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北京奥运会,巅峰巴特尔为何落选男篮的12人大名单?

巴特尔,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好的球员之一,而是被人们称为“移动长城”中的一员。虽然巴特尔的NBA生涯令人惋惜,但是在CBA巴特尔还是取得不俗的成绩,他更是一度牢牢占据了国家队球员的核心。可是让很多球迷疑问的是,08年北京奥运会,为何还在巅峰期的巴特尔落选了男篮12人大名单?那啥,还请诸君听我往下细细道来。

巴特尔为何落选08年北京奥运会12人大名单?

关于巴特尔的落选,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解释是当时的巴特尔已经33岁,年龄太大,状态下滑,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在奥运会结束后的一年,巴特尔在CBA赛场上场均砍下15.5分、10.2篮板、4.1助攻、1.2盖帽,获得了CBA的常规赛MVP。而且在巴特尔被淘汰的那一年,他场均在CBA可以砍下17.4分、13.9篮板、4.6助攻、1盖帽,虽然已经是33岁,但是巴特尔显然还是在巅峰期。SO,还在巅峰期的巴特尔为何被淘汰了呢?

巴特尔为何被淘汰出最后的12人大名单呢?要知道在此前的男篮集训中,巴特尔一直都在男篮大名单。在时隔多年之后,原来的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的书中给出了答案。原来2004年男篮的集训中,在名单还没锁定的时候,巴特尔还算积极。但在唐正东和巴特尔的选择中,当巴特尔胜出后,大巴开始懈怠训练,他以自己腰部受伤为理由,经常中训练中偷懒,甚至缺席训练。巴特尔的态度让当时责任心极强的姚明非常不满。在2004年奥运会首场比赛惨败给西班牙后,姚明终于忍不住开火指责巴特尔训练不够认真,而老前辈巴特尔也认为年轻姚明太猖狂,用你打的也不怎么样回击,两人也因此产生了矛盾。


2008年,姚明已经不是那个毛头小子了,“出这个门,我让你进不了国家队”他的一句话可以让怒摔球衣的孙悦乖乖回来训练,而因为此前的过往和不快,巴特尔也没有再进过国家队。


东球弟侃球:

虽然双方都否认有矛盾,但是李元伟的爆料以及巴特尔球衣退役没有邀请姚明等等,这段故事应该是真的,两人之间的问题,让33岁的巴特尔没有在出现在北京奥运会,这是其一。其二,当年的内线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杜锋,巴特尔的机会也并不多,或许这也是 大巴放弃争取的原因吧。







08奥运男篮的12人大名单是: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王仕鹏、朱芳雨、陈江华、李楠、刘炜、孙悦、杜峰、王磊、张庆鹏。



其中,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三人是内线,或者直接点说,就是中锋和大前锋(王治郅、易建联可以摇摆打4),锋线是朱芳雨、杜锋、李楠、王磊,后卫线是陈江华、刘炜、孙悦,这三个人主要打控球后卫,王仕鹏和张庆鹏2人主要打得分后卫。

这个配置,是比较标准的12人大名单配置,各条战线和各个位置都有兼顾,算上可以摇摆的人,可以说,充分考虑到不同对手可能出现的情况和万一有伤病出现的应变策略。

认同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看,巴特尔能够PK掉谁。很显然,谁也不可能。

首先,姚明,不可能,毕竟,08年的姚明,绝对的生涯巅峰时期,在NBA都可以说是第一中锋,更别说在中国男篮的地位了,妥妥的第一人,没有任何异议。

王治郅,也别想了。毕竟,此前,王治郅发生过滞留美国不归的事情,被篮协雪藏了几年,后来解封,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08奥运男篮是本土作战,为了创造历史最佳战绩,派出最强阵容。从篮协能够宽容王治郅,本身就是对王治郅实力的认可。毫无疑问,姚明与王治郅的组合,是当时公认的中国男篮最强的内线搭档。

