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小学生家长,每晚都在忙着陪孩子写作业,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害了孩子?

陪小学生做作业也是有技巧的:一二三年级要陪好,四五六年级要陪少。所以,所谓的陪孩子做作业并不是要坐在孩子旁边,一刻不停地守着孩子做,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反感。

为什么说一二三年级要陪好呢?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觉性、自律性和专注力都还有所欠缺,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要到位。陪好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辅导孩子,而是要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是否工整,计算是否认真,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另外,我并不主家长对孩子上课没听懂的内容进行辅导,恰恰相反,如果我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我会让她第二天自己去找老师问明白。因为这个阶段的学习,每节课的知识点并不多,只要孩子上课认真听了,听懂了,不会有作业不会做的情况。这种时候,家长关注的重点就不应该是孩子没听懂赶紧辅导,而是孩子上课为什么没有专心听讲?毕竟大班制教学,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孩子到底懂没懂,家长通过陪孩子做作业完全可以弄清楚,从而了解到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促进孩子上课专心。上课会专心听讲的孩子,成绩一般都不会差!

而到了四五六年级,孩子独立性增强,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基本可以做到上课专心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了!而家长陪的时间自然就逐渐减少!这个阶段,家长千万不要要过多地介入孩子的作业,按老师的要求签字,监督是否完成就行!如果孩子到这个阶段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就会越来越吃力,陪作业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耐心,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地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说实话,如果真到了这一步,家长和孩子都会很痛苦!




任何一件事情过度的都是有害的,包括陪孩子写作业在内也是一样的。

我的孩子现上六年级,写作业的事几乎没有让我们操多少心,他写作业的自觉性很高,速度很快,质量也较高,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全级前列。而且他小学阶段已经写了四部小说,写小说的都是在完成作业之外进行的。

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陪伴经验。

孩子才开始上学,才开始写作业,家长必要的陪伴是不能少的,但这个陪伴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尽快形成自觉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到这种习惯逐步形成后,家长就要有意的从陪伴中从容的撤出来,大胆放手的让孩子自觉自主的完成作业,家长只需要查看孩子是否按时、按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作业任务就行。

陪伴孩子写作业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强制规范阶段,一般在孩子1-3年级之前

这个阶段,最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写作业的一种心理意识和良好习惯。我给孩子强化的是六个字“快速、准确、整洁”。写作业必须专注如一,不可以分心,快速高效的完成作业,还必须要保证正确率和整洁度。3年级之前,我陪伴孩子写作业重点关注的就是这六个字,如果出现不会的问题,或者不会写的字,则先空下来,不在这上面纠结和浪费时间,紧接着进行后面的内容,待所有任务都完成后,再回头看那些不会做和空下来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头脑中建立效率概念和速度意识。

第二个阶段:宏观控制,一般是4——5年级前。

这个阶段陪伴孩子写作业主要是宏观控制。因为孩子之前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作业意识和习惯,这时候家长就不能干扰太多,影响太多。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宽松的写作业环境就行,家长基本上就可以宏观调控。等孩子把作业写完以后,家长再帮助孩子从头到尾检查和落实作业的质量,纠正和矫正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了。

第三个阶段:引领激励,一般在6年级毕业阶段。

这个阶段陪,伴孩子写作业主要是精神陪伴和引领。也就是家长给孩子创造写作业的环境条件,鼓励、激励,调动孩子完成作业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家长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检查孩子做的完成情况就可以了。

陪伴孩子写作业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不停的督促,不停地干扰,不停地指导,不停的影响,不停的指责教训。这样不但不会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和作业自觉性,反而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写作业的效率,并且还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反感写作业的抵抗情绪。

激励,表扬,鼓励是一剂良药。

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孩子充满信任和期待,要多鼓励,多引导,多激励,多表扬,这样能培养起孩子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很容易建立良好的作业习惯和主动性。




作为一个三年级孩子的家长,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年级家长陪写作业那是肯定需要的!首先,孩子太小,自制能力和专注力都不够,写着写着作业就开始分心,玩会橡皮,发会呆的事情时有发生,或者起来到处走动,喝水,吃东西,上厕所!反正就是各种借口!其次,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作业题目很多都还不会读,这时候家长必须读给孩子听!再有,家长在旁边陪伴,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但是,重点来了!陪孩子做作业应该怎么陪?孩子做作业时我一般不干涉孩子作业做得如何,我只在旁边坐着,看看书,只要她在写就不开口,她不会读的题我帮她读,她字写得不好或者题做错了都不能指出,一定要等她全部做完再叫她改正!有不会做的题先空着最后再给她讲解!这样让她有一个完整的作业过程,不要去打断她,慢慢就养成了好的习惯和专注力!二年级开始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了,我就不在旁边陪了!时不时观察下她是不是在认真做作业,每天问问她作业的量,对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心里有个底,如果超时就问问她原因,旁敲侧击地和她谈谈心!现在三年级了,作业我从来不管了,她自己的作业,还有生活上的事大多都是自己做主了!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我觉得总的原则就是陪作业可以,但不要一直打断孩子的思路,陪着就好啦!还有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发脾气哦!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如果方法不当的确会适得其反。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其中有些家长甚至会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这些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若掌握不好尺度,往往会事倍功半。

