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公司在裁员或降薪,为什么感觉21年比20年还艰难呀?

说说直接和间接的八大原因,让我们共同滿怀信心地准备渡难关吧。

原因一:我一位开影院的老板朋友,去年受疫情影响由盈转亏,但当地政府为了维稳,希望他不要马上裁员。他去年没裁员,今年因为效益没有明显好转,不得不裁员了。

原因二:去年的疫情让更多的人选择了网购,网购趋势今年更盛,结果大小城市关门的实体店越来越多,而实体店越少,被裁员者越多。

原因三:抑制房地产,越来越多的工地停工了,得裁员;房产中介效益不好了,得裁员;与房地产相关的建材、装修、家具、餐饮等行业效益下降了,得裁员;房价不涨甚至转跌,太多拥有房产的人觉得财富要缩水,不敢高消费了,而低消费必然拉低经济导致裁员。

原因四:多年的大学教育与用工需求脱节,导致技工缺,专业不对口的大学毕业生过剩。这些过剩的大学毕业生要么求职难,要么不愿低就而容易成为裁员对象。

原因五:受疫情和世界性通胀等因素影响,国际经济环境越来越恶劣。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虽然出口有增无减,但进口成本也大大提升,总经济效益进一步上升越来越难了,有很多脆弱的出口企业因此收缩甚至关门,导致岀现裁员。

原因六:2008年后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国通过4万亿投资建高铁,建高速公路和村村通公路,大搞城市建设,实施南水北调等大工程,抑制了经济下滑,拉动了经济上升。但这种人为的大投资毕竟有一定副作用,可一不可二,所以这次面对比2008年更大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国不可能再使用这一招。

原因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拼命通过零利息的宽松货币政策拉动经济,但这只能救眼前之急,长远看无异于饮鸩止渴,无异于自杀。因为靠印票子促全民竞相去制造投资和消费热,例如全民炒股炒房等等,这类盲目投资和消费只能制造更大的悲剧,甚至会把本国的货币连同经济彻底毁掉。中国决不会这么做。中国不大印票子刺激经济,虽然会付岀经济暂时艰困的代价,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拉大人民币与美元的国际信用差距,从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原因八:一场大的世界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正在到来,认为世界经济会在疫情之后好转只是盲目乐观。中国在这个关头抑制资本过度扩张和牟取暴利,化解一个又一个大企业的债务危机,挤掉尽量多的经济泡沫水分,确保中国经济用强健的体魄迎接世界大考,确保中国经济能成为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中流砥柱,这是何等的高明和何等的有远见呀!

所以,尽管今年比去年更艰难,尽管明年后年或许比今年更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相信中国经济在世界一枝独秀的曙光就在前头!




的确是这样的,很多公司在裁员或者降薪,这是因为藏不住了,过去一直在这么做,去年也是这么做,但是去年还能够稳过去,但是今年因为裁得太多了,所以就稳不住。

主要是一个预期,很多企业在去年的时候感觉到像当年的非典一样,疫情过去了经济滑坡也会很快就过去,不会再有反复。到了今年开始裁员,是因为觉得变异病毒的反反复复,现在的危机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过去的,没有三年五年的困难时期,这种世纪疫情还是过不去的,否则就不叫世纪疫情了。相比上个世纪的三年困难时期,现在还不能算最困难的时期了。

这种大的格局下,一些产供销不是太理想的产业,并非是先进性的产业,并非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收缩是最好的生存方式。已经不能再扩张了,如果降低成本把冗员都基本上裁掉的话,企业还能够断尾求生。事实上所谓的冗员或许未必就是不需要的人,只是说现在裁掉对于核心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太大。

哪些人能够被裁员裁掉呢?我认为年轻力壮的人反而不容易被裁掉。45岁以上的人差不多都是可以裁掉了。除了少数专业技术骨干以外,大部分的人在企业里面都已经体力没有体力、专业技术知识虽然有一点吃老本,但是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也慢慢的感到跟不上。

而把这一部分年龄层次的人全部裁员裁掉的话,对于企业来说以及对于社会来说,压力反而不大。

因为过去几十年他们工作很卖力,存了一些钱,如果失业了以后到社会上去,那么短时间里面还暂时饿不死。可以吃吃银行的利息等等。另外这些人多少还有一些社会关系,有一些一技之长的,如果社会营商环境比较好的话,他们可以换一个跑道重新创业就业的。

假如说把年轻力壮的人裁员裁掉的话,那样就比较危险了,因为这些人一方面专业技术不过关,没有多个方面的生存能力,只能在一个企业里面工作,另一方面精力又非常旺盛,同时目前百业待兴,并没有开始招兵买马呢,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到哪里都容易碰壁,又没有积蓄,因此容易社会不稳定。

我想随着国外变异病毒疫情的蔓延扩散以及全球形势的不明朗,2022年比2021年更加困难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甚至未来几年都将是经济的恢复期,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个恢复的过程很慢,也是很痛苦的。作者为高级#经济师##策划#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 师 。#在头条看世界##2021生机大会##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写作##正能量##千粉互娱#










































企业要降低成本,上行下派。那就无脑的裁掉,人力部门没办法精确的筛选不合格且成本的人员。那就划线裁,普遍认为精力被家庭牵扯的35岁以上人群就成了被宰羔羊。

有钱的时候无脑的扩张,没钱的时候就无脑的裁。提现了中国企业上行下派敷衍了事的作风。

有钱时招人没有门槛,没钱时恨不得只招清华北大研究生而且还得了无牵挂最好绝育的,这也间接造成社会性焦虑。

做父母的焦虑,就促成孩子从小就卷。

没孩子的吓的,一胎都不敢要。生怕失业后养不起。




22年会比21年还难,因为困难也是积分过程。




2021年很难,教培、房地产失业人数估计达到从业人数的40%,而且已经蔓延到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装修、钢材等上、下游行业,已经纷纷开始减薪裁员。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说白了也是受房地产整体不景气的影响,广告收入大幅度减少!

