百姓最最最最最基础的医疗需求先解决了。方圆十里想买盒止疼片都买不着,先把这事办了再说。

话已至此,谁都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许多地区连基础医疗都不存在的情况。

个人以为,要解决这种情况,就得先解决导致这种情况的人。




我也是从事村医工作有二十年的村医,我现已经40多岁了,想到当年挎着免疫冰包走村串户,为乡邻的小孩们按时打疫苗,那时候我们可以在自家开诊所,并可以开药、打肌注、输液等,当时的交通又不便利,对于急诊病人都是随叫随到,都是靠双腿奔跑于乡间小径上,因为都是乡村邻里的收费很低,所以收入也不可观,医院每个月给20元的工资,只能免强养家糊口,虽然很坚苦,但是很受乡邻们的尊重爱戴。

自从医改后,我们再不能打疫苗接种了,更不用说打针输液了,我们的任务主要是上报村里的精神病人,提醒孕产妇到乡镇医院检查和生产,通知适龄儿童到医院打疫苗,每月上报死亡人和新增的儿童人数,上门为65岁以上老年人量血压、血糖,筛查29种慢性病的病人并上报卫生院,全年按季度走村入户为贫困户检查健康填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一户共三册本,写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测血压血糖等等健康指导,我们也不能为患者开药,说真的,有时候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我们不分昼夜填写那些无用的健康手册,我们的待遇很低很低,没有什么五险一金,没什么保障,每月就领那低保户般的300元工资。就没有其他收入了,我们周而复始的下村入户填写健康手册,群众不直接享受到什么优惠利益,所以很不受群众的欢迎。

我们现在的境遇还不如群众对曽医们的尊敬,且还不如贫困户们的地位高!我们为乡村贡献了我们的青春年华,现我们已经开始老了,可是我们一无所有,老无所依靠!我一直在想,当年初中没毕业就做代课老师的张三李四,都已经转正有保障了,可是我们村医是什么呢?是当年我们贫穷国家的垫脚石吗?还是被遗弃了的私生子呢!

“我们生活马上有保障了,工资马上要涨了,国家已经关注我们了,面包会有的,单车就要变成摩托了”,我麻木不仁、不厌其烦重服地和妻儿们说到。





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走出去。分批组织村医到大型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提升村医医疗技术水平!每人学习一段时间,并形成常态化,每隔一段时间再去进修,使村医的医疗知识观念与大医院同步。

二,招进来。招收一批医学大学生到农村去,为村医补充新鲜血液。组织大医院医生定期到农村基层,医疗下乡,对村医进行帮扶,对民众的疾病进行现场诊治,提升农村基层整体医疗水平。

三,加大对基层医疗的资金投入。提升村医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更新替换老化的检验设备。这一点最关键!没有资金,仅凭口号、激情、思想觉悟等等,是无法让才华出众的人扎根于穷乡僻壤之中。既无法‘’招进来‘’,又无法‘’走出去‘’!同时要保障加大的资金投入落实到位,不被各级组织截流!

最近河南村医集体辞职事件,提醒我们,基层医疗的建设任重道远!




老乡村医生技术差?这个我承认但是有些乡村医生技术符合农村老百姓需要,在农村我们可以自豪的说,给普通感冒发烧的农民朋友最多十几元看好感冒发烧咳嗽,大医院去了先挂号普通号20 .专家号30.查血50.等等一些检查费用,[我想静静]





以前的村医很多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专业学习,凭经验用药,现在专业的出来他们就显得医术不行了。




乡村医生医术差,是你说的吗?你了解真正乡村医生吗?现在吹的最厉害的王布和不就是乡村医生吗!乡村医生有两把刷子的大有人在,不了解别瞎说。既使是问答也会伤一大片人心的。

具体到怎么办这你的问卫生部门了,大家说了不算。




把城里医学院毕业的学生陸续下派到乡村,行医两年后再调回安排到县医院上班,建立一套制度,这样又锻炼了医生又方便了农村求医问题!各医院轮流派医生下乡扶贫支农建立一套救死扶伤的长效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医术   乡村   方圆   年龄   医生   技术   差劲   疫苗   外边   利益   工资   需求   百姓   农村   医疗   年轻   医院   设备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