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大杂烩很好吃,这是怎么回事?怎样做好大杂烩?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菜,大杂烩也是,南北差异很大,作为一个东北人,我把北方的一种大杂烩的做法,介绍一下,锅里放油,一般用动物油比较好吃,比如牛油,大豆腐切片,放到锅里两面煎至金黄,拿出备用,然后放辣白菜在油锅里翻炒,出香味以后,放金针菇,虾,海带牛肉豆芽等继续翻炒,最后添水在锅里,大火烧开,出锅之前放入西兰花,一大碗香喷喷的大杂烩就做好了,营养丰富,全面,不喜欢吃辣的,可以不放辣白菜,直接炒其他的食材,添水之前可以放一点酱油调味

大杂烩是寒冷的冬天特别受欢迎的一道菜,如此简单的制作方法,很容易买到的食材,如果喜欢,行动起来吧,在家人面前露一手






会炖“大杂烩”,走遍天下有知音

漫长的人类发展史,饥寒交迫长相随。真正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也只有近几十年而已。前人四处搜罗食物,把它们一锅炖,果腹又御寒,这种记忆写入人类基因,这就是为啥各国传统美食中都有一道“大杂烩”。随着全球人口迁徙,各国杂烩又互相交融,派生出新的口味。

网图

游客到旧金山渔人码头观光用餐,通常会点一道叫Cioppino海鲜杂烩,食材有蟹、虾、扇贝、鱿鱼、蛤蜊等等,用西红柿和酱汁炖煮,配酸面包吃。此菜起源于意大利;渔夫将卖剩的鱼获一股脑儿地炖了吃。后来随移民流传到美国,成为很受欢迎的佳肴。

韩国火锅Sinseollo(“神仙爐”音译),将各种高端食材,放在黄铜火锅里炖煮,显然是受到中华料理的影响。曾是皇家美馔,现在寻常百姓也能随时吃到。

俄罗斯 “罗宋汤”享誉全球;用牛肉、西红柿、土豆、胡萝卜、包菜,蘑菇一起炖煮。浓香丰腴口感备受青睐,并与各国饮食习惯交融,派生出不同的风味。

日本的“关东煮”把鱼丸、虾丸、牛肉丸、豆腐包等食材,放入鲣鱼汤炖煮。简便而味美,如今港台东南亚,不少便利店都有卖。

这种混合各种食材的大杂烩,鲜味物质的交集使之美味倍增。真正对美味之密进行研究,还是近代的事。人们通常认为食物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基本味道。殊不知“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轻微的“痛” 感(这就是为啥皮肤和粘膜也能感受到辣)。

1908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提出第五种基本味道“Umami/鲜味”。他从海带汤提取到鲜味物质——谷氨酸盐,制造出提味剂味精。其后的研究者陆续发现更多的鲜味物质,它们广泛地存在于大自然各类食材中。

研究进一步发现:不同的鲜味物质能够互相激发,食材的混合能使鲜味倍增。这就是各国大杂烩炖菜长盛不衰的秘密!人类对复合型鲜味的喜爱,也造成对大杂烩的偏爱与包容;跨越了文化语言的障碍,彼此融会贯通,大行其道。


如果说:大杂烩是各种食材的相互融合渗透,形成复合的美味;那么,各国烩菜的相互交融借鉴,也导致各族裔的彼此接纳和包容。

无需厨艺。只要有一个电炉,一只涮锅,一些调料。大家各自带些食材,统统放到锅里涮涮。友情的建立靠的不是甜言蜜语,而是“敞怀随意”彼此包容。火锅就是最好的媒介:同涮一锅,畅怀大嚼,一顿涮火锅下来,都成了勾肩搭背的朋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大杂烩”!




大杂烩顾名思义就是就地取材的各种各样的食材烩成一锅,印象最深的就是北方老家农村冬季各家各户最长见的一锅菜,端着一碗大杂烩,拿俩馒头,蹲在门口就吃了,以前农村没有冰箱,只有赶到寒冬腊月时,会炸很多丸子,鱼块,豆腐,卤点猪肉,牛肉,千张,海带,还有各种各样的干菜,粉条,留着过年用,因为准备的比较多,所以整个冬季几乎都会吃这些东西,不用多余的酱料,就葱姜干辣椒炒香,加水一烩,即简单又方便,想吃啥就放啥进去!现在家家户户都条件好了,反而不会一次准备那么多东西了!再想吃到以前的那种味道,还真要费点功夫了!




这个菜在东北常见。一般家里办喜事的农村菜饭。菜,肉,海鲜,都放一起炖。特别是吃第二顿,特别香




大杂烩吃着很好,加上丸子,酥肉,藕片,红烧肉等,




乱炖,,,,什么味道都有




大杂烩主要是底味要炒好,简单的就是用豆瓣酱加秋霞火锅底料(也可以是别的火锅底料)再加入葱姜蒜抄香后加水调味,水开之后下入你想吃的肉和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罗宋汤   大杂烩   鲜味   翻炒   杂烩   加水   日本   海带   牛肉   豆腐   火锅   美味   物质   味道   农村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