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中学或小学招聘教师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有人认为有点人才资源浪费,你认为呢?

小徐老师身边的小县城和周边的四线小城市,普通中小学的教师招聘虽然在招聘广告写着要求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但是实际招进来的有很多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近年来,教师学历之所以炒得如此之高,原因在于:

1、县城或城市的教师编制比较紧缺,竞争比较激烈。

2、大量二本师范类学生为了争夺更好的工作岗位,纷纷通过考研来提升个人价值。

一个二本的师范类毕业生只能竞争到农村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工资不但低廉,而且生活环境和教学环境都较差,这关系到在此从教后,成家立业后,下一代的教育生活环境,因此,很多师范类学生是不愿意为了一个编制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当老师的。而为了到更好的城市当老师,就只能考研来提升自己。

那么,普通中学或小学招聘的教师,真的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吗,会不会存在人才资源浪费呢?

一、对小学生而言

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学情特点、知识构建体系完全不同,因此对老师的学历要求也不同。

1、对小学生的学情和老师的教情而言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还不强烈,思想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较差,同时个人管控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一方面是端正做人态度,端正学习态度,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另一方面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规范书写和做题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等,同时开启并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远大理想等。

总之,对小学生的教育从思想认知到行为规范再到学习任务,都处于启蒙和打基础的阶段,这一阶段教师拥有高深的知识是没有用的,更多是需要爱心和耐心,需要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亲师、爱师、信师“,启蒙学生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小学生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学历程度而言

在过去,拥有中专师范类学历的老师就足以胜任中小学教育,三十年前,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中师生,填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空缺,这批中师生毕业后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育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多少年无怨无悔地奋斗在一线教师岗位上,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

如今,小学的学习内容相比以前要深、要广、要灵活,因此对教师的知识水平要求也有所提高,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考取要求中专或专科以上学历,这证明中专和专科学历就能胜任小学教学,但是各地招聘教师大多要求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但一些县城和城市的小学教师招聘,最终能进入教师编制的,学历却越来越高。

3、小学教师需不需要研究生学历呢,是不是人才资源浪费呢?

对小学老师而言,老师拥有高深的知识不但没有用武之地,还有可能造成教与学的障碍,小徐老师本科学历,刚毕业时曾教过半年小学生,当我在课堂上自认为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时,学生却告诉父母:”我们新来的老师,说话都是四个字的,还有诗句的,我们都听不懂。“

本科学历的知识高深度已经让小学生无法接受,就更别说研究生学历了,因此对小学教师这个岗位来说,研究生学历起码是知识浪费。

二、对中学生而言

1、中学生的学情和教师的教情分析

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已有大幅度提高,其思想认知也带有自我评断能力,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较明确的评价,审美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更强,他们渴望了解自己所未知的世界,渴望学到更深广的知识。

中学阶段的老师知识体系要全面而深广,有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教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崇拜,让学生体验无穷的知识魅力。

2、中学教师要求的知识水平和学历程度

中学教师的教师资格证考取要求的学历是专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各地中学教师招聘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进入老师编制岗位的最低是专科学历,而县城和城市的中学教师学历,研究生学历的已不在少数。

3、那么,中学教师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是不是人才资源浪费呢?

一般来说,专科及以上学历已经足以胜任中学教师岗位了,拿语文学科来讲,“大语文观”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广度、深度和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站在一定的知识高度才能引领,专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对本专业学科进行深入宽广的研究,老师拥有了这些专业知识,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将所学知识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这对学生来说是极需的知识滋养。研究生学历虽然只研究某一个很小的领域,但是也可以提高语文老师的整体素养,对从事中学教育来说也是有益的,因此也不算浪费人才资源。

综上所述,小徐老师认为,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水平,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历水平,教师能否教好孩子们,知识因素往往只占一小部分,而教学能力是一种师生交流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理念更新能力、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等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除此之外,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有高尚的情操,有奉献精神等,要真心热爱教育工作,不计付出与所得才能干好这份良心工作。

对小学老师来说,尤其是这样,虽然对中学老师而言,知识水平要求要更高一点,但仅有知识是绝对不可能教好学生的。而如今的中小学老师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也并不是教学所必需,而是市场竞争所需。




是不是人才浪费,还得结合现实人才存量,人才培养与产出的客观状况,才能作出公允的判断。

比如,你如果生活用水奇缺的戈壁滩,你每天坚持洗一次澡,肯人会遭到非议,认为这是奢侈,是浪费。

而如果生活在江南水乡,你一天洗两次澡,旁人也不会说什么。

从理论上说,各行各业都不会拒绝高学历的优秀人才,问题是,人才的供求关系如何?

