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经过化验已经不带病毒了,说明什么?

乙肝,病人有多少?在我国接近1个亿,而每年我们国家大约有30万肝癌病人与它相关,而乙肝除了会引起我们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严重危害以外,最主要的是感染力乙肝病毒,我们目前基本上无法清除体内的病毒,因此有有很多乙肝病人会因为乙肝传染性、不能被治愈而经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家庭和睦,那么既然我们医生经常说乙肝病毒清不掉,那么乙肝病人经过化验已经不带病毒了,又说明什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下乙肝是咋回事?

乙肝跟我们现在碰到的新冠肺炎一样,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只不过感染的病毒类型不一样,新冠肺炎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乙肝则是由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的肝细胞损害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但是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陷入一种误区,认为我这感染了乙肝病毒,就是得了肝炎,其实不是这样的,乙肝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有的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它不一定就会有肝炎。

这点跟我们平时听到的丙肝,是不一样的,丙肝是有病毒就有疾病进展,就会出现肝炎,而乙肝则不一样,我们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发不发病不完全在于这个病毒,而是还要看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我们的机体免疫。

乙肝病毒和我们的机体免疫就像是打仗的敌方和我方,病毒进入我们体内以后,是待在我们肝细胞里面的,这时候如果我们机体免疫不去攻击它,那就不会有肝炎,而如果攻击了我们的病毒,这时候除了病毒会死,我们的肝细胞也会出现破坏,就会出现肝炎、肝损害。

所以,大家对于乙肝,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认识:一个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不代表他或她就是肝炎患者,而且恰好相反,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没有肝炎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了大多数,而只有不到1/3的慢性乙肝病人,才是需要干预和治疗的,其他只要定期随访即可。

那么感染了乙肝病毒到底有没有可能被治愈?未来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目前来说,乙肝只能达到临床治愈,但是不能彻底把我们体内的病毒清除掉,乙肝不是丙肝,乙肝病毒非常狡猾,它感染我们人体以后,会直接进入到肝细胞里面这还不说,它繁殖复制的模板,直接就在我们肝细胞核里面,非常隐秘,这一般的治疗药物根本就进不去。

而且还有就是这个乙肝病毒负责繁殖复制的病毒模板,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为共价闭合DNA,什么意思?就是它就像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根本进不去,而同样病毒没有缺口,这药物根本拿它没办法,这病毒复制模板杀不死,就像斩草不除根,自然春风吹又生!

大家了解了以上乙肝相关知识以后,我们再来谈一谈对于乙肝患者,经过化验已经不带病毒了,说明什么?怎么样就算达到了治疗目的?

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乙肝是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那么很简单,治疗这个病,肯定就是要除病毒,以前我们医学上在没有抗病毒药物时候,治疗只能是保护我们的肝脏不被破坏。

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很多的抗病毒药物,不过大家平时遇到最多的就这两类:一类是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类药物。

那么怎么治?道理是很简单,就是通过这个抗病毒药物把这个病毒的复制给抑制住来控制疾病进展。

那这怎么算抑制了乙肝病毒?有一个很重要的临床标志就是题主提到的我们化验已经不带病毒了,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乙肝病毒DNA(HBV—DNA)我们检测不到了,以上这个数很高的,比如几千,但是经过我们的抗病毒治疗以后,我们仪器测不出来了!

这说明我们体内没有病毒了吗?当然不是,这点要注意,化验已经不带病毒,只是达到了我们检测的下限以下,比如目前我们最常见的普通PCR检测下限是500,那么你的体内病毒就是在500以下,查不出来有,而实际上体内还有三四百都是有可能的。当然,大家记住,不同的PCR仪器检测下限不一样,有的可能精度更高,是20,而你就是在20以下,绝对不代表你的体内就没有乙肝病毒。

除了这个病毒DNA检测不到,化验不出来,我们并不会立马让乙肝患者就停药,很多时候我们会要求病人体内的e抗原阳性转为e抗体阳性,再停药,这时候会更好一些。

当然,根据现有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我们希望现在乙肝病毒抑制住病毒复制同时还要能够做到不复发,转氨酶也是正常的,即必要时还要进行一些护肝治疗,达到一个所谓的临床治愈。

但是这种临床治愈,只有极少人能真正达到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始终还是会说乙肝病毒清不掉的原因。

总结

乙肝,目前,还是一个可以被治愈的疾病,但是这个治愈标准不是大家想的体内已经不带病毒了,而是病毒复制被抑制住了,达到了检测下限,检测不到了,病毒处于潜伏的一种状态。如果未来我们不注意,或者免疫功能出现问题,或者进行了放化疗等,就有可能会复发。

