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传统艺术都几近消亡,如何救中国传统艺术?

我觉得保护复兴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继承,发展,创新,与时俱进。让年轻人真心喜欢,爱它,郭德纲把相声救活了,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很多传统文化,都在吃老本,没有发展和创新,几千年前,几百年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逼现代人喜欢呢,不会发展,创新,就会失去生命力,就会被遗弃,就会进博物馆,这是历史必然。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怪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作为从事传统艺术的人们,扪心自问,你们做了那些发展,思索,创新。我记得以前一个纪录片,讲一个从事吹糖艺术的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说现在从事这个的人非常少了,没错,现在的孩子谁也不会去买你用嘴巴吹出来的糖做的玩意,很脏,而且现在小孩的玩具太多了,这种不卫生,也不好带的玩具也没有市场了,那如果要让它传承下去,就得让他更厉害,更让现在的孩子接受。而不能怪我们遗弃他。




关注的人少,社会浮躁,以钱为本,以快为荣。沉下身心做传统艺术,少之又少。

需要政策及社会价值观的转换。

就像这个问题,看看能有几个人回答~






个人感觉要从考前期抓起,如今美术联考泛滥,不管是喜欢美术或是不喜欢美术,都加入了艺考大军,艺考大军变成鱼龙混杂的现象,很多人都考美术来考上大学,并且他们认为美术考学门楷低好考学,所以变成这种现象,让很多真正的热爱美术并专业很好的人,埋没在艺考大军中,艺术类高校几乎招不到很多真正热爱艺术并想为艺术奋斗的人,希望这种现象早日康复!





首先传统艺术这个概念很大,好坏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消亡是正常新陈代谢的现象。就像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能很好的留存下来,像我们的国画,书法,绝对是历久弥新的,有传承有创新更有符合时代脉络的发展,而一些落后艺术的在时代的更迭中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还有一点,现在我们认为是艺术的东西,在古代实则是古人们的日常,比如书法。书法在古代是日常书写之用,而如今我们有了各种笔,还有电脑输入,毛笔写字效率低,写书法逐渐成了一种情怀。写的人少了,但依旧在写的也是真正热爱的那一批人。还有我最熟悉的铜器,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之一,在古代是家常实用器具,而如今科技发达,选择变多了,不锈钢等各种材料的器物层出不穷,对于日常生活来说也更具性价比,铜器虽好但是造价高,自然就退居二线了。我们提出的口号“让铜回归生活”其实也是在呼吁传统文化艺术的回归,铜只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个小点罢了。

如果要往大了讲,那首先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温饱问题解决了,才有讲情怀的可能性。




授人以渔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让艺人从幕后走到台前,让艺人成为受人尊重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缔造者。




有多少人是为了看图片点进来的请举手,我先举




世界在变,时代在变?能适应时代发展,能适应世界潮流的传统工艺不需要保护。反而会蒸蒸日上。需要保护的传统工艺已经失去了其生命力,只剩一副驱壳的行尸走肉,更没有保护的必要。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纵然因为种种原因,或惋惜,或不舍!但没有必要为其招魂。




叶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传统   艺术   铜器   中国传统   大军   传统文化   文化艺术   生命力   书法   情怀   艺人   古代   现象   美术   喜欢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