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爱家乡的什么美食?

猪猪有一朋友是粤西人,从小就喜欢吃湛江鸡,每次家里宰鸡都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一定要保证当天全家人都能出席!这样大家都能吃到老妈养了好些时日的美食。但小时候我们都喜欢鸡翅膀、鸡腿吃,所以吃完剩下的都是鸡胸脯肉。。。。。。因为鸡肉太有弹性了,而且小孩子牙口不好实在嚼不动,而且每次都塞牙缝。后来由于工作原因到了外地,反而开始想念这记忆中的美食。

湛江鸡由于终身活跃于山林中,所以脂肪少,但做好的鸡外表金黄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浓郁肌肉纤维更紧致。这是其他饲料鸡无法比的。

家乡人喜欢用白切的手法来外理鸡只,因为这样最能尝到鸡本身的美味,具体做法如下:

1、整只鸡拔毛、洗净;

2、将整鸡放入锅中,加入冷水淹没;

3、将锅盖盖上用大火煮,水煮开后5分钟关火;

4、关火后不可将锅盖掀开,让锅原封不动放在那;

5、待水凉后,再掀开盖将鸡拎起,放置在盘上滤干水;

6、准备调料(将生抽倒入锅中,加入姜末、葱末、蒜茸爆炒起锅),

7、待二三小时后,鸡已滤干水,切成小块,即可蘸着料吃。

别看此白切鸡的做法很简单,其实费时颇久,可在中午做,晚上吃。猪猪出来很多年了,一直都做不好这一道家乡菜,所以每次回家的第一餐都要老妈做个白切鸡解馋。如果你去粤西旅游,一定不能错过这道美食!




上菜喽,莲花多多遍地开,好酒好菜端上来,大丰收,锅包肉,杀猪菜,更正一下东北没有乱炖这道菜,食材的搭配都是很有讲究的[吃瓜群众]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的家乡在广东粤西地区,家乡的美食很多。如今让我最牵挂的一道美食是榄角。榄角是黑榄树的果实。榄角它是配菜,也可以是主菜。

榄角的吃法有很多种,可以做榄角鲮鱼五花腩,这道菜也是广东的特色菜哦在顺德尤为出名。不过,从小喜欢吃榄角是蒸着吃的,放花生油,少许酱油,放到锅里蒸就好了。吃粥的时候配着榄角吃是最好吃的,一口气能喝三碗粥呢,对于我来说简直是美味极了。

在城市很少有看到卖,每次回农村老家会买一些带回来。广东的很多朋友应该有吃过,就不知道北方有没有榄角这个东西呢?或者是叫法不一样吧。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关注黄皮妹妹,喜欢我的请点赞,转发。




当然是火锅和小面撒。不管是妈妈做的还是外面吃的






说起我家长啊,那是非常多的美食啦。先介绍一下我家长——砀山县又名梨都,盛产水果,最为出名的是砀山酥梨。酥梨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直接吃,煮着吃,煮粥吃,做冰糖雪梨,做罐头等等。酥梨,味道甘甜多汁,而且具有止咳润肺功效,在感冒咳骚的时候,很多人也会购买梨子,做冰糖雪梨。




我家在吉林省 其实东北三省美食应该都差不多嘿嘿 家里有猪肉炖粉条这种 铁锅炖大鹅 大家都应该知道 我最喜欢的就是 东北小孩之光—锅包肉!

上图!!

这是我一学期半年 去了各种地方吃的锅包肉

我真的太爱了

如果大家来东北,尤其吉林,一定要吃的就是老式锅包肉!酸酸甜甜脆脆的,配上一碗米饭就足够啦[爱慕]








感谢您的邀请。

这刚刚过完春节没几天,看到这个题目,怎么眼圈就又没出息的红了呢?这一提到家乡两个字,瞬间故乡啊,老家啊,想家啊,乡愁啊这些词就都一股脑的蹦出来了。家乡的美食,那是家的味道啊。

我是北方人,一提到牵挂,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奶奶做的鸡蛋西红柿。吃米饭时我喜欢用勺子把西红柿的汤舀到饭上做成红米饭;如果配的是馒头,我又喜欢把馒头掰成一块一块的蘸着汤汁吃下肚子去。奶奶做的鸡蛋西红柿是甜口的,甜中带酸,酸里油甜,而且只有奶奶做的那个味道是无法取代的,也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吃过的所有鸡蛋西红柿味道都不一样。



然后我又想到了打卤面,可以是茄子肉丁的,也可以是黄花木耳的,卤的咸淡适中,配上软硬更好的手擀面,再来上几头蒜一起放进嘴里,那滋味,对了,鸡蛋西红柿也适合做面条的卤子,一样是好吃的停不下来。



把目光放远一点,若是在新疆,那让你牵肠挂肚的可能就是一张烤的酥脆的烤馕了,又或者是用树枝烤出来的羊肉串。


到了甘肃,手抓羊肉看似白白的没有味道,其实每一口下肚都是包含了汤汁而又入口即化的香醇,还可能是那一碗飘着辣椒油的牛肉面。



要是你去了西藏,酥油茶的味道会让你光是用想的都流下口水,糌粑那又干又硬的口感却是你永远忘不掉的香醇。



重庆人是离不开小面的,满街可见的小面,满街不同的味道。串串,火锅,脑花,冰粉,安逸的很嘞。



要是在贵州,丝娃娃那几十种的搭配会榨干你脑袋瓜的所有灵感,哦,无论吃什么,加一点脆脆的折耳根准错不了。



你要是去了广州,早茶铺子里阿公阿婆们的谈天说地是最好的佐料,一笼一笼刚出锅的点心加一壶无限续杯的茶水,不到中午你是不会舍得离开的。



再往东一点,福建人是离不开酱油水的,鱼鲜要吃酱油水的,各种螺是要吃酱油水的,就连青菜也是要吃酱油水的。



若是到了楚人故里的湖北,在外地人眼里干的根本咽不下去的热干面,那又干又辣的口感让你会忍不住生出解刨湖北人嗓子的冲动,可那是他们吃了百年千年不变的早餐。还有那藕断丝连的排骨炖藕,每一位妈妈都有自己的秘方。