那么,有且只剩下一个可能,就是PK掉易建联。不过,考虑到巴特尔当时的年龄,75年的人,08奥运的时候接近33岁,这唯一的可能,也几乎不存在。理由不难理解。第一,自己年龄偏大,加上此前参加过两次奥运会,表现也并非统治级,没有到男篮必须要他的地步。第二,所有国家队都会考虑传承的问题,在同位置上已经有两个当打之年的球员坐镇的情况下,必定会带一个新人或者小将,见识见识场面,积累积累经验,以尽量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青黄不接的情况。官方年龄87年的易建联,08奥运的时候,还不满21岁,就是作为希望之星培养的。事实上,85年的孙悦、89年的陈江华,都有这方面的考虑。



像我们说的,上述三人,都PK不掉,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就是篮协为球员开绿灯,宁可缩减其他位置的一个人,也要带上他?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不在巴特尔身上。很简单,巴特尔的咖位,不够,分量和荣誉不够格。有哪些人够格呢?巴西的巴博萨36岁还在为国家队征战,斯科拉38岁还继续经验国际赛场。这些球员,在NBA都是一把好手,国际赛场更是不在话下,在本国国内同位置也是多年的第一人选择,所以,他们哪怕年事已高,仍然是国家队的不二人选。不过,尽管他们的故事很励志,但是,他们的国家队,却很尴尬。毕竟,那些年,巴西男篮也好,阿根廷男篮也好,都被人诟病人员老化,而他们的成绩,也未能重现当年的辉煌。

至于中国男篮,众所周知,后来也是有这么一个人,连球迷都不忍心看他继续征战,但是,在男篮无缘奥运会后一度也萌生退意,给年轻人让位,后来还是没有顶住压力,继续扛起球队,他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当年的希望之星易建联。我想,这种情况,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然而,如今的中国男篮,确实是近些年来,低谷中的低谷。

所以,当年人才辈出,我们为一些优秀球员无法入选国家队而感到遗憾,绝对是幸福的烦恼。如今,想拥有这种幸福的烦恼,都是一种奢望。过来人,更能体会这种感受。





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我国的运动健儿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男篮也在观众的呐喊助威中越战越勇,最终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绩,追平了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中的最好成绩,那年中国男篮在和排名世界第二的西班牙男篮(当时的排名)对阵时将比赛拖入加时,差点就将西班牙拉下马,实力强劲。

当年中国男篮的12人大名单为: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王仕鹏、朱芳雨、陈江华、李楠、刘炜、孙悦、杜峰、王磊、张庆鹏。可以发现,当时在CBA大杀四方的巴特尔落选了12人大名单,巴特尔在NBA效力过,回国后在CBA打出了统治了,为何会落选呢?

有些人说是因为巴特尔与姚明不和导致的,2004年男篮集训的时候,巴特尔成功挤掉唐正东入选男篮12人大名单后就开始放松,经常在训练中偷懒,甚至缺席训练。在中国男篮惨败给西班牙后,姚明指责巴特尔训练不够认真,巴特尔则觉得姚明作为晚辈太狂妄了,两人因此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2008年的时候,姚明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男篮一哥,他和巴特尔不和,自然不想跟巴特尔在一起打球,就像当初乔丹挤兑托马斯一样——“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我个人觉得这个观点太过片面,哪些球员能入选国家队不是姚明说了算,是篮协说了算,是在集训的时候看个人表现而定的,姚明可以适当的提意见,但没有决定权。

此外,别把别人想得和自己一样心胸狭隘,姚明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球员,拥有出色的大局观,在国家荣誉面前,他不会因为自己的私利损害国家队的利益,再说了这事传出去对姚明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对他的名声影响很大。如果巴特尔的实力能够帮助到国家队,那么他肯定能凭实力入选,他落选的真正原因是实力不行,不要整天想着阴谋论。

那年巴特尔33岁,在CBA场均贡献17.4分13.9个篮板,作为一个从NBA回来的球员,这样的表现其实并不算惊艳。奥运会过后的两年,两度获得常规赛MVP,但是个人表现都比较一般——2009年,他场均贡献16.3分10.2个篮板,2010年,他场均贡献13.8分9.6个篮板。

这段时期巴特尔在CBA是MVP级别的球员,但是他并没有打出超强的统治力,总决赛面对苏伟的防守时,他的表现很糟糕,而且不是一次总决赛,是连续三年在总决赛中被苏伟防死。试想一下,巴特尔连苏伟这一关都过不了,面对其他国家又灵活身体素质又好的中锋,巴特尔能贡献什么?

