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批评德云社“知法犯法”,歌手维权难,相声学唱该何去何从?

这个事情大致是因为歌手马博在微博账号“马博-宏泰博奥”上传的视频显示,德云社七队不止一次公开表演了这首歌曲马博创作的《菊花爆满山》并表示自己没有授权给德云社演唱,然后起诉德云社侵犯了其著作权的,后来德云社派人私下调解,签署协议给给赔偿,原作者撤诉。后来马博又发文称未收到德云社的赔偿,表示要再次起诉。后来新京报发了评论:歌手向德云社维权“受阻”,症结在哪儿?

知识产权的问题现在不过是在国家法律的层面上,还是大众的认知上面,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一直在提升。记得小时候,九十年代,那时候流行磁带听歌,盗版磁带光盘到处都是,那些卖磁带光盘的商店也是光明正大的售卖。现在这种情况几乎没有了,即便有也是偷偷摸摸的。以前上大学的时候,网络上的歌曲随便下载,听歌都不花钱,现在也不行了,不但下载要花钱,很多歌曲在线听也要会员,没有会员只能听一部分。还有影视剧也都开启了会员收费模式。这些方方面面都在说明国家对于知识产品的保护在逐步完善,并且大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关于德云社的事情,如果作者说法属实,德云社确实不厚道,相声商演属于商业行为,演唱别人的歌曲首先要征求别人的同意和授权。即便之前没有获得授权,在别人找上门之后,协商解决也要积极,协议签了就要补偿。如果签了协议不付款,确实说不过去,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作为相声来说,特别是学唱的相声,一场下来可以涉及十几首歌,每首歌都会来上几句。如果每首歌都去找作者要授权,也不合适,能不能拿到授权不一定,还费老大事。如果严格这样操作的话,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相声的发展,相声本来就讲究说学逗唱,如果限制太多,相声发展势必没落,本来传统相声都已经没落了。

作为吃瓜群众来说,个人觉得如果是相声用到歌曲的情况下,只用到几句,歌曲的作者不妨大度一点,支持相声的发展。如果用到的歌曲超过三分之一,建议找作者要授权。授权这个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岳云鹏在2021年春晚演唱的《最亲的人》,原唱为陆海涛,填词为张维,谱曲为徐一鸣,编曲为于秋实,发行时间为2015年8月22日。陆海涛是央视星光大道走出来的,曾多次参加央视《星光大道》的选秀节目,并在节目中夺得周冠军和月冠军,最好的成绩是年度总决赛六强的好成绩。原唱不但没有起诉侵权,反而很乐意岳云鹏演唱,还发了祝福信息。




近些年,国家大力鼓励原创,维护知识产权,提倡为知识付费,这属于一种新生观点,目的是为了对创作者的原创作品进行保护,尽量杜绝乱抄袭的不当收入,这其实是文化发展的向好现象。可是在大众心里还没有形成固有观念,毕竟在过去的一些社会和文化理念原因下,中国老百姓的眼中对于正版、盗版观念比较单薄。

别说老百姓,就拿春晚的一些语言类节目来说,很多歌曲、戏曲拿来就用,其中最有代表的当属赵丽蓉老师等一批拿唱活的小品、相声演员,但由于不是整首拿来的和当时对这种借用形式的观点并不太在意的原因,也没有人过分追究。近些年很多语言类节目学唱逐渐开始增加一首歌的长度甚至整首歌拿来唱,也产生过很多争议。其中以《五环之歌》等尤为突出。

这一次马博起诉德云七队还是因为基本是整首搬出来唱,俨然队歌一样的存在,而忽略了作者甚至作者一开始都不知道,这一点造成了原创作者气愤难当的情绪。首先必须得说一点,这样拿出来唱就已经证明了在用这首歌进行营利性表演,既然涉及利益收入,就必须与原创作者协商,不然就涉嫌造成侵权行为。

原创作者为什么起诉又撤诉?说到底就是因为利益问题,如果承认所用歌曲是某人原创,而且在本人提出沟通的时候就有必要征求原创作者本人的同意才能使用。而承认原创又不与其沟通或者答应给予一定报酬以后又置之不理,这不但涉嫌侵权而且还涉及到了信誉问题。至于官司最后谁赢,还是要看双方律师博弈,法律最终裁决。

至于语言类节目学唱何去何从的问题,我觉得不难,上级部门出台一项政策,划定一个如超过三分之一以上或者按照个何种使用方式界定为侵权,双方以此作为横量标准就可以了。

其实我内心的想法,任何形式文艺作品创作都是为了丰富老百姓的文娱生活,还是多从情感出发,少触碰道德与法律底线,本着协商的态度多沟通,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体谅、互相借鉴,共同努力达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向荣景象,多创作出好的作品才是老百姓最愿意看到的。








针对近期娱乐圈集中出现的

违法失德现象

有关人士展开了座谈会

表示对这类艺人采用零容忍的态度

这次整顿娱乐圈的风波

声势浩大

但是请大家注意

关于这些违法失德现象

针对的不仅仅是娱乐圈

还包括文艺界

也就是说

整个文艺界都卷进了这场风波

如果说起文艺界的失德艺人

那著名相声演员周炜

是不是也能算得上是其中一员

毕竟他前段时间

因为盗号一事备受网友的争议

如今官媒终于出手

周炜这次在劫难逃?

