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提高乒乓球手感细腻程度?

乒乓球可以说是激烈的球类运动中最讲究手感的一项运动,几个原因:一是乒乓球体积小,越小的东西其运动规律越难把握;二是乒乓球是圆形,在运动过程的旋转是千变万化,而且凭肉眼是很难分辨清楚旋转,需要靠一些现象来判断;乒乓球运动的场地小,对垒双方的距离很短,球速又会很快,在这样的条件下,需要快速反应来应对,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才能判断准其运动规律。这样的几大原因条件下,要想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对攻,而不落下风,那手感好是绝对的前提,只有手感好你才能更好地控制球的运动。

那么,到底该怎样训练才能是自己的手感变得细腻呢?一般来说,熟能生巧,这是前提,感觉是一点一点地积累,才有深厚的功夫,但是有人会说,我打了很多年的球了,但是也没见得自己手感好到哪,跟高手比,还是有很大差距。这是因为,熟能生巧的基础上还是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技巧做前提的。

提高手感的训练一般从这几个方面来感受:发球、接发球、台内球、半出台球和远台球,不同的手法和距离上去感受,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球感。

发球

发球是整个对垒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开头开不好,一切都会被动。有一手好的发球,会占据很大的主动性,很多球迷朋友打了很多年,但是水平不见长,其实发球是个很重要的原因,没有好的发球,总是会被动,而有些球迷,整体水平一般,但是有一手好的发球,没点实力的,在发球上就会败下阵来。

这个手感的练习,当然离不开熟能生巧,但是有些技巧也是要好好把握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乒乓高手在展示自己的球技时,都在炫发球,一个 是转,一个是落点,就这两个技术点。落点,可以在平时多球训练,这个不需要人陪同,自己一个人端一盆球,自己可以画个圈,不断练习,从速度慢得练起,再慢慢加快速度,主要就是练习撞击球的手感;其次是转,很多人力气很大,但是就是不会将球发转,这个可以练习回旋球,自己一个人也可以练习,用拍子去不断摩擦球的底部,充分摩擦,一次次的练习,让球回旋,回旋的越厉害,说明你的摩擦感觉上来了,旋转练好了,再去控制落点,结合起来练,效果会更好。

接发球

这个环节,需要更好水平的人陪练最好了,因为高水品的球员能发出高质量的球,有速度快的,有旋转强的,只有这样不断去适应各种发球,才能接好球。

这种练习,一是练习摩擦旋转,对付各种旋转,要能看清旋转,至少大致的旋转方向要清楚,然后练习根据来球的速度快慢来调节板面摩擦,速度快的,要稍微立点板面,给点撞击力度,在摩擦,速度慢得可以直接逆循着旋转方向摩擦,摩擦过后的球尽量不让起跳太高,而且能近网,有点吸力的感觉,周而复始地练习。时间久了,你会觉得再次摩擦时,会有一种把球吸在板面上的感觉,达到这种效果,说明你的手感就相当好了。

台内球

这种球的练习主要就是摆短和挑打。这两种感觉练好了,就说明你的手感有了。摆短类似于搓球,跟接发球的练习也是差不多,只不过这样的机会大多都是在近网,连搓带捅,外加吸力,这样的球在被逆摩擦后,旋转抵消了,再被捅到对方的近网前,不让球往前走,也不怎么起跳。这是摆短的效果,如果能感觉到球是擦着网过去的,那手感就顶天了。这个一个是练习手上的感觉,一个是练习眼睛的距离感,都要恰到好处。

半出台球

这种球主要练习的是高吊弧圈,因为半出台,前冲有难度,又要给对方点压力,那就可以轻挂,高吊弧圈过去。这个需要练习上旋球的手感,在触球后需要一个向上和向前的摩擦,不需要多大力,需要个向顶部摩擦的过程,这个跟搓球正好相反。开始练习时可以从球的下降点,往下兜着点,再去摩擦球体。有一种向上送球过网的过程,练到球在过网后,有突然下坠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有顶尖的手感。

远台球

这种球相对好练,就是要大刀阔斧的发力击打,加点摩擦,只要能控制好弧线就可以达到效果。这种球关键练得是个耐力和步伐,需要能多球练习来保证上台率,还需要一个好的陪练,能给出变化多端的球路来练习,远台练得就不仅仅是手上感觉了,还需要整个身体的配合,需要将力量发挥到极致才行,需要下肢力量和鞭打力量的传递精准来保证质量。

总结

培养乒乓球的手感需要长期的时间,多球的练习和不同质量的球陪练,才能打出细腻的手感。不光要师傅的指导,更需要自己去琢磨、感受,要敢于大胆尝试,不要怕输球,跟不同球员打球,去感受不同技术的威力,逐一化解,定能培养出精准细腻的手感。




这一有关乒乓球的问题,应该是最精致的了!