因此,乙肝,是一个需要定期随访的疾病。具体为什么?在文中我已经介绍了一部分,大家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们可以一起交流。




如果一个乙肝病毒感染者,通过血液检查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是阴性(小于参考值),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阴性并不代表不带病毒了,而可能是血液中携带的病毒量很低。

比如,普通的PCR检查,通常低于1000或500时,显示的结果为:<500或<1000。很多人认为这种低于参考值就是“正常”的,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因为,如果患者的乙肝病毒DNA是499或者999,低于参考值,也是检测不到的。而检测不到的低于500的499,和能够检测到的高于500的501,或者999跟1001,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没有转阴,还是个乙肝病毒病毒感染者。

就算是用高灵敏度的PCR检测,能检测到20以上的乙肝病毒载量,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还可能有11~19的范围。这个病毒量其实已经很低的了,那也不能认为是不携带病毒。不过,这种人的传染性其实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龙大夫说的是客观的血液中携带乙肝病毒的情况,但也有少部分人,长期用高灵敏度检测不到乙肝病毒DNA,血液中也基本上没有病毒,这个情况几乎可以认为是治愈,这是极少数人会发生的事情。



不过,尽管如此,经过抗病毒治疗,或者没有抗病毒治疗,而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了病毒,出现的血液中乙肝病毒DNA指标低于检测下限的情况,是一个很好的现象。随着乙肝病毒的下降,活动性肝炎的发作几率下降,进而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更加减少。

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达到这个目的尤其重要。这也是目前医学能为慢性乙肝患者做的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坚持服药,同时观察乙肝表面抗原滴度的下降情况,让自己的治疗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欢迎评论、私信、点赞、转发!

想了解更多有趣而温暖的肝病知识,请关注@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如果乙肝病人经过化验已经不带病毒了,那么恭喜你,这说明乙肝病毒已经转阴了,可以避免乙肝向着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方向发展。

但是乙肝经过化验已经不带病毒,这是检查方法上的阴性,并不代表血液中就不存在乙肝病毒,只是乙肝病毒含量比较低,达不到阳性结果的标准,即使小于参考值的范围,从而在化验单上的结果是阴性。



我们来说一说,乙肝患者在临床上经常做的两个项目,乙肝患者是否携带乙肝病毒也是通过这两个检查体现出来,一个是乙肝两对半,一个乙肝NDA定量检测。

●乙肝两对半,我们在化验单上只是看到阴性以及阳性的结果,如果结果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者是135阳性、145阳性的话,那么就说明患者体内含有乙肝病毒,这又可以分为乙肝携带者和乙肝患者。而区分乙肝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又要参考肝功能的转氨酶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具体的临床症状。如果,我们再乙肝两对半的化验上看见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是阴性,或者由阳性转变为阴性,那就代表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或者乙肝病毒极其微量,从而不能检测不来。



●乙肝NDA定量检测主要是看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看乙肝病毒是否活跃。这也是有一个参考值的,比如如果患者的乙肝病毒DNA含量低于参考值,如是499或者999,这是检测不到的,所有这个时候可以在报告上可以显示是阴性的结果。那么这个时候,其实体内还是存在极其微量的乙肝病毒,只是没有被检测出来了罢了。

所以说,对于乙肝病人经过化验,在化验单上的结果由阳性变为阴性,并不能说明体内一点病毒也没有,只是极其微量,如果不注意养肝、护肝的话,那么是有可能乙肝病毒再次进行复制,那么到那个时候,又可以被检测出来。

也就是说,只要患上乙肝,那么就可能一生都带着乙肝病毒,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个药物能够真真正正的将乙肝病毒彻底杀灭清除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不知道你的不带病毒是你自己看的还是找专门的大夫看的,据我了解的乙肝病毒彻底转阴是极为困难的,甚至有可能终身携带,但是可以规范治疗下将病毒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减轻伤害。那么怎么看是不是携带有乙肝病毒呢,我从下面这个图片给大家分析一下

这是一个术前八项的图片,当然具体可能跟临床可能有些差异,比如说我们一般是用黄管采血,不过给大家简单讲讲还是可以的。

首先什么时候表示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呢,就是第一个,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现在好多医院检测都不是出具体数字,而是+,-号表示,-号为阴性,表示没有。所以你说的不带病毒了他就应该是阴性的。乙肝表面抗体是阳性表示你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者是感染过病毒而又排除了,也会有抗体阳性表示,但是这个必须接触的病毒量特别少才有可能。如果同时存在一,四,五阳性,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小三阳,如果是一,三,五阳性就说明是乙肝大三阳,两者对比小三阳携带的病毒量要较小。