我先讲一个身边的真实例子。

一对夫妇,家里有一子一女两个孩子,其中儿子在某个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就读,女儿年龄还小,仍在读小学,成绩却一塌糊涂。一样的父母,两个孩子的成绩却差很多。除了两个孩子自身的差异,其中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参与程度。儿子学习很主动,那时候正好父母也很忙,基本上没时间管他的学习,反倒让其养成了独立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到高中,这对父母很少在儿子的学习上花过时间,甚至在家长会上,老师让家长发表一下“教育心得”,他们也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因为,儿子的学习就是靠他自己,家长几乎没有任何干涉。与之相反的是,这对父母在女儿身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却远大于儿子,可是女儿的学习成绩却并不好。他们几乎是每天都要专门陪着女儿写作业、读书、背书,还专门给女儿讲解错题,购买试卷辅导,最终只能摇头叹息。

或许这只是个例,但其中有些地方却值得家长们深思。人和人之间的确存在智力差距,但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家长过度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而且采取了不恰当的方法,难免会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1,孩子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变成了完任务,而且是被父母逼着完任务,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陪着孩子学习两个小时,不一定比孩子主动学习一刻钟有效果。

2,孩子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碰到稍微有点困难的问题就会放弃,进而等待父母的“帮助”,最终,家长越来越心急,孩子越来越心累,然后就有了“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3,如果家长自身并不具备辅导孩子的能力,又过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往往会起到反作用。特别是一些没有跟着孩子教材学习的家长,盲目用大人的逻辑和方法教孩子解题,真的是在耽误孩子学习。

4,家长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甚至厌恶学习。家长陪着孩子学习,难免会因为“恨铁不成钢”变得脾气暴躁起来,而家长对孩子发火绝对是有弊无利的。

总而言之,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学习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只能扮演引导和辅助的角色,不可过多地参与其中。

个人建议:在小学一二年级,家长陪着孩子学习也要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为主,当孩子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之后,家长就要学会放手了,只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就好。




作为一年级家长的妈妈,我觉得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要分情况来定!以我家孩子为例,我家孩子属于淘气型,由于之前放养了六年,所以我们孩子特点鲜明,遇到自己喜欢的事,一坐一两个小时,遇到不喜欢的分分钟坐不住。那么说的孩子写作业有多少孩子喜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人主动喜欢写作业,特别是孩子。没办法,我们家采取,主动写作业,节约的时间就可以放肆的玩。那么问题来了,孩子要陪写作业吗?我们家孩子数学,语文在大班学的比较扎实,所以这两科不用陪,你陪他还嫌你烦,由于小学没有英语,课外英语他又不是特别喜欢,所以写作业磕磕绊绊,作为家长实在看不下去,主动要求陪,陪写作业也就成了又喉又叫,鬼哭狼嚎,惨不忍睹,本来磨蹭10分钟能写好,这一陪20分钟又进去了,感觉越学越差,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差,身心俱疲。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正确理解孩子写作业这件事,这是孩子的事,我们的事无非是把把结果关,不能南辕北辙。




你好。最近看到网上有很多父母可以写孩子写作业特别崩溃的视频,看了觉得又好笑又好气。网上流传的不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从陪写作业开始的,前一秒还其乐融融,下一秒暴跳如雷。

第一,父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吗?

