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用M档参数怎样设置,才能拍出高清夜景美图?

相机用M档参数怎样设置,才能拍出高清夜景美图?

要拍摄出高清的夜景的美图,尽量用低感光度拍摄是最基本的条件,这样图片的躁点少。另外需要用三角架对焦清晰。

低感光度,慢门,满足以上条件需要用三角架。一般在拍摄夜景多数用M档,这样更方便和准确曝光。

但实际拍摄中如何设置M档才能准确曝光呢?假如我们设置感光度以ISo100为例。

如果有测光表就可以准确测出环境光,再要把测光表测出的曝光数据相应增减曝光量拍出几张,再选出一张最合适的曝光组的图片。当然多数情况我们是没有测光表的,为了省钱和方便也不会有测光表。那我们就靠相机内部的测光系统来测光,现在的数码基本上都有内部测光系统。

评价测光方式或中央重点测光,M档时先确定曝光的光圈,一般把光圈设定在F5.6-8,再根据相机内部测光系统确定曝光时间,在取景框里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光标在移动,当移动到中间0位置时,即相相测光系统测出曝光刚好合适。 但这不是我们最终不是我们准确的曝光组合。如画面是亮部区域较少,在基础上相应的减少1/3-2/3EV值。如画面亮部区域较多,在此基础上相应用的增加1/3-2/3EV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亮部不至于过亮和暗部不至于过暗,使整个画面过渡自然。

最后和各位朋友说一下,用手动档M去拍摄,不管是拍摄夜景还是其它,为了熟练掌握,还是需要多拍积累经验,才能更好运用M档,运用M档拍摄才是摄影中最大的乐趣!




你好,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拍出一张理想的高清夜景美图,需要的因素有很多,我给你以下几个建议。

在搞清楚M档参数设置之前,要先明白光圈对于成像的影响。日常拍摄中,我们都了解,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照片对焦点之外的虚化也越大。相反,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照片细节记录的就越多。明白了这个原理,我们就该知道,想要拍出高清的夜景照片,尽量要使用小光圈去记录更多细节。

再有就是感光度,我们都知道ISO数值越高,噪点越多,所以尽可能的开低感光度,比如100,就可以了。

光圈缩小,曝光时间就增加,夜景中灯光太亮的情况下,把快门速度增加一档到两档,减少进光量,宁欠勿曝,最好拍摄RAW格式,后期电脑中也容易调整。

其他的拍摄手法,就不多介绍了,相信你也都能掌握。

我们聊一下拍摄夜景照片,需要的两个必备器材:

1、三脚架

夜景拍摄大多需要长时间曝光,手持相机肯定会产生晃动,造成照片虚化,所以必须把相机安放在稳定的三脚架上进行拍摄,才能保证照片质量。

2、快门线或无线快门

只是把相机装在三脚架上还不够,拍摄的时候,按下快门的瞬间,也会造成相机震动。所以带着快门线,使用快门线来操控快门,能够有效的降低相机震动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相机M档拍摄夜景的一些个人建议,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我是好色之图,喜欢摄影和PS,会不定时的推出一些摄影文章和PS教程,如果你感兴趣,请关注我,感谢观看!




相机拍摄精美夜景其实非常非常简单,只需要按以下方法即可获得高效高质量照片

1、确保拍摄前的天气是绝对的好,没有雾霾是必须的,否则先天条件就不具备

2、确保相机稳定,必须使用三脚架

3、选择日落日出前十分钟拍摄,这个时间非常关键决定照片的好坏

4、相机切换到M档,ISO100,白平衡自动,光圈F8-16

5、曝光卡尺尽量居中,这个是核心关键,防止过曝就靠这个

6、对焦改为手动,准确对焦不要使用自动对焦

7、按下快门

回答完毕,原创不易,每一次点赞评论都是给我最大的鼓励,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帮助,哪里说的不对多多指教,谢谢。




要拍摄一张清晰度高的夜景照片,无论用M档或者光圈优先档等,首先是选择空气透明度好的夜晚,使用三脚架对相机进行固定,更要对相机进行细致的设置。

三脚架

主要起到稳定的作用,三角架和云台必须与镜头的焦距匹配。一般在1/30以上的快门速度需要用三脚架。在长时间曝光的情况下,靠手持拍摄长达数秒乃至数十秒的慢速快门是不现实的。

ISO感光度

ISO是表示对光线的敏感度。数值越大,敏感度越高。ISO数值越大,噪点越多。由于是使用上架进行拍摄,ISO的值应该设置为最低。

注意!有的相机低于100的ISO(如:50、64、80)值是扩展出来的。小于ISO100的区域,记录下来的被拍摄体的亮度范围(动态范围)略微变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低于100的ISO值。

