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常常看到广西人抓老鼠拿来做菜吃,老鼠能吃吗?

我是广西人,我们吃老鼠。反正别人我不知道,我拿我自己说是吃的。

我家是农村的,以前的时候我们家里和山上老鼠多,我们那边还种甘蔗的时候地里老鼠也多,我们会去抓老鼠来吃 。

我记得20年以前,那时候还没那么富裕,吃肉不是经常有得吃的。那时候养些鸡鸭,也只是过年,过节和农忙的时候请干活的亲朋好友吃的。平时不吃,偶尔买猪肉吃!所以我们会去山上抓野味吃,山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抓过。用套子套,用铁夹子夹。

那时候还没有那么猫,家里老鼠也多,经常偷谷子吃。你不知道多到什么程度,你白天都能看到床底下老鼠在打架。你自己脑补一下。我曾经在家一天打死20多只老鼠,大的老鼠能有拳头那么大两个拳头那么长。家里的老鼠也是可以吃的。打到老鼠就拿来吃,吃不完就做腊老鼠。

我不知道你是90后还是00后,现在你们不需要吃老鼠所以你们才问这个问题。这就是代沟。







在网上常常看到广西人抓老鼠拿来做菜吃,老鼠是可以吃的。

1993年我曾去广西宾阳县黎塘镇工作,当地人最爱吃老鼠了。在电影院旁边夜市烧烤,尤其是烤老鼠最闻名,当时一只老鼠刚3一5块。吃老鼠喝啤酒更加爽,主要是老鼠烤得香脆,再加上抹三层辣椒,味道一绝。现在想起来,回味无穷。

我在黎塘镇工作了六年,后来又调去宾阳新圩镇工作,晚上与同事去新圩镇吃烤老鼠。有时自己去菜市买刚宰杀的老鼠肉回宿舍自己炒来下酒吃。老鼠头用猪肉炸,很脆。老鼠头是白送,一般不用花钱。老鼠肉先切好,切姜片,放38度酒、盐、酱油腌好30分钟,炒时放指天椒和老鼠肉一起炒,香辣扑鼻。喝米双酒或北京二锅头。从那时候起,我就喜欢吃老鼠肉了。

一只老鼠顶三只鸡,意思是说一只老鼠比三只鸡更有营养,很补的。但是三只鸡加起来不够一只老鼠肉更有热量。老鼠肉确实很补,只是有些人不知道而已。




首先广西人不傻,不会吃老鼠。只会吃田鼠和蔗鼠。

其次,能不能吃主要看你的经济实力,我们这边现在烤好的要卖75一只还是比较小的,中的100,大的150。大的烤出来也不够一个人吃的。

这东西不是拿来当菜吃,相当于烤串。




老鼠能吃,我也吃过,但你在网上见的大多是为黑广西而黑而写的,说得众人都不明就里,我实话实说,众人都知老鼠有很多种,一般是吃叫田鼠那一种,这种田鼠它不进居屋住的,也不进城市更不进垃圾堆捡吃的,只在田地间生活,它吃食物和居住环境很干净的,大的有一斤左右,这把其腊成干后再炒,其味和其安全卫生不知比一些无知人吃的食物高多少倍。




当然能吃了!老鼠肉陪伴我成长,小时候家里穷,经常几个月都吃不上一次肉,全是自己去田边,蔗坡地放老鼠夹装老鼠,所以说老鼠不但能吃,还非常美味健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还回味曾经的老鼠肉,我现在生活在大都市,平时大家各有所忙,请吃饭时的菜式如果是鸡鸡鸭鸭,各种靓海鲜时,人家不一定来,一次我从乡下带了十只蔗鼠(杀好冷藏)过来,乡里一听有老鼠肉吃,他们不惜驱车几十公里抽时间过来,且带上珍藏的靓酒,十只老鼠成本不足300元(全是乡下经过我亲自检收,亲自宰杀的),八个人饮了万多元的酒,这些乡里都是成功人士在当地算是有头有脸的,平时对龙虾鲍鱼等都不消一顾,他们吃完还寻味,大呼不够餐,鼠肉太少了,可见老鼠肉的魅力!!

顺便科普一下,我所说的老鼠是指农村的田鼠蔗鼠,并不城市的坑道老鼠,农村捉老鼠的季节是秋风起时,因为秋天田里面的稻谷刚熟,甘蔗,番薯,木薯等各种农作物准备收成,正是鼠害最严重的时期,那时的老鼠最肥美,最易捉,三四月份尽量不去捉老鼠,因为常下雨,老鼠走过的痕迹不清晰,不易判断,此时的农作物都是一秧苗为主,老鼠不肥,加上农民经常下鼠药来防止鼠害,很易捕捉到中毒的老鼠,通常蔗鼠田鼠毛较黑亮,背毛长,毛脚微银白,个头大,番薯木薯地的老鼠毛有点黄,且短(靠山的番薯木薯地更为突出),但很肥,相同大小的规格比蔗鼠田鼠重。

