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没有重力异常区?

这是一个地球跟人开的玩笑,当你来到磁山,虽然你不会飞离地面,但是你依然会感受到那股神秘的力量。当你把车停在下图中白柱子的方位,然后停车挂空挡,此时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车竟然在倒着爬坡,而且越爬越快。

开始人们还以为闹鬼了,当后来谜底才揭开,这实际上是大自然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让我们产生了错觉。


胡佛大坝。

高220米,底宽200米。这座大坝的神奇之处在于,当你拿着矿泉水瓶往下倒,你会发现,水流出的时候不但不会落下,反而会向上飞,就像发生了题主所说的“重力异常”现象。

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坝高度很高,环形的墙壁让大坝成了一个集风口,风从下而上吹起,使得水出现了向上飞的情况。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其实这些所谓的“重力异常”区域,都是因为视觉误差,作用力等因素产生的,并不是真正的“零重力”。传说中的什么“百魔大三角”是零重力区域之类的,都是谣言,关于百莫大,除了风景好,其他的那些都是没根没据、彻头彻尾的谣言。

当然了,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因为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地球上每个地点的重力跟理论值相比,都可能出现某些异常。




好几个。魔鬼三角,南极不冻海,北极不冻洞。小的很多。比如我国昆仑山(沟)口,贵州有个磁力异常高的山沟等?




假如你指的是某个区域没有重力或者重力相反,这种异常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在任何星球上也都不可能存在。

不过,在测绘学中确实有“重力异常”这个说法,且重力异常现象在地球上是无处不在的,其数值的求定与修正也是大地测量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重力异常”的英文是“gravity anomaly”,指的是在排除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后,由于地球自身构造不均匀所引起的引力垂直分量的变化。

地球的密度差异导致了地表的重力异常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且地球内部构造以及地底矿产的分布也并不均匀,这意味着地球不同区域的物质密度是不同的,密度不同则质量不同,质量不同则引力不同,也即地球各处的重力值存在差异。

地质的密度差异存在于地球的任意位置,因此重力差异也普遍存在于地表的任意位置,而地质密度引起的重力差异,就叫重力异常。

▲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中的全球重力异常分布图

重力异常通常被分为两种:一种叫“纯重力异常”,指的是某一地点的实际重力值和正常重力值的差异。这很好理解,就是你站在某个地点测量出来的重力值,与该地点应有的正常重力值之间的差异。

另一种叫“混合重力异常”,是指一个面上某一点的实际重力值与另一个面上对应点的正常重力值之差——这个描述可能就不好理解了,它涉及到了大地测量学中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一、大地水准面

你可能不知道,地球有三种形状,一种是它的真实形状,那就是一个表面波澜起伏、地形无比复杂的壮丽星球;另一种是大地测量学中,通过数学计算出来的不规则闭合曲面,它的“丑陋面貌”你或许不会感到陌生——

▲大地水准面

上面这个“歪瓜裂枣”的模型曾被不少别有用心或不明就里的人解释成了“抽干海水后的地球形状”,这纯粹就是在信口开河,实际上这张图就是高差及细节被放大了1万倍的大地水准面的3D模型。

通过这个夸张的模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大地水准面并不与地球的表面形状相同,它是以自由静止状态的平均海平面(MSL)为基准参考点计算而来的重力等位面

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平均海平面的重力为基准时,地球只有在这种形状下各区域的重力才是相等的。或者说,我们去掉地球的其余部分,只保留与平均海平面重力值相等的部分,地球就成了这个形状。而这个闭合曲面就被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最初是1828年,由德国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提出的,之后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及完善。简单来说,它指的就是将地球各区域重力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曲面。

当然,你也千万别忘了前文提到的“高差被放大了1万倍”。

事实上,真正的大地水准面看起来也几乎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其正极值(最高点)为+85.4米;负极值(最低点)为−107.0米,最大高差仅有192.4米,相较于地球12742公里的平均直径,这微不足道的差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它的真实形状其实是下面这样的。

假如不是夸张了一万倍的话,你根本看不出它与真实的地球有什么差别,对么?

二、参考椭球体

前文说了地球有三种形状,除了真实形状和大地水准面之外,它的第三种形状就是“参考椭球体”,也叫“平均地球椭球”。

参考椭球体是以地球的实际几何数据为主要参考,同时又与大地水准面的各向半径最吻合的一个表面完全光滑的理想椭球,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球的形状和半径,实际上就是参考椭球体的扁率和半径。

换言之,我们说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或者极半径6356.752千米的时候,其实是忽略了两端的山峰或沟壑,完全视为理想的椭球来定义的,这个理想化的形状就是参考椭球体,它显然是无法与歪瓜裂枣的大地水准面完全贴合的。

在赤道方向,大地水准面(红线)相对于参考椭球体(黑线)的形状差异。

现在,你应该很容易理解“混合重力异常”的描述,也就是“一个面上某一点的实际重力值与另一个面上对应点的正常重力值之差”这句话了。譬如某个坐标点在参考椭球体上的重力值,与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值的差异,就叫“混合重力异常”。

当然,地表的重力异常是极其微弱的,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研究地球形状、分析地质构造、勘探矿物,或修正人造卫星与远程弹道导弹轨道时,却是极其重要数据。

换言之,科学领域所称的“重力异常”,无论哪种异常,都是指的特定地点的特定重力值,异于该地点在特定条件下的重力值,而不是指某个地区的重力存在反常现象。




我们都知道,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水往低处流,苹果自由落体。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一些地方居然徘徊于地球引力之外,出现了许多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现象。