中国属于乙肝大国 , 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感染者接近一亿,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和发病者的数量与比例都高于欧美。乙肝病人经过化验已经不带病毒了,应该是检测的HBV-DNA,也就是乙型肝炎病毒的DNA,这对于乙型肝炎病毒的判断较为直接,也很重要,主要用于判断血液中是否有病毒复制以及传染性。

血液中HBV-DNA的检测意义

如果血液的HBV-DNA超过正常的参考值,说明病毒在复制。如果血液的HBV-DNA低于正常参考值,说明患者正处于疾病的恢复期。因此乙肝病人经过化验已经不带病毒了,说明患者处于恢复期,病毒的数量已经低于能被检测出的范围了。


但是,乙肝病人经过化验已经不带病毒了,并不能说明体内没有病毒了

检测不出乙肝病毒的DNA,只能说检测仪器还不够精密,不能说明患者体内完全没有乙肝病毒了。这只能说明患者处于乙肝恢复期,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这个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停止治疗,也不能停止药物。


关于乙肝传播的几个误区

(一)乳汁传播

有些人一直认为乙肝病毒会通过母乳喂养感染婴儿,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当前的医学还没有能够对母乳喂养传播乙肝病毒提出有利的证据,无法论证其正确性。同时从女性携带者与患者的乳汁之中检测出乙肝病毒的概率极低,而新生儿在出生时就会接种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母乳喂养之前就会产生抗体。


(二)接吻传播

接吻这种传递唾液的举动会传染乙肝病毒么?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误区。乙肝病毒通过唾液传播的这种论断事实上在社会之中极为普遍,而国际医疗机构在经过许多的研究与实验,甚至在同属于人科的黑猩猩上进行了实验,证明了唾液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三)空气传播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乙肝病毒通过空气传播这种误会已经很少发生,但是还是有许多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或病人相处时有些过度的谨慎。事实上生活之中正常的交流对话、工作学习、上下电梯都是不会被传染的,乙肝病毒并非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病毒。


(四)乙肝不能生育

乙肝患者和携带者都会面临到生育问题,甚至有许多患者与携带者会直接拒绝生育,这也是会出现在社会上的一种乙肝传播误区。事实上当前没有发现乙肝病毒通过生殖细胞感染下一代的病例,乙肝病毒的宿主是肝脏细胞,乙肝虽然能够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胎儿,但却并不意味着乙肝患者或携带者不能生育。乙肝并不是遗传病!只要合理阻断,完全能够生出健康的宝宝。


(五)蚊虫叮咬传播

在中国境内的许多种蚊子,其吸血的间隙普遍在 72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但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的失活时间在 24 小时到 48 小时,当蚊子从吸取乙肝病毒到叮咬下一个人的时候,病毒早就在蚊子体内失去活性了。所以乙肝病毒是不会通过蚊子叮咬人体而传播的。


(六)共餐传播

社会上最大也是最普遍的误区就是,乙肝病毒会通过和病人或携带者共同用餐或使用同一套餐具而被感染。事实上存在有共餐感染的情况,但是其感染途径与公众认识不同,不是通过唾液传播,而是携带者口腔溃疡导致血液传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并不是一个能够通过消化道与消化系统传播的病毒,与体表或口腔没有破创的患者或携带者共餐并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总结:乙肝的治疗是一个相对较长期过程,要规律用药,坚持用药,以使药物的浓度在体内保持一定水平,切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强调的是,治疗目标并非单纯地维持肝功能正常,而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达到延缓和

减少肝衰竭、肝硬化、肝癌以及其他肝脏病变,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均衡营养,特别是注意蛋白质的摄取,以有利于机体抗体的生成。要规律作息,不熬夜,不劳累,防感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加强体育锻炼,戒烟戒酒,以增强体质。对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乙肝的临床治愈。




乙肝病毒是不可能治好的,只能算基本控制,可以正常生话不影响工作了。[流泪]




即然治不好,就与它共存呗。我有乙肝病毒,性病毒等多种病毒,虽然生不如死,但和它一起也活了30年,还没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乙肝   病人   病毒   参考值   携带者   抗病毒   阴性   下限   阳性   肝炎   体内   乙肝病毒   患者   血液   乙肝患者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