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公司上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短暂的在保险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以后,才知道那种经历简直是一段扭曲人性的过程。

那年我正好没有工作,在四处投简历、面试,因为之前也没什么积蓄,眼看着房租就快到期,心急如焚,想尽快找到一家公司,但是越着急越没有合适的。

那天正在街上走着,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我听得出来跟我们家乡话差不多,远在他乡听到乡音,心里莫名就多了一份信任。她说在58看到我的简历了,问我是不是要找工作,她这正好招客服,因为我之前就是干客服的工作,所以简历也是投的工作意向是客服。

我又问了她一些简单的问题,就约了面试的时间。她说还要对我考核,考核通过才可以上岗,顿时我就觉得挺正规的。

第二天,我到了面试的地方,由她接待我,然后她又把我领到办公室,办公室有个男的,她跟我说这个是主管负责考核我,然后她就出去了,这个主管跟我聊了一会,问我以前干什么的,有什么梦想之类的话,随后又让我手机下载一款app,从那里打开一份试卷让我填写,基本都是选择题,做完以后,给我打电话的女的(后面称她为我的推荐人)也进来,他们可劲说我优秀,我也被吹的飘飘然,有点不知东南西北了。

就这样通过测试了,通知我可以来上班。

其实看了职场我感觉就有点不对,乱哄哄的,音响里放着音乐,他们时而喊口号,时而跳舞,一上午的时间没有人去工作,都在开会说些没用的。开会的是两个中老年妇女,后来才知道是叫做课长。

过了两天了,我的推荐人说开始培训了,我听着她说的地址去了培训地点,同期的人真是多啊!不禁感叹某安公司之大!招聘人员之多。

我记得上一次在这样大的教室上课还是在大学里面,培训老师给我们发了新书、教材,我们统一着装,满满的仪式感,而且来讲课的老师都可以说是俊男美女,当然业绩也很厉害,一个月几万的收入,给我们讲述着他们的经历,都是当初多么凄惨,如何通过卖保险走上人生赢家的过程,听的我们心潮澎湃,后来知道这叫做“打鸡血”。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一个女老师说她之前是家庭主妇,被全家人瞧不起,后来卖了保险,一年后买了一辆奔驰,现在她家人现在都围着她转。还有另外一个男老师说他假借拜访一个市长之类的领导,让整个公司的人全买了他的保险,其实他不认识那个市长,孰真孰假我们没办法分辨,但是有一点人家强调,要做好这份工作,必须得有社交牛逼症。

台上的人说着故事,入迷的是我们台下的人,我仿佛看到了我的未来有多么灿烂,明晃晃的大奔驰车、宽敞的房子,这些都是指日可待的,虽然我目前身无分文。

接下来老师又给我们上课了,关于孝顺父母的课,说是父母辛苦不容易之类的,听的在场的人无不落泪,结果最后切入正题,那你父母这么不容易你不该为他们买一份保险吗?为了让父母老有所依;为了让孩子幼有所养,你不得为自己买一份保险吗?为了你的爱人没有后顾之忧,你不得为爱人买一份保险吗?孩子是咱们的心头肉,为他买一份保险就是给他最好的礼物,确定的未来!这样下来一家买全了,好说歹说七、八份吧!一份保险保费就小一万,有的保单一份甚至一万多,因为他们推荐的都是提成最高的,当然价格最高。

我们培训老师当时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我站着就是一台印钞机,可以不停的挣钱,我哪天不行了躺下了,有保险我也是一堆人名币!”

这一套营销说辞下来,几乎在场的同学都买了保险了,有的为父母,有的为自己,有的为孩子,有个我认识的姐妹,一下花了四五万给自己、爱人和孩子全买了。也有没买的,就像我这类没有任何积蓄的,想买条件不允许啊!

别着急,人家还有法子呢!试问你刚入行,一个在地人,怎么去第一个月开单,人家领导说了,那你先自己买,不开单一个月白干,而且你自己都不信任怎么让别人信任呢?

