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视同缴费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吗?

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

是指国家实行缴纳养老保险金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职工或者国家公职人员。

退休金分两部分组成:

1、国家没有实行缴纳养老保险金之前的连续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工龄确认表;

2、国家实行缴纳养老保险金后而形成的个人账户余额。

实际上,国家没有实行缴纳养老保险金政策之前,企业员工、国家公职人员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金,但是,他们工作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包涵了缴纳养老基金的费用。退休时,国家就规定了过渡性养老保险金的计算方法,即某人参加工作之日起——国家实行缴纳养老保险金之时,这个连续工作的年限为“视同缴费年限”。在个人档案里有当地市级劳动部门签发的“工龄确认表”。

退休时,当地人社局,通过审核个人档案,以档案中的“工龄确认表”,和你缴纳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余额。通过专业公式计算出这两部分的退休金,进行综合叠加计算出你的退休金。

所以说,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你的退休工资(企业)只有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余额,人社局通过专业折算算出你的退休金。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没有实际缴费年限,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嘛。实际上是可以这样理解的。因为我们过渡性养老金的前提条件,它的计算条件就是来自于视同缴费年限。因为拥有视同缴费年限之后,你才可以计算出自己的过渡性养老金,比方说你在企业单位工作,那么你是1992年以后才参加工作的,并且也正常缴纳了职工养老保险,当然你就没有了视同缴费年限,所以说你也不会单独的去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

当然还有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群,比方说2014年9月份之前就已经参加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那么2014年10月份之前参加工作的人群都会拥有视同缴费年限,只要是按照新的计算办法,或者说自己是2024年以后退休的人群,那么都会按照视同缴费年限的方式,来计算自己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视同缴费年限是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的前提条件。

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拥有视同缴费年限,才可以让自己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收入,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毕竟它代表着你拥有一个更长的工作年限,所以说最终才可以享受到一个更高养老金的收入,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一般在1992年之前就已经参加企业单位的工人,他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相对于,在92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人群,养老金待遇就会更高一些。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过渡性养老金就是为“视同缴费”而设置的,根据各人的“视同缴费年限(养老改革之前的连续工龄)”以及其它因素计算出来的。这是针对“中人”而言的,“新人”就没有“视同缴费”了当然也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喽。




是这样的。

没有视同缴费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吗?

确实如此,你如果没有视同缴费,准确的说是没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就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

可以看看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公式

过渡性养老金=个人指数化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计发系数

可见,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条件就是视同缴费年限,如果视同缴费年限是0,过渡性养老金自然就是0。

所以,有视同缴费年限,就有过渡性养老金,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

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参加工作的工龄,这期间你是没有缴费的,但是如果是符合条件连续工龄,是可以视同缴费年限的,就是算作你缴费了,然后给你计算这些年限的养老金,也就是过渡性养老金。

千万不要把过渡性养老金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10年过渡期挂钩。

过渡性养老金,企业退休中人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也是有的,判断有没有的关键就是看有没有视同缴费年限,而不是看是否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

就算你是2025年以后退休,10年过渡期已经结束,如果你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那么也是中人,因为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也有过渡性养老金。

举个例子,你是公务员,1990年工作,2028年退休,你依然属于中人,1990年到2014年10月的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就是有过渡性养老金。不会因为是2028年退休,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了。

所以,没有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就是没有的,这一点要搞清楚。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嘛。先来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确实如题主所说,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待遇。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很难,本身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它就来自于你的视同缴费年限的累计年限,如果说自己没有视同缴费工龄,那么你养老金待遇的组成部分就会少了过渡性养老金的部分。

仅仅只会拥有个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两部分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企业单位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群和1992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人群。因为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没有实际缴费年限,所以说都能够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那么相应的就会拥有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反之1992年以后,参加工作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正式,全国性的建立了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所以说就不会有视同缴费年限,因而在养老金计算的过程中,也就不会有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了。

这个问题放,在今天的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可以看到的。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份以后开始交纳机关养老保险,也就是说你在2014年9月份之前就已经进入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你会拥有视同缴费年限,反正自己如果是2014年10月份以后,才进入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说只能够按照实际缴费年限,来计算那么相应的,今后在养老金计算的过程中,就不会拥有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是这样的,如果个人在退休时存在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就会额外发放一份过渡性养老金,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待遇。那么哪些人会有视同缴费年限呢?

一类就是企业职工,他们在1992年以前就参加工作,由于那时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推出,那么他们的这段工龄是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来认定的。在养老金计算方面,视同缴费年限不仅可以跟实际缴费年限进行合并,还会单独去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这份养老金是根据视同缴费年限、个人指数化工资、计发系数来计算的,相对来说也会多一些。

还有一类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他们如果在2014年9月份以前就参加工作了,那么也是会拥有一份过渡性养老金的。因为这段时间他们是没有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工龄也是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需要注意的是,认定视同缴费年限是需要凭借个人档案来办理的,如果有一份过渡性养老金的话,无疑对于个人整体养老金的提升很有帮助。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答案虽然是否定的,但确实视同缴费年限与过渡性养老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是针对过去没有实施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在计算养老金待遇时,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待遇的一种补偿。

视同缴费年限本身指的是,实施个人缴费制度以前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视同缴费年限由于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所以肯定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但是反过来并不成立。