巴特尔是一名力量型的中锋,本来速度就很慢,当时他已经33岁,移动更慢了,他赖以生存的力量优势也大不如前,连苏伟都能防住他,其他国家的中锋也能防住他,他在进攻端已经没有优势,这样一来他就没有入选国家队的必要了,因为他在防守端的表现是灾难级别的。

作为一个身高2米11的大中锋,巴特尔在CBA的场均盖帽只有0.9次,在防守国内球员时,他也没有好的表现。到了国际赛场,对手会一直利用他脚步慢的缺点攻击他,不管是对面是中锋还是后卫,巴特尔都防不住,成为国家队的防守黑洞。巴特尔在国际赛场的表现一直都不太好,偶尔有高光时刻的,但是发挥失常的时候占多数,更何况当时的巴特尔已经33岁,在进攻端的贡献非常有限,在防守端形同虚设,带他出征弊大于利,与其这样,不如把他的名额留给其他人。

当时姚明是NBA前五的球员,是当之无愧的男篮一哥,他已经占了一个内线名额。王治郅虽然已经从NBA回到CBA,但是在CBA打出场均26.4分9.8个篮板2.3次助攻1.6次抢断1.9次盖帽的数据,投篮命中率为53.8%,还有44%的三分球命中率,他的表现比巴特尔好太多了,他是一位空间型的内线,跟姚明搭档时可以帮忙拉开空间,姚明休息时也能独挡一面,他华丽的脚步可以在内线做文章。

此外,当时易建联已经是一名NBA球员,而且是在首轮第6顺位被选中的,新秀赛季大部分时间以首发的身份登场,在NBA场均可以贡献8.6分5.2个篮板,易建联的爆发力和弹跳是中国男篮所需要的,他也占了一个内线名额。

这三位球员身高都比巴特尔高,姚明2米26、王治郅2米16、易建联2米13,姚明是绝对的首发中锋,王治郅和易建联则可以出任中锋,也可以出任大前锋,而且他们两位能里能外,姚明休息的时候能打内线,跟姚明一同在场的时候可以在外面拉开空间,姚明被包夹出球的时候能用投篮惩罚对手,在防守端他们也有更快的移动速度,这些巴特尔做不到的。

综上所述,巴特尔落选2008年男篮12人大名单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实力不够,他上了年纪状态下滑,又碰到姚明、王治郅状态正好的时候,还碰到一个正在崛起的年轻小将易建联,这三位球员巴特尔一个都挤不掉,最终落选了。

当时男篮的阵容非常灵活,内线有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联,锋线有杜峰、李楠、朱芳雨、王磊,分卫有王仕鹏和张庆鹏,控卫有孙悦、陈江华、刘炜。这套阵容非常协调,有打篮下的,有能投中距离的,还有几位出色的三分投手,在防守端也没有绝对弱环,所以才取得了世界第八名的好成绩,当时我们以为这是中国男篮崛起的开始,没想到却已经是巅峰,如今我们连奥运会都进不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出现2008年那种人才济济把巴特尔挤掉的盛况。




巴特尔,曾经单手“撂倒”奥尼尔的男人,01-02赛季进入过NBA,在掘金、马刺和猛龙都打过球,而且还是中国第一个获得NBA总冠军的球员。

巴特尔和姚明、王治郅合称中国三大中锋,巅峰时期场均24+14,但他为啥没进入08年国家队呢

巴特尔身高211cm,体重130kg,属于国内顶尖内线大杀器,巅峰时期曾经6个赛季场均砍下20+10,即便是08年奥运会前夕,他也能场均上场41.1分钟,得到17.4分13.9篮板4.6助攻1.3抢断1.0盖帽,命中率高达53.3%。但这么厉害的他,为何未能进入08年奥运会呢?原因主要有下面2个。