长曝降噪

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秒或1秒以上时(长曝光),会以等同于快门开放时间长度进行降噪处理。设计初衷这是为了减少长时间曝光时出现的较为明显的颗粒噪点。

但长时间曝光降噪是运用算法进行内部降噪,所以必定会对画质产生影响,同时处理时间偏长,一般建议是关闭。

手动对焦与峰值

相机的自动对焦比用肉眼观察后转动对焦环的速度要快得多,可利用液晶显示屏放大图像检查图片的清晰度。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手动对焦,但拍摄夜景在自动对焦难以合焦时,可以使用手动进行对焦,并建议启用峰值显示。

突出显示合焦的部分(峰值)

手动对焦拍摄时,以指定得色彩突出显示合焦得部分得轮廓。对需要精细对焦的拍摄较为方便。并可设置峰值的水平和色彩。

光圈

一般选择使用最佳光圈F8-F11,如果选用太小的光圈镜头容易出现衍射现象,也降低画面的锐度影响画质。但有时为获得夜景中星芒的效果,就需要选择小光圈(F16—F22)进行拍摄。

测光

夜景拍摄可以采用相机测得的曝光值乘10,一般能满足拍摄的要求。如果需要拍摄光轨,此时的曝光值会达不到要求,可在此数值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曝光时间。实际拍摄过程中,需多拍几次才获得满意的效果。

拍摄光轨的方向要与发光源的移动方向同向。

对焦点

自由点:对非常小的被摄体或狭窄区域进行对焦。

中间:始终用中央部分的对焦区域经行对焦。拍摄风景时都建议采用中间对焦,除非要突出某个主体。




近年新出的相机,其感光度、宽容度以及相机本身和镜头的防抖功能,室外摄影(除夜景外)手持就可获得好图片。一般感光度设在200以内,若动态目标,速度要跟得上,此时光圈大一些。若静态目标,速度可慢些,光圈小些,以减少进光量,保证画面的层次细节与景深。需背景虚化效果时,最大光圈无疑了(人像、花卉等)





这要分两种情况:拍景和拍人,拍景分有没有三脚架,拍人分有没有闪光灯。


1.有三脚架拍夜景的设置。

  • 夜景也要看有没有三脚架或者找到个物体可以支撑住相机能保持不动。如果有三脚架和能保持相机不动的条件,ISO感光度应该设置成100,虽然有些相机的最低感光度在100以下,但其实100已经足够低。相机的感光度越低,拍出来的画面越纯净,越少噪点,或者换个通俗的概念来说就越清晰。
  • 然后到光圈的设置,景物一般都比较远,为了获得更大的景深,简单来说就是前面要清晰后面也要清晰,一般不能使用太大的光圈,也不要使用太小的光圈,因为太小的光圈成像都不好,所以F8-F16之间的光圈可以用的,一般推荐用F11,这是个最折中的光圈。
  • 其次到快门的设置。既然感光度和光圈都设置好了,那么只能设置快门来迁就它们以达到想要的曝光。快门因为不同环境的明暗不同而设置不同。具体设置方法可以先用光圈优先档,设置好感光度和光圈试拍一张,看看相机提供的快门速度拍的照片是否符合自己要求,如果符合这个快门速度就可以用。但相机的自动快门最慢只能达到30秒,超过这个时间就只能自己手动控制快门了,也就是B门。那超过30秒的快门要怎么知道多少秒才适合呢?也有方法,首先在光圈优先档,把ISO感光度提高到1600或者3200甚至更高,让相机能获得30秒以下的快门,举个例子,比如把ISO设置到1600,这时候光圈优先档的快门为10秒,那么当你用M档时,把ISO设置成100,快门就乘以16倍,也就是160秒。通常拍夜景都需要用到长时间曝光,这就需要快门一直是打开的,所以一只手拿出手机来看秒表比较好,实在没办法就心数吧。
  • 接着是按快门的方法。即使有三脚架,手去按快门这一下的动作多少还是会对相机造出震动的,会影响成像。所以如果有外接快门线,那就用,不会直接接触到相机使相机震动。如果没有快门线,可以把拍照方式选择为延时拍摄,延时2秒就可以,也就是说按了快门后,反光板要等2秒才抬起,那就避免了手按快门时对相机的震动。
  • 最后,曝光补偿。当上面的方法都设置正确后,基本能获得正确曝光的照片了,但也有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那就可以选择曝光补偿增减1、2档来看看效果,或者在快门上增加或者减少。

