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工作10年员工说: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在特定环境下,针对基层员工心理预期无法实现时成立,是种虚拟感应。

  • 通过你的背景资料,这个员工发表了这个“经典语录”后离职了,说明其在现在的单位可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受到了领导的排挤等。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员工自己不努力,没有完成工作任务,并且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将责任都推给了别人。
  • 上面所说的特定环境,就是指领导心胸狭窄、打击、报复、排挤员工等。对员工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或据为己有,或不积极回应职工努力得到的成果。所以,“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只能针对基层员工的心理预期无法实现时成立,是种虚拟感应,也可能只是员工的一句怨言。

“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在一般环境下,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原因如下:

  • 所谓高层,都是靠基层这些员工磊起来的。没有基层的实实在在的劳动付出,没有基层职工的辛苦工作,创造价值,高层的价值将无法体现。没有价值的高层能称之为高层吗?没有价值的高层就像没有灵魂的孤魂野鬼,就是太阳下的阴影,是虚幻的,不存在的。基层创造的价值磊起了高层的平台,怎么能说基成的努力是徒劳的呢?
  • 高层这个台面是靠基层扛起的。高层的成绩全部是基层员工通过努力工作换来的,任何员工的努力工作,都会产生实实在在的结果,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就拿银行基层员工的工作来举例吧。柜台员工拉来的一笔存款,对银行来说就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利润。而高层他只是动嘴动脑进行管理,他并没有实际去操作,所以高层并没有直接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是基层的努力,还能称之为徒劳吗?
  • 一份努力必然有一份收获。只要你努力了,动手动脑了,出汗出力了,一定会创造价值的,只是有些价值可能暂时没有体现出来,不过它一定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体现出来,或者以其他形式体现出来。比如你努力去学习了驾驶,但是第一次考试你没有考过,那么你可能觉得你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其实不是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更了解了汽车,一定更能操控汽车,这些就是你的收获,就有价值。你的前期学习并没徒劳。

综上所述,“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一说,要看在什么环境下,相对于什么人。在员工没有得到公平对待环境下,相对于基层员工的心理预期可能有“徒劳”的感觉,但真正的努力是绝对不会徒劳的。




绝对真实,亲身体会。有人有背景有靠山的,什么都不用干,只要不犯错儿,只要把政策上要求的硬杠儿熬到年线。分分钟钟提拔,其他的都有领导帮你包装。在基层付出很多干到累死上面,可能都根本不知道你这个人。




事实,底层的努力绝大部分都是徒劳!

举个例:

银行理财3.5%,时间36天

由于上期接下期的中间清算期为4天,也就是我们说的到期要等两天才能够申请赎回,赎回期限又是两天,所以清算期要4天。一年365天/40天,一年最多跑9期。

100万x3.5% /365天 x36天 x 9期=31068

如果理财两年:31068 x 2 = 62136

如果是大额存款2年:100万x3.13%x2

62600

除非你把理财所得每期利息反复买进去,否则理财还真跑不赢大额存款。




没有“关系”,你的所有努力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出了差错你有可能就是炮灰,基层很多无奈。




“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既对也不对,到底对不对要看限定条件。

基层的努力和经验重不重要,在某个时间维度之前很重要,在这个时间维度之后这个基层工作经验和努力对你未来收益的正向影响度越来越小;换句话说,你在某个时间点应该考虑离开,更上一层。不管是在哪里工作,基层工作,例如银行里的柜面工作是最基层、最基础的操作环节,在你走上银行工作岗位后,这是一个必经环节。如果你连柜面的基本工作流程都不了解,即便你在高层,你也无法做出合理且科学的决策。

在柜面你要直面客户,通过基本的系统操作了解银行基础业务,你会了解到客户的状态,你会直面客户投诉,你会根据客户的资产状态推销各种银行产品,你会有无穷无尽的营销任务,包括理财、保险、信用卡、甚至贷款任务。这些工作细节能够让你被动的了解银行各项业务。

如果你在银行前台工作了3年,并且在这三年里,你把需要考的各项证书都考了一遍,你学会了如何处理复杂的客户关系,并知道如何推广银行产品,并且对银行其他的核心业务感兴趣。那你是时候找机会跳出前台了。为什么,现在银行的离柜率早已超过90%,也就是说大量的柜面业务不需要人工提供服务,大量通过智能柜员机提供服务,柜面不再需要大量的柜员,这份工作的人工智能替代率太高了。

