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传出新消息,工厂将撤离中国?制造业空缺是否有企业顶替?

我就在富士康上班,这个说法就是纯属扯淡,没有的事。苹果不会撤出中国,富士康就不会,如果苹果敢把整个产业链搬出中国,那他得手机在中国也绝对见不到!就算苹果选择自杀把产业链撤出中国,富士康最多也就是跟着去建手机工厂,但出去估计存活概率低!现在中国已经开始汽车革命了,苹果若是撤出中国对中国损失不大,我们的手机制造已经世界领先,现在已经在电动智能汽车上竞争了,而且汽车的这次巨大革命就在中国当下进行着,选择撤出中国的企业就是选择了退出历史舞台!




一家企业迁出,不至于影响大局。不过,叶落而知秋,高端制造业没那么容易一夜之间靠口号就实现,产业升级也绝非靠补贴就能短期内实现。疫情一年多,我国防疫成果和经济复苏,倚仗的主要还是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的下马和淘汰有点太急太快,碳中和碳达峰逼迫出走的企业后续接不上,就业也会出问题。




当年苏联专家撤离中国,中国一样把原子弹给搞出来了,何况一个区区一个富士康,只要他撤离中国,中国大地会迅速崛起一个个富士康![呲牙][呲牙]




富士康工厂撤出中国,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消息,实际上过去几年特斯拉已经先后在印度越南等地方投入巨资建设大工厂,而且未来几年富士康还会继续加大对越南印度等地的投资力度,很多代工业务都会转移到越南等地。

截至目前,富士康已经在越南投资了15亿美元,2020年富士康越南工厂的营收已经达到60亿美元(约389亿人民币),而且前段时间富士康又加大了对越南的投资力度,预计今年将在越南增加7亿美元的投资,而且未来这一投资规模还有进一步增加,按照富士康的规划,预计未来3~5年之内,富士康在越南的营收将会达到400亿美元左右。

看到富士康加大对越南印度等地方的投资力度,很多网友都很关心,富士康把生产线搬出中国了,那空出来的制造业有哪些企业可以顶替呢?

首先目前富士康并没有完全把中国生产线搬出去,富士康对中国的依赖度仍然比较大。

从这几年富士康的投资力度来看,在海外投资都是一些新增的产能,将国内生产线直接搬到东南亚以及南亚地方的还相对比较少。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富士康在国内的产能仍然非常庞大,目前在全国很多城市都设有工业园区,而且有些园区规模是非常庞大的,比如郑州工业园区就承担了苹果大部分手机的代工,所以郑州每年的出口额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富士康贡献的。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富士康中国各大工业园区每年产生的产能都是比较庞大的,比如在2020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前100强企业当中,富士康就占据了其中的10个,前10名当中更是占据了其中的3个,其中郑州鸿富锦精密电子出口额达到316.4亿美元,深圳富士康公司出口额达到150.5亿美元,成都鸿富锦精密电子出口额达到146.1亿美元,把全国各大富士康工业区产能加在内,一年的出口额保守估计至少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


由此可见目前富士康的绝大多数产能仍然在中国,中国仍然承担着富士康大部分的代工业务。

而富士康之所以扎根中国,因为目前中国有很多优势的条件是其他市场没法替代的,比如中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这样可以降低富士康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再比如中国拥有成熟的产业工人,这些都是富士康比较看重的地方,所以短期之内富士康不可能把全部的产能搬出中国的,中国仍然是富士康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其次,富士康之所以在越南印度等地方投资,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考虑。

最近几年不只是富士康,其实有很多跨国企业都开始慢慢将生产线搬离中国,然后到东南亚、南亚等地方去投资,而这些企业之所以纷纷将生产线搬到越南、印度等地区,主要看重的是这些地区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优惠的政策。

因为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是比较低的,工人的月工资只有1500元人民币到2000元人民币之间,这个只有国内的一半左右,而对于富士康这种代工企业来说,它对人工的需求非常庞大,全国富士康员工就有大几十万,所以他们把生产线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去,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最近几年越南也在积极进行改革,为了吸引国际企业投资,他们也推出了很多优惠的政策,比如在土地、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比较优惠的政策,这也是能够吸引包括富士康在内众多国际企业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目前不只是富士康把生产线设在越南,其实国内有很多企业,特别是那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同样也将生产线搬到越南,这只不过是企业出于控制成本,同时开拓新的市场的一种战略布局而已。

再一个是富士康是苹果最大的代工企业,苹果贡献了富士康很大一部分营收,所以富士康肯定会跟随苹果的步伐,苹果到哪他们就到哪,而最近几年苹果也在积极拓展东南亚以及南亚等一些市场,对应的他们也要求富士康把代工业务带到这些新的市场里面去。

最后即便富士康离开中国了,其实也有企业能够顶替。

首先我们不否认富士康对各地经济就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富士康直接或者间接贡献的GDP至少达到几千亿,而且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另外围绕富士康而存在的一些上下游产业链,潜在的经济价值以及就业更庞大。

所以一旦富士康将生产线搬离这些地方,对当地的经济就业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也并不代表着富士康离开了各地就没法活了,实际上富士康离开之后,国内同样有相应的企业可以替代,比如比亚迪。

大家只知道比亚迪是一个生产汽车的以及电池的企业,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比亚迪其实也是一家大型的代工企业,目前每年的代工业务收入也是不小的,比如国内的华为、小米有部分产品其实都是由比亚迪代工的。

如果未来某一天富士康真的离开中国了,我相信包括比亚迪或者其他代工企业在内肯定会崛起,因为未来代工的优势不在于你劳动力的廉价与否,而在于你能否用自动化智能化来装备你的工厂。