房地产企业的爆雷,工程款、债务、理财无法兑付,主要影响的是施工单位、银行、员工、购房业主等。所有暴雷房企,对应影响到的行业或人员将多的难以计数,其影响举例如下:个人参与房地产理财,有不少人达100万或更多,基本上身家性命都在上面;施工单位收到的商票到期无法兑付,起诉后只能等房企债务重组或破产才可能收回一部分,而且有些施工单位,还要受威逼利诱继续投入,以保障交楼;银行的债务,很多已经计提坏账;巨额海外债,基本影响到全球。以上这些受影响的个人,你觉得他会期待今年有丰厚的年终奖吗?答案是不会!如果没有被裁员,已经是万幸了,而且他还会控制家庭支出,省钱,我接触到的人,连公交车、地铁费用每天都要算计怎么节省,比如1毛钱公交、购买地铁优惠券等等!受影响到的单位,更是苦不堪言,给自己员工工资都发不下,有些设计院被拖欠的设计费高达数亿元,你说他怎么给员工发年终奖?

可以直白的说,2022年会更难!房企放弃拿地,靠城投收购分化救助?这个根本行不通。土地财政收入的锐减,城投债也会纷纷无法兑付或延期,明年很多城投公司将自身难保,特别是有些地方有巨量隐形债务,城投暴雷明年会非常多。对隐形债务的总体定调是“谁家孩子谁抱走”,为什么最近又说这个了?因为有人哭诉,再不救助我要爆雷!就像之前有房企自爆需要救助一样!




全球性的经济调整周期进入到了中后期阶段,2019年的新冠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经济周期的调整。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全球目前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被打破重组了,所以最核心的影响就是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普遍的降低,经济增长动力引擎不足之前所隐藏的一部分危机就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2019年是前十年最差的一年,但或许是后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个定位是否准确不得而知。目前为止。为了应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欧盟为首的主要经济体开始集中注入天量的流动性,因此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通货膨胀,甚至在相当一部分的经济体形成了滞涨,也就是工资收入下降,物价上涨。

这种局面会导致需求端出现下跌,全球性的需求中出现的下跌,消费力不足就会传导回上游的生产端和制造业,造成整个经济的不景气以及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的下跌。与之伴随的就是物价上涨,失业率开始不断的增加,工作开始比较难搞,这是全球主要经济地区目前都出现的问题。

对于普通人来讲,脚踏实地的干好自己目前的工作,尽可能的不要去胡乱投资,不要去上杠杆或者背负过多的负债即可,等待大环境的慢慢好转。




看到很多公司在裁员或降薪,为什么感觉21年比20年还艰难呀?

应当说,2021年确实比2020年还要难。

虽然说2020年突遇疫情,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随着疫情稳定,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就逐步减退。特别在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上做得比较好,对经济的影响在下半年得到了较好改善,经济发展也比较平稳。

更重要的,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全面形成,直到去年下半年才逐步扩大。因此,对经济的影响还相对较小。但是,今年以来,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没有得到改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同时,全球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输入型病例防控压力巨大。因此,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几次疫情,对旅游业、航空业、交通业、餐饮业、传统消费业、文化产业等的影响都很大,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也很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应对疫情天大发货币,造成全球市场流动性严重过剩,又形成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对中下游企业带来了极大影响。所以,今年的经济形势比去年还差,对经济增长的压力很大。




明年会更难。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今年降薪或者裁员的那么多那么明年裁员或者降薪辞职的就会为了钱去别的企业或者岗位去竞争,那么其他行业或者企业就会从裁员或者降薪辞职的大企业里挑选优秀的然后把以前那些该淘汰的淘汰掉,那么竞争就会激烈,企业毕竟是为了利益,最后员工为了基本的钱财会成为恶性竞争的。

现在我们的企业是离开谁都可以运转的,如果你觉得今年难那么这才是开始,裁员加上新毕业的那么会大量人员竞争同一岗位的,毕竟新毕业的年轻,有活力,学历还高,最后造成了为了一分工作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就是有了工作的也挣不到钱,你要是想涨工资那么就会被裁掉的。

大量失业那么手里没钱就不会有消费,大家都不消费最后谁也挣不到钱,那么钱要停止流通造成物价上涨,大家就会觉得有口饭吃就行了不要工资了,这才是最关键的。

目前是手里存有现金减少不必要花费,大家觉得呢?




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靠的是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

随着经济周期的改变,外部贸易、内部环境的变化,投资、出口和消费都受到了较大影响。近20年来,中国一直是以房地产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各行各业的兴盛发展与房地产的带动都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去杠杆措施的不断推进,房地产行业高周转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现有调控条件下,原有模式难以为继。

此外,为更好的迎合发展需求,中国的产业结构亟需升级,目前正处于调整过程中的阵痛期,未来很多行业都面临着优化重新找到自身的位置,再叠加疫情影响,许多行业业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业绩不好,自然降薪裁员。打工人收入缩水消费必然不振,大家都不好过。

当然,社会发展总是不断在前进的,随着新的生产力的出现以及疫情的平息,相信这种局面很快就会过去,保持一颗正面乐观心态,养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不要过于焦虑,守得云开见月明!




2021年,确实遇到的经济困难比想象的严重。企业减薪减员,政府压缩支出。实体店铺关闭的不少。希望尽快好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国经济   疫情   债务   中国   艰难   很大   困难   去年   原因   感觉   经济   全球   房地产   行业   工作   世界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