越容易被替代的工种,价值越低,个人获得的回报越少。如果你想要发展,必须更换职位,比如信贷条线,绕后通过行内公开竞聘走向管理岗位。

总结:在银行职业发展的初期,为了打好基本功,前台岗位的工作经历是必要的,如果过了3年5年,还在前台岗位,职业发展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我自己在国有行工作了16年,现在国有银行给我的感觉就是家天下。我们行里现在挣位置的大多数都是银三代,爹妈在行里工作到要退休了子女进来了,叔叔阿姨能不照顾一下,这娃娃小时候你还抱过呢?所以这些年我们行人员断档严重,90后除了那些三代留下来的很少。待遇不高又没有晋升通道,新招进来的几乎待不到三年就要走一半。现在国有银行最大的问题不是业务的发展,是内部整个机制的改革要打破那些既得利益者利益才能赢来最大的动力。




银行是条条管理,干部任命不受地方监督和组织管理,重要干部任命基本上是一把手说了算。

从参加工作时起绝大多数人基本上就确定了你的前途命运,入职时在基层行基本没有升职希望,入职时单位规格趆高升职希望越大。总行为副部级,省一级分行为厅级,地市二级分行为处级,三级以下县支行为科、股级。一般情况下是总行下派分行干部,分行下派二级行干部,二级行下派基层行干部,这己成银行惯例。如果没有关系,在基层行最多能成为科级干部就到顶了,即便是科级一个基层行也就一丶两个人,狼多肉少。而入职时在总行,或省分行的同等条件下的员工升职成处级干部就相对比轻容易,因为一下放就会提职。当然,入职时或能调去总行、省分行机关的都是贵族中的人之龙凤。




无论你怎么努力,没有人脉的员工似木偶,体面的工作改变不了自卑的心理,投其所好能换来啥呀?




一位在银行工作了10年的柜员,近日从银行离职。离职时说了一句经典语录:“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怎么理解这句话?你认可这句话吗? #行业人士招募计划#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银行基层柜员的努力很多不一定会得到回报:升职、加薪、个人发展。但是,从根本上说,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

首先,千万不要小看了银行柜台这个工作?虽然说你努力不一定会得到回报,但如果你不努力一定不会得到回报。

银行柜员是银行工作岗位中人数最多的工作,但更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工作岗位。

在银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银行里柜员人数最多但也是最难找的工作。因为工作性质决定了柜员工作的挑战性和枯燥性,收入又低,压力又在,所以流动性就比较大,好的柜员特别难找。

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什么985、211本科毕业,就可以在银行的柜员里吃尽老本,不努力也应该把什么好处都给我,因为我是人才啊?实际上这里有两个误区:

一是在银行柜员的队伍里,什么985、211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硕士、出国留学归国人员比比皆是,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有个学历就有多了不起;

二是学历再好,拿工作业绩说话。学历中介你进入银行的敲门砖,真正决定你未来发展的是你的业绩。

有的人可能会说,银行柜员多简单的工作,办笔存款、数数钱,有什么好学的?更有什么好努力的?实际上不然。

所谓凡事精通则学问,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知道银行柜员里有很多的知识和基础,毕竟银行柜员是所有的业务的基础,做好了柜员你就会对所有的银行业务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曾经银行内部有一句话:一入柜台深似海,从此休假是路人。既是无奈,更是现实。

柜员实际上是冲锋陷阵在银行服务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客户,是银行服务的门面。每天在360度无死角摄像头全天监控之下,什么样的妖魔鬼怪都能遇到,按点下班都是奢望。

很多人都在说,银行的工作已经不香了,甚至各种自媒体上关于银行员工是否要离职的文章比比皆是。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本来以为大家都在说银行不好,银行可能会好进了,毕竟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了。平常也觉得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已经不想去银行工作了,在一些网络媒体上也经常看到所谓的985、211的本硕已经对银行毫无兴趣了。但现实是经历了几场笔试和面试之后才发现,应聘银行的大学生仍然是高手云集,更是汇集了很多名校的本硕,感觉网络说法和现实状况相差太远。不是说银行的工作不香了吗?为什么面对大量的对银行唱衰,还有那么多的人抢着进银行?