过去几十年,因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各方面不是很发达,所以代工业务大部分都依赖人工,但是随着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代工厂很多岗位都可以用机器人来替代,到时代工厂对人工的依赖度会迅速下降。

所以决定代工厂的竞争优势,未来不是你有多少廉价劳动力,而是你用了多少先进的设备去装备你的工厂。

而在工厂自动化方面,目前中国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比如过去几年,中国的机器人需求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目前包括汽车工厂,代工工厂等很多中国企业都开始用机器人来装备。

一旦未来代工业务能够使用机器人来替代,那么劳动力对代工厂的影响就会很小,这时候真正决定代工厂竞争力的是你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而目前中国所拥有的完善产业链是其他国家没法比拟的。




富士康从中国大陆搬出,对于我国手机代工产业影响并不是很大。首先,手机代工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可以取代的国内公司有很多例如比亚迪;其次,富士康代工厂工人就业问题,可由新取代的厂家安置。一旦富士康搬出中国,将会直接影响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间接影响富士康今后的发展。




富士康撤离中国是大概率的事了,虽然我们给它很多优惠政策,但它的产品成本比零关税的越南还是高太多。中国人口红利基本消失,仅剩的年青人大多不愿进工厂,享受二班倒,12小时工作制,宁可送外卖,去躺平。富士康走不走,中国的制造业已没有前途。希望国家以德国为榜样,真心实意地提高工人福利待遇,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投入科技制造行业,以科技创新重新赢得制造业的未来。




我首先大胆说说富士康将撤离中国。

如果这个决定是真的,那么这个决定就是个愚蠢至极的决定,换句话说:就是富士康没落的开始。

因为中国正在走在繁荣的快车道上,百业兴旺发达刚起步,本身的消费体量就很大,丢掉这个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作为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去那里再找这优良的市场环境。

再则与中国人做生意,中国的人性、环境都优于西方,发展理念更是世界大同,而不会为一已私利不讲诚信。

第三中国的人文环境发展理念,就是很多西方国家也认可,虽然美国牵头打压中国,但并不能阻止一些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各方面来往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说富士康撤离中国说的难听点,就是自掘坟墓。

至于制造业空缺,能否顶替,你放心。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而技术攻关也是暂时性的。从目前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到位。技术攻关已全方位展开,人才培养更在加速,如清华新设立的芯专业等等等等。

再一个就是中国在疫情中特优表现,一带一路、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等,吸引着世界的资金人才分享中国的成长成果。因此中国不仅能顶替任何撤走的企业。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发达国家有的,我们会有,他们没有的我们也会有的。




目前,拜登沿用特朗普的政策,拉拢一帮小弟围堵打压中国。提出:高科技企业回归美国,产业去中国化,与中国脱钩。在美国的压力下,三星,台积电(富士康)都在美国建厂,生产5纳米,3纳米芯片。

传言富士康又准备将手机代工企业迁出大陆。果真如此,对于在河南,深圳的富士康企业的员工就业,当地的出口创汇,税收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的生产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说是没有影响是不现实的。

但是,目前富士康在大陆的就是为苹果手机代工。他七十年代选择大陆就是利用大陆的人工红利,土地,政策扶持。现在,大陆的人工红利与越南,东南亚等国相比较,已经失去了优势。作为,资本是逐利的,他撤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的撤资肯定会影响到苹果手机在大陆的市场。富士康想走,苹果是否会同意?苹果不同意,富士康订单从哪里来?说是苹果不怕,那时假的。特斯拉不是赔一罚三!低下了头!大陆的市场太大了!越南的市场太小,体量太小,上哪去找大陆的市场,找如此完整的产业链,如此熟练的工人,如此优质的政策支持,和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

富士康前脚不仅没有走,后脚,台积电又在南京建厂。生产28纳米的芯片。大陆的中芯国际能够生产。可是满足不了市场供应。大陆对芯片的需求量太大了!台积电在大陆设厂,土地,政策优惠,生产出来直接卖给大陆。上哪去找这种好事?那么美国不制裁吗?制裁什么?28纳米哪!大陆14纳米的都能生产了!

可见,富士康的手机代工,台积电的28纳米芯片,尽管都是落后的产能,但大陆也不会反对,因为,他可以创造就业,创汇,税收。也就是留下,我们欢迎;走,我们也不挽留。来去自由!

大陆正在产业换代,升级改造。为2025的技术突破努力,我们只要把卡脖子的技术突破了,又有完整的产业链,到那时,美欧列强奈我何!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走了就走了,中国经济照样转!

一个萍果代工厂没有什么值得口炫耀的技术,败走美国和印度阿三?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中国国内工厂早就占领了他的份额!

一句话:好走不送且行且珍惜!




不需顶替,原班人马随时开工!(厂房设备技术管理工人订单都是现成的)

富士康的走就是把富士康的牌子摘下即可,

试问一下,还有什么东西是它的?

厂房,工人,设备它能带走吗?土地是送的它能卖钱吗?

供应商原材料的账期半年,厂房和设备够支付那些钱吗?

订单是富士康自已接下来吗?(重庆的订单都是政府协调的)

员工的补偿金,它赔得起吗?

好好清查一下,富士康这么多年有没有偷税漏税?

富士康实际上是在靠救济过日子,捞取了好处还想忘恩负义

富士康在大陆捡钱,它会走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三星   中国   工厂   越南   企业   代工   产能   产业链   劳动力   空缺   生产线   制造业   苹果   大陆   未来   数码   手机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