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没毛病,为何仍需要更换刹车油?

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上,一般都要求刹车油两年或者四万公里就必须更换,我们去4s店保养时,他们也会建议我们及早更换刹车油。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说我的刹车油看起来颜色正常,性状稳定,刹车用起来还是杠杠的,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要换刹车油啊?这是不是汽车厂家和4s店合起来坑我的钱啊!

其实汽车厂家这样规定是有道理的。汽车上的刹车油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即使外观没有任何变化,其内部物理性状也会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刹车油使用了两年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必须更换。

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是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制动压力的液态介质。因为液体是不能被压缩的,所以从总泵输出的压力会通过制动液直接传递至分泵之中,在密封的液体管路中,当液体受到压力时,便会迅速而均匀地把压力传导液体的各个部分。液压制动便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由于制动系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刹车油是汽车制动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功能液,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制动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所以要求刹车油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和各种使用条能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因此,我国现行的制动液标准GB12981-2012《机动车辆制动液》为强制性标准,共有15项技术指标要求,分别是外观、平衡回流沸点、湿平衡回流沸点、运动黏度(100℃、-40℃)、pH值、液体稳定性、腐蚀性、低温流动性和外观、蒸发性能、容水性、液体相容性、抗氧化性、橡胶相容性、行程模拟性能和防锈性能,等等。如果其中的某一项不合格,这样的刹车油就可以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在这个标准中,有两个技术指标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分别是平衡回流沸点和湿平衡回流沸点。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纯净刹车油的沸点(干沸点)和吸附了一定比例的水之后刹车油的沸点(湿沸点),这两个参数越高越好。一般来说,刹车油的干沸点在200°C以上,而湿沸点在160°C以下。实验证明,当刹车油中的水含量达到3%时,刹车油的沸点就会降低25%;如果刹车油的含水量达到7-8%,刹车油的沸点会降低50%以上。比如说某种刹车油干沸点是210°C,当含水量超过3%时,沸点已经降低到152°C;如果刹车油的含水量达到7-8%,沸点可能已经降低到100°C左右了。

如果湿沸点过低的话,汽车在长时间高强度制动时,比如长距离下坡,频繁紧急制动,会使刹车油的温度急剧升高,当达到刹车油的沸点后,刹车油就会由于沸腾汽化而失去了制动作用,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另外当刹车油混入水分后,刹车油的低温流动性也会变差,在极低温情况下会凝固,从而导致刹车失灵。还有就是,当刹车油混入水分后,还会锈蚀刹车分泵中的活塞,造成活塞卡死的故障(这种情况在一些后轮采用鼓式制动的车型上特别常见)。

那么刹车油使用多长时间含水量会超标呢?实验表明,一辆新车运行了1 2个月时,它的刹车油可能吸入了大约2%的水;运行 1 8个月时,含水量可以达到3%;运行五年以上,刹车油的含水量会达到7-8%。所以,当刹车油使用两年以上时,刹车油中含有的水分会使刹车油的沸点大大降低,在频繁制动时会使刹车油汽化而失去制动作用。这是刹车油必须定期更换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想要更精确的知道刹车油是否需要更换,最好的办法是检测刹车油的含水量,如果这个值超过了3%,我们就建议更换;如果含水量超过5%,那就必须更换了。

现在绝大多数的车型使用的刹车油都是DOT3等级醇醚型的,它的吸水性相对较强;如果想要更好的制动效果,可以选用DOT4等级酯类合成型的,它具有较强的抗湿能力,能分解所吸收的水份,从而减缓了由于吸水而导致的沸点下降,所以它的性能更好,当然价格也更高。一般高档车都选用这个等级的刹车油。另外,水分进入刹车油的途径有空气吸入和分泵渗入,所以如果当地的气候非常潮湿,或经常涉水驾驶,那么就要适当缩短刹车油的更换周期,最好每年更换一次。

