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能教育好?

您好!我是@暖阳鸽说教,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孩子应该做到:把握教育孩子的初心,营造教育孩子的氛围,培育教育孩子的情商,避免教育孩子闯入误区,才能教育好。

一、把握教育孩子的初心

中国式家庭教育中,为人家长,首当其中就要担负着教育子女的使命,把握教育孩子的初心:尽量让孩子学得好,尽量让孩子过得好,能健康成长就好。

(一)关注智商的发展

孩子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达到博学多才,是每个家庭教育的指挥棒,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及其重视学习知识的情况,也就是具体表现在对学习成绩的重视,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

1、陪护:当孩子还小时,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1)陪说:咿咿呀呀地说;

(2)陪写:横竖撇捺的写;

(3)陪算:点着手指头一二三四五地算;

(4)陪画:横线竖线曲线鸭蛋地涂鸦;

(5)陪讲:喜羊羊灰太狼、二熊光头强、天线宝宝、猫和老鼠、唐老鸭和米奇的故事都要三番五次地讲……

家长也不怎么觉得辛苦,只是着重于享受着家庭教育的快乐。

2、陪学:当孩子读书时,家长担心的事情也不少,要与孩子一起学的事也真不少。

(1)怕学不好。每天总要与孩子一起看看作业完成怎样,瞧瞧字写得好不好,瞅瞅考试成绩高不高分…..总怕孩子学不好,掉队了,再考虑怎样补上去。

(2)怕不安全。每天一定要去接送孩子上下学,也不管自己安不安全,才会有“中国式过马路”的随大众心理的现象,孩子最重要,早接到早安心些;又怕孩子等急了,一窝蜂的守在学校门口,于是又有了“中国式接送”的现象。

家长的初心是好的,为孩子花出去的时间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学得好,安全又健康地长大,就心满意足了。

(二)关注技能的发展

每位家长又总希望孩子能掌握各项技能达到独领风骚,就会让孩子学学这个,练练那个,有些技能学到后是伴随一生的。

1、陪走:孩子从娃娃起,家长就会抱着孩子或牵着孩子的手,让孩子勇敢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直到抱在怀里开怀大笑。

2、陪跑:孩子能走会跑了,家长也总会在前方等着抱抱走过来或跑过来抱在一起,也会跟着孩子跑呀跑呀……从不觉得累,还沉浸在开怀的笑声里。

3、陪练:孩子跑乏了,就闹着要滑滑车、滑轮鞋、四轮(两侧轮)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这些“交通工具”,应有尽有,家长还得陪练,早上滑一出,上午转几圈,下午骑车转悠一下,晚上还得听着音乐到广场溜达一下……看着孩子的多才多艺,自己也恍惚回到了童年。

4、陪动:孩子觉得老是滑呀、骑呀、转呀……现在有玩腻了,还是踢踢球、投投篮、甩甩拍好,家长又得陪着孩子动一动,甚至老胳膊老腿也要跑呀、踢呀、扣呀,搞得腰酸腿疼的,也还是兴致勃勃,意犹未尽的样子。

二、营造教育孩子的氛围

随着孩子的长大,那些外在的事物或表象,已经吸引不了孩子的注意或觉得感兴趣了。家长就要营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达到博学多才和掌握各项技能达到独领风骚的教育氛围。这时,一些家长往往就会将智力和技能的提高发展情况表现在竞争的结果中,失去了孩子还小时的“投资教育”的初心。

(一)以身试教。

要孩子学知识,长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家长同样也应该在孩子面前多学习,重新静下心来跟孩子一起学,做到以身试教,看着孩子能一步一步的进步,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二)以行促教。

家长要求孩子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言行举止的品行。则家长在孩子的面前也要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关爱,但不是刻意的不搭理的客气。看到孩子做事有条理,成了谦谦君子,心里总是暖烘烘的。

(三)尊师重道。

家长要引领孩子尊重教师,团结同学与朋友,还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道,对长辈和父母的孝敬、孝顺,感受到家庭教育形成温馨、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氛围,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三、培育教育孩子的情商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孩子的情商培育。就是要培养孩子要善于沟通、处事圆滑、团结协作、奉献爱心、勇于抗挫以及心理健康成长。

(一)善于沟通。

家长与孩子之间,尽量避免用命令式的语气或指令让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平心静气互相交谈,摆事实,说理由,找到共同处理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处事圆滑。

家长教育孩子不一定都是说出来的,有些事只用自己的举动,就可以展现处理或化解问题的办法,达到处事圆滑的效果,但不是偷奸耍滑。

(三)团结协作。

家庭成员之间,有些事明明可以一个人完成的,为了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可以让孩子来帮忙展现,家长从旁协助即可,完成后还不忘夸夸一下哦!