第一:当年的中国男篮内线实力强大,不仅有当时的NBA第一中锋姚明,还有全能的王治郅,以及同样征战在NBA赛场上的易建联,内线球员已经够多了,巴特尔打法跟大姚很像,也是大吨位内线,放在一起位置作用重叠,而巴特尔的实力远远不如大姚,所以才最终落选。

第二:巴特尔和姚明的关系不好,据说04年雅典奥运会巴特尔就曾因为训练偷懒,而被一向要求严格的姚明呵斥过,两人关系闹的很僵,08年大姚成为了中国男篮的绝对核心,所以就没有让巴特尔入选国家队,要知道当年大姚可是直接怒斥孙悦“出这个门,我让你进不了国家队”的,可见大姚的好胜心和对队友的严格苛刻。

个人认为大姚和巴特尔有矛盾是真的,毕竟巴特尔球衣退役都没有叫姚明,不过后来两人应该和解了,毕竟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结,两人都是中国男篮的功勋球员,都为中国男篮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没必要闹的那么不开心,而且退役后,巴特尔成为了内蒙古篮协主席,而姚明是中国篮球的篮协主席,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与其生闷气,还不如一起合作把中国篮球搞好。




08年奥运会12人是:姚明、王治郅、易建联、杜锋、朱芳雨、王磊、李楠、孙悦、王仕鹏、刘炜、陈江华、张庆鹏。其中,姚明、王治郅、易建联3人在内线(中锋和大前锋)杜峰、朱芳雨、王磊是前线,孙悦等6人是防守队员。

巴特尔是中国篮球历史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被誉为移动长城的一员。虽然巴特尔在NBA的职业生涯令人遗憾,但巴特尔在中国篮球协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坚定地处于国家队球员的核心位置。但是让许多粉丝好奇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

从08男篮阵容上看,带了3个内线、4个锋线、5个后卫,还是看出球队在外线上比较吃亏,还是多储备了些队员。

从纯内线的配置上,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联是十分够用的,彼此的角色功能也是十分互补。姚明是攻防核心,易建联作为先发大前锋,王治郅随时能提供内线火力。考虑到姚明要打很长时间,配置一个功能和姚明重叠太多的巴特尔就意义不大了。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和姚明之间的不愉快经历。据说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大名单还没确定下来之前的集训中,巴特尔的表现还较为积极,而且当时的巴特尔29岁正值生涯最巅峰,并且刚刚从NBA获得总冠军戒指归来。但在确定最终名单的时候,巴特尔在和唐正东的竞争中胜出后,巴特尔的训练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开始变得懈怠,并以腰伤为由多次缺席球队训练,并且在训练时经常身穿印有马刺标志的衣服以及摆弄总冠军戒指。其他队员的资历都没巴特尔高,也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台面上去讲。不过当时的姚明作为中国男篮的领袖,巴特尔的做法让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的姚明看不下去了,他指责巴特尔不要将这种地方球队的风气带到国家队来,既然选择参加中国男篮,那就必须摆正态度去积极训练。面对指责,巴特尔显然不会服气,这时候两人的矛盾就已经基本无法调和了。

篮球是团队运动,当队友之间已经产生了隔阂,那篮协一定会在短时间内舍弃一人,最终巴特尔没有出现在08年大名单中。

不过现在他们一个是内蒙古篮协主席,一个是中国篮协主席,都在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积极的贡献。




巴特尔是我国篮球名宿,更是第一个在NBA获得首发和总冠军戒指的中国球员,与姚明和王治郅被称作中国三大移动长城,为中国男篮摘金夺银立下汗马功劳,遗憾的是最终没能入选北京08年奥运会大名单,球迷和媒体纷纷猜测这是他和姚明产生矛盾的后果。

