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遇到农闲或恶劣天气不能上工,农民都干什么?

我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我把真实情况说说吧!

一、所谓农闲季节大都在冬季,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水利基夲建设。有公社统一规划的,有生产大队、生产队组织的。八十年代,大家所看到的水库、河坝、水渠、池塘,和地头上的旱井(下雨灌水)都是那个年代建的。

二、遇到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有时生产队开半天会,田里活不能干,队里能干的活如为牛、马、驴、羊备饲料,其它活没有,想干也没活儿干。绝大部分社员休息玩要。男的几个人凑一起,喝小酒“过阴天”,妇女在家做针线活。

三、说365天都干活,有些夸张,大约在大跃进的1959年,公社统一调配劳力搞农田建设,要求出全勤,但下雨下雪,天寒地冻也不出工。真正常年出工,或挣常工分的是大队的代销店、赤脚医生、电磨房,民办老师,和集体副业生产。没关系的也干不上。

这是我们这里,生产队的真实情况,地区不同也可能不一样。




在生产队的那个年代,是没有农闲不上工这一说的。那时当田地里没事可做的时候,就开始了兴修水利,整修排灌工程,农田改造工程,农田改造把几块小田地改造成一大块的,为农业机械化作准备。积肥是一到农闲必做的事,把城市的垃圾、牲畜的粪便和各种青草弄回来制成有机肥。所以那个时候只要天气允许农民有做不完的事。能有时间休息的,就是遇上恶劣的天气。每到这时候,妇女们都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做些针线活,或做布鞋或织毛衣或缝补衣服等。男人们就清闲多了,或四个人坐在一起打打牌,打牌是不输钱的,只是戴帽子或贴纸条什么的,不打牌的或坐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聊,荤的素的各种内容都有。那时读书的人很少,只有少数人读了书看了小说。一到不能上工就会让看了小说的人讲小说的故事,就相当于评书的形式,讲的人绘声绘色,听的人如痴如醉。每当恶劣天气不能上工,是农民们最开心,娱乐活动最丰富的时候。




在生产队时,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就没有不能上工的时候,什么天气有什么活儿的安排,没有闲着的时间。

那个时候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儿,雨天上班老弱病残妇女扒苞米、挑豆子种,搓麻绳,男劳动力割草拉泥垫牲口圈,甚至是晚上开会时都是坐在大炕上一边扒苞米一边听会,下雨天,种水稻的生产队更忙,薅“粳子”没有几个人能懂,就是用手为水稻除草,恶劣天气劳动力更要集合抗洪抢险,寒冬腊月要大破“猫冬思想”,劈石修坝、修梯田,刨粪、送粪、上山打柴,一字,就是“忙”!

本人有两年的生产队劳动经历,那时候仗着年轻,没觉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唉,只能是“一声叹息”!




集体时期生产队社员遇到恶劣夭气就是歇工!别听一些人瞎说,下雨有下雨的活,刮风有刮风的活!生产队没那么忙!一个队男女几十个劳动力!下着雨干嘛活?平长干活也是人浮于事!只有麦大二秋比较紧张!平时也是不安步就班的。经长干着活闹起天来,社员们都往家跑!如果是阵雨,队长通知继续回去干,但如地远,活不急也就歇了,个别年份连阴雨闹几天歇几天!下大雨地里三天进不了人的!冬天下了大雪长时间化不了,也干不什么活!




生产队时除了过节,春节,元宵节,八月十五,端午节,休息外,其余时间都是劳动,这是我们当地。





我们这生产队时期流行这样一句话:

“刮风抬石头(稳当),下雨挖壕沟(软乎)”

什么天气干什么活。

下雨天,在队部屋里修理农具,马具,整理仓库,




早期的活比较多,扒麻,选种,起羊圈马圈,鍘草。后来扒麻,选种的活没有了。大队安排开会学习。实在没活就放假了。




春种、夏锄、秋收、冬忙。

生产队集体出工,一年365天,一般要劳作360天。腊月二十九中午放假,正月初五上工。平时没有星期天、节假日。风天、雨天、雪天也要上工干活,如在屋子里扒麻杆、在外沤肥之类。




工作时间不是每天八小时。口号是“早晨看不见、午间嚼着饭、晚上看不见”。夏天铲地时,生产队早三半点敲钟集合,然后点名,早四点已到田里铲地。中午做饭吃饭一个半点,晚上十七点半,天渐渐黑下来才收工。这样夏季天长时每天劳作达十二三个小时。真是“日头没出我先出,日头落后把家还”。各家各户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农忙时都得到田地里干活,所谓“上到九十九的,下至会走的”“上到拄棍的,下到懂事





我记得:大人冒雨也在田埂上铲草皮,捡牛屎,为生产队扯猪草,放牛……基本上没有空闲。开会算闲一下,马上又去田里。斗笠几乎大人,小孩都有;斗笠、蓑衣家家有,大人雨天犁田耙田用的。甚至裹着薄膜也上工……往事不堪回首,过去不堪言,包产到户才有闲。











谢谢您的邀请!

那虽然是早以过去的事了,但每一次遇到像现在这样的天气,真是感慨万千,不得不承认现代的社会环境,农民太幸福了!

过去咱就用几句概扩,生产队时期,农村的庄稼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放假。遇到下大雨,队长会安排去挖壕沟排水,遇到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又安排刨粪场,大风天去地里捡石头,打疙瘩拍茬头。

总之是下雨挖壕沟,刮风捡石头。

不管怎么说,那时候娱乐没有现在的高科技,电是经常停电,蜡烛和煤油是最不可缺少的东西,赶上队上开大会,或者文艺宣传队演出,就算是闲了一天。

你想想,过去挣工分,谁肯闲着,孩子又多,不干万万是不行的,拼命到年底,一结账还是欠队里的。

哎!过去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问题,所以咱就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吧!

知足常乐才能享受一切!

谢谢!








愿天下劳碌一生的老伙计们:岁岁平安!

也愿那些小字辈的儿女们:善待你的父母,就是你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同时也祝你幸福快乐!




生产队时,遇到农闲或恶劣天气不能上工,农民都干什么?生产队时期,基本没有农闲之时。除了正月每天都上工。

下雨天,雨一停就背黄土垫羊圈。羊有暖圈和凉圈,凉圈只有围墙没房顶。大雨过后,凉圈里都是水。背黄土垫羊圈积累农家粪。

乘下雨的时候,和泥抹房,以防漏水。生产队的库房,牛、骡驴圈,都要抹一层泥巴。

冬天下雪,全村都要扫雪。那是大扫除,房顶上的雪,院子里的,牲口圈都要扫通路上积雪。井台上,牲畜饮水的石槽,都要清理干净。

农闲时候就是正月,拜年看戏,耍个小钱,丁骨眼,玩纸牌,押烟宝。

学大寨以前的农村,农闲时间很充裕。挂犁(种完地)后有几天消闲日子,可以刨药材,割荆条,手编筐、篓子等农用工具。

地锄完之后也叫挂锄了,又有几天消闲日子。农民采蘑菇,割沙棘,出门卖药材,驮上土豆兑换玉米及生活用品。

从农业学大寨开始,农闲变农忙,修大寨田。一年四季没了消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农闲   生产队   恶劣   针线活   天气   农民   壕沟   苞米   羊圈   社员   田里   农田   下雨天   时期   时间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