(四)奉献爱心。

家长培养孩子要有爱心,首先就要自己有爱心,要带着孩子多参加义务活动、社区志愿活动、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资助困难家庭的捐资捐物活动,让孩子在参与活动中有所促悟。但不是爱心泛滥哟。

(五)勇于抗挫。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疑难问题的时候,只要孩子不开口,家长就要狠心,坚决不给于提示或帮助,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勇于抗挫,克服困难,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心理健康成长。

这是家长往往会忽略疏导的问题之一。孩子平常在家里都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的,怎么近来回到家里就回房间静悄悄地坐着或躺着。细心的家长就会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孩子敞开心扉与家长诉说,甚至哭诉都好,才能梳导孩子心里受到的委屈,帮助孩子正确看待所发生的事情,与学校、教师共同处理好问题或排除障碍,走出心理阴影,才能健康成长。

四、坚守教育误区界限

随着社会就业艰辛与创业的艰难,家长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念头又会重燃起来,丢掉了原有培育孩子的初心,偏创教育误区:1、没时间给物质;2、重智商轻情商;3、重结果轻过程;4、强调家长威望;5、极端教育方式;6、复燃不科学的教育行为:(1)唠叨;(2)不问是非逮住就骂;(3)拿孩子与别人比较;(4)只关心学习不关系其它;(5)推卸责任的教育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行为。

总之,中国式家庭教育有千方百计的方式,并不是某一种就能为之推崇为成功家庭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寻求适合自己家庭教育的一种或是多种综合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能自主吸取养料、吸收水分、去除害虫,日积月累地健康成长,才能开花与结果,成为家长的骄傲。

我是@暖阳鸽说教,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教育#教育那些事#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议,欢迎留言与点评!




谢邀!

要做好三教,即身教,言教,外教。

1,先说身教。就是在孩子面前,父母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有负面影响的,坚决不做。而为了影响孩子,还要尽可能的做些有积极意义的,让孩子受触动的,产生情绪的举动。当然,不能让孩子看破你在做假。比如劳动,读书,写字,处理亲朋好友及邻居之间的事务,善待老人等。

2,再说言教。在孩子面前,不吵架,不生气,不说粗活,不说脏话,不说他人短长,不议论是非。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和睦相处,相敬如宾,言语和善,语言文明。

而对孩子说话,即亲切,又有感召性。少说,无用话不说,说则有效,切记重复,啰嗦,唠叼,尤其是不说容易引起反感的话。

3,再说外教。主要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问题,结合好的问题。

首先是找好结合点,其次是会运用,最后是切入点。

孩子交给学校,不能大撒把,完全依赖学校,但又不能过多干预,以免引起孩子和学校的反感,适得其反。

最后记着,家庭教育也是大学问,家长要多学习并运用有关教子方法,策略,不急燥,耐住性,沉住气,切不可三天两头心,没有恒心,过早结论,过早放弃。

孩子成才,最大的功劳是家庭教育,最辛苦的人是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恰到好处地开展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优质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一言传身教,当好榜样。潜移默化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孩子在父母的行为举止中会自觉模仿,既模仿好的方面,也模仿不好的方面。父母身教大于言传,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用行动来影响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家长也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做出一个正确的表率,当一面发光的镜子。

第二改变环境,熏陶品格。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孩子的品格和习惯受到熏陶和感染。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陪读,孩子也会受到感动和熏陶,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父母爱动脑子,孩子就会喜欢动脑子,解决问题。

第三建立信任,和蔼沟通。家庭教育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信任,彼此真诚相待。父母无条件地信任孩子,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营造家庭和谐沟通氛围,谈话温馨和睦,更加有利于孩子养成一个好的脾气和性格,并善于沟通,愿意沟通,和父母之间就少了隔阂。

第四抓住机会,教育引导。每个孩子在成长路上,都会犯错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抓住机会,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一定不要翻旧账。批评教育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蔼。就事论事,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更不要挖苦孩子。引导教育时要耐心地听孩子的意见,尽量不要体罚孩子。经常体罚孩子,心灵变得脆弱,没有安全感,就会变得压抑。

