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真该放下事业,陪伴孩子?

一位当年放下事业,陪伴孩子的妈妈,如今发了愁!

四十五岁的女儿,怎么办?

四十五的大姑娘,没工作,没婚姻,没孩子。每日里就是吃饭睡觉,看网络小说,买东西,养狗,吃饭店…… 没了!

这位妈妈是四十得子。宝贝的不行不行的。一得知自己怀孕了,就“连根韭菜都不能摘了!”这是这位妈妈的妹妹说的。

好像是之前有过一个孩子,没保住,所以这个宝贝,妈妈爸爸珍惜不已!

妈妈一看孩子,就是到三岁。

三岁过后,送厂子里的保育院吧,不行!老师照顾的太粗。食水不周。吃饭不喂!于是,干脆,回家,不上了。妈妈自己在家看孩子。好在是爸爸挣得钱多,于是,她,这个女宝宝享受到了,那个年代少见的“全职妈妈”的待遇。

一直到上学。妈妈接送回家,中午送饭去,下午还经常去给送个加餐……

女宝宝一杆子到高中。但是,娇气的女宝宝不爱学习。我们那时候的大学还不好考呢。九十年代末期的扩招她没赶上。

考大学是个“力气活”,八十年代末,连我这么懒的,懒闺女都得有一阵子天天念到夜里十二点。才能考上大学。女宝宝哪有这样的,吃苦耐劳精神。所以大学根本没考。

女宝宝学了个财会专业中专。托人找关系,到一个百货商店当会计去了。

好家伙!这是个可怕的魔鬼单位。

中午吃饭,领导也不给女宝宝剥鸡蛋。还得自己剥!

一早起,都得到点出现在自己工位上。晚了,就挨呲了!

有一次,来了妇女劳保用品。一个魔鬼领导,让她搬肥皂洗衣粉。洗衣粉撒了她一身,还没人过来帮忙,她哭着回家了……

这班上不了了……太苦了!

女宝宝开始泡病号。过不了多久,她下岗了……

再后来就是结婚问题。

找对象女宝宝要求男的,会做饭洗衣服,会给她洗头发(女宝宝不会洗头发,辫子长),还得能挣钱养家(女宝宝不上班呀)还得哄她开心(女宝宝经常不高兴)……

还得结结实实,精精神神的天津本地大小子。(女宝宝不爱听外地话)

好嘛! 她搞对象就是个段子。后来谈了几个,又有人说她是神经病,动不动就哭!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了。大家默认她是神经病人了。因为,她和他们家人的思路都不正确!或者是说不主流!

“我们孩子就是不能受苦受累!”这是他们家人的口号!

一个人要是永远都无忧无虑的,那得是智商低于五十的“低智人群”了!常智人士就得面临挑战,面临困难,一一应对解决。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呀!

孩子需要陪伴,但是不是无休无止的,母子永不分离。只要是正常孩子,就要面临上学分离。工作分离。婚姻分离。

妈妈永远陪伴在侧,就是不断奶。孩子怎么成长?

我特别不同意的,就是妈妈没完没了的溺爱,和无休无止的纠缠。

我们的孩子不是宠物。他以后是要“鹰击长空,鱼潜海底”的。他要拥有坚毅勇敢的,面对困难的决心。

而这决心的第一步就是,离开妈妈!

从女宝宝不上幼儿园开始,她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我弟媳妇,就是一个粘着孩子的妈妈。全职照顾。孩子吃的,每一个蛋糕上的樱桃,都是她亲手去核的。其实,作为大家长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如此精心的照顾,男孩子很容易被养废了!

我让孩子们每年假期都待在我家里。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准备参加球赛的服装,训练服,比赛服。

大一点了,他们都要去海外度假。自己去!学校组织的。没有家长陪伴,自己过海关,报护照名字。孩子们做的都很好!