1、实际情况分析。其实陪孩子写作业,应该是有年龄阶段的。不是所有小学生都需要父母陪伴的,父母应该做的是给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自己明白写作业,包括上学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强迫的。

2、干扰。孩子在写作业,你一直在一旁,对孩子也是一种干扰。比如你看见孩子有题写错了,你觉得你能忍住不给孩子说,不去打断孩子的思路,那可能性是很小的,你一定会马上指出来,说了很多次,你怎么就是不会呢?这样孩子就出现了逆反心理。

3、依赖心。父母长期陪孩子写作业会导致孩子有依赖心理,如果父母不在,孩子就不会主动自觉的去写作业。

第二,孩子写作业,我们应该干什么呢?陪伴的方法

  1. 小学一年级我们还是应该让孩子养成写作业的好习惯,这个时候父母应当适当的进行陪伴,而不是干扰。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儿无论父母在不在他都应该写作业。当然父母检查的工作是不能少的。
  2. 到了孩子二三年级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一直陪伴孩子写作业了,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写作业,当然我们可以在家看看书,也可以做一些自己的工作,让孩子感觉父母不是在玩。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学会自己检查作业,而不是一味的让父母去检查,让他们知道做了作业以后他们是有责任检查时候做正确了。越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开始。

  3. 遇到孩子不会的作业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不能马上走过去就跟孩子说这道题应该怎么解决,而是应该去引导孩子,把书上的例题多看一看,然后举一反三的多想一想。当然我们还有一个方法是告诉孩子可以去问老师。但是在问老师这个事情上呢,我们需要提前跟老师沟通,虽然我们孩子在询问的时候可能就会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4. 如果孩子在没有得到解决方法,但是又急切想解决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按思维逻辑分步骤的告诉孩子,如何去解这道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让孩子养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豆瓣妈,欢迎和关注。




不当的陪伴方式,真会害了孩子,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严峻的现实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我把现在很多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错误做法列举一下,请家长去对号入座,看看你是否在伤害孩子对学习的积极和上进心。

1、打骂式的陪伴极易引发亲子矛盾与冲突,让孩子对写作业产生反感情绪。

很多家长都不懂儿童心理,常常用是强迫的方式陪伴孩子写作业,很容易引发孩子的不满情绪,家长看到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就非打即骂,其结果是时间长了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感。不少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感,反而是痛苦,随着年级的增高,慢慢就跟不上课了。

2、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有学习困难却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解决。

辅导孩子写作业并不是任何家长都能胜任的工作,因为家长需要学习一些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技巧和方法。但是很多家长却根本不学习,常用孩子听不懂的方式去给孩子讲解。结果讲一遍孩子听不懂,再讲一遍孩子还是听不懂,家长把孩子搞的发蒙,自己却怪孩子笨的不可救药。事实上,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根本没有协助解决。

3、家长不断对孩子进行学习干涉,结果导致很多孩子注意力被干扰和破坏。

有经验的家长非常重视保护孩子写作业过程中的注意力专注,哪怕是孩子书写不是很规范,作业中有错误,也会在孩子完成一项作业后再行引导和矫正。但是大部分家长缺乏这份等待的耐心,而是随时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问题,随时就指出。就这样不断破坏着孩子的注意力专注,不断激起孩子不良情绪,导致孩子学习习惯越来越差。

4、低质量的陪伴和高质量的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是两个概念,很多家长不知。

优秀的家长始终会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目标,如孩子放学后会陪伴孩子聊聊天,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适当安排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活动。如培养孩子时间管理意识,引导孩子主动关心学习时间。如教孩子做写作业前的准备、读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及时表扬孩子的出色表现、肯定书写的认真等。

结束语:优秀家长并不是把目光仅定位在陪伴上面,而是尽可能让孩子课外生活拥有乐趣,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只为完成课外作业,而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每天要做的各种事情,不断培养孩子基本生活技能,最终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如果家长重视孩子识字和课外阅读兴趣,并每天坚持去做,到了二年级时,很多孩子就可以处于半独立写作业状态,到了三年级就能完全进入独立写作业进程。但是请大家看看,有多少孩子到了初中都不能独立学习?问题不就是出在家长身上吗?




你只要给她养成好习惯,她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写作业,写不完不出去,而且写的字也漂亮用心,我就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女儿从大班开始我就给她养成好习惯了。现在刚上小学一年级,包括周末回来作业都是星期五下午写完的,而且写完作业还会写我给她布置的任务,速度特别快,我回家不陪她写作业,因为到家她作业都写完了我负责检查作业有没有错误,字有没有写错,工整不工整,错字会让她改正,不工整撕了重新写,她现在知道了,没撕过作业,很省心,挺好的,我觉得习惯最重要,至于陪不陪你得看时间我想陪,但是我没时间,如果等我回家吃了饭写,都八点以后了,哪里都去不了,她还得练习舞蹈基本功,久而久之作业越来越多,写的越来越晚她会厌恶,这样挺好的,都没烦恼……