如何现实中的优秀人才能够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这肯定不是浪费人才,但如果真正需要优秀人才的地方尚不能完全满足,其余地方对人才的要求自然就必须退而求其次了。

比如,如果中小学教师一定要硕士研究生,那么大学,科研设计单位,较高层次的国家机关,高端企业,军工,外交,航天,交通,互联网,医院等等,是不是也需要硕士,甚至博士等高端人才?

问题是,国家每年能培养这么多有量有质的高学历优秀人才吗?

尽管我本人手头缺少详尽的相关数据,但我估计,恐怕不能。

于是把中小学,特别是小学与上面例举的需要优秀人才的地方相比,你认为首先应该满足那方面的需求呢?

有时,人们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的可行性之间是存在距离的。




当中小学里的老师们都是大专、普通本科学历时,有人会忧心忡忡的说:“都是些大专或二本的人在教我们的孩子,这怎么能教的好呢?”当中小学招聘的老师中开始出现研究生学历或名牌大学毕业生时,又有人会跳出来说:“中小学这点知识,让一个研究生来教,是不是有点人才浪费啊?”

人的想法,真的是不可捉摸,对于有些喷子来说,怎么做,都是你的错。中小学招聘教师开始出现研究生和名牌大学生,这说明教育的吸引力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更高了,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而且别以为中小学教师好干,研究生还真不一定干的过老师专生呢。



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压力,让一部分研究生开始考虑当一名普通中小学教师。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是多少?834万!相较于2018年多出了14万,可见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是十分巨大的。大学生,真的早已不再是“天之骄子”了。有一句笑话:本科多如狗,研究生遍地走。虽说是自嘲,但也确实反映出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现实。

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很多研究生开始务实起来,放低自己求职的要求,公务员?那当然好!退而求其次,教师等事业单位也不错吧。总比拿着7-8千的工资,漂在大城市踏实。



就业思路的多元化,让一些研究生特别是女性研究生开始青睐于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

现在的年轻人,就业思路非常多元化,有一心留在北上广死磕的,也有寻求安逸稳定的生活的。研究生就业就必须是在北上广深?必须是华为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必须是年薪几十万?现实早就狠狠的给大家上过课。

我发现,研究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在我们城市大多是女性,而且老家就在这里。这可能跟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有关:男性就要在外闯天下,女性则更多的回归家庭。

老家在本城,父母有一定积蓄和人脉,房子有几套,车子有两辆。这样的老两口,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宝贝女儿能不能闯出一番事业来,把宝贝女儿留在身边,有份安稳又体面的工作,比什么都强!对于这样的女研究生来说,回家当一名教师,既安稳又有一定社会地位,吃住全在爸妈那解决,工资够自己花就行了。这样的生活,不要太安逸!说实话,比漂在北上广,生活质量要高太多。

持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和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就中小学教授的那点知识来看,普通本科毕业生足矣。但研究生们,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新的思想和更高的格局。

如果你单纯从中小学所教授的那些知识点来看,别说研究生,普通本科毕业的知识储备就完全足够、绰绰有余了。但别忘了,自己懂很容易,教师的难处在于“让学生懂”。在现实中,研究生教不过本科生,本科生教不过老师专生,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千万别觉得研究生教中小学就是一种人才浪费,能不能教的好,还真不一定。

研究生的优势在于,经过读研的几年深造,专业基础更加牢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角度更广更活跃,看问题的格局也更高。有的老师,看到一道题目,那这就是这道题目;而研究生,可能会看到一道题目,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受到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优秀是可以互相传染的,研究生的一些优秀品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让学生终身受用。



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和稳步提高的地位和待遇,让某些地区的教师招聘,火爆异常。

尽管网上抱怨老师工资低的文章很多,但我始终认为:现在国家是越来越重视教育了,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也是在稳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不再是一句空话,被更多的地方政府去落实。

拿我所在的小城来说吧,工业基础不行,没有什么大型企业和公司。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就成了广大年轻人争相追逐的职位,图个什么?稳定呗!