如今,弟媳妇终于明白了。比起什么蛋糕上的樱桃,是不是带核,孩子的品质才是更重要的。

弟媳妇去上班了!每天回家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然后一起在大书桌上学习。妈妈做PPT,孩子写作业。

早上,司机接孩子们上学,妈妈也整装待发,上班。“今天有重要的“路演”。是一个大客户的销售服务。”妈妈念叨着自己的安排……

晚上回来,孩子们问妈妈:“你今天顺利吗?”妈妈也和孩子们说说什么M2,什么GDP对金融政策的影响。孩子们似懂非懂的认真听着。

大儿子看过爸爸的办公室,对爸爸说:“我以后也要有这样的办公室!”

爸爸告诉他自己的求学经历。他听的很认真。回头还告诉妈妈,“你的投资项目,可以通过爸爸销售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父母就是镜子。孩子看见什么学什么?

是慵懒和懈怠。

还是拼搏事业,积极进取。孩子都会复制粘贴到自己的人生上来。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最后,还是回到那个女宝宝的事上。有没有人愿意娶她回家呀?继续伺候她下半辈子呀……

她八十多岁的妈妈,还托我打听呢?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带过很多个学生,通过不同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猜测出家庭父母的一些情况。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些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孩子。父母在孩子应该得到家庭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努力教育好孩子。正如那句话“养不教,父之过”。

父母是非常辛苦的,又得挣钱又得陪伴孩子。但是否应该放下事业,陪伴孩子呢?

如果你从事的工作休息时间与孩子的休息时间不吻合,很少见孩子,很少陪伴孩子,尤其是妈妈。我觉的你是不是可以换一份工作?或者先选择陪伴孩子呢?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曾经见过有一个孩子,作业基本上从未完成过。他的妈妈在富士康上班。不是上白班回家晚(白班也要加班),就是上夜班(白天睡觉)。我问他妈妈看过你的作业吗?他摇摇头,说妈妈为他挣钱呢。

工作固然重要,但远不及孩子的教育,孩子的陪伴更重要。钱可以过几年再挣,但是对孩子的陪伴,对孩子的教育,一旦错过,是无法弥补的。




我媳妇是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知道她怀孕的第一天,我毅然让她辞掉了工作。

刚开始辞掉工作时家人和身边朋友同事都非常不理解,正常上班生孩子休产假,不但能保住工作而且还能得到2-3万的生育保险多好。

但我有自己的想法。

一是我和媳妇属于要孩子比较晚的,媳妇怀孕时已经32岁了,身体不会像二十几岁的女孩恢复的快。上班毕竟不如在家恢复的好。

二是媳妇工作环境不理想,她办公室是多人一屋的写字间,空气不太好,而且上下班乘电梯上下25楼,我总觉得太危险。

三是我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有爱的陪伴,这点是最重要的。

我和我媳妇都是农村走出来的,家里条件并不好,而且双方家长那时都帮不上大忙。我妈帮到从媳妇怀孕到孩子出生这段时间,她妈帮忙媳妇坐月子一个月时间。剩下的时光就是我和媳妇两人带,确切的说由于我的挣钱养家,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媳妇一人带孩子。可以说我媳妇对家的奉献最大。

一个海事大学的硕士,放弃事业照顾孩子,是不是太浪费了?

我想说生活是由工作和家庭组成的,两口之家,必然要有一个人奔事业,一个人顾家庭。在陪伴孩子这件事上我和媳妇一致认为还是女人顾家为好。如今儿子3岁了,我的父母过来帮我们带孩子,我媳妇也重新回到了职场。只要周末节假日休息我和媳妇一定会把时间用在陪伴孩子身上。因为我们认为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

写在最后:

给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是家长的责任。事业没了我们可以再拼,钱没了我们可以再挣,但是孩子最珍贵的几年童年一去就不复返了。




真的应该放下事业,陪伴孩子。

说说我身边的孩子吧。

不带在身边的孩子,问题真的特别多。

堂哥家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

堂哥和嫂子在江苏打工,没法带在身边,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

女孩大一点,小学二年级。

放学回来就抱着手机,看动画片;