所以,刹车油建议两年或者四万公里更换,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4s店故意坑你的钱,而是汽车厂家以最恶劣的使用环境和最严苛的使用条件作为背景,经过严格的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得出来的结论。我们在实践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使用环境和个人的使用条件适当的延长或缩短更换周期。当然,最精确的办法还是检测刹车油的含水量。




这就要看您怎么定义“刹车没毛病”了。我们知道液压刹车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刹车油、制动总泵、制动油管、制动分泵、制动器等组成,而这些东西想要正常运转,刹车油少是不了的。


简单来说,汽车刹车油是液压刹车系统所使用的液体。刹车油的管路会连接四个轮的刹车分泵,刹车分泵则连接刹车片。当踩下刹车时,刹车系统会根据刹车力度,由刹车总泵的活塞通过刹车油传递能量到车轮各分泵,使摩擦片涨开,以此达到刹车的目的。


就优质特性来说,汽车刹车油的凝固点很低,在低温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它的沸点又极高,在高温的状态下不会产生气阻。但刹车油又有很强的吸水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制动管路内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我们知道气泡是真空状态,必然会导致刹车力出现衰减。

除了以上这点外,在国标《机动车辆制动液》强制性标准中还对14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要求,其中包括运动黏度、腐蚀性、抗氧化性等,这也间接说明刹车油并不是完全稳定的物质,需要注意它的使用寿命。


通常来说,因刹车油引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刹车跑偏、踩刹车时发出响声、仪表盘上有故障灯亮起(比如手刹灯、abs灯)、刹车变硬或者变软。

就以上几点来说,刹车油出现问题应该是能察觉到,所以如果刹车没毛病,按理说是可以不用更换刹车油的。但问题是刹车油的失效变化属于化学反应,我们知道大多数化学反应属于质变过程,也就是说它可能上一个月还没什么问题,到下一个月就出问题了。

所以来说,为了保险起见,刹车油还是要按时更换为佳。通常来说,刹车油的正常更换周期是3年或者4万公里。当然了,刹车油的变质过程与使用环境也有关系。比如北方气候干燥,可以适当延长一些。但湿气大的南方,相对来说就要谨慎处理了。




刹车油是化工产品,会慢慢分解的,尤其在急刹车时,油温很高,分解更快,刹车油旳沸点会随着分解慢慢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急刹车时因高油而气化,刹车就失灵了,为了行车安全,定期更换刹车油是必须的。




根据汽车保养周期和项目要求,刹车油一般4万公里更换一次。

刹车油长期使用后会逐步出现老化,水分或气泡等,从而使制动力降低,反应延迟,从而影响制动的安全性。所以,应做好日常检查和补充,并定期更换。

那么,有人会说在平时使用刹车时又没感觉到异常,到期后是不是可以不必更换呢?

其实这种想法是欠妥的。因为刹车油过期后就会存在一定的制动隐患,若是在高速行驶情况下紧急制动出现异常状况,后果是无法预估的,也是无法挽回的。而且刹车油的更换成本也较低,30~50元就可搞定,以较低成本换取高的制动安全性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定期更换刹车油关乎到我们的行车安全,不可小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了解更多汽车常识请加我关注!




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一下。

刹车油是传输刹车力的介质。它的成份主要是蓖麻油,而现在大都用合成油。还有一种矿油型(用的不多)。刹车油是不含水的。国家规定刹车油的沸点必须大于205℃。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因为刹车时,刹车系统温度很高,刹车油如沸点过低容易沸腾产生气阻,使刹车失效。

一般情况下,厂家对刹车油的使用寿命有要求。但很少有人按规定更换。只要刹车正常就不管它。

而实际上,刹车油还真要换的。当然也没必要按厂家要求的公里去换。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确认要换呢?