前段时间

河南暴雨灾情发生后

各个领域的爱心人士

都非常积极的为河南捐款

而德云社一马当先

前后捐款近千万

郭德纲、于谦、岳云鹏等人

都是捐款一百万

而相声同行们呢

基本上都停留在了口头加油上

而周炜就是其中一员

和冯巩一样

周炜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

表达对河南灾情的关注

并为河南人民祈福

这本身是很正能量的事情

他也发挥了公众人物正向的引导力

但是随后的对话

就让周炜陷入了舆论的谩骂之中

在周炜发布的视频下面

就有网友评论道

少说多做吧

你给河南捐点钱才实际

其实这一幕

在其他相声艺人的评论区也有

但别人都选择不回复

但周炜不一样

直接开怼网友

给出了“傻孩子,

你就是我捐的啊

回家问问”的回复

你能想到这个回复

是台上那个“一脸正气”

又抵制“三俗”的正派艺术家?

这还不算完

有可能捐款的话题

对于周炜来说

确实很“戳”他生气的点

他一连回复了网友好几条评论

句句让人惊掉下巴

也让大家重新认识了

这位“德高望重”的“主流”相声艺术家

但也显然不符合

体制内演员一贯的“高雅”作风

此消息一经曝光后

很多网友看不下去了

他们觉得周炜不配称为艺术家

他一边打压德云社的三俗现象

一边说着比德云社更加粗俗的话语

究竟是谁更加三俗呢

究竟是谁更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呢

周炜发文怒怼网友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有网友问他

“改国籍了吗”

周炜不正面回答就算了

甚至还反问一句

“你爷爷改了吗”

这个句式和今天的

“我捐了你啊孩子”

口吻模式当真是如出一辙

随着周炜的视频播放量

不断攀升

对他怒骂网友的做法

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期间

更是有网友觉得

周炜失去了艺术家应有的涵养

也有很多人说周炜晚节不保了

但身为一位文艺工作者

怎么能当众说出这么低俗的话语

既然不能给网友们

带来正能量

所以说说关于这次官媒发布的消息

对于文艺界失德艺人零容忍

许多网友在第一时间

也想到了周炜的身上

难道周炜这次真的要翻车了?

周炜辱骂网友

这件事情是另有隐情的

当事情愈演愈烈后

周炜立马在社交平台上

发文称自己的账号被盗了

还表示被别有用心之人

用自己的号发表了不当言论

又进行了网络发酵

这件事才会闹得沸沸扬扬

对自己的声誉造成了损害

已经在第一时间报警

并委托律师全权处理

如果周炜的账号被盗用

那么这些骂“周炜”的网友

其实骂的是那个“盗号”的人

和真正的周炜有什么关系

周炜这种“欺负”老实人的做法

更加让一些网友觉得心里不舒服

不断地吐槽

周炜白费了“德艺双馨”的名号

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

周炜只能再次发声

表示

有些时候

沉默并不代表事实

言外之意就是

自己这些天没回应

不代表就是默认了

为什么说周炜被盗号是真的呢

他自己也解释说

因为平时工作繁忙

有时候在别的手机上

发布完消息后就忘记了退出

所以才给了不法分子机会

对于网友质疑

他是不是被盗号的说法

周炜晒出了后台账号的登录记录

证明是7月22日时候

的确有人通过某平台登录了他的账号

这件事也算是彻底水落石出了

周炜也算是为自己的言论

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说人设崩塌了也不过分

有句话说得好

造谣一张嘴

辟谣跑断腿

周炜就是把嘴说烂了

恐怕还是会有人不相信他的话

就像郭德纲老师说的

人家不关心你是不是受害者

就盯着你说的话

不得不说

郭德纲真是个预言家

周炜现在应该能体会到

郭德纲的心情了

被人造谣和冤枉是什么心情

他应该也体会到了

看得出

周炜这位老艺术家

这次是真的被舆论闹的挺心酸

自己为相声事业贡献了

那么多的经典

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带去了

这么多的欢声笑语

如今因为一个“误会”

导致晚节不保

年轻人尚且心情抑郁

更不用说

把荣誉看得比自己生命

更重要的艺术家了

如今周炜的事情水落石出

他也算不上是失德艺人

最后只想说

希望周炜能赶紧查出盗号的人

怎么可以这样抹黑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呢?

下次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账号

别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再次钻了空子




在我们这个知识产权不是十分严谨的社会氛围中,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这里面有两个方面,一是德云社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认为没事。二是写歌的作者,自己的歌没有出名,想用这种方法出名。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岑热度。

例如,小岳岳在春晚上唱的那首歌,歌手还说唱的好,使歌红了,还有就是五环之歌,蒋大为老师也没有起诉小岳岳呀。所以说,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不过,这些并不是他们唱或者改编别人歌曲的理由,毕竟还是要遵守法律,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相声是门语言艺术,讲究l说学逗唱四门功。过去的相声艺人只要觉得好玩想学什么学什么,想拿谁开涮就那谁开涮,但讲究分寸,点到为止,那时也没有专利权,媒体也不普及,所以也没有人出来维权。现在不同了,动不动就碰了人家的专利了,所以要格外小心,最好是自己进行创作,这样最保险。千万不能像德云社那样,这儿辫一块,那撕一块往一起一搅和就拿来说,净找麻烦不说,有的还是旧艺人都丢掉的垃圾。要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渊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不是培训三两个月就上台了,三两年词穷才尽了。




最多算个侵权而已




相声学唱应在法律范围内,特别是著作权,都是文艺创作者,更应该遵循著作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相声   知法犯法   文艺界   大众   河南   发文   何去何从   账号   艺术家   老百姓   知识产权   艺人   批评   事情   现象   歌手   网友   作者   歌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