爷爷奶奶说的轻了,她跟没听见似得,依然边看边笑;

说的重了呢,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跟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大人不忙了看着写作业,还总是走神,旁边有个鸡飞狗跳,看得比谁都快,

还有耐心,爷爷奶奶种地,还有家务活,没那么多时间陪着她,

孩子小,理解能力差,一个题有时候讲几遍都反映不过来,爷爷奶奶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大耐心。

有些爷爷奶奶还不认识几个字,也不知道怎么教。

时间久了,孩子的学习可想而知。

男孩小一点,幼儿园

大概是因为老人都比较偏爱最小的缘故,小男孩太受溺爱,

放学回来就要零食吃,要玩具玩,

有时间没人玩,还要去打扰他姐姐,打扰的姐姐也没办法好好写作业。

而且小男孩有点自私,好东西自己捡剩的才给姐姐,

姐姐的玩具也要去抢,姐姐在这边写作业,他在那边看动画片,姐姐又怎么能安心写作业呢?


学习是一方面,成长陪伴是另一方面。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没那么多的精力陪孩子玩,

对于孩子的教育,爷爷奶奶一向过于偏爱,很多小孩都有“公主病”“王子病”

如果父母能陪在身边,陪着一起成长,遇到问题及时引导孩子,肯定会不一样。

但是,孩子想上好的学校,想穿好的衣服、好的鞋子,想吃零食,想吃大餐,

父母放弃还不能称之为“事业”的工作,拿什么给孩子想要的生活?

如果有条件,谁不想好好陪伴孩子呢?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培行业十多年,管理着好几家校区,年薪超过30W。后来我放下了自己的事业,陪伴着孩子的每一天,个中辛酸和得失分享给大家,自行判断是否值得:

读大学之前,我爸一直希望我报考师范或者医学专业,说女孩子适合当老师和医生,社会地位高。我的叛逆期来得比较晚,所以高三还没有结束,高考志愿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物化学。

大四实习时,在一家化工厂亲眼目睹了发酵罐的爆炸。看着中午跟我们一起吃饭时有说有笑的几个工人,下午被人抬出厂区时炸断了手脚失去生命时,彻底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问题。

07年舍弃本专业的我,阴错阳差进入了教培行业,领导说我天生自带“教师气质”。从最底层的课程顾问做起,一直到后来管理着片区好几家校区,我见过太多的学生案例:学霸、学渣、优秀的、平庸的,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案例。

我从事的是一对一教育,面对的学生普遍家庭条件都非常好,可以说是这个城市高收入阶层的孩子们。对我触动非常大的有两个学生:

1、

小A是最牛高中的一名学生,中考时分数甚至进入了城市“高分保护”的行列,出分当天是查不到分数的。妈妈送他来的时候,咨询的问题是进入高中后,小A的成绩在班上垫底不说,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说脏话、闹事、沉迷于游戏,父母稍微说两句,就闹离家出走。

小A爸爸在外地做工程,有时几个月都不回家;妈妈是武汉一家银行的中层管理,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小A的饮食起居都是保姆照顾,小学期间上学和培训班的接送也是保姆照顾。

小A继承了爸爸妈妈优秀的基因,从小一直优秀,课余时间也被妈妈报的各种培训班占满,名曰“以学代练”,因为妈妈工作实在忙。

中考后,在他家做了12年的保姆阿姨,因为自己孩子面临高考,回到了老家。换了保姆后,小A就像变了一个人,跟新阿姨之间哪儿哪儿都不对付,经常抱怨。在一次跟阿姨之间的问题集中爆发后,小A妈妈请了十天年假陪自己儿子。

在这十天中,小A还是百般不如意,母子俩各种摩擦。小A妈妈终于认识到,小A十多年的生活习惯已经让他与保姆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虽然他叫自己妈妈,但在潜意识里,保姆才是他最亲近的那个人,他一切的优秀和习惯,都是与那个人相处下的状态。