我们同期一个小姐妹,被嫂子忽悠来卖保险,开不了单,在20岁的小姑娘没有任何积蓄的情况下,她嫂子让小姑娘办了信用卡,套了9000多买了一份话说当时除了指甲、头发都管的保险。

我那个月正好撞了狗屎运了,出门溜达的时候碰到一个老同事,她说正好要给姑娘买,而且已经看好产品了,也不用我讲(其实我也不会讲),直接签单就行,结果就有了第一单。

这么容易的开单而且还是个大单,无疑让我盲目的自信,又苦苦撑了几个月,所以这个单子对我来说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如果没有这个单子或许我早就离开这个地方了,当然心里还是非常感谢信任我的那位前同事。

但是幸运之神又不会月月眷顾我,接下来一直都没单。

推荐人、主管都教我,说把你认识的熟悉的人的名字列出来,列到本子上,然后去跟他们“三讲”即讲公司、讲自己、讲产品,还要给他们画草帽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找了和我关系最好的室友,跟她说了不到一半,她就岔开话题了说别的了。

给身边的人讲的时间久了以后没有任何收获,反而成为他们的笑柄,每当遇到我说这些他们就会哈哈大笑“哎呀,吃饭就吃饭,快别说你得到保险了”,每当这时我只能闷闷的停止说我的保险。

美名其曰为别人送保障,但是真的是送保障吗?明明就是为了业绩提成好吗?因为我们当时只被推荐卖那个最贵的产品,一份一万多,当时有个前同事想咨询五千多的产品,主管硬是不让推荐,说提成太少业绩太低。

慢慢的心理有一点扭曲了,我看到朋友圈水滴筹那些消息不但不给捐款,还会转发朋友圈,然后附上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看到了吧!这就是不买保险的下场。

当时就是觉得你不买保险对父母就是不孝、对爱人不负责、对孩子不够爱,仿佛如果不买保险就是大逆不道、不配活着,发生大病、发生意外都是活该,谁让你不买保险……

经过无数次洗脑以后,逐渐有点泯灭良知,鼓励别人去透支信用卡来买保险,疯狂地用一切可以和别人见面的机会去见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只为了卖保险。

有一次一个特别恶心的五十多岁的、浑身衣服油腻发亮、头发四面八方被头油竖起来的一个老男人,说要了解保险,我开心的去给人家讲保险,由于保险代理人是没有工作场所的,所以要么去你家要么去我家,要么就是街上的饭店之类的地方。

我跟这个比我爸年纪还大的、头发上油能炒菜、衣服上的脏刮下来有2斤的男人谈保险,去饭店吃饭谈,周围都是异样的眼光。一直没谈明白,就去车里谈,我为了离得他远点做到了后座,结果从上午谈到下午,后来还是没成交,原因想必谁也可以猜得到,油腻男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天回去以后,我觉得自己特别委屈,突然有点醒悟了,我反省了自己,如果去找个正经的班上,还会这种情况吗?每天白白浪费了时间,恶心了自己。这次这个油腻男虽然让人反胃但我起码平安到家了,下次呢,还是去人家家里还是我的出租屋?

我第二天去找我的主管说了这件事以后,并且说出了自己想离职的念头,主管反问我,你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说是挣钱,那你挣到钱了吗?我说没有,他说我挣到了,每个月我挣两三万,咱们同一个公司,你却没挣到,肯定是你的努力不够,你得付出,没有任何东西,你不付出就能得到的。

后来在他的指引下,我自费买了几十盒月饼(因为当时快过中秋节了),送了一圈,又抓住别的节日给之前的孤儿单(已经离职业务员之前出单子的客户)各种送礼,送礼一个月又过去了,然后又没有任何进展。事实上就是经常给人家打电话被对方知道是保险公司的就退避三舍,让你把礼品放门卫这些地方,二次开发的可能小之又小。