简单介绍一下。①如果刹车疲软,没有其它原因的情况下,估计刹车油氧化变质了。(刹车油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密封性)它的传递性能变差。②,打开刹车油壶盖。如果刹车油变黑,要换刹车油。③,如果刹车油有乳化现象,也要换。因为刹车油壶盖上有一小通气孔。潮湿的空气会进入,导致刹车油可能乳化。或者刹车油内有水。此时,刹车后高温通过分泵传递,水分气化,产生气阻,刹车会失灵的。④,刹车油成糊状,必须换了。此时,有可能分泵或皮碗磨损的渣滓污染了刹车油或者刹车管内部锈蚀的渣滓。

很多人跑了十几万公里也没换刹车油,刹车也杠杠的。但我不赞成这个说法。必竞刹车不能当儿戏,这个玩笑不能开,何况换刹车油要不了几个小钱。所以我建议要换刹车油。

什么时候换,要根据各车情况决定。如果不差钱,按说明书更换更合适。适当在5W公里左右更换也可以。但千万不要认为好好的就不换。

生命是自己的。刹车就是保命。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换刹车油就是为了保证刹车不出毛病啊,可不是刹车出毛病了才换刹车油。毕竟刹车失灵可不是闹着玩的。

刹车油是干什么的

几乎所有的家用车都是油刹系统,也就是靠刹车油传递刹车力的。

刹车踏板下面是刹车总泵,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注射器一样的东西,里面充满了刹车油,踩刹车时踏板驱动刹车总泵的活塞,给刹车油施加压力,压力通过刹车油管里的刹车油一直传递到每个车轮的刹车分泵上,推动分泵活塞产生刹车力。

所以从原理上来说即使把刹车油换成普通的机油甚至换成水,都可以把刹车总泵的推力传递给刹车分泵。但是为什么非要用刹车油而不用其他流体呢?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热稳定性

踩刹车时刹车片与刹车盘剧烈摩擦,刹车盘与刹车片上都会产生大量热量。我们用力搓手都能搓很热,更别提汽车了,一吨多的重量就靠小小的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让它停下。

刹车盘体积比较大,而且大部分都是带通风孔的,转动时空气流过可以帮助散热。

而刹车片的温度则传递给了刹车卡钳,刹车卡钳上有活塞,踩刹车时刹车总泵的动力就是靠刹车油传递过来并推动活塞去压紧刹车片产生制动力的。所以刹车卡钳里是有一部分刹车油的,而且这部分油会随着刹车卡钳升温而升温。如果频繁使用刹车导致刹车卡钳温度过高时刹车油就容易沸腾,刹车油沸腾了会产生气体,而气体是可以被压缩的,因此无法传递刹车总泵的刹车力,这时候刹车就失灵了。

所以说刹车油必须有足够高的沸点和热稳定性,以保证刹车过热时刹车油不沸腾或者变质。

2、润滑性

踩刹车时刹车总泵和分泵的活塞要往复运动,为了降低磨损刹车油必须有一定的润滑性。

3、不能腐蚀刹车系统

刹车油要长时间在刹车系统里存在,刹车系统有各种金属管、橡胶管、橡胶垫,所以刹车油不能对刹车系统产生腐蚀。像前面提到的机油就会对橡胶产生腐蚀,所以不能用作刹车油。

所以说刹车油必须有比较高的沸点,必须有润滑作用,而且不能腐蚀刹车系统,因此刹车系统只能用特制的刹车油,而不能用其他流体取代。

不换刹车油的危害

不换刹车油可能会有如下负面影响:

1、刹车油沸点降低

刹车油中含有一定量的乙二醇,乙二醇很容易吸水。刹车油含水量升高后沸点就会降低,刹车卡钳里一共也没多少刹车油,当刹车过热的时候整个卡钳就像一口锅一样煮着中间那一团刹车油,刹车油可能就提前沸腾了,这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刹车失灵。

2、增加刹车系统的腐蚀、磨损

刹车油用久了会变脏、变质,从而增加刹车总泵和分泵的磨损,磨损严重后就开始漏油。油一但漏到刹车片或者刹车盘上那么刹车就失灵了,就算没漏到刹车上,时间长了刹车油也会漏光,一样没刹车。

特别是现在汽车都有ABS系统了,ESP也非常普及,而这些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就是ABS泵,其内部非常精密,刹车油太脏了会导致ABS泵磨损增加,这东西更换起来价格可不便宜。