因为问到了怎样提高乒乓球手感的问题,並且特别强调:一定要提高手感的细腻度。非常棒!这是一个很有趣,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乒乓球运动应该是所有球类运动中最精致、最细腻的运动了。在两张拼接起来的方桌上,把一个空心塑料球打来打去。让其飞奔,让其旋转,让其加速,让其缓行。

两个人或四个人对打,全凭手上的感觉,全凭你对乒乓球的理解,全凭手感的细腻和发力打的功夫。

可以说乒乓球的所有的技术动作都离不开手感细腻的程度。手感越细腻,技术动作越协调,越得心应手。

可以说所有的乒乓球世界高手,都是乒乓球的“细腻专家"。或者说,球打的越好,也就是把球处理的越细腻。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细腻的手感呢?並且还要提高手感的细腻度。

哈哈!这的确很难!不是一般的难。换句话说,提高乒乓球手感的细腻度,也就是如何打到高手的水平。

首先学会怎么打,而不必急于达到其力道。这就是先找到手感,而后练出功夫。

那具体的手感怎么练呢?

乒乓球从发球开始,一直打到对冲,其中的技术动作的手感不计其数且千变万化。若一项一项的讲下去,各位一定看睡着了。所以在此也没有必要长篇大论,还是拣重点略谈一二。

一、人有多细致,打球的手感就有多细腻

没错,人若是个马大哈,那手感上哪细腻去?人首先得细致。思想缜密,观察入微,分析精准,实践认真。人有多细致,那手感也就有多细腻。

二、握拍的手型一定要正确

再次强调:握拍手型的正确就是细腻手感的基础。没有正确的握拍手型,也就没有细腻的手感。

换句话说,就是细腻的手感只能建立在正确握拍手型的基础之上。唯有正确的握拍手型,才能有效的感受和传递细腻的手感。

三、向世界乒乓高手学习

你崇拜谁,就向谁学习。据说日本的泥娃老师一一丹羽孝希是手感最细腻的人了。打起球来随心所欲神球不断,跟许昕有的一比。

好了,心有多高,胆有多大,眼有多细,那打球的手感就有多细腻。

最后还要提示一点:打球手感细腻不等于就像个娘们:伊伊呀呀,磨磨叽叽;要利刃切瓜,大力阔斧,像个猛张飞、假小子!

愿各位:多动脑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实践。把乒乓球打的是虎虎生威。

要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赶着鸭子上架一一呱呱叫!







感谢邀请,关于手感就这些年带队员的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业余球迷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死发力,一个是发不上力!不管是哪种类型,都是无法建立手感的。死发力会造成肌肉的僵硬,对球没有感觉,这类型的球迷无法体会到手腕手指打球的感觉,更体会不到轻与重,快与慢,放松与紧张的感觉,不发力,无法打透底板,每个球都是送过去,碰过去的,也是无法体会手感。

综上所述,要想建立好的手感,就应该体会:轻与重,快与慢,放松与紧张的感觉,就容易建立手感了。




卖油翁说:“无它,唯手熟耳。”




1.多练。

所谓熟能生巧,每天坚持练球,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手感。每天练基本功,练颠球,打比赛都可以,逐渐熟悉球在胶皮上弹跳的感觉,学会摩擦。

2.多尝试。

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比如,尝试用球拍的不同部位击球,用球拍击球的不同位置,体会不同;尝试去制造不同的弧线;尝试改变撞击和摩擦的比例;尝试转腰和顶胯的区别;尝试在上升期,高点期下降期击球的感觉;尝试制造各种旋转。

3.多思考。

乒乓球是需要理解和思考的。虽说各种动作都可以,但击球有一个最合理化的方式。比如,如何能吃住球?如何收小臂?何时收?如何击球才能速度更快?如何集中发力?正反手如何转换?步法如何衔接等等。

4.多学习

乒乓球自学是很难的,刚开始最好找教练指导学习,建立基本的发力和动作框架。遇到问题多向教练或高手请教;也可以在网上学习各种理论,观看比赛视频等等。多学多问,进步就快。




“三天不练手生”!对乒乓球来说尤其是,几天不打感觉手感欠了很多,所以要多摸多练多赛!