第五生活秩序,重视锻炼。培养孩子养成有秩序的生活,才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好习惯的形成。让时间变得有秩序,能够更高效的去完成作业,节约时间。学习之余,加强锻炼。锻炼孩子自己做家务,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供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锻炼都是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第六培养兴趣,发现潜力。每个孩子都会在某个领域有特殊的兴趣。父母善于发现,并努力培养,适时地表扬奖励。当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或者说表现比较突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到进行表扬鼓励。同时父母也要努力做好引导和鼓励,努力对孩子付出,发挥特长和兴趣,会更能激发热爱兴趣。

第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成长路上,读书就是最好的营养品,陪着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品味,增长知识和见识。父母还要带孩子行万里路 ,接触社会,感受生活,感受社会,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让孩子见识社会的千姿百态,长大后更容易理解生活,热爱生活,真相生活。

央视一姐董卿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路上,会遇到各种问题,父母要善于学习,积累经验,不断丰腴自己,父母才能当好孩子成长路上的镜子,才能让这面镜子熠熠生辉!

您还有什么优质的家庭教育经验,请留言分享给我们哦!谢谢!




家庭教育到底应该干什么呢?首先要明确,家庭是干什么的地方,家庭是生活的地方。既然如此,家庭教育的主体应该是生活技能的教育,是生活习惯的培养,是生活情趣的提高。作为孩子生活导师的父母,应该把教会孩子生活当作自己必须完成的课题。

但是,实事并非如此,家长们都在干什么呢?都在拚命抓孩子的学习。在一个家庭中,教育投资是妈妈们最舍得花的钱。进最好的学校,上最好的班,找最好的老师,再配上最好的培训班。我有钱,我任性!关键是孩子回到家中,他已经进入生活这个课堂,他要接受的是生活教育,不应该是做不完的家庭作业,没完没了的学习。

做家庭作业应该是孩子的事,家长只是辅助,最后却成了家长的事。减负喊了很多年,把家庭作业减掉就是最大的减负,减掉家庭作业会对孩子的学习有多大影响呢?

可是家长们乐此不疲,对孩子的学习一再加码,各种兴趣班,报了一大堆,孩子的节假日,都被家长用这些花里胡哨的各种培训占完了。报一项两项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也无可厚非,关键是一大堆的大杂烩,孩子什么都学而不精,充其量只是一个人的生活点缀。

其实,孩子生存技能的培养是比文化学习更为重要的事情。家长们最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看似简单,却是生而为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一个人的生活品位,与打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息息相关,一个邋里邋遢的母亲,怎么会带出一个极具生活品味的孩子呢?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衣服常常很脏,头脸常常不洗,鞋带常常拖得很长,不是学校教育的缺失,是家庭教育不到位,是母亲的失职。

在成人与成才之间,父母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成才,忽视了成人。其结果是,长大的孩子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由此衍生出的“啃老族”“中国式巨婴”,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喊了很多年,孩子们到底学会了哪些打理自己生活的本领呢?

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呢?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家庭教育的示范性和操作性,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要给孩子做示范,要手把手的教孩子。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家长绝不越庖代俎,孩子不会的事情,家长要手把手的教,慢慢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孩子人生教育的三驾马车,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提升,社会教育是实践。

所以,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在孩子家庭教育的这个课堂上,要占好位,尽到责,为孩子打好做人的基础,才能在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好,真正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各位家长,你做到了吗?

这里是家长俱乐部,一起来谈点孩子成长的事吧!




身教言传,陪养一种爱国爱家情怀,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有用的人。




中国式家教,家训知多少,好孩子都是这样教育的!





根据笔者的经验,中国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应当这样去做:

1.将孝道教育和感恩教育放在孩子教育的全过程,时时刻刻去抓。现在的中国孩子,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在父母面前骄横放纵,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缺乏孝道意识,缺乏感恩之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孩子长大后,依然啃老,靠父母养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其欲望稍有抑制,便同父母翻脸,甚至打父母、杀父母。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必须重视孝道教育和感恩教育了。否则,几十年之后,我们面对的可能尽是写白眼狼。

2.重视吃苦教育和劳动教育。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生在物质富裕的年代,因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贫困、饥饿、吃苦等这些意识;加之许多父母总是借口孩子学习的原因,不鼓励,或者说不让孩子做家务,致使绝大部分孩子到了高中还不知劳动为何物,没有劳动意识、劳动技能。

