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为什么允许生产销售,有的地方却不给上牌,不让上路?

一些进入工信部目录的产品是允许生产销售的。这样的电动三轮车都是合规车辆,可以合法销售、合法上牌,依法上路。我们看一下进入工信部目录的部分电动三轮车品牌与型号:
只要进入工信部目录的三轮车都可以合法上牌的。但是有一些厂家的产品并没有进入目录内,也没有生产资质、没有3C认证,这样的车型是无法上牌的。理论上这样的三无车型是不允许生产的,也是三部委联合执法的重点。抓生产源头、取缔非法厂家、小作坊等,避免劣质三无产品继续流入市场。

但是这样的三无车型价格便宜,在某些地区销售依然火爆。例如进目录的电动三轮车售价5000块,而目录外的三轮车只要3600元就可以买到。1000多的差价足以影响很多人的选择,毕竟买三轮车的家庭经济上不会太宽裕。价廉成为第一选择,性价比高的车型更受到市场欢迎。

还有一部分企业生产场内专用三轮车,这种三轮车在固定的场内使用,用来做短途运输的交通工具。固定场所内可以合理使用,但是没有上路资质也不能挂牌。

而各地的两轮、三轮车整治行则是有针对性的。尤其是三轮摩托车,很多超标的电动三轮车已经纳入三轮摩托车的管理范畴内。部分地区没有超标的三轮车可以备案后继续使用。例如台州的规定:

外廓尺寸长度不大于2.8米 宽度不大于1.0米 高度不大于1.7米 且电机额定功率总和不大于4千瓦 行驶速度不大于30千米/小时 需继续上道路行驶的 凭有效身份证件、车辆合法来源凭证 向住所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备案。

备案后的三轮车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继续上路使用,设立了一个缓冲期。

超标三轮车已经属于机动车,而相关道路交通法规早有规定:机动车必须悬挂牌照上路,驾驶员必须持有与准驾车型相符的驾驶证。而大部分三轮车都没有挂牌 ,驾驶员也没持有驾驶证。这与小汽车无牌无证上路是一个道理,都属于违法上路。因此整治这样的车型上路后会被整治取缔,合法的车辆,而挂牌登记后的车辆是可以上路行驶的。

三轮车可以更换为合规车辆可以挂牌,但是有些老人已经没有考取驾照的资质。

三轮车需要持有D照,但是D照考取中年龄有规定:18周岁至60周岁,已经过了60周岁的老人就没有了考取D照的资格,因此60周岁内的朋友想要继续驾驶三轮车应该及时的考取驾照,避免超过60周岁不能考驾照的尴尬。




大千世界上:有好多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电动三轮车也一样,虽然不合法,但是他合理。因为老百姓喜欢,实用性强,能拉车西,能帮农民到田间拖货。所以说,国家不禁止,也不支持,目认。再说,社会在不停的发展,老百姓又需要,目前又没有好的法律来支持,也只有顺其自然,由他去。退一万步说就是不上大雅之堂而以,可电动三轮车实用啊!




乱七八糟的管理和标准




电动「2/3轮车」允许生产销售·但只允许合规车辆上牌

问题解析:

  • 为何有些三轮车允许生产和销售,但是却不能上牌?(包括低速四轮电动车)

存在这种疑惑的人应该有很多,而且基本都表示不能接受;不过这一规定并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法规,允许生产销售的车型有很多,理论上只要不违禁就不会不允许购买。

比如四轮全地形摩托(ATV)并不允许上路行驶,似乎全球也只有一个国家允许这种“沙滩车”当做摩托车使用;但是这种车型可以在场地内使用,比如沙滩、森林公园等等特殊场景,说白了就是骑行的道路不是公路就没有问题,只要负责管理内部道路的企业或机构认可则没有问题,那么电动三轮车和四轮车的问题又应该如何理解呢?



参考内容

  1.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2.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3.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这三项目是量产机动车想要登记上牌必须符合的标准,或者需要经过的流程;简而言之为经过认证后的机动车才算是汽车或摩托车,反之没有经过认证,或者车辆整体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即使具备机动车的外形特征,车辆的性质也和ATV一样——只能在场地内部使用。

然而电动摩托的整车制造技术门槛很低,只要找到电池、电机与控制系统的供应商,有符合规定的场地与设备标准,作为企业就能开工生产。所以在低速电动四轮车野蛮生长的阶段中,出产此类车型的大省-山东一度出现数百家低速电车的制造企业,这些企业是否违法呢?