在一些大城市,教师待遇和地位更高,研究生、名校毕业生趋之若鹜,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看看深圳中学的“豪华”招聘名单,你还会说研究生教中小学是一种浪费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振兴教育的根本,有了更好的师资,才会教出更优秀的学生,国家才能兴旺,民族方能富强。我们应该高兴:越来越多高素质的人才开始青睐教师职位,愿意为教育奉献力量。这,绝不是什么人才浪费。
关注教育热点,关心教师发展。我是不才,欢迎关注!




如果认为中小学招聘教师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是人才资源的浪费,那么持这个观点的人,我倒想问问了,那么多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都该往哪些行业领域里放呢?显然,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回答,但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需要不需要高学历人才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第一,基础教育更需要高学历人才,没有人才便不能把基础搞扎实。

若问现在基础教育最缺乏的是什么?恐怕有两个,一是更多的学校,二是更多的人才。因为学校多了,便意味着基础教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至少避免了家长们为了抢夺教育资源而挤破了头。而高学历人才多了,在教学资源优化这块就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至少可以改变现在择校的盲目性。如此说来,普通中小学招聘教师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要求,完全有道理。

第二,对教师学历要求高,必须要考虑到待遇要同步要提高,才能留住人才。

现在有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那就是对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新进教师学历要求确实高了,但是与学历相匹配的薪酬待遇并没有跟上。这也恰导致入编上岗之后,一些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内心失落非常强。看着学历比自己低很多的老同事,工资却比自己高很多,内心非常不平衡。有些年轻教师在这种不平衡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不安心工作,或者想办法离开。

第三,光有高学历还不够,还必须要始终重视师德素养的提升,否则有才无德也没用。

当我们都希望基础教育成为高学历人才最愿意选择的职业时,恐怕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或者说期待。因为现在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有着高学历的教师确实拿到了他们期望的高薪酬和待遇,但是问题却来了,那就是师德素养却没有得到根本提升。我们都知道,不论哪个行业领域,最怕的就是有才无德的人多了,这类人扎堆后,很容易让风气被带坏。

第四,光配有高学历的教师还不行,谁来提高家长的素养?因为学生教育的好,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才行。

眼下,当作为履行基础教育职能的中小学校在招聘新教师,越来越对学历有着高要求时,却忽略了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家长群体的整体素质越来越差,而家长担负的是家庭教育职责。如果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最起码的做人与品行的培养教育,到了学校里反而让老师也很难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未必就一定比学历低的老教师更有经验,更懂得如何去教育不同类型的学生。

结束语:当我们看学校教育发展变化时,绝不能只看学校,而忽略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家庭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因为学校不是独立的存在,是存在于复杂的关系之中。学校更不是净土,有些不洁净的东西也会渗透进校园。仅就当前基础教育的整体现状来看,过度追求新入职教师高学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更应该本着务实的精神做好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训才是。




现在招聘教师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可能全国也就是北京上海深圳这地方有可能吧,其他地方应该达不到这种高要求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这地方能够提供与他们学历相匹配的工资和待遇。

去年我们区到西南师范大学应该是部属的几个免费师范院校之一吧。我们区直接到这个学校去招聘教师,直接给编制。但是最后在签协议的时候,他们问了一下能够提供的工资待遇,结果80%没有签协议。所以现在不是学历浪费的问题,他们根本就不会到一般的中学或者小学,因为你给他们提供不了与他们学历相匹配的工资待遇。

像这些院校的毕业生,一方面可能要回原来签协议的地方回去执教几年。更多的毕业生可能会根据工资的待遇来选择他们子女的方向,他们宁愿选择民办学校工资高得多的,虽然辛苦一点,他们也不愿意选择公办学校的有编制的机会,或者到机会更大的城市里面去奋斗。

所以目前首要的你想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当教师,你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这个是他们首要看重的东西,至少目前你想浪费学历都没有机会给你。