56个民族,56枝花,56个民族千千万万个家。每一个家都有着一份剪不断的牵挂,是食的牵挂,更是爱的牵挂。




大家好,我是爱伟琪

我的家乡被折叠的大山包围着,太阳直射下,山像排起来似的,一个方向,一种姿势,这些深得难以测量的山谷,现在正腾腾地冒出白色的,浓的像云雾一样的热气,就好像在大地之下,有看不见的大火在燃烧,有种神秘泉水在蒸发。

泉水养育了山上山下儿女,它就像一枚定海神针一样,起立在湖南的南方,看到它心中有种安全感,就好像父亲用他有力的手抱住了我,让我在它的怀抱里放心 安静的生活。优质的地理环境创造了山上很多的美食!

现在这个季节当然是小竹笋排第一了

这个竹笋去皮,焯水20分钟,起锅冷水浸泡

清水浸泡的过程把它撕成小条状

这时候就要准备辣椒油了,菜籽油多一点烧热,少许蒜末,姜末,爆香,少许生抽,油滚了转小火加入辣椒粉,最后放一点味精

手撕好的笋沥干水分,装入盆子里,少许生抽,蒜末,姜末,芝麻,盐,蚝油,白糖,倒入刚做的辣椒油搅拌

马蜂有祛风除湿,治急、慢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

把它的幼虫一个个的摘出来,用油煎炒一下放少许辣椒,盐,生抽,葱姜蒜,爆香,

这道美食应该很多人都没有吃过吧,蛋白营养价值很高的,值得推荐!




说起福建的美食,什么佛跳墙啊,什么太平燕,什么荔枝肉……这些的确都是闽菜中的大菜,霸占年夜饭已多年。

但说起地方特色美食,我想到的却是特别不起眼的美食——线面,不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珍馐美食,但是,就那么妥帖地温暖着我遗留的儿时的记忆。

太平面我们福建人是叫线面,福州人大年初一的早餐必吃,寓意平安长寿。

其实看样子,也不少地方都有,比如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浙江空心面,看起来还蛮像的,事实上并不一样。后来到了湖北,许多湖北人惦记的油面也是有点外行看起来相似的手法做出来,但是面条粗细做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

福州的线面特别精致,做成后每根线面粗细约0.7毫米,用一斤面粉,可制成6米长的线面近1000根。

线面也是有典故的,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指点创制的,所以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

也是用优质面粉加盐等辅助料精制而成,因制作时把面拉得很长,又叫长面,长面音似长命,又称作长寿面。

小时候,奶奶特别喜欢早晨的时候给大家下线面,因为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盛放在碗内,如果清淡版就是炒个鸡蛋加点汤烧开浇上;如果豪华版,就倒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芬香味美。

但特别注意的是,线面和油面相似的是,自带盐味,因为制作中是加了盐的,所以煮的时候一定要先过一道开水,沥干。

色泽洁白的线条细匀地飘在碗里,质地柔润,落汤不糊,香爽可口。

一碗面条下肚,清清爽爽却又营养丰富,想来比出门在外,到处寻一碗热干面更有家的味道。

在福建,线面也是一个主力礼物,送这个,安全牌,不出错,谁家一年都要消耗上一些线面。因为线面很长很长,也有着长寿的寓意,过生日时要吃线面煮成的寿面,一般用鸡汤,再加上两个鸭蛋,称为“太平面”,象征平安长寿;外出远行或迎送宾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顺风和居家平安。

除了这种清汤面条的吃法,我更喜欢炒线面,烧开水,将炸线面放入快速烫5秒即可盛出。油锅中加入韭黄、去壳虾、瘦肉丝、香菇和鱿鱼块翻炒熟,将炸线面放入,翻拌几下即可出锅。




作为一名江苏徐州人,我最牵挂的美食就是羊肉,不论是凉调还是红烧,都是我的最爱吃的。每年徐州都举办伏羊节,各种各样的羊肉美食,绝对能满足您的需求,作为个人来今天分享一道经典吃法,好吃顺气又败火的萝卜焖羊肉。

【萝卜烧羊肉】

材料:羊肉500克,白萝卜半个(350克)

配料:葱1小段,姜4片,香菜少许,盐适量,羊油1勺。

做法:

1.羊肉洗净,萝卜洗净刨皮,香菜洗净,羊油提前拿出来化冻。

羊油是徐州特色调味品,用白色羊板油加辣椒酱熬制而成,香辣可口。

2.萝卜切块状待用。

3.将羊肉切成稍大的块状。不能切的太小,在煮熟的过程中羊肉还会缩小一点的。

4.羊肉块根冷水一起下锅,大火煮。

5.开锅后转中火,2-3分钟,煮至有血水渗出,浮沫飘起,即可关火。

6.捞到温水中洗净。

7.将焯过水的羊肉块、萝卜块放入炖锅中。

8.加入足够的清水,以及葱、姜、盐,拌匀。

9.大火煮开后转最小火,焖煮一小时左右,至萝卜变得晶莹绵软即可。这样就可以上桌了,清鲜四溢的。

徐州人会趁热加一勺特色羊油,融化后红油满锅的,更鲜更香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美食   长寿   姜末   徐州   福建   吃法   酱油   西红柿   大火   面条   羊肉   萝卜   家乡   鸡蛋   味道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