我是广西钦州的农村人,以上仅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老鼠能吃!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村里的老常就经常捉老鼠吃。我们北方人本来都嫌弃老鼠脏,把老鼠看做不洁之物,老常原来也是不吃老鼠的。但老常有个特殊本领,就是每年冬春季节,地里庄稼收割完毕,到地里“掏老鼠洞”。老鼠为了度过漫長的冬季,都会在秋季偷粮食藏在洞里。老常“掏老鼠洞”,一般选在豆子地附近,他能看出有几个洞口,洞里藏粮食多不多。然后,堵住多余的洞口,掏出储存的粮食。有时一天也能掏出十几斤粮食。三年困难时期,“掏老鼠洞”的人多。有时侯好几天也掏不到粮食,这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鼠洞,还打死了两只大老鼠。也许是由于飢餓,老常把老鼠拿回家去,剝皮煮肉当飯吃了。据他后来说,味道还真不错。再到以后,“掏老鼠洞”增加了捉老鼠的内容。又专门买了好几个鼠夾子,放在房前屋后老鼠出没的地方,捉老鼠吃肉。直到老年,还有吃老鼠肉的习惯。




我就是广西人,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老鼠肉是可以吃的。老鼠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我们这里素有一鼠顶三鸡的说法。

吃老鼠肉可以补充蛋白质,有补肾的功效。以前家里有小孩尿床时,大人就会去地里或田里打老鼠来煮给小孩吃,一般吃了五六次这样就有所好转。

听老人说老鼠肉营养价值丰富,含蛋白质高,脂肪含量较低,具有补肾功能,防治尿频或孩尿床症具有显著疗效。老鼠肉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蒸老鼠肉可用于治疗病后体弱、食欲不振、贫血、小儿疳积等病症。适用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劳伤虚损等病症患者食用。

广西人虽然喜欢吃老鼠肉,但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只吃野外生活的老鼠,不吃家鼠,因为家鼠太脏,而且还有臭腥味,不会吃家鼠的。


小时候我也会跟村里的小伙伴去野外打老鼠。我们去地里看,如果发现老鼠洞口是新的,而且拉的粪便比较大的,证明洞里的老鼠比较大。

老鼠洞很深,一般我们先用铁铲挖了一半,然后用干草和青草混合起来点燃,用火熏,逼老鼠自己跑出来,然后用铁铲拍死它。我们是不敢用手伸到老鼠洞里掏老鼠的,担心被老鼠咬。我们喜欢晚上去捉老鼠,因为比较容易捉得到。在晚上我们就会拿着一个铁笼,尽量活捉老鼠,因为吃不完可以先养着一段时间,待到想吃了,我们再宰杀老鼠。


广西的甘蔗地比较多,甘蔗地的老鼠可能经常啃食甘蔗的缘故吧,味道比较鲜美,所以我们非常喜欢去甘蔗地捉老鼠。

老鼠肉有很多种吃法,现在我简单介绍两种老鼠肉的平常吃法:

第一种:老鼠肉闷烧黄豆

1、将老鼠杀死,开水褪毛,去头尾、内脏、脚爪,然后洗干净,斩块,放入盘中。放入料酒、姜丝,盐巴腌一个钟头左右。起锅烧热水,待水沸腾后,把老鼠肉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再洗净血污。这样做的目的是去除老鼠肉的腥味,弄好后装盘备用。

2、将黄豆洗净炒熟,然后拿起装盘备用。

3丶把锅烧热,倒入食用油,放入切好的姜丝、蒜头、干辣椒,翻炒一下,煸出香味,然后倒入鼠块煸炒,再把已炒熟的黄豆放入锅中,放入料酒、酱油煸炒几下,放入少量清水焖干,准备起锅时再加入精盐、鸡精丶蒜叶等。待蒜叶炒熟时就可以起锅装盘,即可实用。用啤酒送鼠肉,简直是绝配。


第二种:烤老鼠肉。

1、将老鼠肉洗干净,斩去头尾、脚爪,放入盆内,加入料酒、精盐、酱油、葱花、姜末和五香粉搅拌均匀后,腌制一个钟头左右。

2、架起烧烤炉,烧好木炭,把腌好的老鼠肉放到烧烤架上烤,先把水分烤干,然后再涂上食用油,再用炭火慢慢烤,待准备考熟时,涂上烤料,喜欢吃辣的可以撒上一些辣椒粉。

一手拿着啤酒,一手拿着烤好的老鼠肉串,大家围着在一起聊天、侃大山,简直妙不可言。


注:但有些专家称不管是田鼠还是家鼠,多种病菌存在于老鼠的唾液、内脏和粪便、皮毛和血液中,老鼠身上的病菌具有传染快、危害大的特点,虽经几十分钟的高温,也未必能杀灭。特别是在宰杀老鼠过程中,密切接触老鼠的皮毛、粪便、内脏、血液等,也容易感染上严重疾病。因此,从卫生防疫的角度考虑,不提倡大家吃老鼠肉。[微笑][微笑][微笑]