人在外地吃穿用度,每天都是支出,这些不是最可怕的,衣服可以穿旧的,饭可以蹭一蹭别人的,或者吃个馒头也不贵,最害怕的是房东,她站在门口和一堆阿姨聊着张家长李家短,在我到了的时候立马远远叫住我,“你的房租到期了, 怎么还不交?”身无分文的我只能求她宽限两天,我说就这两天一定会给的,可是我都晚上都没米下锅。

时间的飞逝让我越来越焦虑,我知道必须得重新找一份工作了,要不然就是饿死。

我再一次提离职的时候,那个主管还在以各种话术对我洗脑。

你身边的人都买了吗?你的责任是为他们送保障,要不然他们病了怪你没送到保障!我坚持一年才开单的。

我当时内心一万只CNM奔腾而过,我自己都快饿死了,给别人送个什么鸡毛保障?况且我送了半年了,人家没有一个人需要啊!唯一一个签单,是人家找的我。

就这样离开了我待了半年的单位,这半年虽然不用时时坐班,但是无时无刻的不折磨着我,天天都在愁开单,愁业绩,找意向客户,被别人嫌弃。当然为此我自己欠了好几万的外债,因为只有第一个月开单,后面没有收入,乱七八糟的自费各种礼品。

走了以后我重新找了份工作,没有天天画大饼动不动说上万月薪,但是过的很充实,心理也慢慢回归正常,每个月也在还之前欠下的债。

我没去这个单位之前,我是万万也想不到,工作挣不到钱,反而会欠巨额债务,但是好在我离开了,有很多人被洗脑太深,还在苦苦坚持。

我认识一个同事,为了自己晋升当主管,所以需要人力,就自己花钱雇外面的人假装充当人力,到了考核业绩,然后自己花钱给别人自保,这样下来为了支撑巨大的开支,卖了房子又卖车,媳妇也离婚了,自己还在做领导梦。

经过这恶梦般的经历,我只想告诉所有想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要么你有很好的人脉、很强的号召力,而且身边的人还都具有购买力,要么你身边都是有钱人,自己又对保险知识非常精通,否则不建议你轻易去从事这个行业,去端盘子或者当个流水线工人都比这靠谱。




在保险公司上班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是一个在保险公司工作十几年的老人了,总分公司都工作过,从前线业务部门到后援行政管理部门,再到现在的风险合规部门等诸多岗位,也经历了好几家保险公司,我对保险公司工作有切身感受,我觉得我很有发言权,这绝对是一份非常不错的职业,能学到东西,能养家糊口,能观天下美景,是在做功德之事。具体感受和体验如下:

一是薪酬趋于固定,不必担心被欠薪

保险公司内勤人员都是签订的劳动合同,薪酬基本上是基本薪酬加绩效薪酬,基本薪酬是固定的,绩效薪酬分月度、季度、年度三种形式,多数公司的绩效薪酬一般占年度薪酬的20-30不等。一般来讲业务达不成,最少能拿到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会根据业务达成比例进行挂钩。就算暂时达不成业绩,也能拿到一定的绩效,而且年度进行回算,如果超越业务目标还会有超越既定的基本绩效,年度绩效一般公司都设置有的,最少2个月薪酬起,高的6-8个月的也有,目前还没有哪家保险公司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的违法案例。

二是五险一金不少,养老房贷可安心

保险公司的五险一金的缴纳都是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是按照社保规定的比例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基本上都是按照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年度薪酬的12%,假设你的工资扣2000,单位也帮你交两千。因此今后看病、养老、供房都能用到,而且年资久一点的员工的房贷,住房公积金就可以了,甚至还有多余。

三是培训旅游机会,免费观天下美景

保险公司每年会出台一些业务激励方案,会安排免费到外地培训和旅游,尤其在业务前线的机会会比中后援的机会多,因此可免费到各地区品尝舌尖上的美食,还可以结伴去观天下美景,实现你游历天下的梦想。

