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美国属于阶层式教育。而中国属于工厂式教育。虽然说都不是最好的。但总体来说,美国教育要有那么一丢丢的强宇中国。(具体请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才往美国跑?)

中国教育虽然实行了全民教育。但是很明显的弊端就会出现。也许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教育出来的人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各个阶层。相反各种问题到人才的过剩和人才的极度匮乏形成了大量的问题。包括人才外流。许多行业缺乏能够中流砥柱的人员。(这些在了解到美国教育的好处就会明白。但美国教育依然有弊端。)

美国的教育从总体上来说属于一种阶层式教育。但表面上依旧设立了,让底层人员向上爬的通道。这种教育的弊端就是很多人是没有办法能够实行跨界式教育。他很难了解到另一个行业的情况,已形成一种逆天改命的趋势。而这种教育模式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性。将人通过教育这个洗衣机给分离出来。以为个个人形成各种的活法。为什么中国的人才老往美国跑?问题的关键我原因不是这些人才有多优秀,而是美国的制度能给这些人才很多的好处。而中国的制度恰恰是把这些人才培养出来,却没有办法给到她最好的东西。因为中国有存在很严重的人才过剩现象。所以造成个例的现象就非常容易。




中国的教育是培养记忆性思考,统一性思维。美国的教育是突出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维。




我自己在中国经历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我和我的孩子在美国经历了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教育,我也来比较下中美教育的差别,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各有利弊。

课堂:中国的课堂多为填鸭式,强调标准答案,学生被动记忆为主;美国课堂启发式比较多,学生思维活跃,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所以美国人比较自由散漫。

课外:中国的课外活动出发点为高考加分,文化课培训补课多;美国课外活动主要为了兴趣以及培养品德,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为主。

老师:中国老师有升学率的压力,老师不喜欢成绩差的学生;美国老师没有升学率的压力,学生成绩不好是学生的事,不关老师什么事,老师不敢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否则就会被卷铺盖回家了。

家长:中国家长从小学开始就比较紧张;美国家长则比较放松。

家长会:中国家长会是全班同学的家长一起开;美国家长会是每个任课老师和每个学生家长分别谈。

同学:中国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基本没有选课的自由,班级比较固定;美国小学每年打乱班级重组,初中生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优秀的高中生可以选修大学课程。

学生:从小就被考试成绩,学习一直是负担,考上大学开始想放松了,会选容易就业赚钱多的专业;美国小学时玩得开心,初中开始功课开始忙起来了,到高中得很拼命,大学会选自己喜欢的专业。

成绩:中国学生的成绩由期中考和期末考试决定,是百分制;美国学生的成绩由课堂参与度、单元小测验、家庭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来评定,成绩等级分为ABCDF,4分制。

考试:中国有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美国小学到高中都无升学考试,在学区直接升学,大学入学考试可以考好几次。

大学:中国大学不容易转学校和转专业,本科基本四年毕业;美国大学学分制,转学和转专业都非常容易,还可以半工半读,美国人读五六年才拿到学士学位也不稀奇。




一个消除个体棱角,通过课本力图让人整齐划一。一个尊重个体个性,注重社交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孩子把青春耗在了一些所谓的知识上,教育真的需要改革。




中美教育的最大差别是中国学校让学生家长共同承担一定程度的教学任务,分担教师的责任;美国学校让学生自己承担学习任务,并且干预学生的家庭生活,如果家长打骂子女,教师会协助学生起诉家长,保护学生在校与校外的权益。




看到的都是表面的,中美教育本质上并无区别。

任何人想要出人头地,不付出艰辛的努力都是白扯




中国的教育压制孩子的天分,美国的教育发掘孩子的天分。




一个是开发大脑的教育,一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中国要落后N年,不改变,中国一辈子都追不上美国的教育。




差别在于美教会独立性,中教会依赖性!美教会小孩会做事!中教会小孩拼爹本事也!




我对于美国教育没有特别的了解,不敢多说他好还是不好,但是在对于中国的教育接触较多。我想谈几点看法。

第一、中国看重读书这个意识,贯穿着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古训,一直流传到现在也横亘不变。之所以把读书放在如此高的位置是因为从古至今,它都是下层走向上层最直接的方法。

第二、正因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因此多少父母拼命也要让子女好好读书。教育也因此延伸出巨大的产业链。教育辅导机构,辅导材料、私立学校、各类应试辅导班……所有这些教育附属产品的存在,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学生快速的应试,迈过考试那道关口。学生有没有兴趣学,学了有没有用,是否掌握了知识的精髓,这些都不重要。学生、家长、学校的目的都只有一个——考试过关。

第三、考试能否过关太重要了,它直接决定或者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命运,家长、学校无暇顾及其他,为了考试过关,其他的暂时都可以先放一放,教育就变成了只是学习、考试!这是教育吗?不、这只是考试教育。

第四、在这种考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下降:劳动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我说个很简单的例子:如今的学生相比于以前的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做卫生劳动,也不愿意吃苦。这个变化不是一两年造成的,它是长期应试教育的后果。

十几年前,学生的父母大多是60、70后,那时,国家经济不发达,他们那一辈人都是吃苦长大的,因此他们也都愿意孩子吃苦,愿意让学生除了学习,也接受一些吃苦训练。但是如今上学孩子的父母,大多是85后乃至90后的学生。这一代人,就大多是忙着应试长大的,他们本身没有吃过太多劳动、经济方面的苦,但是他们深知,如果读书不好,会一辈子在底层生活,因此他们不太愿意让孩子接受卫生劳动方面的实践活动,而更倾向于让孩子多花时间去读书,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中美   国小   家长会   美国   弊端   中国   教会   差别   课堂   家长   成绩   老师   孩子   人才   考试   学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