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岁的婴儿一天到晚不停的跑,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是不停的跑来跑去,也不愿意听话,有什么教育方法呢?

这样的孩子如果听话静下来了,才是家长的“磨难”,体力极其充沛的他,如果没有地方宣泄精力,那么晚上他基本就睡不着觉了。

这恰恰说明了孩子的生活单调,除了不断跑来跑去,他根本没事可做。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你没有明确的事情给孩子做,而孩子精力充沛无处发泄,他能自己跑来跑去发泄自己的精力,已经是自我调节的表现,家长要反思一下自己和孩子的相处问题。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这就很简单了,你的要求是他静下来,他的需求是要宣泄精力,大家牛头不对马嘴的,孩子怎么会听你的话呢?

但这类孩子是很容易改变的,你只需要给他一个正确的体力宣泄方式就可以了,而且还能培养他某一方面的特长。

他喜欢跑,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晚饭后带上他到小区里一起跑步呢?虽然说孩子的精力充沛,但实际上几圈下来,他们身体内的“电量”就会发泄完,回去洗洗估计就睡着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让孩子做一些与“动”相关的活动,例如给他看跳舞的影视内容,让他学着跳舞。

只要你捕抓到孩子的需求,孩子很快就会听从你的建议,相反,如果你不能捕抓他的需求,并且还处处与他作对,那么他只会越来越叛逆。




你好!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每个孩子的性格、天赋不尽相同,恭喜你有一个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小宝宝。我们家二宝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动宝宝,现在我来分享一些关于这类宝宝的养育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停跑≠不听话

首先,想要纠正你的一个观念问题。”孩子一天到晚不停的跑,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是不停的跑来跑去,也不愿意听话”这不是孩子的缺点。

第一,2岁在育儿领域被称为“Terrible two”,就是糟糕的2岁,因为从儿童心理学来讲,这是宝宝人生中出现的第一个叛逆期,"你说东我往西,你指南我打北"能形象的描述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特点。当然,有的孩子反应强烈,有的不明显,这是因为性格所致。我们家大宝和二宝在这个阶段的表现就不尽相同。

第二,从生长发育的角度来看,好动的孩子,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行动力强,大运动发育比别的宝贝突出,这些都是孩子的优点,我们养育孩子,不是抱怨他的短板,而是鼓励他发挥自己的强项。


巧用反向思维,顺利过渡“叛逆期”

2岁宝贝的不听话,是孩子心理发育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但是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闹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说话时反其道而行之,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比如,你想让小朋友收拾玩具,可以告诉他:“你不会收拾你的玩具,对吧?”或者“你能搬得动那个小凳子吗,我想有点困难呢”,这个时候,宝贝的“叛逆”属性开启,他会想要证明给你看,你说我不能,我肯定可以的,然后他会付诸行动,收好玩具、搬走椅子。

当然,这个方法不要过多滥用,尤其是孩子度过这个阶段之后,总是否定孩子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释放宝贝充沛精力的方法:

看这样的宝宝,家长难免会觉得疲惫,神经总是紧绷着,生怕他磕着碰着,打也不得,骂也不能。如果他能安静的待一会儿,专注的自己做一些事情,可以释放满满活力,你会更加开心。给你推荐几个方法:

1、和孩子玩固定地点的运动类游戏

跳床:这项娱乐的道具很简单,床边的地垫,三两个蒲团、一床被子盖在上面。当然床不能太高哈,周围要有被子、毯子、垫子等保护措施,做好了充分的保护措施,才能让孩子尽情的玩。我们的玩耍一定是要以安全为前提,然后就是跳跳跳时间,然后躺在床上哈哈大笑,我就在旁边坐着等着他起跳的瞬间配个“哦”“啊”“嗖”的音效,溜溜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小朋友也满头大汗了,晚上好早点睡觉呀,是不是(狡黠的表情)




2、搭乐高等桌游

这个游戏能让孩子动手又动脑,家里可以买入一些乐高式积木,我们买了一些国产的能与乐高兼容的品牌积木,搭着乐高一起玩,毕竟老母亲财力有限。然后我们分门别类的放在三个箱子里面,要玩的时候就像小山一样堆在一起,让他自由拼搭。




3、读绘本

2岁的宝贝已经可以开始共读绘本啦,因为他好动,最开始读绘本给他们听,没读到一本可能就跑的无影无踪了,没有关系,2岁小朋友的注意力本身也就15分钟左右,家长不要气馁,也不要因此觉得孩子不喜欢读书。最开始可以选在中午午休或晚上睡觉前的固定时间段来培养宝贝的阅读兴趣,这个时候耗尽体力的他会愿意听你讲绘本,而且不愿意睡觉的他,躺在床上,会更愿意多听一会儿。

随着兴趣的培养,宝贝慢慢喜欢上读绘本,在玩耍之余,手边有本绘本,能捧着看一小会儿,既能让父母得空歇会儿,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孩子。





照顾过孩子的人都知道,2周岁的孩子是,最调皮的时候,特别是男孩子,精力过剩,除了睡觉,就没安静的时候,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在这里我说下自已是如何做的.