四是会有足够保障,可放宽心态生活

在保险公司工作,不管你是自愿还是不自愿,总会给自己和家人购买一定的保险,尤其是自愿购买的,一定是自己对比了各家公司的,精挑细选的最适合的保障型保险,当然有钱的也可以购买分红理财型之类的保险,当你有足够的保险的时候,你会敞开胸怀,对生死会看淡许多,能更好的生活,对后顾之忧会减少。

五是风险意识更强,注重风险的预防

进入保险公司之前,原先我是没什么风险意识的,每天都是得过且过,总觉得风险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自从进入保险公司之后才学习到什么是风险,如何预防和管理风险,知道天意难测,我们任何时候都面临各类风险,因此知道要未雨绸缪,知道要分散风险,知道考虑事物的时候寿险要考虑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如何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

六是促成他人保险,是大功德之善事

我虽然不卖保险,也不拿保险佣金,但我一直在宣传保险,希望大家都能首选合适自己的保障功能的保险,有钱的可以购买分红型的保险。很多人觉得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保险是骗人的,其实保险还真的保险,保险本身不是骗人的,保险合同都是白纸黑字写明了的,一年期以上的保险还给了你随时反悔的犹豫期。说保险不好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有一部分销售人员,单纯的想获得佣金,没有规范的去销售,隐瞒了保险条款或夸大了保险功能,造成客户的预期与实际保险条款规定的赔偿不一致。其实保险真的能帮人,能帮你保留一笔资金,不然你也会随手花掉了,保险能在你出现保险事故时给你赔偿,能在在得上符合保险条款规定疾病的时候给你补偿,能在你走后给你家人留下你的关爱,保险有时真的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或一个家庭,因此我觉得我的工作就是在做功德之事,在做大善事。




在保险公上班的确很骄傲。但是,有相当一半的人员工,来时很感兴趣,最终上几个至三年内被淘汰,为什么?由于每个人智商有差异,文化,修养,学习,产品学的不专业,也不善于学习,一时学段时间就不坚持,放异学习,知其一不知二,产品就讲不出来,与客户沟是大问题,不懂产品的业务员肯定坚一知半解,易误导客户,理赔时,导致个人名誉与公司同时受损,也就是平常人的简单思维,胡说八道的人说的:“保险骗人”,其实不是保险骗人,而业务员不专业误导所致。我在公司已十三年,从未有客户说我骗他,都认为保险真实有效,这就这商业保险的好处。




保险公司分内勤和外勤两种:

1、内勤:工作相对固化,领取固定的底薪+绩效+五险一金+员工过节福利;

内勤又分为营销线和后援线

营销线主要是营销一线的,如个险、银保、团险相关渠道岗位,营销线跟业绩有较大关系,压力相对较大,保费好绩效会相对较好;

后援线主要是做服务工作的,如综合行政办公室,运营岗,工作相对流程化,薪资比较固定,上升空间较小;

2、外勤:主要是不在编制的岗位,主要采用代理制,只会购买部分团体意外险,没有固定的底薪

一般外勤主要是营销类方面,如个险营销外勤:总监、营业部经理、业务主任、营销员等职级,流动性较大,主要跟保费挂钩,签单多,收入自然高,主任层级方面以上还有团队管理利益;

另外就是保险公司的续收岗,主要是负责客户第2年以上的保单保费回收,有点类似催收保费的岗位,收入跟回收保费率挂钩,该岗也一般不是保险公司正式合同工。

总体来说保险行业还是比较能够锻炼人的,抱着学习的心态,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脉,达到自己想要的体验。




我是55岁退休以后来到保险公司的,是全国最后一批参加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入职的,到现在已经从业六年零两个月,累计销售保单762件,累计服务客户237位,为客户送去3.74亿的保障,还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工作。连续几年都是全国的优秀代理人。