我认为不是浪费资源。

现在不少城市,博士生硕士生去中小学当老师的不少,一些名校在招聘老师的条件中,就有明确需要博士学历的,有些学校招聘的时候直接要求211院校,并且一些学校还会有专业要求。中小学招收博士生当老师,有人说是一些学校为了装点门面,有人说这是高学历人才的浪费,当然也很多人让高学历人才登上三尺讲台,成为中小学孩子的老师,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把这个当成一份工作来看就不会认为是一种浪费了,工资待遇合适,是自己想干的工作,就可以了。

我们同事有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刚来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有点资源浪费,问她,她说:她喜欢孩子,喜欢这份工作。慢慢的看她和学生打成一片,也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同了。

老师高学历,见识多,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现在的教育不能只是教书本,老师的学识,人格魅力,个人素养都很重要,况且小学和初中教育对孩子的将来非常重要。如果还是原来的那种死板的教课本知识,对孩子对未来都是不利的。




基础教育人才学历再高都不浪费,说浪费的人只是狭隘的将中小学教育就简单的理解为考试了,事实中小学教育要求并不简单。

实际上中小学就是高学历的趋势一直未曾改变,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海淀区招聘的一批小学幼儿园老师都是名牌大学硕士生起步,还有一些偶像型教师,比如李永乐老师,以及之前的最强大脑杨益老师,他们所能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还是视野,思维。

像我们这边的三线城市的省级示范高中,还有好一点的初中,现在招聘老师都明确要求华东师大,北师大之类的高校毕业生,最少也要是安师大的,普通师范类院校学历上至少是硕士研究生。

曾经也有人怀疑要求这么高能招到老师吗?但事实就是能招到,而且还是大量人员应聘,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些年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也在不断的调低。所以说出现高学历中小学老师不仅仅是中小学本身的需求,也是老师本人自愿的选择。

所以,我认为并不浪费,存在即合理,总体来说是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认为,这个不可一概而论,要分情况探讨!否则,我们只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如若是在大城市的重点名校,他们本来名额就少,所以每次招聘都非常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师的学历要求肯定要高啊!

但如果是在乡镇地区,本来老师就紧缺,如果你还“非研究生不要”,我想,就算校长出来教书,老师都不够用吧!

(一)优秀人才,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国家是否可以采用政策,让优秀人才往乡镇地区“发展”呢?


(二)乡镇招老师难,大城市考老师难!倘若能均衡一下,是否更好?


(三)研究生以上学历,真的就能教好小学生吗?小学生需要的是高学历人才老师?还是需要一个有爱心和耐心的老师?值得我们深思!


(四)名校配名师,为何却不招收一般考生,将他们变得更好?是没有自信?还是缺乏耐心!

试想一下,倘若我们学习“田忌赛马”的规则,让最优秀的老师教一般的学生,让次优秀的老师教优质的学生,让普通的老师教成绩差的学生,升学率会不会有所提升呢?

【结束语】老穆认为,中小学校过分地追求高学历,只会让更多的老师把精力放在知识学习上,而不是教学方法研究上,长此以往,对教育发展未必是件好事!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我是山村老师,每天为您解答教育领域里的疑惑!关注我,走在教育领域不迷路!


普通的中学和小学招聘教师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有人认为有点人才资源浪费,你认为呢?


说实话,普通中小学招聘教师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只能出现在一二线这样的大城市,换了小县城,基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有的地区如果连编制都不给,就算学历要求降到中专估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吧!

有人认为高学历去普通中小学应聘有点儿大材小用,人才资源浪费的嫌疑。但我不这样认为。

可能很多人认为研究生毕业去教中小学生,似乎真的有些大材小用了,可我们不妨仔细想一想,如今的就业压力大,找工作都不容易,许多985、211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生,最终都走向了普通的工作岗位,都要从最基层做起。而中小学老师,也是最最基层的工作。

那你不能就说读书无用或大材小用之类的话吧。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很多人认为大专毕业就能够教好,专业知识大专就够了。虽说教中小学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并不高,但毕竟知识多一些,总是没有坏处的,知识丰富一些,格局或许就会不同,眼界也应当有所不同,毕竟学识和远见总是成正比的。