提高乒乓球手感的细腻程度,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

1,颠球

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觉得是入门的玩法!但就是这个入门玩法,可以增强球感!如果多几个花样,不仅仅平面颠球可以竖板用侧边颠球,也可以尝试用拍柄来颠球,乒乓球艺术家许昕的手感是出了名的好,所以其拍柄颠球也是数一数二的!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看我发的视频!

为什么颠球可以增加手感的细腻程度,拍面不同部位弹击力不同,声音也不一样,颠球可以熟悉这种不同。一般乒乓球爱好者一般都有自己的拍子,对球的手感细腻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胶皮性能的研究和对球旋转力度的判断,所以,颠球可以增强对自己胶皮性能的熟悉感,再通过旋转颠球增加难度,是对旋转的感觉!

2,发多球练习

这个过程不但可以提高发球水平,也可以提高手感的细腻度,通过发多球练习,加强对所发球的落点、旋转、长短的意识和控制,不自觉地提高了球感和理解力,细腻程度当然可以提高!

3,搓球练习

业余球员起下旋球的能力比较弱,如果将自己的搓球技战练好,将提高对球的手感理解,搓球练习不难,关键在于搓球的质量,包括落点、旋转、速度、长短等等,要搓的随心所欲,搓的便于自己的战术套路,那就有难度,还是得练习,多练多搓找感觉,找到感觉了增加细腻程度!

4,比赛

业余球员也要多比赛,都说在比赛中找感觉,练习和比赛是两码事儿,很多人基本功非好,一比赛玩完,不会了!这个就行比较太少,业余赛场中各种球油子很多,都是老江湖,只为赢你,各种变化多端和套路,所以你要提高实际比赛中对抗水平,这个就是积累的过程,打多了见识了各种球,手感细腻度自然也上去了!

熟能生巧,多多练习,手感都是练出来的,平时没有场地条件也可以在家中颠球练习,时间长了手感也就出来了,通过练赛结合提升细腻程度也就指日可待了!

完结!

我是乒乓haiyangyet,专注最新乒乓动态,独特解析乒乓风云!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谢谢!




1.首先,我们肯定需要多加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打乒乓球也是这个道理。中国乒乓球为啥这么厉害呢?不是中国人的天赋,更不是中国人的身体素质,而是中国球员的不断练习和锻炼。所以,我们打乒乓球也要多练,只有这样,我们的手感才能与日俱进。

2.多看比赛,潜移默化地去提升对乒乓球的理解。这就如同老师的指导,如果我们作为学生,只是一味地刷题,而缺少方向性的引导,那么我们有可能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走下去,最终也只能是南辕北辙。所以,多看比赛,能让你近距离地与世界冠军交流,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乒乓球手感。

3.多与球友交流,相互指点,相互促进。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有时候,我们和自己的同伴可以更亲近地交流,可以相互提升,任何的学习最终可能还是刻苦的。有时侯我们可能会在同伴的鼓励与陪伴下坚持下去,从而循序渐进,不断地从根本上提升乒乓球手感。




乒乓球细腻的手感意义不是表现在大动作方面,如大力扣杀、一板爆冲等比较果断爽快的招式,而是体现在小球的衔接处理上。具体主要是发球时的轻重、旋转及落点;对来球的发力或借力控制;连续小动作的变化过渡球等上面。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要提高手感的细腻程度,可以从发球和前三板的控球上来提高,当然也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打球的细腻感去打球,而只是提炼手感,以进一步为驾驭球的质量和稳定性为目的。

1.多练发球的手感

首先要改变自己固有的习惯性发球,如经常习惯发一种或两种正/反手的球,如果发出球的运行轨迹没有长短、轻重以及落点变化,对方接发球时易于适应这种固定球路,就缺乏威慑力。