3.重视体育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绝大部分把时间花在智育教育上,其次是不健康的美育教育上,至于体育教育,则被认为对孩子将来的就业、出人头地没有多大价值,因此,根本不闻不问。这样的家庭教育培育出来孩子基本上全是些“豆芽菜”,见不得风雨,不敢剧烈运动。

4.不能抛弃惩罚教育。民间有一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的许多父母一听这个观点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斥之为落后的封建糟粕。因此,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论孩子犯多大错误,总是死搬教条地讲所谓的民主、讲所谓的人格,结果导致孩子越大越调皮,越大越无法无天。其实,从古今中外的教育现实看,惩罚教育永远是一个正常的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摒弃惩罚教育,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放弃教育,而放弃教育,最终的恶果就是产出逆子。

以上回答不知满意否?立恒语文期待与您交流。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家庭教育有很多 好的地方,但是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怕孩子摔跤,怕孩子吃亏吃苦,不敢放手,觉得犯错是坏事。

很多家长加我微信咨询,彭老师,我的孩子厌学叛逆,不读书,早恋,怎么办?我经常回答的是,之前替孩子承担太多了。所以为了很多家长觉醒,我曾经犀利的呐喊:今天你替孩子承担,将来谁来替他收尸。


为什么我要呐喊,因为有太多的家长没有醒过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一直替孩子承担,小时候,孩子摔跤了,大人迫不及待地扶起孩子,生怕摔坏了似的,有些家长还骂石头:臭石头烂石头,害得我宝贝摔倒了!

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大人大包小包拎着,送到幼儿园,给孩子各项都准备好。回到家里,宝贝想吃啥就吃啥,不少家长给孩子定制菜单,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哄着孩子多吃点,要是孩子吃少了,或者不吃,那瞬间着急了,赶紧哄着孩子吃,孩子不吃,赶紧自我反思,做什么能让孩子多吃点呢,或者怎么哄孩子才能多吃点呢?

所以,你看,替孩子承担吃饭,孩子吃饭成了大问题,挑食,不吃饭。家长于是更着急,更加哄着吃,实在不行,打骂吃。


另一个问题,不少年轻家长没有想过,几乎家里的老人从来没有享受这么好类似的待遇,所以,我常说,现在的社会,幼儿园门口水泄不通,养老院门口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吃饭都是关注孩子吃得好不好,很少专门问老人喜欢吃什么。

到了小学,孩子要写作业了,于是回到家里,家长就坐在旁边,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写错了,写慢了,家长又很着急,生怕孩子犯错,写不完,于是使劲监督。结果,孩子小学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监督教育蛮好的。

但是,进入初中,问题往往就来了,家长发现孩子开始叛逆了,顶撞父母了,监督没用了。孩子不怎么想写作业了,于是家长更加着急了,想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让孩子好好写作业,但是孩子不吃这一套,于是家长要么陷入谈条件,你好好写作业,给你买什么,或者给你电脑手机。或者就是爆发更大冲突,直接打骂镇压。


当然,有些情况更糟糕,可能在初中,也可能在高中,就是孩子直接不想读了,这个对于家长来说,简直要命了,不读书还得了,于是开始和孩子做思想工作,七大姑八大姨全部上阵。思想工作做不成,可能又谈条件,可能手机电脑又用上,你读书,给你手机电脑。当然,也有家长直接爆发冲突,打骂孩子!

青春期最让家长痛苦的,就是孩子拿死亡来威胁了。你不给我手机电脑,我就跳楼自杀,割腕自杀,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一步呢?因为之前家长一直着急在意吃饭,在意作业,在意成绩,在意读书,一直舍不得孩子摔倒犯错,舍不得吃苦吃亏,所以,孩子从来不需要自己承担什么,也从不会自己着急什么,越来越不在意。


孩子的任性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过来,在每一阶段,家长都舍不得孩子哭,舍不得孩子摔跤,而事实上,走路、吃饭、书包、作业,家务活、成绩、读不读书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生怕孩子做不好这些事情,怕他犯错摔跤,所以干脆内心替孩子承担了,控制得很好,看起来很安全,没出事,殊不知,人生成长,不摔跤碰壁怎么会长大呢?人生摔跤越早,成长越好,摔跤越多,成长越快!

