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中华老字号”无法存活下去?

从古至今,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创造无数特色美食,堪称中华“一绝”,举世无双。辽阔的彊域在全国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美食”。北京的“全聚德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武汉的热干面。我们家乡的“孝感麻糖、米酒”。这一系列美食都是金字招牌,被荣誉评为“中华老字号”。


改革开放40多年了,许多“中华老字号”发扬光大,越做越强,事业兴旺发达。但是仍有很多“中华老字号”无法生存下去了。逐步退出市场,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已经没有记忆。这一系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这一系列地方特色美食,传承着中华美食文化,在新时代的变革中,为什么许多“中华老字号”美食不能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值得大家深思?



许多“中华老字号”传统美食登上荣誉巅峰之后,自己不知南北。认为自己独创美味是“绝活”,无人超越。不怕没人出高价买单。亲自将拳头食品标出天价,甚至使用劣质原材料,欺骗消费者。普通大众食品凭借祖辈创下的不倒良好口碑。最终推出的“惠民价”让老百姓吃不起。成为贵族食品。这样的老字号走向倒闭,大家说:“冤不冤”?



据统计,我国现存遗留下来的老字号从建国时期的1万多家,现今锐减到目前不足1000多家,只有10%的老字号存活下来了。这数字的微妙变化,说明了什么?



造成这些老字号相继倒闭的原因诸多,老字号确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沉淀,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良好的,不易被岁月磨灭的形象。



许多“老字号”认为自家的金家招牌永远不会倒,最后走不出“倚老卖老”的恶性循环“死结”。肆意涨价,忘记过去美食的良好品质,听不见顾客的忠恳意见。久而久之,最终发展到自家“老字号”美食,出现无人问津的窘境。再想振兴,但没有回天之术。只能是叹叹气把头摇,销声匿迹退出市场。


但是仍有许多“中华老字号”美食发扬光大,事业兴旺发达。我们家乡的传统美食孝感蔴糖,米酒。堪称“中华一绝”。始终传承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古老工艺。从不偷工减料,确保选用上等天然无公害原材料。推出的产品甜而不腻,薄如蝉翼。最近开发的新产品,向水果糖方向发展,8种风味,满足顾客的特异需求。现今事业蒸蒸日上,产品供不应求,得到了海内外顾客的一致好评。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创新才有无穷的动力。过去的辉煌,不能代表永远不衰。现今的成功才是真本领。“老字号”要坚持推陈出新,勇往向前。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辉煌的事业永远常胜不衰……!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老字号   中华   惠民   孝感   麻糖   美食   兴旺发达   米酒   发扬光大   现今   原材料   老百姓   事业   食品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