其次要向发球好的球友学习,多练发球手感,不仅要有落点长短的区别;也要有旋转强弱的变化,如同样用反手发球,可以发对方正手位的转/不转近网短球;也可发对方反手位的急侧上旋或侧下旋球,依此类推,正手在自己的反手位也可练急上旋长球或下旋球;也可练习发对方正手位的直线“奔球”(右侧急上旋)。

除此之外,若有手感再可练更高级的各种发球形式,如高抛式、下蹲式,甚至勾手发球和逆向发球等等,对进一步提升细腻的手感非常有好处。

2.多练前三板的手感

乒乓球对抗比赛时的前三板,一般是指为了抢先进攻的争夺权,去采取的主动性攻击控制,而这里讲的前三板,不是指攻球方面,是练以防御性的前几板搓球和台内起板,主要体现在网前短球的处理上面。

业余乒乓爱好者的手感是无法跟专业队员比的,所以练台内球也是能很好地细腻手感的方法,主要是训练对控球的敏感回接,搓球要轻巧灵敏,台内起板要善于果断摩擦,并注意掌握板型角度;另外如果是直板,还可以反手拧拉、推挡侧切等高手感动作。



上面这些动作练多了就能熟能生巧,手感会越来越细腻。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说到手感细腻,要细致分开讲一下。

乒乓球技术中,分为进攻技术,控制技术,防守技术。

一类是面对来球下转侧下转等带有下转的技术,一类是面对上转的技术。

手感细腻程度,很多时候属于控制技术,像接发球摆短劈长,以及相持对打中的力量节奏控制。

面对带有下转等强烈旋转的,首先需要明白旋转。像接发球的旋转判断,需要自己必须先会发球,能发出不同的旋转,明白旋转是如何制造如何产生的,然后才能选择使用技术来解决旋转。

像摆短,劈长,都是此类解决旋转的控制技术。练习时,需要控制手上力量,根据来球的旋转,体会借对方的旋转,控制过网弧线的高度。

很多业余爱好者对摆短劈长练习较少,旋转判断不准,而且摆短时手上力量很大,胳膊很硬,这肯定不稳定。既然说到细腻,就需要中力量,胳膊柔软一些,自然就可以控制住回球的高度和长短。

而面对上转类的,尤其是对手进攻,比如强烈旋转的加转弧圈球,或者前冲弧圈球。很多朋友一看到对手抡开胳膊,心理不免有些害怕,这说明平时练防冲练的比较少。

防弧圈,首先需要心理不怕,敢于迎前,在上升期借力,自身不需要发力,借力打力,挡回并不难,迎前借力是关键。

很多手感较为细腻的,面对对手一板暴冲,轻松化解,这是为什么呢,肯定很多朋友觉得比较难,其实如果日常练球,每天被对手连续发力冲,心理有准备了,敢于减力迎前,挡住并不难。

可以说被冲100板,和被冲1000板,自己手上的感觉是不同的。但日常爱好者主要练习方向是进攻,发力,对防守练习较少,越怕对手进攻,越挡不住。其实挨打挨多了,自然也会挨打了。不会挨打的永远成了不高手,越是高手越会挨打,要能攻能守,技术才会提高。

手感细腻,主要就是体现在自身减力,迎前借力。把对方的旋转解决掉,把对方的速度力量减下去,心理如果准备不充分,难免僵硬。自己力量小一些,胳膊柔软一些,控制速度,自然也就手感提高了。

精彩乒乓球,关注:体育生活不分离




首先声明,手感与技术水平不是一回事。有的高手也会出现进入状态慢,叫做慢热。对了,慢热就是手感不好。

如何提高手感细腻程度,这个问题很刁钻!因为手感首先跟性格相关,慢性子的人,即使手感细腻,仍然避免不了进入状态慢的情况。当然,也有慢性人打球疾风骤雨的。

手感好的表现就是失误少,打球有创意,能打出“神球”,让人出乎意料。

正题是如何练就手感神功!个人认为首先要有属于自己的打法并坚持执行,长期练习后,手感自然成。不过,第二条也非常必要,那就是多思考!如何接发球,如何近台进攻,如何让对手吃你的球等等。第三条就是多练。卖油翁那句话相当的对:“无他,唯手熟耳”。

提醒一下,手感再好,也不敌技战术重要!相信你看了我的文章,手感已经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手感   乒乓球   细腻   程度   熟能生巧   落点   球员   摩擦   乒乓   力量   过程   动作   感觉   高手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