田鼠,不是家里那种老鼠。田鼠,特别是甘蔗地里的,肉又嫩又甜。当年读书时,同学的弟弟带我去甘蔗地打田鼠,回来烧水脱毛,拿油大料来爆炒。现在也有卖,120一斤,两只都一斤。




老鼠当然能吃,人类有很长的食用历史,在农业文明固定之前,人们多以狩猎、采集和游牧为生,老鼠当然也是一种狩猎对象。这种现象至今还保留在一些仍有狩猎和采集习惯的人群中。如历史上称为岭南的广西广东就保留了这个习惯,这个地区气温高,动物资源非富,老鼠长得肥大,有不错的经济价值。




农业文明在两汉以后得以固定,拥用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就淡漠了老鼠肉。也由于农业文明的发展,老鼠成了危害农业的害虫,逐渐被人类厌恶,变成偷鸡摸狗、不劳而获、狡诈奸邪的化身,被人类污名化了,虽然还吃,但不能上餐桌。

如果从卫生安全考虑,家鼠是绝对不能吃的。家鼠喜欢出没于下水道、猪圈、厕所等这些大量滋生病菌的地方,多以人类产生的垃圾为食,包括人的大小便,这就很容易传染疾病。其余如田鼠、山鼠等在野外生活的老鼠食之无妨。但得谨防那些黑心贩子以家鼠冒充。




困难年代自不必说简直就是龙肉。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有人吃,我的邻居兄妹多经常吃不饱,家里老大和老二就喜欢打耗子吃,快要过年的时候还舍不得吃,打整干净放点盐渍一两天,挂在灶前烟薰做成腊肉,留着过年吃。我的老母亲是不准我吃的,老爸倒是不咋管,因为我爸小时候家里也穷,他也吃。但我的老母亲家里还是相当富裕的,要不是我外婆收养了两个孤儿摊薄了土地,还会评上地主。纪得爸爸不知从那里弄回来一只大耗子,妈妈不准他在家里做,我爸就用一个小炉子拿到门外去做。把打整干净的鼠肉宰成小块,拿酱油来炒的,炒得非常香。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一直就在旁边很不高兴的嘀咕什么,爸爸一直就一副很尴尬的样子,不过到底还是做来吃了,爸爸拈了一两筷子,基本上都给我吃了。这以后还吃过一次,就是邻家老大请我吃了一根烟薰的腊老鼠腿,太少了味都没吃出来,所以不知道啥味。

吃老鼠肉是贫穷造成的,会被别人瞧不起,在十八世纪美国(主要是荷兰裔人)的反华浪潮中,人家就抓住我们吃鼠肉的习惯来攻击我们,说我们是一群靠吃老鼠肉而且是吃生老鼠肉长大的人,虽然是污蔑我们的,但还真有吃生乳鼠的菜肴叫三吱儿,吃法很讲究,先把没长毛的乳鼠用蜂蜜喂两天,吃的时候,筷子拈住吱儿叫一声,放进蘸料里又吱儿叫一声,放嘴里一咬还吱儿叫一声,所以叫三吱儿。我是个非常贪吃的人也不敢吃,光看这描述就有不适感,但人家就是喜欢。不过耗子确实也是肮脏的代名词,还是不吃为好。有些民族或人群有这传统,但他们只吃田鼠不吃家鼠,也应该遵重别人的习惯,也不宜说三道四。




老鼠能吃,我小时候,因为穷,看见有些年轻人拿来烤着吃,那时侯我还是不敢吃,但因为看着他们吃也没事,自己也尝试吃一口[捂脸],也没事。后来到了初中,一到周末,和屯里的同龄人晚上到田里打老鼠,于是每个人准备一根木棍,拿个手电筒,在红薯地里找老鼠,晚上老鼠最喜欢在红暑地里挖红薯吃。几个人一起走到红薯地,只要看见老鼠跑,手电筒追着过去,一起围着打你打我打,一个晚上时间可以搞得到十来只老鼠,然后到小河边把烧火,把毛烧干净,把肚子洗好。开始到某某家去炒,那时某某家老妈很反对炒老鼠肉,但是看到好几个同龄人都在他家里,所以又不好意思说,只能答应[捂脸]。于是专门给会炒老鼠肉的人去炒,炒好我们买点米酒,炒点黄豆当花生[耶]吃,美美吃一顿。但如果说当菜吃,现在整个广西应该没有吧?偶尔吃还是有的。我已经很久没吃老鼠肉了,从初中这次起再没碰过老鼠肉,因为也不会炒[捂脸]

本图是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西人   家鼠   老鼠   木薯   田鼠   料酒   广西   甘蔗   黄豆   酱油   放入   粮食   家里   晚上   习惯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