标准答案:并不违法,即使面向C端(个人用户)市场销售也没有问题;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电动2/3/4轮车只是不符合登记上牌的机动车标准,但是在场地内可以正常使用。作为不违禁的商品可以销售给任何单位或个人,至于个人如何使用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在销售环节唯一可能违法法律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把这种车描述成不用登记上牌也可以上公路行驶的机动车,这属于销售欺诈;所以只要作为消费者有意识取得销售环节的欺诈证据,那么作为销售公司就要承担法律责任——问题在于销售终端的不诚信,以及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欠缺,生产和销售本身并没有问题,明白了吧。



上牌标准

讨论汽车时总会高频率的提到一个关键词:工信部。

所谓工信部实际指【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业务主要包括车辆生产准入、化学品监控,通信行业,以及无线电和卫星通信;汽车爱好者中有一类「HAM-火腿」爱好者,本质是无线电运动爱好者,其持有的操作证或资质证书都是工信部颁发。

汽车的油耗测试实际也是工信部进行的测试,甚至包括每台想要上市销售(能够入网)的手机,也都要经过工信部的认证才行,这就是工信部的职能。而想要完成各项认证的机动车,都会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登记并公示。(简称目录)



说明:电动或燃油动力低速四轮载客汽车,俗称老年代步车是不能上牌的;因为这些车可以合法生产,但没有一台符合汽车生产制造的标准;而如果符合汽车标准那就是不是低速代步车的概念了,因为达标就算正常汽车。

而摩托车是没有四轮选项,所以这种车型仍旧属于场地内用车,原型车本就是以观光车为主的车型。



结尾: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是属于摩托车型的,通过认证进入《目录》的车辆可以上牌,反之不在目录中也可购买并使用,但是不能驶入公路。

所以在选购车辆时一定要与销售商确定是否为目录车,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还是不要选择的好。目前最新公布的目录有11个品牌入围,包括江苏雄风、重庆万虎成田、江苏金鹏、山东汉唐、成都亿顺和山东明爵的正三轮,其次有广西超爵、江门大长江、重庆恒胜、广州豪进、天津美派等品牌的轻便与普通电动两轮摩托,选车可以参考这些品牌或者下图列表中的品牌。

两轮▼






三轮▼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允许生产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不让销售生产厂家就会到闭破产,最后只能是够买使用着来承担这个风险责任




不是所有的电动三轮车都不可以上牌上路的,进入工信部目录的产品是可以合法上牌上路的,只是一般大城市禁行电动三轮,合法合规的也不行,而有些小城市对电三轮上牌问题又不怎么管控,把它当成非机动车来看,这也就造成了电动三轮普遍没有牌照的情况

其次,我们所说的不能上路,指的多是公路,田间地头、乡村土路是可以行驶的。

在村里,一些老人是不会开车的,但是开电动三轮没有问题的,又能拉人又能拉货,而且不用加油,下地干活或者拉点东西,电动三轮真的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所以电动三轮的销量在农村还是占比很大的,几乎快到了一户一部了,这也是为什么电动三轮产业近些年会蓬勃发展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工厂,而且只要手续合规,生产电动车是允许的。在农村地区,三轮就等于是一种工作车辆,和拖拉机这种性质一样,是为了工作提供方便,创造财富的。

包括一些工厂等场所,车间之间货物的运转、搬运等,三轮车都是很好的帮手,灵活、使用成本低、运载能力堪比小货,实在是一个好选择。


欢迎评论、指正,关注我,交流更多的看法,我是北城风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各部门只管自己的事,应该一起行动,不合规的不让产,不让卖,不让上路。地方政府果断斩除不合法合规得到的收人。才是硬道理。




壹车热评,原创不易,谢绝搬运!

关于有些地方电动三轮车不给上牌,不许上路的情况,壹车热评觉得很多人只是简单的认为:既然是厂家生产出来在市面销售电动三轮车,那就是合法的,是可以上路的。

这个问题到底是厂家的问题还是买家的问题,或者还涉及其他的问题?

也许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让不让你生产是工商部的事,但让不让你上路是交通部的事。

首先,能正常顺利上牌的电动三轮车,都是被列入工信部目录的电动三轮车品牌,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上百个品牌的电动三轮车被录入工信部目录,只不过这类电动三轮车一般会价格稍贵。

只是在现实中,依旧有很多不在目录内的三轮车品牌充斥着市场,而这类电动三轮车也是很多地方的交警部门严格执法的对象,购买后是很难甚至是不予上牌的。

对于这些所谓的非法电动三轮车,只有依靠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遏制源头才能解决,但面对如今庞大的电动三轮车使用市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样的执法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此外,在交通车辆的使用方面,工商部门对无照经营的班线、旅游、出租客运和适用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内的交通车辆有管辖权,这些车辆属于运营车辆,它就好比你开商店需要去工商部办理营业执照一样,你想经营运营车辆,那就需要从工商部取得运营许可。

对于这类无照经营的车辆,工商部有权没收其运输工具,而交通部是没权力的,但是运输车辆想要上路你还得办理上路许可,那这就是交通部的职责范围,因为办理上牌、驾照和行驶证的发证机关是交警部门,其他机构无权执行。

所以通过对工商部和交通部职责范围的解释,我们应该了解到,电动三轮车的制造商只需要在工商部办理合法的生产许可、营业执照,以及其他涉及生产的相关文件后,即可生产电动三轮车。

如果当地交通部门对电动三轮车规定必须上牌后才能上路的话,那消费者就必须去交通部门办理上牌,然后才可以上路使用,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资质的厂家所生产的电动三轮车,则很可能出现不被上牌,甚至是被交警没收的情况。




建议取消汽车,全部实行电动汽车,让老百姓都能开的起车。都降低标准,开汽车上路,一个字罚。




千言万语一句话,没有钱,寸步难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交通部   汽车   电动三轮车   机动车   场地   车型   摩托车   道路   车辆   厂家   工商   目录   地方   标准   品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