而小A妈妈没有能力让以前的那个保姆阿姨再回到武汉,所以她解决不了与儿子之间的各种矛盾。更让小A妈妈伤心的是,儿子经常为了保姆阿姨的一些小事,与自己起争执。甚至被儿子辱骂,说自己不配当一个母亲,只管生不管养,他只认那个阿姨,要去农村住那个阿姨家。

小A妈妈伤心的发现,自己辛苦工作换来的优秀经济条件,只是把儿子推向了保姆的怀抱,让保姆多了一个儿子,而自己,夫妻长期分居、工作压力山大、亲子关系却一塌糊涂。

后来小A妈妈不顾领导的再三挽留,辞去了年薪50多W的工作,在儿子学校旁边租房子陪读。她说自己失去了儿子前15年的成长,只能用后15年的光阴来弥补,希望一切不要太晚。

高考时小A以670多分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好歹没有辜负妈妈所付出的一切。

2、

小B是个学渣,读五年级的一个小胖墩儿。虽然长得很萌,却一口脏话,不尊重老师,还对一起生活的爷爷奶奶动手脚,威胁要打人。

小B爸爸在汉阳监狱工作,性格内向;妈妈是武大的一名后勤人员,爷爷奶奶都是武大的退休老教师,家里虽然说不上书香门第,但也算很不错了。

小B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为他父母相信老两口当了一辈子教师,完全有能力教导孙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小B父母轻视了老人对孙子的溺爱,包括孩子的言行举止。

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一放学就把书包丢给年迈的奶奶,不顾老人的脚程慢,在前面横冲直撞地跑去买零食。奶奶来付款慢了,还要落一顿埋怨。

在家里吃饭时,小B对爷爷奶奶呼来喝去,两个当了一辈子教师的老人家丝毫未觉得有何不妥。

小B妈妈还发现孩子经常用爷爷的手机玩游戏,而且买装备都是一千多的买;成绩在班上倒数,在托管班却对任课老师大呼小叫,好斗狠。

这一切让妈妈不得不审视儿子的教育问题,还是那句话,不说成才,好歹要先成人吧。连基本的尊老爱幼、尊师重道都做不到的话,孩子的品德可想而知。

于是妈妈试图纠正一下儿子的各种行为习惯,却遭到了儿子的反抗和老人的庇护,深感无力。

小B妈妈说,感觉自己跟儿子之间没有感情的链接,所以想要管理儿子的行为,难上加难。

从以上两个孩子的经历都可以看出,家长与孩子之间缺失的不仅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前十年,更严重的是“亲子链接”的那根纽带太脆弱了,脆弱到有一天需要借助这根纽带来管理孩子的时候,一崩就断。只有足够结实的纽带,才能撑得起你想管好孩子的每个瞬间。

这根纽带,建立最重要的时间是前三年,其次是孩子在你身边的每个日夜。亲子感情是需要长期的陪伴和相处来累积的,它日常落实在我们做父母的每一个行为动作中,每一句引导性的话语中;在孩子每一次摔跤时你的鼓励中;在他每一个获得成就性的成长时刻你是否陪伴左右时。而不仅仅是我们把孩子带在身边,住在一个屋檐下,交给老人交给保姆帮我们接送和陪伴就能替代的。

当然我并不是赞成大家都需要放下事业才能陪伴孩子,而是在你工作之外的时间,不以需要放松和休息为由,躺沙发上刷抖音、玩手机,不会以经济条件不够宽裕为由缩减与孩子相处的时长,不会以没时间接送和参加家长会而让老人或保姆代劳。

就拿我个人来说,辞职后,经济条件当然没有以前好,老公一个人赚钱,其实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挺差的,万一他出点什么事情,不敢想象。所以无形之中,他的压力会翻倍,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多的是精神压力。每年家庭没什么结余,刚够培养孩子而已,前提还是我们都不是大手大脚的人,也没有买奢侈品的爱好。