2.手持相机拍夜景的设置。

  • 由于只能手持相机,首先要设置光圈,光圈和上面的设置还是一样的,就是F8-16直接,看实际情况。
  • 其次到快门,这时候快门肯定没有上三脚架那么慢的,人手持相机能用到的安全快门一般是60分之1秒,某些情况下30分之1也是能端得住的,但再慢就没必要了,会模糊的概率很大。
  • 然后到ISO感光度。由于前面两个参数已经设定好,为了曝光正常只能牺牲感光度了,这时候可以把感光度设置成自动,数值可以设置到相机的最高感光度。这时候相机会自动用能正常曝光的可用最低感光度。某些极端情况下即使用到最高感光度还是拍的太暗,那只能牺牲光圈和快门了,或者放弃拍这个夜景。
  • 最后是拍照的方式。这时候可以把相机设置成连拍,比如连拍个10张,因为手持的快门速度太低,有造出模糊的几率,所以我们连拍几张,说不定有那么1、2张是不模糊的,那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3.没有闪光灯拍人像的设置。

  • 首先是光圈要设置最大。虽然最大光圈一般都不是最佳光圈,不少镜头的最大光圈成像还很肉,也就是比较模糊,但最大光圈的景深小,对背景的虚化小,这一点和日间拍照也是一样的。其次由于夜晚光线暗,与其用大ISO增加噪点,不如把光圈开到最大。
  • 其次是快门。如果没有三脚架,那手持的快门最慢也只能用到30分之1秒。即使有三脚架,最慢也只能用到10分之1秒,这时候可以交代被拍摄的人要保持不动,再慢就有模糊的风险了。也可以用到拍夜景的连拍方法,连拍几张,说不定就有一张是不模糊的。当然了,最保险的快门还是60分之1秒或更快。
  • 最后就只能牺牲感光度了。和手持拍夜景的方法一样,ISO感光度只能设置成自动的。

4.有闪光灯拍人像的设置。

  • 光圈还是能开大就开大。有些人希望能拍人拍的清晰一点,如果不讲究背景虚化的,把光圈缩小两档来拍也可以,比如开到F4或者F5.6。
  • 其次到快门。和没有闪光灯的方法还是一样,用一个你能端得住不模糊的快门速度就行,也可以连拍几张。
  • 最后ISO感光度和闪光灯的设置一起讲。由于上面2个参数已经设置好,剩下的这两个参数就相互相成了。ISO开得越高,闪光灯就可以用较低的闪光量,但缺点是照片的噪点会增多,放大了看全是一点一点的,但优点是背景的亮度足够,可以看清背景。ISO开低,比如800甚至400,那么闪光灯的闪光量就要增大,缺点是背景会很暗,甚至根本看不出是在什么场景下拍的,优点是人倒是拍清晰了,甚至没什么噪点。我更倾向于把ISO设置得较高,比如1600甚至3200,闪光灯配合ISO来设置。当然,不同环境的设置也不同,这两个参数要多尝试几种组合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

以上是个人对于夜拍的见解,欢迎指出不足和讨论。




感谢邀请

以下分享一下自己M挡慢门拍风景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助到你

M 挡慢门拍风景是很常用的,我们拿来拍水流,或者夜景。夜景拍摄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有事先才好点,然后提前到达拍摄地架好三脚架。M 挡慢门拍摄,必须用到脚架,快门线。手持或者没快门线都是不可取的。

二,正式拍摄前预拍几张,作用是及时看到看构图,角度,曝光等问题。长时间曝光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预拍真的非常重要,能解决拍摄时再调整曝光,构图等等问题。

三,准备要充足,设备方面相机,脚架,快门线,电池,卡等该准备好的别漏。拍摄点要提前才好2-3个,拍摄好一个点可以换点或者角度这样可以出更多的作品。

以下是我拍摄的一些M 挡慢门夜景作品,供你参考









用不用M档是另一回事,我们先来讲一下,拍摄夜景的基础器材:当然是一部可以手动暴光的相机,一般单反(微单)都具备这样的功能,然后就是一个三脚架,其实三脚架很重要,如果经济允许,买你可承受最贵的脚架与云台,因为我前前后后买了7、8个脚架。如果你可以买上捷信,一步到位。然后来个快门线,如果没有只能利用相机自身功能。如果你希望夜景更加的与众不同,可以买CPL、星光镜等。

镜头最好24mm-35mm之间。




静物拍摄要求,三角架,快门线必用,感光度400左右,大光圈,慢门,根据正常曝光需要设定!动态拍摄,快门优先,先保证速度125以上,拍出清晰照片,其他参数:大光圈,高感光,曝光补偿!




主要看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夜景   相机   感光度   脚架   峰值   光圈   闪光灯   快门   数值   快门速度   模糊   清晰   参数   时间   照片   方法   数码   高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