结语:对于教育,文凭高不一定能提现出教育者的水平,但教育者的水平和价值观、人生观确是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教育的关键还是在于责任和觉悟。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见,不喜勿喷!你觉得研究生去教中小学真的是大材小用吗?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关注高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研究生去中小学当老师,是否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这个问题其实早已不是新问题。2016年,人大附中拟招聘教师名单就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清一色的硕士博士,而且都毕业于清华北大人大,甚至海外名校。而且就算是这份公示名单,也并没有展示这些人的真正实力,比如说英语水平、奥赛成绩等等。无独有偶,前不久,深圳中学公布了拟聘教师名单,35人中,有20人是清北毕业,还有1人哈佛毕业。27个硕士,5人为博士学位,还有3人是博士(后)。这个学历结构,恐怕不少高校都难以企及。

不难发现,近年来在一二线城市里,硕士研究生进中小学当老师已经不是新鲜事了。那么,这是否算是人才资源浪费呢,我们需要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下:

第一,从人才资源市场的角度来看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而教师这个职业,兼具稳定、有社会地位、有寒暑假等优势,还是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的,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名牌中小学,在所在地区的影响力绝不亚于所在地区的高校,就比如说人大附中,在中学这个领域,其全国影响力恐怕不低于人大。这样的名牌学校,有知名度、有社会地位、待遇好,足以让其中的教师“有面子”、有荣誉感自豪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私立中学,对人才也有同样的吸引力。因此,这些学校的教师岗位就成了人才争夺的“香饽饽”。一旦有了竞争,其要求当然也是水涨船高,反正不缺应聘者,即便是浪费一点也无所谓,总不能放弃清北的研究生,去找一个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吧。所以,从市场的角度来,一二线城市知名学校的教师岗位具有高度的稀缺性,人才价码当然就更高,而三四线城市、县乡等地的中小学,其教师岗位没有什么稀缺性,恐怕也很难吸引到研究生来应聘,大多数高校,能吸引到985高校本科生就已经烧高香了。

第二,从教师教学能力的角度来看

如果仅从教书这个角度来说,受过师范教育的毕业生肯定能更快进入教师的角色。因为他们系统学习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等,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讲台实习。相对而言,这些名牌大学的硕博,虽专业精通,却没受过教师的专业训练,很可能会出现肚子里有货吐不出来的情况。

不过,我们发现以上担心可能是多余的。一方面,这些名校学子无一不是学霸,他们经过研究生阶段的磨砺,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可以用于学术研究,同样也可以用于钻研教学方法,只要用心做,他们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也是经过严格的面试、试讲等环节,既然能通过,说明这些学霸们的也是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的。而且,很多硕士博士,学术可能并不算突出,但却有着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人才,可能更适合做教学工作而不是科研工作。

第三,从学生培养这个角度来看

如果仅仅是为了应试教育,那硕士博士们当中小学教师确实有些浪费。一些老教师,学历虽然不高,但对应试的东西非常精通,擅长题海战术,所教的孩子成绩就是好。但这样的老师,在普通中小学适合,放在名校中就不一定适合了。这其中,生源质量是主要因素。

在普通中学,高考考好大学是唯一目标,所以,只要高考成绩好,别的都无所谓。想当年我中学的英语老师,坚决反对在课堂里练口语,每天都是做题做题。而在名校,高考已经不是主要目标了,各种能力才是,比如在人大附中,学生们都是一些人精,仅仅给他们高考这顿饭,他们压根就吃不饱了,学生需要自己进行课程研究性学习,甚至开始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撰写论文。这要是普通高校本科生,连正经实验室都没进过,怎么指导学生。所以,硕士博士到这样的名校任教,不是浪费,而是刚刚好。

我个人特别喜欢的李永乐老师,人大附中教师,北大本科、清华研究生,精通物理和数学,能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物理和数学的原理解释出来,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喜闻乐见。这样的老师,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他的一节课,真真感觉此前的中学白读了。这种水平,一个普通师范本科生恐怕很难达到。

综上,我个人认为,研究生去知名中小学任教并不浪费,一方面研究生们自己愿意,另一方面学校也有这样的需求。但如果去那些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那研究生的优势就无法发挥了,若干年后,恐怕也只能是泯然众人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以上学历   研究生   教师   小学   中学   人才   中小学   基础教育   小学生   学历   能力   老师   学校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