因此,不要以为在银行柜员岗位上就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其实那些有天赋的人还在努力,而不努力的你却还在感叹:“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这就是你十年柜员没有进步的原因。

其次,银行柜员实际上也有非常好的未来。回报虽然会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但所有的因素中个人的努力都是前提

柜台人员是银行最基础的岗位,同时也是要求非常高的岗位。除了接待客户、办理业务,还有服务品质的考核和要求:核算质量、业务考核、持证上岗、小指标营销、6S标准化等各种学习、培训和考核。同时,很多人认为,银行柜员岗位的升职空间狭窄,拿的工资最少,核算差错要扣钱,服务事故要扣钱,客户投诉要扣钱,技能不达标要扣钱。

实际上,没干过银行的人不知道银行的心酸与无奈;而同样银行柜员虽然在银行这一行,也不一定能真正体会银行人的不容易。其实,只要在银行工作,哪个岗位都辛苦,没有最累只有更累。

有的人将银行内部的晋升归结为三大因素:关系、能力和业绩。至于哪个在前面,事实上至关紧要,三者中只要你有一条即可以晋升,如果你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你就指日可待了。

但能够感叹“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关系一条肯定是没有的,要不然也不会在柜员岗位工作了十年。那就要看你的能力和业绩了。而能力和业绩是要靠你自己的努力的。

银行柜台人员也有很多的发展机遇,可以通过努力成为技术骨干,然后可以成为营业室经理、副经理、甚至支行的主管副行长;从专业的角度发展看,你可以努力向上成为会计主管、总会计、营业副经理、经理、支行主管副行长;分行会计处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和处长。如果你不足够努力,你在所有的柜员中技术不出众,又没有足够的关系,想要出头自然是困难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柜员行列中没有什么优势,你可以向客户经理、理财经理转岗,通过岗位调整实现自己的回报。如果转岗的话,可以向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理财经理转岗。由于有柜员的经验,对银行的基础业务是比较全面的,所以如果转岗这也是一种业务优势。

但如果你没有努力,不去尝试突破自己,那就只能是感叹:“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了。

其三,机会不是仅仅给有准备的人,而是给那些努力的人。要拼才会赢是一个真理。对于那些没有关系、没有特殊技能的基层柜员,努力是唯一的前提。

对于大多数柜员来说,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方式,如果你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当然你可以离开这个岗位;但如果你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柜员仍然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岗位。

作了十年柜员,除了感叹“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之外,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没有进步,没有任何进步应该更应该检讨的是你自己;换个工作也许是一个机会,但也一定需要改变自己才行,否则

不要指望努力一下就会有很大的回报,这个社会没有那么容易和便宜的事情,就是有也不一定落到你头上。

很多大学生目前都非常强调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认清和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银行柜员来说,主要做好两点:

一是看看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是什么?然后决定是做柜员还是需要转岗?

虽然我们并不一定认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毕竟很多人的工作特别是柜员的工作没有多少人是会有兴趣的,很多人选择工作岗位就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但是在岗位选择上考虑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仍然对自己的职业有帮助。

如果你的兴趣爱好是理财经理岗位和信贷人员岗位,那么你当然可以向理财岗位和信贷岗位去努力,并找机会付诸行动;如果你对柜员岗位有兴趣,那么,你就应该选择柜员岗位特别是如果你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那么,就选择柜员的岗位。

二是你的业务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到底在柜员人员和理财经理岗位哪个有优势?兴趣只是决定了你想做什么?能力则决定了你能做什么?

认清自己,你的专业优势包括现在的优势和未来的优势在哪里?有什么?理财经理与柜员人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职业岗位,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需要不同的适应能力。理财岗位需要理财产品的知识和与客户的沟通能力,柜员需要业务的操作能力、处理能力。

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适应能力进行一下评估,看看你更适合于哪个岗位然后再进行选择。

柜员只是为个人提供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创造了多种可能性,但只有你个人的努力才具有无限的现实性。“基层的努力都是徒劳”只能说明你不够优秀或者努力不够。(麒鉴)




很好理解,就是没人脉关系,只靠能力混不好,干最多的活吃最多的苦挨最狠的骂,然后还不被提拔。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社会关系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于草根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那就是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包括工作的努力,拓展人脉的努力以及笑脸相迎的努力。其实,职场就是这样残酷的,人家跟你非亲非故,凭什么去帮你,凭什么提拔重用你。

银行基层员工属于职业链的底端,干最苦的活,挨最多的骂,赚比较少的钱,而且是纯辛苦钱。银行优秀人才非常多,这个"优秀"有很多含义,自行理解吧!人才多竞争自然就大,一个人如果只想凭借默默无闻来获得成功,那就是痴人说梦。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源,那么恭喜你,你很容易成功,如果你有足够厚的脸皮,那么你也很容易被领导喜欢,反正没有一种特长你是无法立足的,银行可不缺少劳模。

其实,单纯说银行职场还是比较片面的。银行的营销任务就像销售工作,所以好多人不习惯,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把自己认清楚。其实,如果你想在银行突出或者成功的话,人脉能力缺一不可,另外还要有运气,必须天时地利人和一起才行啊!我是金融观点,感谢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徒劳   人脉   基层   柜面   员工   努力   银行   工作   高层   岗位   能力   价值   关系   经理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