所以说刹车油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其性能处于良好状态。

关于刹车的一些小知识

1、刹车油怕水,虽然刹车油储液壶有盖子,但这个盖子可不是完全密封的。毕竟踩刹车时储液壶里的一部分刹车油要进入刹车总泵,所以储液壶的盖子内部有通气装置,看起来有盖子,但内部仍然与大气相通。所以在清洗发动机舱时尽量别把水浇在储液壶上。

2、家用车刹车油一般分为DOT3、DOT4两种级别,区别主要在于沸点不同,一般储液壶盖子上会注明刹车油类型。

3、刹车油储液壶位于发动机舱内,储液壶下面是刹车总泵,刹车总泵后面是真空助力器。储液壶盖子一般都是黄色的。自己平时可以尝试着找到它并检查刹车油。

刹车油储液壶内有液位传感器,当刹车油液面太低时仪表盘就会亮起刹车报警灯。

一般车辆的刹车报警灯和手刹指示灯是共用的,这个设计特别烦人,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刹车油报警的功能,有时候刹车油报警灯亮了司机反而会以为是手刹指示灯开关坏了而忽略了重要的安全隐患。

如果你的“手刹指示灯开关坏了”的话请立马去检查一下是不是刹车油少了。

4、如果不换刹车油那么刹车温度过高时刹车油会沸腾,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梗。但是我认为只要你不是每天跑盘山路,普通家用车很难让刹车达到那么高的温度。反而是刹车油劣化后对刹车系统的腐蚀影响更多见,一年见不到一个因为刹车过热而失灵的,但是总能见到刹车分泵莫名其妙漏油的。


5、刹车片或刹车盘薄了要及时换,不要想着勤俭节约,这不是勤俭节约的时候。因为刹车片越薄在踩刹车时刹车卡钳的活塞就要伸出来越长,而活塞总长度是一定的,伸出来越长,留在活塞缸里的部分就越短,刹车时活塞与活塞缸之间的应力越大,越容易出问题。




1、因为刹车油是制动传递动力的介质,刹车油失效会影响刹车效果,是行车安全的最基本保障。

2、因为制动油易吸水降低沸点,制动液罐的容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刹车油储油壶上设有通气孔,从该孔被吸进的空气里含有水分或杂质,水分会被制动液吸收或溶解,因此含有水分的制动油沸点会降低。

3、因为车辆长时间行驶制动时,制动系统的温度升高,制动管路容易产生气阻,空气被压缩,从而造成制动力下降或制动失灵的可能。

4、刹车油的品质也会影响到制动系统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橡胶件的寿命及相容性,如加速刹车分泵密封圈的老化,引起刹车分泵活塞的生锈等。

所以,刹车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刹车的可靠程度,事关行车安全,绝不可掉以轻心,因此为了您的行车安全,刹车油必须定期更换。

刹车油更换周期:

一般是两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有的是一年或一年半左右,最好根据车辆的使用手册指引更换。




绅爱车,愿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所爱的。

感谢诚邀。

很多朋友向我抱怨,4S店太坑了,2年4万公里就要换刹车油,我刹车又没有什么问题,都能刹住车,你说是不是坑?下次不去4S店了。

刹车没毛病,为啥要更换刹车油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种困惑,为什么刹车没毛病,要更换刹车油?但是我想说的是,刹车油是所有汽车油液中最容易变质的油液。

刹车油是非常稳定的油液,化学,高温都很难让它变质。但是一遇到水,刹车性能就会变弱。为什么会遇到水嗯?因为刹车系统要与大气相通,久而久之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其实有很多人会反驳,刹车油换不换都不影响呀,刹车又不会失效。刹车系统属于密封状态,就算吸收水分,也不会失效。我承认,刹车油不会因为吸收水分就变质。这个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刹车油变质,不代表没有制动力,只是从硬到软而已。就是很多老司机说的踩刹车软。