关于过渡性养老金的明确规定是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有关文件指出:“本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确定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

山东省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是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青岛市由于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是1994年10月,因此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时间都是从1994年9月及以前的年限。

北京市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分为两部分,1992年10月以前的缴费年限,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本人视同缴费工资指数。

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的缴费年限,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本人实际缴费指数。

第二段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时间使用的本人实际缴费指数也是计算本人基础养老金的指数。尽管基础养老基金计算时间,也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但是有关缴费指数还是以实际缴费指数为准。多数省市都是这样。

1%~1.4%属于过渡系数,由各省市根据当地的情况自行选择,一般来说越发达的地区过渡性系数越低。

江苏省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的模式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是等于(1995年全省和参保人员所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平均数×参保人员缴费工资指数×1995年底前缴费年限×12×1%+1996年以后的计算利息)÷120。这是一种虚拟账户的模式,相当于推算出1995年底当时个人账户的钱数,然后按照有关的规定计发利息。江苏省的过渡性养老金记账利率相对较高,一般在6%~8%以上。因此,相对贬值速度还是比较低的。

所以,实际情况是以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为准,之前的年限会计发过渡性养老金,当然之前的年限一般会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没有视同缴费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吗?这个逻辑与因果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必须明白,退休中人的视同缴费年限,它是建立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之前,参保人员具有政策与法律应该而且必须认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基础之上的。可见,没有政策与法律认可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就没有一律视同缴费年限的客观可能性,也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存在的现实意义?

很显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既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这才是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所以客观存在,而且必须进行价值转换、合理补偿与精准核算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这也是视同缴费年限这一科学概念,合情、合理、合法,被推崇与认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众所周知,进行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的总体设计,系统规划与精准发力,在于科学合理进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与核定上。为什么机关事业退休中人养老金重新核定久拖不决;为什么把职业年金纳入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之列;为什么分解细化视同缴费指数,并制定与出台退休中人的视同缴费指数表等,这一切都与精准计算与核定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也就是过渡性养老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而言之,进行改革启动时点以前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的查验与认定,进行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调整与完善,进行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与核定,这是实施和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过渡,新、老待遇水平有序衔接,从而保证养老并轨改革行稳致远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在基本养老金的构成中肯定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个部分的,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两个部分

视同缴费年限就是在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之前在国营企业(集体所用)工作的正式职工的连续工作年限,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连续工龄。

我国企业职工建立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基本上实施于1992年,有的地方为1995年,有的地方为1996年,实施时间相差好几年。比如北京、深圳等地方在1992年就开始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

凡是在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实施之前参加工作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正式职工,并且在其档案中有详细准确记载的连续工作年限(工龄),均能被人社局养老保险处(科)认定为是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

职工如果因为档案中的相关记载不详细、不准确,甚至都没有明确地记录,这就等于失去了视同缴费年限,这样一来,职工在退休之时核定养老金的时候将会受到非常之大的影响。过渡性养老金少则减少几百元,多则损失不下上千元

视同缴费年限的价值远不于此,除了在基本养老金中有过渡性养老金之外,还会对职工的医疗保险待遇有着重要的影响。

凡是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都可同时被认定为职工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这对于那些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尤为重要,因为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要远长于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少则五年,多则可达十五年

凡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企业职工,都是企业“中人”,作为企业退休“中人”,在基本养老金构成中都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凡是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在此之前的连续工作年限都可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都是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在基本养老金构成中都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金待遇的问题,都折腾好几年了,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当初所设定的十年过渡期已经为期不远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迫切希望早日解决这个难题。(原创:周凤迟)




谢谢邀请!

没有视同缴费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吗?

不少新人担心自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总额会比中人少,考虑与中人比养老金是否不划算?这是很多人想了解的事。

其实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设计是兼顾了老人、中人、新人之间的利益的。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中人与老人比,由于计算方法不同。中人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年金组成。因为老人养老金是以工资总收入为基数按比例发放,如果事业中人完全按企业新人公式计算会出现很大差距。所以用过渡性养老金填补了改革前老人期养老金差距,并且又增加了职业年金加以补充。所以老人少一项年金是正常的,看似老人没有年金有失公平,但其实并不是不公平,而正是为了公平才设计的补充办法。

那么事业中人与事业新人相比较,新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总额会不会减少呢?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新人养老金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这又是为什么?

虽然新人少一项过渡性养老金,但由于工作时期全是实际缴费,因为实缴指数是个人工资基数确定的,与中人视同指数相比较不相上下,并且有个人帐户和年金帐户优势,8%的年金帐戸全由财政拨款支付,4%才是个人缴费,故新人两个帐户缴费时间大大长于中人,所以得到的资金多,两个帐户养老金加起来多于中人过渡性养老金与两个帐户养老金总额。在基础养老金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那么养老金总额计算值同等条件F新人会比中人养老金多很多。考虑中人先退休新人迟退休,中人历年养老金调整会增加养老金,但经调整后其养老金也赶不上新人。

综上所述:

虽然新人没有视同缴费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但养老金总额会比中人多。

不过企业中人和新人是不能与机关事业中人和新人比较了,:这个差距这里不作详细叙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过渡性   养老金   工龄   保险金   年金   养老保险   年限   中人   个人账户   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   职工   新人   指数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