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的高价护肤品,未达到理想的护肤效果,会尝试中医药护肤吗?

当今之世,颜值当道,甚至出现了“颜值即正义”的理论,不管这种理论是对是错,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你的形象价值千金”,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能让你拥有比其它人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收入来源、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晋升机会、更大的录用和升职机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生活美容、医疗美容、整形、微整形已经进入整个社会,不管男士女士,追求美已经蔚然成风。



那么,古代的情形又如何呢?跟我们一样吗?

古代的先辈,其爱美之心比起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毫不逊色,古人的爱美史,有记录的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散布于黄河中上游的一新石器文化,它的早期,距今约六、七千年。在陕西华夏的元君庙墓地中,429号墓是两个少女的二次合葬墓,在墓中一个女孩骨架的颈边,发现了骨珠785颗,这大概可称的上是中国较早的项链了。而另一个女孩的头骨前额染有红色。这种“涂朱”现象,可以反映出她们生前的生活习惯。头部涂朱,除宗教仪式的意义外,它也表明了该时期的女孩生前有脸上抹红的习惯。“红颜”这一美女的代称,追根溯源,大约可以上推到仰韶文化时代。



接着我们来看山东和苏北,这里是“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这种文化的早期,约从公元前4300年开始,距今约6300年。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小巧精致的手工艺品,有出土的钻孔骨珠,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此外,还出土了刻有猪头的牙饰和其它骨饰品。

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古人们盛行装饰,不分男女,都喜欢佩戴一种由成对猪獠牙制成的,被称为“束发器”的发饰。大汶口的墓地,半数都出土了用来美发束发的玉笄、骨笄和象牙梳子,喜欢汉服的各位美女俊男们想必对“笄”这种配饰并不陌生,而不了解汉服的各位俊男美女,对“梳子”是什么也肯定不会陌生。另外墓地还出土了不少玉质、角质、骨质,石质的指环、臂环等环形饰物,可见中华佩戴环形饰物的习俗,由来已久。

关于指环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指环起于殷纣王时期,源于汉人董仲著《春秋繁露》中提到纣王在杀死一个小国的诸候后取下了他的指环。

而在西方历史中,西方学者称“翻开历史的第一页就见到了指环(Ring)”,通过古罗马文学家乔芬纳尔的著作,我们知道不仅罗马人有了指环,古希腊人和古埃及人也同样有了指环,而中国指环的历史,即使不比西方更早,至少也同样久远。



再转目长江流域。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位于川、鄂交界的“大溪文化”中,出土了许多玉、石、骨、蚌和象牙制的装饰品,有众多的玦、镯、璜、环、珠等等古饰品。所谓“圆者为环,缺者为玦”,玦是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古代常用以赠人表示决绝:绝人以玦。玦还有另一种意义,戴于右拇指助拉弓弦之器,俗称“扳指”。璜是一种弧形的玉器。一般都认为“半壁曰璜”,其实多数璜只是壁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是四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至于环、镯、珠,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重复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西地区夏家店文化的墓葬中,出土了金耳环、铜耳环,这大约是现今所知的中国历上最早的金耳环了。

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到公元前4000年的大溪文化,这段时期,在中国美容历史的长河中,被称为“先秦时期的美容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长江流域   仰韶文化   环形   饰品   梳子   俊男   指环   公元前   墓地   中医药   护肤品   中国   高价   时期   古代   理想   效果   更多   文化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