所以,一般刹车油的更换周期为2年4万公里。超过时间不换刹车油,很多车主都感觉不到,但是如果激烈驾驶的话,刹车管路里面的气泡就会影响刹车制动系统,并且由于高温,刹车片会有热衰退效应,就会导致刹车失灵。

所以,制动系统,请不要马虎,谢谢。

感谢大家浏览,更多精彩在绅爱车。




因为我们平时用的制动液具有亲水性,时间久了,看似正常的制动液其实所含水分已超限或接近限值,正常的制动液检测水分含量应不大于3%。

当制动液中水分检测大于3%时,影响车辆的制动效果,表现为刹车偏软,制动距离变大,甚至会导制刹车失灵。

当我们车辆行驶时间久了,行车途中我们因各种原因难免会去踩刹车。由于刹车片与刹车毂(盘)发生摩擦会发热,热量由刹车片传至刹车分泵,分泵内的制动液将热量传递到整个系统,而制动液内的水分受热易产生小气泡。大家都知道气体体积受压变化大,所以当我们刹车时,长时间不换制动液的车辆刹车会变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换完制动液后,刹车踏板踩着比原来硬了,刹车效果也好了的缘故。

所以建议车友们按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里程或时间去更换制动夜,毕竟我们驾车人员的安全和刹车系统的性能好坏息息相关。




汽车维修技师,专业人员,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专业问题!

点赞加关注,选车、用车、修车不迷路!

大家好,我是强子!

刹车没有问题,刹车油需不需要更换呢?

有个粉丝问我这么一个问题,他在4S店保养的时候,车子公里数跑了五六万公里了,4S店推荐他让他更换刹车油、更换变速箱油之类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保养”!

那么,刹车油,他感觉开车开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刹车油有没有必要更换,因为更换刹车油的费用也在二三百块钱!不知道需不需要更换。

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刹车可以说是关系到我们开车的一个最重要的安全设施,如果说刹车有问题的话,这个车辆是完全没法开的!

比如说特丝拉!

如果说你公里数到了四五万公里或者五六万公里,时间也三四年了,我还是建议你非常有必要更换刹车油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判断刹车油的更换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刹车油里面的含水量,如果说含水量超过3%,就非常建议更换刹车油了,含水量要低于3%,那么你这个还是可以临时使用的,只要在1%-3%,这个期间如果说你真的不差那几百块钱的话还是建议大家更换刹车油的!

含水量达到3%,那么刹车油的沸点就会降低25%左右!

当你踩刹车的时候,整个刹车这个系统里边他有可能就会因为这个含水量的高低,刹车的制动距离就会变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打个比方,咱以80迈速度为例,你新车的时候从80迈开始刹车到速度为零,有可能咱说你这个刹车距离是20米,那么如果说含水量达到了3%,有可能你这个刹车距离就会变成了30米,或者说甚至35米。

刹车距离变长了之后,咱说句不好听的,你在紧急制动的时候真的遇到点儿什么事儿,往往有可能就会意味着十米或者15米的距离,引发更大的一个事故,这是很有可能的,你刹车油里边儿含水分如果多了刹车距离这是肯定会变长的,不知道对于这个意思能不能明白!

但是呢,这个距离变长了之后你这个车主你是感觉不到变化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车不是说是突然间从制动距离20米变成了30米,这不会的,刹车油的含水量肯定是慢慢增加的,不是突然增加的,那么你的刹车距离肯定也是20米、21米、23米、24米、25米,这样慢慢的一点一点的距离变长的,也就是说,你刹车油含水量多了之后制动距离肯定会变长!

为什么刹车油含水量会增加呢?

整个系统并不是说100%与空气隔绝的,因为你刹车油壶那个地方是有通气孔的,你既然有通气孔,那么时间长了之后刹车油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也就是说,一般我们就建议三年或者6万公里,你就要把这个刹车油更换了,不更换这个刹车距离变长了,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在下方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刹车   通气孔   卡钳   含水量   汽车   刹车片   沸点   磨损   活塞   水分   毛病   性能   距离   建议   时间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