关于巴特尔和姚明之间的故事想必很多球迷也都有所耳闻,起初更多人只是将其作为一个绯闻来说,直到原国家男篮中心主任李元伟在自传中描述两人发生的矛盾才真正令人相信。事件起因主要还是在04年雅典奥运会集训期间,巴特尔当时的资历和能力都是队中顶级的存在,又刚刚获得NBA总冠军戒指不久,在与唐正东的竞争中获胜之后就经常以腰伤为由偷懒甚至缺席训练,据说还时不时摆弄他的总冠军戒指和马刺球衣。

资历老能力又出色的巴特尔难免有一些特权,这给球队带来了一些非常不好的影响,奥运会期间的中国男篮有些凝聚力不够强,姚明在赛后直接怒斥队中有位球员说不要把地方队的懒散作风带到国家队来。明里暗里都知道是在讽刺巴特尔,巴特尔听后当然是怒不可遏,直接回应姚明说道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明明他自己打的也不怎么样,集体项目靠的是大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两人就此还产生了一些隔阂,这件事情最终也是在多方面的协调下才得以解决。随着姚明在NBA的成功,他的影响力和在球队中的地位已经无人能及。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巴特尔没能上场要说和姚明没有一点儿关系绝不可能,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巴特尔年龄偏大不能适应比赛强度,事实上,那个赛季的巴特尔表现非常出色,在CBA赛场依旧可以砍下两双的数据。

最终没能上场和姚明有一定关系,同样也和他的大法以及移动速度不可分割,易建联的成长也需要奥运会来锻炼,巴特尔体型大移动慢,打法和姚明基本相同,形成了一定的冲突,此时的中国队更需要能拉出到外线的大前锋,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巴特尔落选北京奥运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姚明,易建联,王治郅未横空出世之前,国内内线球员一直以巴特尔著称,巴特尔更是进入过NBA,获得过马刺的总冠军戒指,在2008年之前,几乎所有的世界大赛当中巴特尔从未进行缺席,2004年的奥运会是巴特尔代表中国男篮参加的最后一次世界级别的大赛,自此以后,巴特尔再也没有出现在中国男篮的队伍之中。

巴特尔此人虽然打球还可以,但是整体来说人比较涣散,训练不专注,当初初出茅庐的姚明,对此很是不满意,发了牢骚但是作为老资格的巴特尔并没有把姚明当一回事儿,自此之后,由于姚明在NBA打出了上佳的表现,而且有了很好的影响力,中国男篮以后也是命为中心打打造国家队,中国男篮为了确立姚明在国家队的绝对核心地位,自此以后,巴特尔再也没有进入过中国男篮国家队,在备战奥运会集训期间,就连当时的刺头孙悦,不服主教练的管教想要罢训,被姚明好好修理一番后乖乖训练起来。

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男篮的巅峰时期,当时内线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三大核心都有过NBA的经历,在锋线群有朱芳雨,王世鹏,王磊等cba的成名好手,唯一不足的是后卫线略加显得有些薄弱,巴特尔作为高大型的技术型,强力型内线中锋,在08年其实并没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当时中国男篮内线有姚明一人足矣,本以为2008年是中国男篮巅峰开始的序幕,但是没有想到却是谢幕之作,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中国男篮任重而道远,往事不堪回首。




2008年参加奥运会的主力中锋姚明,主力大前锋易建联,轮换阵容:大前锋/中锋王治郅、大前锋杜峰。巴特尔速度慢基本就只能打中锋,易建联是重点培养年轻人,巴特尔能换掉王治郅或易建联中任何一人都不太像,大概率只能说当时中国队大个子人才济济巴特尔才落选的。

08年的巴特尔在CBA还是可以,可是他的移动能力运动能力较巅峰期差了很多,在奥运赛场上特别吃亏。还记得大唐么,唐正东也是CBAMVP选手,可是在国家队呢?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中韩对抗,每当河升镇上来,大唐也就上了,河升镇下了大唐也就下了。巴特尔08年能干的也就这事了。