为什么现在很多延迟性叛逆?二三十岁了,依旧啃老,依旧不能独立,依旧怨天怨地怨父母。因为家长一直舍不得孩子哭,舍不得孩子摔跤碰壁。

其实,天地万物遵循着生命的规律,一棵树,冬天经历寒冬,春天发芽,夏天经历烈日,秋天结果。孩子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该经历的,就要经历,你不让他经历,就是违背生命的规律!庭院不出千里马,花盆难载千年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家长如果沉浸于对孩子的情执当中,觉得摔跤就不好,舍不得,那么,一个孩子永远长不大!人生迟早要吃苦受挫摔跤,早一点来,来多一点,孩子才会成长的更好!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关注我,有问题欢迎私信交流




教育的途径有三种:家庭、社会、学校。现在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现状就是,过分重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次之,而家庭教育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智力教育而忽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式家庭教育”。

什么是“中国式家庭教育”

1.过度溺爱

家长的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不吃饭追着喂,天气一冷追着孩子穿秋裤,中国的父母似乎从来不知疲倦,为孩子提前考虑好了一切。

教育学家马卡连珂曾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而家长们总是怕孩子饿着、累着、摔着、冻着等等惧怕,衍生出了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一切不放手,不知这样的孩子走向社会是否还能有人为他包办一切?

2.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曾经我对身边的人做过一项调查“学生课外辅导班花费情况”,调查发现家庭月收入5000-10000的人,每年会拿出1W-2W元为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家庭月收入1W-2W的家庭,每年会有3W-4W的预算为孩子报课外辅导班。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课外辅导班项目中,钢琴、书法/绘画、游泳这三项是必选,到了初中学科辅导是大头。

家长们总是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殊不知孩子们是“倒在了路上,输在结尾。”孩子们从三四岁就开始背唐诗、学算数、学汉字,没有一个家长说过让自己的孩子“学玩”。

反之,孩子开始摇摇晃晃学走路的时候,家长们的“阅历经验”就出现了,从“你要这么走”到“你要这么做”,孩子的一切试错机会统统被抹杀,将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专注力等非智力因素统统抹杀。

3.缺乏耐心

我很少听到有家长说:“如果你觉得难受,你可以在这里哭一会。”家长们总是不屑于理解孩子的情感,认为“小孩子知道什么是难过?”这种时候麻烦家长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能不能理解把暴躁的情绪收起来,换上一张恬静的笑脸,如果不能,麻烦您也不要这么要求孩子。

大人丢了钱还心情低落半天呢,何况是孩子,碰到糟心事,为什么不能表达一下自己的负面情绪呢?

如何做才能正确教育孩子。

1.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与其完全包办,不如再给孩子一次机会。比如说,孩子洗手把袖子弄湿了,那就让孩子再洗一次,交给她正确的方法,避免失败就好了。

2.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见解

当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意味着孩子长大了,这是走向成人之路最重要的一步,鼓励孩子与家长争辩,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的成长。

3.让孩子学会玩

中国的家长是最心急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好。事实上,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都不一样,这种无谓的比较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学习知识,不但开拓视野也树立了自信心还培养了创造力。

结束语

同样作为中国孩子的一位母亲,和大家一样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们每个家庭值得深刻反思和学习的问题。

我是青松,高级育婴师,长期研究儿童中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致力于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每日更新育儿常识和家庭教育知识,欢迎关注。




所谓的中国传统式教育,也不是古圣先贤们提倡的方式!不过几百上千年而已,和之前的中国人差别很大!

过于死板,过于僵化,流于表面,简单粗暴!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答疑解惑”

“尊师重道”

……

人和人不是看上去那么相似的,其实千差万别,怎么能一概而论?

自宋朝开始保守内敛,又历经元,明,清的粗暴,压迫,奴役,国内绝大多数没有了自性,没有了灵魂,没有了骨头,没有了精神!

家长们都是不学无术,不明自性,没有智慧的半成品,又哪里来的的“教”和“育”?

无非继承上一辈的打骂,和颐指气使的“奴役”孩子。

♥教育的目的就是点亮孩子的心灵♥

所以,家长们必须先点亮自己!

《道德经》,《论语》和佛家的《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就是人类一等一的智慧,有多少人读过,学习过,吸收过这些?

自己读不懂没关系,手机视频里都有专门的讲解的,很容易消化吸收。

不但能知道怎么教育孩子,还能大大的改变自己的一切,何乐而不为?

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无知,毁掉孩子的一生,这种“好心”同样罪孽深重[祈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   父母   初心   作业   摔跤   中国   重视   家长   技能   事情   孩子   家庭   学校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