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创作的歌曲为什么大部分都很难听,都没有以前的老歌曲好听?

现在的音乐人创作的作品大部分确实难听,有的无病呻吟、有的虚无浮躁,有的甚至下流鄙俗。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自港台“靡靡之音”飘进大陆后,我们知道了香港“四大天王”和台湾郑智化、费玉清等等众多歌手和音乐人,与此同时,大陆也陆续出现了一大批流行音乐创作人和“歌唱家”。这其中包括了电影、电视剧的影视音乐创作人和作品,如:《渴望》、《西游记》《红楼梦》等主题曲至今传唱不衰。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通过流行歌手和翻唱歌手演绎的诸多音乐不难发现,好的音乐作品不只是好听,其中填词深具共鸣和感染力。为什么呢?这就与作者的音乐素养和亲历关系大了,纵观大陆乐坛,影响力之最出色者非刀郎莫属。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列举网络正红的音乐人王琪作品《站着等你三千年》、《我在可可托海等你》等风靡全国的音乐不可谓流量巨大。但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靡靡之音”只是一阵风,谈不上经典,更谈不上音乐建树。浅谈一下如今乐坛作品风气,谈的多了要得罪人,举例点到为止。




以前老一辈的作曲家,都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写的歌是来自生活的声音,现在的人写歌,都是坐在家,凭空想出来的,缺乏生活经验,还自吹是音乐的改革先锋,写出来的词,都没有好多美感,好多曲谱的我都听不懂,文学艺术创作都倒退了,好作品是寥寥无几,写出来的歌没有美感更甚至口水歌听不懂,不能和以前的老歌相比了




说实话,有近十年的时间没专门听歌了,原因:1、喜欢听的歌还是那些,喜欢的歌手也还是那些,可没有作品(象样子的)。2、当下乐坛,都是些什么样子的人活跃?娘炮和装B的流量人,靠几个公司的包装、宣传,一首歌之后,就TMD不知道东西南北,耍大牌、互拆台、拉粉丝、造流量,说他们是艺妓,是给他们脸了!3、这个些流量人艺妓,歌声咋样?词不是词、曲也不美、声道也不行,怎么能好听?!




时代在变化,情感存代沟。萝卜与酸菜,各有各的爱。老有老的乐,少有少的快。不用太善感,自找烦恼拽。口味众难调,各不拆各台。曲库无穷尽,喜欢你就载。

社会大舞台,百花竞绽开。秧歌扭得好,锣鼓敲山寨。京剧字腔圆,气壮雄心迈。豫剧花木兰,豪胆向天裁。湖南花鼓戏,小二砍樵嗨。温柔越剧调,茉莉花香来。川剧变脸神,尽彰世事态。

美声宏亮腔,热情嗓门开。民族曲调美,脆音意境籁。中音质地远,亢韵抒心怀。通俗歌曲爽,老少都青睐。流行乐坛繁,说拉弹唱怪。尽情绽心声,万紫千红派。

竹笛能折柳,胡笳悲情怀。老腔诉衷情,古筝幽怨在。钢琴太悦耳,琵琶撕锦帛。二胡可映泉,六弦节奏快。风琴大合唱,万众竞登台。音乐大舞台,时尚潮流湍。风骚各自领,开心随你来。

别用老眼光,审视现代派。讨人嫌不说,怼词怨言来。相看两不厌,最好嘴别开。你哼你的美,他玩他的派。世界和谐好,幸福天天在。

(图片来自网络,鸣谢)




也不全是不好听的。我认为情歌和伤感歌曲绝大部份都很好听。




我也觉得现在歌曲确实很难听,远不如以前的老歌好听。

当年李劫夫作曲家全国人民都喜爱他,他谱的曲简单易学,好唱又好听,前些时候一篇文章介绍他一生的创作。从抗战歌曲《歌唱二小放牛娃》,当年我党一位干部被日寇抓住,严刑拷打。他想起歌曲《歌唱二小放牛娃》中王二小年纪小小而坚强镇定,于是他下定决心,在敌寇面前坚强不屈,始终没有透露半点秘密。这样的歌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还有京剧样板戏,为了适合群众学唱,作曲家们用足功夫,如京剧巜智取威虎山》,巜红灯记》,《沙家浜》等所有唱段都简单易学,当年大部分年青人都会哼上几段。如《智取威虎山》中誓把反动派一扫光中少剑波的唱腔好听易学。群众非常欢迎,但受到京剧内行们的严厉抨击,说不象京腔,倒象歌曲了。所以后来的京剧(不是样板戏)如《杜鹃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苗岭风雷》,《红云岗》,《六号门》等等都改为高难度唱脸了,京味实足,而远离了大部分群众,也就不那么喜欢了。

总之歌曲要适合广大群众口味,才能长久长存。




现在创作的歌曲为什么大部分都很难听,都没有以前的老歌曲好听?

因为现在的歌曲创作者基本没有什么劳动加拼搏的经历,他们有的是个人爱情与失恋的情怀,可以说他们创作歌曲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国家和民族,所以他们的歌曲都是哭自己,怨他人。而听者也会被带进消极的氛围。总之,不能鼓舞人,所以听起来就不如以前的歌曲那么好听了。




现在创作的歌曲确实难听,而且那乐伴比歌词还嘈乱。本来就听不清楚唱的是啥玩意。

真不如请几个哑巴在舞台上哇啦。都没有这个中听。

想想老歌曲,《我的中国心》,巜外婆的澎湖湾》,《万水千山总是晴》,《冬天里的一把火》,《难忘今宵》,《请到天涯海角来》,《好汗歌》,《纤夫的爱》诸此等等,一代经曲,口口传唱。

那些叽哩咕噜象日本鬼子念经的现代版的歌曲,听都听不明白,真不懂电视台播放的依据和理由膨胀了哪块的自信?




因为老歌很纯粹很朴实自然,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老歌儿的比较多,就连听相声还第一想到的就是侯宝林郭启儒呢。中老年人可能会对80年代的歌曲情有独钟,因为此前音乐作品比较萧条,刚有别样歌曲的时候觉得新鲜和有趣。
歌曲在近些年的创作就是不难听,也会有感不如老歌耐听。我认为与年龄有关,比如年轻人可能会喜欢当下的歌曲,类似于周杰伦的“双节棍”李健的歌曲“传奇”等,因此会导致分岐,年龄决定喜欢什么年代的歌曲。
比如当下的90后00后们喜欢张云雷的歌曲之多,即可证实年代及对歌曲的喜爱是有影响的。





老歌都是真实和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歌词和动人的曲子,加上歌手的用心,用情表达出来的曲调。越体近生活,简单易懂,大众朗 朗上口 ,能唱与自然,环境,人共鸣的歌才是好歌。也许艰苦的环境,越贴近生活的歌,才是好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难听   放牛娃   好听   歌曲   易学   音乐人   京剧   乐坛   流量   群众   歌手   喜欢   作品   网络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