巴特尔之所以落选2008年奥运会男篮阵容,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男篮人才聚集,内线有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联三大高手,他无论谁PK都不占优势。他的年龄、移动速度是他的两个短板,因此,巴特尔的落选属于正常的优胜劣汰机制所致。

以前经常有人因为谁落选不服,应该取缔谁谁的,就问一句,08年男篮12人中,巴特尔能取代谁。

其实吧!姚明易建联王治郅我就不说了,剩下的九人,刘炜,朱芳雨,孙悦是后卫和小前锋的不二人选,陈江华是后卫线未来的希望,张庆鹏是第三控卫,三个控卫不能少。杜峰,王磊和王仕鹏当时也是大前小前和后卫的第一替补,总不能就一个首发,没有替补吧?李楠我就不说了,虽说职教能力有所差距,但是当时的三分能力真的是和朱芳雨不相上下,而且得有个老将压阵,他资历老,敢说,能力也不差,所以他是更衣室里的首选。

不得不承认,巴特尔防守太慢在亚洲可以,和欧美中锋对比只能算一般般,防守跟不上进攻没机会看过他打球的都知道。

国内不仅仅是职业球队职业球员,哪怕是半职业球队球员,很多情况都存在一个“懒”的状态。打出来的,自认水平和天赋足够了,就安于现状,现在职业圈真正像易建联那样保持自律的球员,真的非常之少。




巴特尔,前中国男篮球员,曾效力于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并跟随马刺队确定NBA冠军,最为强盛时期在CBA场均轰下20+10,巴特尔和姚明,王治郅合称中国长城。

那为什么巴特尔会落选男篮12人名单?

我们先看一下08年奥运会名单: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王仕鹏、朱芳雨、陈江华、李楠、刘炜、孙悦、杜峰、王磊、张庆鹏。

在这份名单中,我们不难看到内线球员分别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杜峰。四名内线中都是可以形成互补的在大前锋位置上,易建联三分命中率到达了36.5%,杜峰也有一手稳定的三分。在中锋的位置上,姚明是无可争议的首发位置,而王治郅无论从脚步,投射,意识上都要优于巴特尔。无论从战术的安排和竞争力,巴特尔都逊色于上面四位内线,因此在内线的选择上国家队放弃了巴特尔。

虽然巴特尔曾经在NBA效力过一段时间,但都是作为轮换边缘的存在。而且巴特尔的进攻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以顺下吃饼,二次补篮和少量的低位单打组成。巴特尔单一的进攻手段并能消化一定量的球权,而且对国家的战术多元化产生了阻碍。巴特尔最引以为傲的身体和力量也会因为比赛水平的提高,优势没那么突出。

除此之外,还流传这姚主席对巴特尔的训练态度有些许不满,因而建议不招巴特尔进入国家队。




原因有俩点:

1.姚明和巴特尔的矛盾

这个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从最早的小道消息到最后的被证实,确实在04年的时候二人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在这里不好说到底是谁对谁错。


我们只能说,在08年的时候,姚明是国家队绝对的核心,虽然当时巴特尔在CBA中也能拿到场均俩双的数据,但是和姚明在NBA中的成就相比的话就有点黯然失色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队选择谁,答案其实很明了。

2.不选巴特尔是因为有更好的选择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当时国家队选择的内线球员有谁?


姚明、王治郅、易建联,这三位我估计当时国内还没有人能够代替他们的。

考虑到当时我们所面对的对手,在内线方面已经有了算是一流级别的配置,所以一方面是没有必要在浪费一个名额给到内线了,另一方面是当时如果选择的话也只能是巴特尔了,但是,巴特尔和姚明的功能效果几乎是一样的,所以综合考虑下还是没有选择巴特尔。


刚好现在杜峰指导下新一届的男篮大名单也出来了,其实特别感慨,原本08年的男篮会是我们篮球走向世界的开始,谁能想到却成为了绝唱。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大姚   男篮   马刺   名单   篮协   球员   内线   中锋   篮板   巅峰   后卫   国家队   赛场   北京奥运会   中国男篮   奥运会   矛盾   人大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