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该用怎样的方式开启我们的投资理财之路?

公募基金作为省心省力的投资方式,近年来受到投资者热捧。公募基金数量从2017年12月底的不到5千只增长到2021年11月底的9千余只,规模也从11万亿元到25万亿,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截至2021年11月底


不过不少基金投资者在操作时存在追涨杀跌等不良操作习惯,小夏在此建议:

1.不要只看短期排名买基金!


不少新手第一次买基金,可能都是从排行榜开始的,在各种网页上,看近一年的净值涨跌幅,哪只排在前面就all in谁。但短期排名靠谱吗?


如果我们选取2017年度不同类别排名靠前的基金,统计截止2021年上半年的排名情况,会发现这些绩优基金在接下来几年里很难保持稳定的业绩和排名。因此,仅仅参考历史排名,很难准确衡量一个基金产品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2.不要盲目追热点,频繁赎旧买新


热点行情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经过深入研究抢占先机,而不是靠“追”。频繁追热点换基金,成本不低不说,没有建立在分析研究基础上的盲目追热点,不如选择长期前景好的赛道,托付给自己信任的基金经理。


3.不要只看基金单位净值高低买基金


基金作为一个组合,其净值的高低,取决于所持有的股票和债券等资产整体的价值。一般来说,基金的累计净值高低主要与这两点有关:

  • 投资运作情况:基金投资管理运作能力越好,基金净值就越高;
  • 成立时间长短:基金运作时间越长,可能净值越高。


如果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够强,所投资的资产大部分都能够赚钱,那么基金净值就有可能持续上涨。公募基金优秀的基金经理及背后投研团队,具备超越普通投资者的决策能力、风控能力和信息优势,有望及时捕捉市场机会、不断地发掘优质股票、调整持仓,获取超额收益。


4.切记不要满仓操作,押注投资!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对市场缺乏准确感知的情况下,定投基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或者分批买入基金,不急于一次性完成买入。同时,在基金品种的选择上,也应适度分散,建立合理的组合,应对非系统性风险。


5.基金不要买太多!


据晨星公司的一项研究,持有随机选择的股票型基金超过4只后,就不会明显地降低风险,如持有10只以上基金,组合风险的下降越来越有限。


6.基金≠股票,不要总想做波段


事实上,投资中择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如下图所示,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择时收益都为负,但机构投资者通过选股,仍然实现了较为可观的整体收益。

退很多步来讲,即便高低点判断都是对的,还要关注来回的摩擦成本和巨大的心理成本,比如场外基金的申赎费用等,持有不足7天的赎回费可能高达1.5%。


相反,如果我们坚持耐心持有,躺平不动,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馈赠:

统计混合型基金指数2011-2020年持有时长与正收益的关系,发现持有时间满5年,正收益占比为100%,且复合平均年化收益就可以达到10%左右。

数据来源wind,混合型基金指数测算区间2011-2020,以任意起点滚动持有期计算正收益占比和平均年化收益率,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仅供参考。


7.弱市不要随意中断定投!


投资是逆人性的事,基金投资也要学会逆向思维,历史经验表明,只要经济持续向好,每一次短期剧烈波动最终都会回归到正常的长期发展轨道弱化择时的定投,更有机会收获市场的平均回报。


(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投资有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组合   热点   净值   投资者   收益   月底   平均   成本   风险   能力   操作   经理   方式   基金   股票   财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