制定孩子的活动时间表。


照顾孩子虽然累,但看着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感觉非常开心。2周岁的孩子,各方面能力有差异,但都是走路会跑的阶段了,在家里担心搞破坏,在外面稍不留神,就不知跑哪了。时刻都要跟着,令人感觉特别累。


我儿子这个年龄的时候,既不要抱,又不肯坐车,就是到处乱跑,大人在后面追赶,担心安危,后来我根据,他的生活习惯,制定了时间表,把他一天的活动,休息时间都固定好,他开始会排斥,但慢慢就习惯了,生活变得动静结合。


家长以身作则。


家里不管谁照顾孩子,都不要只顾着自已玩手机,看电视,要学会陪同孩子玩,现在大部分人照顾孩子,就是让他自已玩耍,像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因为偷懒总是让他自已,在家玩平板电脑,他在家就眼睛不离电子产品,出外就像出笼的鸟儿。


我们要以身作则,在家可以陪孩子玩游戏,可以陪伴孩子看下课本,让孩子有时间观念,有人陪伴孩子,就不会盲目地乱跑。我改掉不玩手机的习惯,陪伴孩子后,他不会一天到晚动不停了,因为有人陪伴,孩子会感觉被重视。在亲子活动中静下心。


多带孩子接触外面世界。


孩子喜欢乱跑,多数是在家的时间多,因为没有玩伴,没有自已感兴趣的东西。我建议有时间就多,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同其他小朋友玩,还可以消耗体力,孩子在外面运动量足够了,回家就会习惯休息。


我妹妹的儿子,性格太好动,真的是没有停的时候,整天也不用睡的,就是因为家人,没时间带他出去,后来带他出去之后,现在每天都是,固定时间休息的,也不会再在家里跑不停,不会不停找东西吃了。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喜欢乱跑,坐不住,也是因为专注力差,就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做事情三心两意。可以购买一些儿童书回来,教孩子认字,背古诗,而且适当的给予奖励,孩子刚开始都是坐不住的,家长一定要坚持有耐心,多点陪伴孩子,不要总是口头指责。孩子都是要哄的。


孩子都是调皮好动的,身为家长少点指责,多点陪伴,多带孩子运动,接触的新鲜事物多,就会转移注意力,不会一天到晚,毫没目的地乱跑,家长要有耐心,坚持,可以学习育儿理论知识,行动实践,知道孩子性格,慢慢纠正就可以了。




我是育儿嫂,我之前带过一个男孩正好就是这样的,我来回答一下。我带的这个宝宝大概一岁四个月会走路,那时候还比较老实,可能我带孩子比较随性,一般都是宝宝想怎么样玩就怎么样玩,孩子妈也喜欢带宝宝出门,慢慢的宝宝运动量越来越大,不到两岁到了楼下就一溜烟跑了,而且是哪都跑,不跟别的小朋友玩,有什么好玩的玩具也不吸引他,就是乱跑,大人肯定要求他慢点,休息会,但是他不会听的,没办法只能跟着跑。如果在外面能运动好几个小时在家里会老实点, 要是天气不好在家里也是乱跑,学习没长性,玩具也不行 ,只有跑最吸引他,但是到了两岁三四个月的时候 ,下楼知道和小朋友玩了,但是喜欢动手摸别人,打小朋友,我是他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一直教导他,一直带到两岁半可喜欢和大一点的小朋友玩了,他的嘴巴也甜,别管在哪看见小朋友都叫哥哥姐姐,然后上去搂住人家想要一起玩,但是比他小的陌生的宝宝他偶尔还是会欺负一下。每个宝宝都不一样 ,我以前带的女宝宝爱学习 ,一说看书最高兴,学东西学的快,但是性格内向,在哪都害怕陌生人,这个宝宝爱运动,身体健康,性格好,见谁都打招呼 。每个宝宝每个月的发展变化也不一样,只要大人好好引导他,教育他,就让他们自由生长吧。




2周岁的孩子,每天到处跑,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因为他们正处于“走路”的敏感期。他们这样跑来跑去,其实,是在按着自己的步伐去探索、发现和活动。

在这个敏感期的时候,孩子到处跑、哪里不平去哪里、哪里有台阶去哪里,妈妈就会很烦恼,很担心孩子的安全,而且到处追这些小家伙,也很累。所以,就告诉孩子不要到处乱跑,可孩子根本不听,孩子就被贴上了“不听话”的标签。


《正面管教》认为,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还有哪些父母不了解的“不听话行为”呢?

1.喜欢小东西

2岁左右的孩子非常喜欢捡小东西,小石子、瓜子皮、小树枝、小纸条等等。在大人看来,这就是垃圾,但在孩子看来,这是宝贝。他们把这些小东西攥在手里,放在口袋里,如果大人丢掉的话,孩子又是一顿大哭。

2.咬人、打人、总是说“不”

2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的身体、物品都属于他自己,别人靠近或者要拿走的时候,孩子会通过尖叫、跺脚、打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总喜欢把“不”挂在嘴边。“宝宝来吃饭了。”“不吃。”然后,他就走到饭桌上来吃饭了。

3.饼干缺个角

2岁以后,孩子的“臭毛病”开始多了起来。饼干不能缺角,一定要整块;苹果不可以切小块,要吃一整个;馒头不可以掰开等等。这些现象看似不可理喻,其实是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到了。他们追求完美,父母要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

小结:0~6岁的孩子会出现非常多的“不听话行为”,其实,是他们在成长路上避不开的“敏感期”。有些敏感期父母了解,比如1岁的孩子不让抱只想走路,抓起任何东西都往嘴里塞、喜欢玩沙子等,但有些敏感期非常恼人,比如执拗敏感期。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要多理解和引导,而不是训斥和责备。




首先要恭喜你!说明你的孩子非常健康并且充满了活力。

人从出生开始(甚至尚在母亲肚子里就开始了)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经历发育成长成熟最后到衰老。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一样的,所以这是大自然规律。有点扯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时间   好动   叛逆   听话   小朋友   婴儿   精力   敏感   担心   家长   父母   阶段   玩具   宝宝   宝贝   孩子   方法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