在美国加州圣克鲁斯,有一个名叫神秘点的地方,水往高处流,人人都能像迈克杰克逊那样,倾斜站立,而且更奇怪的是,人们靠近不久就会头晕目眩。游览过神秘点小木屋的人们都说,那里的地球引力好像完全失常,连平衡站立都很困难。

更奇异的是,人在这里可以瞬间变高变矮,罗盘在这会失灵,周围的树木也是倾斜着生长。这就是传说中世界上两大万有引力定律不成立的地方。

为了方便游客站立和行走,神秘点小木屋的地面和墙面,都做成了倾斜的,人可以站在墙面上行走,却完全不会摔倒。

这些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对此,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这是伪科学,有人说是光学幻觉,还有人说与外星人有关。可到现在这仍是未解之谜,至今科学界,也没能给出一个确切的解释。

倒是有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有人认为,因为这地方很久以前经历过地震,地震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也改变了磁场的分布,磁场异常造成了这一系列奇异现象。

小伙伴们,真的是这样吗?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说出你们的看法,欢迎下面留言哦!

科技公元,带你了解最创新的技术,最创意的产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科技公元!




重力是宇宙最基本的四大力之一,没有重力,就没有我们灿烂多彩的宇宙,也没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过,也正是重力的存在,牢牢的把我们束缚在地球上,梦想中的飞天走地,身轻如燕无法得意实现。



牛顿第一个指出了重力,认为一切有质量的物质都有重力,并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爱因斯坦则进一步指出重力产生的本质原因,是因为质量导致了时空的扭曲,进而导致了重力的产生。到此为止,人们对重力的本质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客服重力,却依然知之甚少。



不过,貌似我们地球上却出现了一些违反重力的自然奇景,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各地区的怪坡,例如马鞍山怪坡、日照怪坡、淄博怪坡、沈阳怪坡等等。这些怪坡大抵都是会出现一些水望高处走、车熄火望上坡溜的奇景。每年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进行参观,体验,无不啧啧称奇。为此,部分怪坡还成了旅游景区。



网友对于这些怪坡形成的原因,也是猜测颇多。有的认为是怪坡形成和电磁异常相关,但是这种说法虽然能够解释汽车自动上坡,可却无法解释水望高处流的现象。也有人认为,怪坡是因为坡顶有卫星黑洞,但是这种说法有的不靠谱。还有类似的怪坡处时空是扭曲的,一样有点脑洞大开。

其实,怪坡的形成,就是一种视觉错位造成的,是大自然形成的一种障眼法而已。你看着是一直上坡的路,其实中间会有一段缓缓下坡的路,这样,再加上周围景色的干扰,视觉上你就会认为路一直是上坡的,怪坡由此形成。这里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比如一些公路3D透视彩绘,逼真的让你不可置信!而怪坡,则是大自然制造的自然“3D彩绘”。





当然,如果真想得到反重力的物质,只有寻找负质量物质才行。而这种物质,只是数学形式上存在,至于宇宙中存不存在,就不得而知了。

喜欢我的答案,就关注一下吧。




地球表面是被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厚度不超过一定的范围,也就是说离地球表面越远或者越往外空气就越稀博,气压就越小阻力也逐渐缩小,失去重力可能性就越大。如果要说有没有重力异常区域,那就只能说属世界嵴粱喜马拉亚山这个地方了,海拨最高峰可能存在重力异常现象,除此之外可能就是南和北两个轴心极的地方了。因为一年上头见不到阳光,很可能也会出现空气稀博,所以也不是不可以出现重力异常现象。




物体在行星、卫星等天体表面或其上空所受的该天体的引力。其大小和方向主要由万有引力定律确定。地球是个椭球体,赤道离地心的距离较大,离两极较近,引力将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方向也略偏离中心。由于地球的自转,地表面是非惯性参考系(见惯性参考系),一切物体都要受到与地球自转轴相垂直的惯性离心力;数值和对地轴的距离成正比,赤道处最大 ,两极为 0。两者的合力即是地球重力,其方向可由铅垂线确定,其大小因惯性离心力是向外的而较地球引力为小,并使重力的实测值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地球物理学中习惯把地球重力加速度称为地球重力,其单位厘米/秒2称伽(Gal,为纪念伽利略而命名)。根据“ 1980年大地测量基本参考系统(GRS1980)” ,海平面上的地球重力大致为978.032677( 1+0.00530244sin2j-0.00000585 sin22j)伽,j为纬度值,即两极和赤道上相差1/200,纬度45°处和赤道相差1/400。因此在工程技术和物理学中仍视地球重力为恒量,按980伽计 ,方向仍垂直地面 。重力还随海拔而减小,高度升高1米,重力一般减少 0.0301826伽。重力还要受地形的影响,如处于山谷中,两边高山的引力是向上的,也要减少重力。地球内部密度不匀,如埋有较重的大型铁矿,或有比岩土轻的油、水或洞(喀斯特地形),重力就变大或变小,称重力异常,是物理探矿的依据。




不知道




有没有重力异常区。指定有!重力异常区,要看重力成因;重力成因要看地球构造;地球构造要看地球成因。所以地球重力不是均衡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灵宪》,张衡说:“浑沌世界,沉淀出星球”,与现代科研究聚集、凝固、压缩,是理论相通的。有了地球成因,就决定了地球构造;地球构造决定了地球物理性质,所以才是地球科学,伏羲的先天八卦。相对两卦是矛盾体,又是统一存在的。

不忘初心,找回华夏文明,重新认识人类家园。

地球本没有建筑,在没有掌握地球物理性质,添加了建筑物,所以地震来了,不符合自然现象,地震物理性质建筑物就被破坏建筑。




在卫星上单摆运动。重力不同,频率也不同。哈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重力   椭球   异常   地球   海平面   赤道   半径   引力   面上   密度   水准   形状   差异   大地   现象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