现在很多的教育专家或是相关育儿书籍,都在提倡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以便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我也非常希望孩子,能够愉快并独立地完成作业。但现实情况是,一到写作业时,我就不自觉地开始咆哮了。有时候自己也觉得不能这样,但让孩子积极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作业,感觉比登天还难!有时真恨不得自己就帮他把作业写了。其中的艰辛,真的只有要辅导孩子完成作业的父母,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我看过不少关于怎样培养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方面的书藉。我总结了一下,有这样几个办法:(1)把当天需要完成的作业告诉孩子,让他自己独立完成。如果没有及时完成,等第二天去学校时,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下次写作业时,自己就知道要写了。(2)父母陪着孩子写一段时间,等过一段时间后再让他独立完成。孩子写作业时,大人可以在旁边拿一本书看。这样,孩子也会养成学习的习惯。(3)许诺孩子等写完作业后,可以看动画片。

先来说说第一个办法,我的孩子读的是公立小学,如果孩子当天没有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老师就会在班级群里发没有完成作业的小朋友的名字。意思是大人没有起到督促的作用,等下次布置作业时,大人再忙也会督促孩子把作业先完成。以免给老师留下,家长不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的不良印象。

至于第二个办法,本人也亲自试验过。等孩子写作业时,我就拿本书在旁边看。但等我已经看了好几页时,发现孩子都没有写几个字,态度也是敷衍的。我立马脾气就上来了,心想还不如打一顿来得快。

最后一个办法可能刚开始实施时,效果还不错。但过了一个星期后,你会发现孩子写作业时,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等他好不容易写完了,让他再检查一遍时,怎么都不干了!明显心思都已经不在学习上了。

以上是我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可以说是并不愉快的经历。我也一直在寻找用怎样的方法方式,能够帮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每天让孩子在吼声中完成作业。这样,对孩子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让他越来越越不愿意学习,甚至厌恶学习。

孩子没上一年级前,每当在新闻中看到,有人因为辅导作业而气急生病时,总认为没有必要这样。但真的等到了自己的孩子写作业时,才尝到个中的滋味。脾气比较急的人真的不适合辅导孩子的作业,这绝对需要拿出无比的耐心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现在有些小学生家长,每晚都在忙着陪孩子写作业,如果陪伴方式科学合理,那么会让孩子在学习方面如虎添翼,但是如果陪绑方式出了问题,还不如不陪伴,因为这种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方式会害了孩子。

哪一种陪伴方式会害了孩子呢?请往下看——

  • “这个字写得歪歪扭扭,马上擦掉重写后再做下一题!”

  • “这么简单的计算题都做错了,你怎么这么笨!马上改!”
  • “谁跟你说这个字是这样写的?我写给你看一下,必须这样写的!”

……

这样的话语是不是特别熟悉呢?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特别是孩子还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相当多的家长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样做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关心孩子,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护。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却是对孩子注意力最为严重的伤害!

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一次又一次地打扰,一次又一次地呵斥,孩子原本集中起来的注意力在这种蛮横的陪读方式下越变越差,甚至到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如果没有家长站在旁边“陪读”就无法做作业。基于此,孩子的自律意识就可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前一阵子,一名家长告诉我:“我昨天一整天很累,我孩子让我把手机拿给他查题目,结果我太困了就去睡觉去了。结果这熊孩子拿我的手机一直玩到凌晨!……”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全部“报废”了,但是他玩手机的注意力却一直“坚挺”着,这是为什么?因为做作业的时候有家长打扰,但是他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安然入睡,没有任何的打扰,再加上手机中的相关游戏比作业有趣多了,所以孩子玩手机到凌晨甚至到天亮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我认为,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最好让孩子呆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认真做作业,在孩子做作业之前,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要求:比如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认真写好每一个字,不能走神,会做的先做、不会做的留到最后请教家长。但是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做作业的思路,千万不要轻易让孩子的注意力因为你的打扰而变得涣散。一个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出问题,你想要让孩子的学业成绩有所提高,比登天还难。

在孩子做作业期间,家长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忙自己的事情不包括并不限于在孩子面前看手机、玩游戏或者把电视的音量开得很大等方面,因为这些干扰因素对孩子高质量完成作业也是相当不利的。当然,孩子做作业完了之后,如果有按家长的要求去完成作业,那么家长一定要多表扬少批评,让孩子每一次做作业的时候都有一种成就感,而不是有一种挫败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作业同样也是用科学合理的陪伴方式+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夸”出来的。

如果你是家长,你有过陪伴孩子做作业的经历吗?欢迎留言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家长   方式   孩子   作业   自觉性   注意力   小学生   主动   父母   独立   习惯   阶段   年级   老师   时间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