但除此之外,孩子在生活习惯、独立性、自律性和为人处事等各方面都还过得去。我孩子是普通孩子,他出众,但不天才。我们没有亲子矛盾,不会相互推脱责任,有问题协商解决。在出现矛盾时,不论“战斗”如何激烈,母子之间没有隔夜仇,这就是那根纽带的作用。所以,有失也有得,看你要什么了。

我一直认为人生每个阶段的重点不一样,比如现阶段我的重点就是陪伴孩子的成长,不让他长歪了,因为我不愿意像文中小A和小B父母那样的选择,等孩子出现问题后再去花更多的精力去矫正,我喜欢防患于未然。

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是否该放下事业来陪伴孩子?这个问题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回答,因为陪伴孩子这件事,在每个人心中的价值和排序都不一样,有的人排在首位(比如我),有的人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但是不论是否选择放下事业,孩子的陪伴和教育都是需要夫妻俩分工协作,任意一方都不能缺失在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中,除父母以外,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们暂行养育之劳。




如果真的能放下自己的事业陪孩子,我想没有人能做得到,除非是灵活就业的人员,不然就是特别有钱的人。因为你在这个合适的岗位上,一旦离开了再想回来,可以说想都不用想。过了这个村根本就沒有这个店了,再说也不一定非得放下自己的工作来陪孩子,只要两个人同心协力,少一些应酬,把玩手机的时间,和节假日好好的利用起来就足够了,





两个家长分配一下教育孩子的事,夫妻轮换制,别指望一个人管。个人建议,这样孩子对家长满意度高,孩子成长有利。




白天上班拼搏事业,晚上陪伴孩子,两全其美。







分享我朋友的真实故事:


朋友家是县城的,夫妻双方都在教育系统工作,所以,对教育格外重视。

他们家庭条件很不错,有车有房,生孩子之后就请了保姆。

在孩子5岁时,夫妻做出了一个决定:让孩子到市里接受最好的教育。


于是妈妈放弃了工作,办了停薪留职,带着孩子到了重庆市,托了关系打点好孩子读小学的重点学校,一切都安排就绪。而丈夫则是几乎每个周末开车到市里来看望老婆和孩子。


最开始,一切都看上去很美好:从县城到市里,读上了最好的小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里不缺钱,她们家连保姆也一同带到了市里。


换了个地方,生活条件更好了,接触的人也不同了。开始大家心里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如果不出意外 ,可以考入市里重点初中,然后是重点高中,之后考个985大学……


但是,生活常常不会按照规划的出牌,孩子在小学三年级时,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了,首先成绩上在班级只能算中等,其次从学习习惯方面看,孩子根本不自觉,不愿意学习。平时的作业就开始糊弄,而到了寒暑假,作业大概率不能完成,即使妈妈在身边,即使妈妈催促也没有用。


转眼间小学毕业,孩子并没能考入市里重点初中,怎么办?难道打道回府,回到县城?已经迈出了这一步,带着孩子回县城,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于是,父母再次花重金让孩子读上了重点初中,满以为孩子会感恩于父母的付出,感念父母的不容易,以为到初中了会刻苦努力,然而,并没有!


到了初中,这个孩子开始跟同学比穿什么鞋,玩什么游戏,曾经一度让这位妈妈非常抓狂,气得想要回县城……最终,初中升高中,同样没有考入重点高中。


父母不得不再次打点关系,花钱疏通,终于读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但多年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想要改变,又谈何容易?


最终这个孩子高考只上了二本,连一本线也没上去,父母想让他复读,可他早就厌倦了学习……


这个结果,让父母非常失望,以至于夫妻俩闹过多次,丈夫责怪妻子没管好孩子“都辞去工作了,专门管个孩子也管不好……”而妻子则责怪丈夫,“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两人为此差点闹离婚!

……


作为父母,我们放下自己的事业,就真的能培养一个优秀能干的孩子吗?答案是不一定!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放下事业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呢?

