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老师管理严格,课堂秩序好,但是学生成绩差年级垫底的现象?其他课年级第一?

不可否认,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让学生学好的前提条件,但是纪律好了,并不代表学生就能取得好成绩,还跟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我有这样一个同事,一直担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是很有一套的。他所带的班级纪律很好,各科成绩也不错,他对于自己所任教的科目也很上心,对学生的作业练习之类的要求也很严格,但是每次考试以后成绩却不是很好。

我听过好多次他上的课,发现他上的课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上课的形式比较枯燥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是枯燥乏味的,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这些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变得更生动有趣就尤为重要。

而这位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一般都是以比较直接的方式把知识点阐述出来,或者说是在书本上让学生勾勾画画。而在看学生听课的情况,感觉整个目光是呆滞的,反应是迟缓的,整个教室就是死气沉沉的感觉。

二、在教学过程当中,对知识的讲解不是很透彻,讲几个方法也不是很好理解。

看得出来,这位同事为了能够给学生的知识,下去还是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但是在很多知识的重难点把握上,并不是很准确,一些只需要简单讲解的知识,他可能会讲的很多,而且一些需要认真讲解的知识,他可能只是一语带过。另外在很多知识的讲解上,他所用的讲解方法也不是很好理解,所以导致听课的老师都听得云里雾里的,而学生就更是听得稀里糊涂了。

很多次考试下来以后,他的成绩都不是很好,但是由于他课堂纪律比较好,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各方面也都不错,所以经常会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却从来没有评过优秀教师或者是优秀班主任。经常会有很多老师为他打抱不平,都说为什么平时口头表扬的时候都有他,而到了真正评比优秀教师的时候就没有了呢?




班级不仅要管,还要理!老师要出成绩,严格要求不可缺少,但是感情交流,情感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先说一下我个人的经历吧:我上高一时,英语老师是一位要求非常严格的女老师,同学们如果背不下来,就会被她狠批,因此同学们都不喜欢她,私下里给她起了一个侮辱性外号,抵抗情绪非常严重,结果高二结束,学校给我们调换了英语老师,新的英语老师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班里的同学都喜欢跟她交流,甚至开玩笑。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下了晚自习,老师还在和同学们讲题,结果很晚了,有几个男生主动请缨,早护送老师回家。这种师生关系,也让班级里的英语成绩普遍提升了很多。

再来看看题主的困惑:孩子三年级,一个高级教师接手一年,管理严格,课堂秩序很好,但是两次期末考试都是年级垫底,最近的期末考试,班上90分以上的比年级第一少一半,而班里另外两科都是年级第一,因为老师是高级教师,学校领导给的建议也不考虑。

其实,这种事情发生在某些高级教师身上,就非常好理解了。老师和医生不同,并非越老越吃香,也并非越老越有经验,有些老师,晋级高级教师后,变得无欲无求,工作上敷衍了事,教学成绩自然不会高。而他们还自视清高,对于学校领导的建议,不太在乎,因为很多领导本身就比他们年轻,如果说重了,他们也不会给领导面子,有的甚至抱着“打不了不上课”的态度,领导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办法。

影响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非课堂秩序好就一定能出成绩,除了上面提出的感情交流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备课是否认真,作业是否批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基础而又扎实的工作,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做不到这些,成绩是不可能好的。

所以,学校里真正的骨干,一般是中级教师,他们有经验,有经历,有追求,有干劲,正是干工作的黄金时期。

如果遇到了上述成绩差的老师,我建议家长不要抱怨,要主动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说出自己的困惑,或者鼓励孩子多问老师,多和老师交流,以我的经验,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

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欢迎关注!




课堂秩序好不代表孩子们都听进去了呀,可能是被老师威压所制,不敢说话,不敢乱动,很安静,但是未必听进去了!身体没动不代表思想没开小差!亲身经历,六年级四个龙班,都是学习较好的孩子,一班的纪律最差,上课总得花时间维持秩序,其它班纪律都尚可,不需要老师专门提醒,可每次考试下来,一班永远把别的班甩在后面,搞得好像入班时专挑过似的,但其实不是,四个班学生素质想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一班的学生多半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想法多,老师一个问题,都踊跃发言,各种争抢,思想碰撞,慢慢把不那么积极的学生也带起来了,整体也起来了,但这样上课秩序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强力压制,只强调纪律,势必适得其反,会打击学生积极性,学生越来越沉闷,成绩还能有多好?所以对不同的学生老师也要有不同的招数,不能千篇一律只要求坐端安静。




为什么老师管理严格,但学生成绩还是在年级垫底?因为管理严格只是提高成绩的前提,想提高成绩,光靠严格管理肯定是不行的。其实我也是个严格的老师,捂脸捂脸。

我带班的成绩就一直很优秀,不管哪一届同年级有哪些老师,我的班级成绩稳居前三,从没掉下去过。第三都很少,基本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我们一个年级七个平行班,上学期我班级均分99点多。

给大家分享下我的经验:

第一、有效沟通,取得家长支持。

我今年从一年级开始带班,我是班主任。学生进班第一天,家长都送进班里,我就跟家长摆明态度。

我的班纪律要求高,我会很严格,尤其开学前两个月,我可能会是孩子嘴里很坏的老师,上课没有笑脸。如果觉得不能接受,赶快说,我也能心中有数。因为想要好成绩,班级纪律好,是前提。

但是两个月以后,班级纪律已经定型了,我会慢慢和孩子们处好关系,笑脸相迎,变成温柔的老师。家长表示能理解,为了孩子好,可以接受。

第二,班级纪律管下来,学风建设好。

我从开学初每天会提前进班,开始选小助手,培养学生领读什么的。因为都是陌生学生不了解,所以只有通过实践来发现了。

那些活跃的,大胆的,已经掌握了拼音的学生就跳进我眼里,开始一个个试用。接下来的时间,挑选出班长组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

