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春晚小品歌舞更丰富多彩,为什么反倒感觉不如以前吸引人了?

感谢邀请。

首先说歌舞,春节中国人的节日,欢声笑语的,热热闹闹的,但总不能标新立异搞一些特殊作品吧?!况且随着网络神曲,流量明星的出现,水平不见得高节目不见得好,明星为了流量为了出名上春晚,作品大都口水歌,没啥内涵,都说流行的不一定流传,但流传下来的必定流行!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说说小品和相声,语言类节目,大都因为春晚时间精确到秒而无法发挥出即兴表演的东西,而现在小品的领军人物也没有了,陈佩斯,赵本山,赵丽蓉,范伟,等退休而开心麻花的演员们也是老一套的表演,最终把小品演死了,演员一上台,喊着演说话都不正常,最后找泪点,要掌声,等等太离谱。

相声呢,没有新生代,出来的也是所谓的主流,非主流的德云社也就岳云鹏来凑个个热闹,水手不咋地。所以人们对于小品类的作品已经觉得不好笑,只是耍嘴皮子或卖惨要泪点的节目。

最后说一句,春晚就是年三十的一道菜,没有可惜,但总是一成不变,对于年轻人来说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太快,看春晚不如上网游戏,不如朋友聚会嗨皮。老年人多半不熬夜守岁了,鞭炮禁放,过节也就是放几天假吃吃喝喝而已,对于春晚,估计就是吃饭时候的伴奏带~~有声即可,看不看单说!

最后说一句,不是所有春晚都不好看,有时候看看八九十年代的春晚精品回放,很有回味,但现在的春晚就是可有可无的鸡肋。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现在人们的选择更多了。

以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很少,一到春晚全家都坐在那看电视,现在不同了,男女老少各有各的节目,所以就显得春晚不那么吸引人了。





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年轻的“受众群体”文化水平、欣赏水平也不断攀升,所以这就要求“编导”、“编辑”、“制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除了提高艺术性、幽默风趣性之外,还应提高创造作品的可观赏性和可参于性。春晚的“生命力”就在于此,一曲《难忘今宵》可持续演义数十载……




谢邀。好吃的吃多了也就不香了!道理很简单!




都是手机闹的!

小视频,丰富多彩。




题目就有问题、实际并不丰富多彩,之前的小品、赵本山、郭达、黄宏、等小品极具真实讽刺意义、深得民心!

歌舞恢宏大气、情结深厚!宋祖英、祖海、阿宝!

顺应老百姓!老百姓看了几喜欢!

现在小品限制在限制、没有什么好作品!

歌舞老套、要不就是学猫叫、要不就是嘴巴嘟嘟!再不就是小鲜肉!

失去老百姓内心喜欢的、热爱的、淳朴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丰富多彩   歌舞   小品   深得民心   耍嘴皮子   不见得   相声   老百姓   流量   近年   道理   演员   水平   节目   感觉   年轻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