个人认为需要分情况考虑:

第一种:父母的工作太忙,完全无暇顾及孩子。或者是工作时间上正好与孩子的作息时间相反,没有机会陪孩子、管孩子,比如在一些工厂上班,长期上夜班,或者是经常倒班……这种情况下,父母都很少能见着孩子一面,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可以换个工作,争取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如果家里经济条件较好,也可以其中一方辞职陪孩子,管孩子。


第二种:父母工作是正常时间,偶尔加班,家里有老人接送孩子。老实说,这样的情况建议就不要轻易辞职了,因为,也许你辞职全身心付出,最后感动的只是你自己,甚至你觉得你付出太多了,而孩子的表现很不让你满意,这种情况实际上往往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完全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既然正常上下班,也有时间陪孩子,何必辞职放弃自己的事业呢?


孩子的养育,需要父母的付出和关注,但绝不是那种过于浓郁的爱,过于强迫的爱,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谁说父母为了孩子放弃事业,孩子就一定能上清华北大?谁说父母全身心的付出,就一定能换来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之前一段时间一直在经历这个矛盾的阶段。

孩子一岁的时候从我身边离开,跟着爸妈回了老家,中间来来回回也折腾了好几回,隔三差五见一面,也不算是就放到家里散养了。但是,即便这样,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也简直是如同凌迟处死一样难捱。还没来得及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和作为新手妈妈的措手不及中缓过劲儿来,就已经要继续面对跟孩子的第一次离别了。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熬过来的,整个过程对于我,简直是晴天霹雳。工作上,从休完产假回来,我就已经没有什么心思跟以前一样,一心扑在事业上,时不时会分心,什么KPI,画大饼,在这个时候全部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倒不是说害怕在家照顾不好还是什么的,就是这种分离感,真的让人很抓狂。

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时不时就会想想,她这会儿在干啥呢,拉了么?尿了么?会说话了么?长高了么?反正各种吧,当妈的应该都感同身受。以前她在这的时候,没到下班就想往家跑,现在孩子不在这,下了班也磨磨叽叽不想走,回家就是冷冷清清的。走到小区里,看到楼下三五成群的孩子,都想上去摸一摸,抱一抱,羡慕的不行。

在孩子刚回家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各种发疯,没事总是找事,各种心情不愉悦,工作压力本来就大,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想着怎么作能赶紧离职,真的体会上班是上坟的感觉,太痛苦了,至少有八九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每天晚上熬夜都是到凌晨以后,一天睡眠时间就五六个小时左右,一度感觉自己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真的很痛苦。

父母离得远,也不想让他们担心,老公这边工作压力也不小,每天回家还得陪着我撒气,一屋子搞得都乌烟瘴气的,家里家外,没有安生的,真的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好在,都过去了,父母在家每天给我拍孩子的视频,会说话了,会喊姥姥姥爷了,又长高了,又长胖了,会跟小朋友玩了…有时候真的感觉每天都是靠这些视频续命的。所有的一切真的都要感谢父母,我想大概是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看到孩子一点点长大,吃饱喝足的场景,才让我得以安心。

我已经工作快六年了,做过基层,也做了管理,我有时候在想,我之所以没来由的焦虑,无非就是两头放不下。既想要孩子在身边,有想要工作很出色。人永远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永远做不到。哪怕有一点希望,都不会想要舍弃一个。看看自己和老公,都是背井离乡,在外打拼,没有跟父母在一起,未来我的孩子也是一样。没有人会永远待在父母身边,所以自我生存的能力要大于一切。可以不靠父母,不靠亲朋,自己可以独自生存下去,掌握一个本领,有自己的事业,并持续下去,显得尤为重要。

好在,我已经过了那段难捱的时间,有很多事情,只能自己想清楚,谁劝都不行…作为一个在职场的新手妈妈,我也劝所有未来会成为妈妈或者已经是妈妈的姐妹们,事业不是最重要的,但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不要想着平衡家庭和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事业   孩子   市里   媳妇   保姆   家里   儿子   爸爸   父母   条件   身边   妈妈   宝宝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