我的课堂上最开始一周没怎么上课,主要教纪律,培养各种习惯。比如,进班要喊报告,上课想说话要举手,老师点名才能说,别人说话不允许随便打断等。

所以一段时间过后,习惯养成,我稍微去迟两分钟,就发现打扫卫生的孩子在扫地,管纪律的在讲台上站着管纪律,领读的同学在带读。其他班老师路过我班,都会羡慕,这班小孩真好,真自觉。

第三,宽严相济,教方法。

老师可以对学生严格,但也要有度。假如孩子看见老师就怕的厉害,连问题都不敢回答了,还怎么能学好。

刚开始严格是为了把纪律管下来,等到纪律好了,成型了,老师要开始怀柔了。我一般会下课留在教室,跟孩子们说话,早晨打扫卫生,我会一起扫地,其实就是找机会,自然地亲近孩子们。慢慢的,我也就跟孩子们打成一片了。而且,脸一板,班里立刻鸦雀无声,说起笑话,全班一起哈哈大笑。

好老师要教孩子怎么做,拿扫地来举例,我不会说只安排孩子留下几个扫地,然后做甩手掌柜。我是拿着扫把让孩子跟在我身后,教他们从哪里开始扫地,桌子下,板凳下怎么扫。很快孩子们就能自主打扫卫生了。

学习也一样,生字怎么记课文怎么背?先读,一定要读熟练,自然就能熟读成诵了。学习方法有了,孩子自然觉得学习轻松,愿意学。

最后,建议老师们除了在管理纪律上下功夫,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学习。作为学生,决不能被动等着老师灌输,自己也要主动问。

配图就是我的班级我的学生。







老师管理严格,秩序良好,这只是一个学习前提———学习环境的创设,但是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绩垫底,这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既然其他的科目都是年级第一,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学习态度相比其他班没有问题,但是其中一科成绩垫底的话,那就与这科的老师有一定的关系了。

管理严格没有错,但是要有度。学生是人,不是机器,学生是有情绪的和情感的。

之前一个同事管理严格,校服不穿不让进教室,更不用说其他的小违纪了,嘴上不饶人,但是只是靠惩罚去管理,没有注入情感,学生表面服从,内心也很难去认同。

情要不通,那任凭说的在对,学生心里抵触,不认同,理是不通的,学生只是表面的学习,课下根本不下功夫学,只是应付,学生成绩是不会好的。

所以把学生当成人去教育,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要侮辱,打骂学生。利用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质疑,好奇中去学习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到新知识的快乐,成绩会好起来的。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身边不存在。同样的学校,班级间差距不大,若一班学风正,纪律好,二班纪律差,那二班肯定考不过一班。

不同老师间水平差异也得承认,但特别优秀的教师也是凤毛麟角,其他教师水平差异不大。

根据我的经验,屠家(特别严格)老师带的学生成绩一般都好。知识点是死的,考法再活都有迹可寻,因此,能管好纪律的老师,成绩都不会太差。




很难说。有的学生纪律宽松时,思维活跃成绩好,纪律一严,思维凝固成绩一般;有的学生纪律严成绩好,纪律松成绩一般。如果三个老师两个强势一个较民主,那强势的成绩就好另一个就差一点,学生用功在强势老师的科目上就多一点。




课堂秩序好,未必学生学习就好,你不要以为学生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就是在学习,如果你仔细观察,其实不然,他们不是在抚弄衣服,就是在发呆,思想开小差……当然每科有每科的学习特点,比如语文和英语就是要多读,一节课40分钟,老师最多讲20分钟,那剩下的20分钟就是用来读和写的,数学那就不一样了,要读要写要算,马虎不得。至于垫底,那就归结于要么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要么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提出此问者,明显心理有问题。事实上,课堂成绩是更好。你故意说成绩班级垫底,实则是批老师管理严格,你想要求老师不管课堂纪律,让学生成绩垫底,然后借此骂老师。你很阴险!真不知道,老天如此不长眼,有你这个病人在此作浪。(请见谅,实在忍不住开骂两句)




老师管理严,课堂纪律好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要让学生学习好,老师必须业务熟,老师首先要掌握好这部分内容中那是重点那是难点,哪些知识好考到,不仅要把这部分知识的解题规律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给学生讲清楚,多练习,还要适当补充扩展一些相关知识。学生见多识广,就完全有能力应付一切考题。就会有好成绩。同时班主任老师还要会做学生的思想开导工作,学生一课考完后,若感到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对自己考试的结果不满意,思想上会有压力,就会影响下一场的考试。这时,老师应该给学生减压,老师要告诉学生,你考的虽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但在所有考生中你的成绩还是很好的。只要你没有压力,精神状态好,下一科一定能考好。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相信你是我班的尖子生。这样,学生的成绩肯定会超水平提高。这是我在学生高考时必用的方法。学生高考时每考一场,下场后,我必须亲自给每个学生谈一次话,根据学生情况,状态,用他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来安稳鼓励他。学生考的再差,老师当时都不能说差。都说你考的并不差,只是没有达到你的理想。但在所有考生中你的成绩仍然是好成绩。只要你下几场正常发挥,你一定会成功。这样下来,学生就能超水平发挥。成绩一定会好。请各位班主试验一下,很有作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秩序   课堂   成绩   年级   老师   学生   班里   纪律   班主任   班级   家长   现象   经验   孩子   方法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