保险行业是一个充分自由同时又需要高度自律的行业,每天早晨8点半到到公司开早会,十点半之前就结束,但是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你怎么做了,从时间上是非常宽松的,我从事保险工作没有这么多的急功近利,有的就是实实在在对待客户,所以有很多的陌生客户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为两岁多患恶性肿瘤的小客户理赔了50多万,为帮到这个家庭感到特别的欣慰,同时由于自己非常自律和爱学习,已经成为全国四星级讲师,经常活跃在本市分公司,支公司,兄弟公司的新人班,转正班,提高班,衔训班,分享,产说会,产说会等不同的舞台,最大的感受和快乐就是:工作着才美丽着。

从业六年多,从没有一位客户投诉我,因为我的真,因为我的诚,因为我的专业和敬业,所以不像网上有的人对我们保险代理人的不实只说。

感受是,哪个行业都有哪个行业的行规,哪个行业都有干的好的,干的不好的,哪个行业都有问题,但是不管是有问题还是被诟病,也没法阻拦这个行业的发展,现在国家和政府都在扶植和弘扬保险行业,不是这个行业多么好,多么吃香,而是像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说的:”要用大病保险等多种制度,不让一个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这是因为社保只是一个最基本最基础的保障,因病返贫,因病倾家荡产的屡屡皆是,所以用商业保险做补充才能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

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做着稳定社会,为国家和政府分忧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很多人的贵人。




首先,同工不同酬。个人自由支配时间多。社会责任大,签定一份保单,就是一份责任。




在保险公司感觉挺好的,我从业保险已经有16年了,从进保险公司一无所知到现在是一名行业的精英,世界五百强的总监,行业的五星级讲师,已经到了行业的顶峰,在这个行业当中我实现了很多自己以前做梦都没有实现的梦想,

我总认为人不管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应当被别人尊重,行业定位不同,价值也不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做人,做事,不违背自己的良知,不偷,不抢,不坑,不骗,靠着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从最难的时候走过,被人讥讽和辱骂,我是农村的孩子,初中学历,是保险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华丽转身。

现在带着总监区将近1000人,每年解决几千个就业的难题,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在践行的社会价值,我参加过人民大会堂的保彰,站在行业中最荣耀的舞台,我的几个营业区每年上交税款高达几百万,我资助失学儿童,带领团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我每天都在和我的员工去和很多人不理解,不认同保险的人去宣导保险的意义与功用,我们都是一群最善良的,有梦想的人,我们的使命就是抢在风险来临之前,让更多的人拥有保险的保障。

我非常喜欢这个行业,虽然还有很多人抵触和怀疑,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这个工作,

我会一直从业到老,用我的专业去照顾更多的家庭。

希望大家也对身边的保险代理人,多一些尊重。因为他们都是希望你的家庭是最幸福的那个人

你可以拒绝保险,但你不可能拒绝风险。





就是把亲亲朋友都招集起来,买保险,去敲陌生人家的门,最后被赶出来的体验。




保险是一个高度自律的行业,越勤奋越自律越轻松,有资源也很轻松,其他就有一定的压力。很多从业者在坚持,认为可以在未来中国保险业大发展中,抓住机会有个好的发展。

这个行业不适合所有人,市场竞争很激烈,今年或许是过去几年最差的一年,可能是未来几年最好的一年!你选择行业,行业也在选择你。工作上午开会8:30——10:30左右,其他时间公司没有特殊安排,可以自由支配。自我管理是这个行业永恒不变的基础。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就是做保险的,现在的保险行业很不好做,虽说大家购买保险的意识提高了,但是做保险的人自己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他们的套路就是不停的招人,他们自己都说了,招到一个新人就赚到了,新人都是有任务的,不能白拿钱,新人拉不来客户,一般都是分批给自己家人、父母家人都先买了保险,这几单以后就可以转正了,接着客户不多了, 就开始游说自己的亲朋好友买保险,然后然后,实在没有客户了,就主动离职了,所以你看保险公司会一直缺人一直招人,就是这个原因,我的那个朋友做到最后没有连自己的生活费都赚不来,也离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保险公司   外勤   内勤   保单   保费   薪酬   绩效   业绩   父母   风险   客户   时间   财经   行业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