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球温度逐年升高,是不是东北越来越适合人类居住?

我是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很高兴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根据历史记录的气象数据显示,在从19世纪末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确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升温幅度在逐渐加快,这一百多年全球平均温度就上升了1度左右。与此同时,地球两极冰川融化加剧,冰川线平均每年缩退1米,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3毫米,更加印证了全球变暖成为既定的事实。


如果排除经济和区位等因素,单纯从气候和自然环境来看,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东北地区的确会变得越来越宜居。

在温度方面,根据近50年的变化,东北地区大致增温在2度左右,其中北部比南部增温幅度要大,冬季比夏季增温幅度大。夏季东北气温非常凉爽舒适,其中以黑龙江、吉林中东部和辽宁东部、东北部地区最为明显,平均气温通常不超过26摄氏度,在中部、南方地区出现高温烧烤模式时,这里除了每年有10天左右的高温(达到30度)外,20到26度的温度很常见,这也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很多南方人夏季都到东北来避暑。

冬季除了北部区域温度依然很低外,其它地区也不如以前那么冷,达到暖化指数标准的天数,平均每10年增加1.5天,加上东北有很长的供暖期,在暖气包围的屋内或者坐在农村的火炕上,会有南方体会不出的温暖感受。

在降雨方面,由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雨量较大,冬季较少。随着气温的变暖,原本受低温影响很大的生物圈变得活跃起来,生物量也随之增加,区域植被覆盖度也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整体向着良性循环发展,因此对于水汽的补充和平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东北地区近年来冬季干旱少雨的情况在逐渐减少;夏季虽然雨量较大且集中,但还很少能够发生大面积的洪涝灾害,而且不易受台风的影响(即使台风来了,也是已经减退的热带气旋),降水适中而且稳定。

此外,东北地区的绝大部分区域,没有处在地球板块的交界地带上,地震、火山、海啸等灾难极少发生,这里的地质和自然环境,给居民的生活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和麻烦。

要看一个地区宜居不宜居,衡量的标准可能因人而异,当然也会包括各方面的综合指标,以上是我仅从气候条件变化方面分析的一点看法,如感兴趣请关注评论,谢谢!




大约从2010年开始,“东北衰落”、“人口出逃”就已经成了国内媒体的热门话题。可是你知道吗?“得益于”全球变暖的进程,东北可能在2050年前后一改如今的颓势,超过南方众多城市,逆袭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这篇文章,站长就跟大家聊聊“东北的未来”。

东北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中聚集人口最多的地区

很多人说,东北衰落、人口外流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经济发展思想。可是站长并不认为,虽然说近些年东北的人口逐渐外逃,但仍掩盖不了这么一个事实——东北仍然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中聚集人口最多的地区。

我举个例子,同一纬度的北欧国家芬兰只有550万人,瑞典1000万人,挪威530万人,加拿大整个国家3500万人,而东北地区的人口却有1.2亿之多。

如果说东北人口少,发展速度慢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发展经济的思想,那岂不是打芬兰、瑞典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脸吗?

所以说,网上所说的诸如“体制”、“官本位”、“思想落后”等说法,的确是一个方面,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气候因素。

哦,忘了说了,虽然说北欧诸国的维度和东北相近,但北欧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和地中海、波罗的海洋气候带,那里的温度比东北暖和太多太多了。

所以说,东北能发展到如今聚集1.2亿人口的地区,已经属实不易。

除了人口,东北的经济增长率虽然在全国倒数,但这也仅仅是相对飞速发展的沿海地区,东北的经济仍然是在正增长,它的城镇化率依然走在全国前列。

东北衰落的根本原因——气候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北曾经为新中国奉献了太多太多。

从钢铁、石油、煤炭资源,到汽车、舰船和航天,东北曾经一手支撑起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工业体系。

历史证明,东北人民是勤劳的、东北的决策者也是英明的,东北真正“衰落”的源头不在人,而在于不利的地理环境。

东北气温偏低,居民生活成本高。

东北气温低,工业企业在此建厂需要比南方增加保温和热损失费用,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

东北气温低,大部分河流冬季结冰,没有可以大规模航运的内陆河流,物流成本高,辽河及其支流、黑龙江(松花江)及其支流,水流量偏低,同时冬天结冰,不利于航运,不利于交通成本的降低。

严寒气候对东北的影响,我们还能列举出一大堆......

全球变暖似乎更“利好”东北的未来

可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推进,上面所讲的东北的不利因素,将在本世纪中叶逐渐消失。

下图所示为1850年工业革命到2007年以来的全球气温变化:

黑点代表了每年的平均温度,而蓝线以及蓝色区域是根据这些离散的数据进行拟合而成的曲线,可以清晰的看出,全球气温虽然跌宕起伏,但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且自进入2000年后温度一直处于快速爬升期。

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2℃,保守些,比现在升高1℃。

在全球二氧化碳减排遥遥无期,中国印度等国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2050年,全球气温升高已成定局。

而全球气候变暖,似乎对东北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气候大幅度变暖,将造成海平面的上升,海啸增多。

气候组织预测,本世纪海平面将上升180~600毫米,速度为每年2~6毫米,而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监控数据预测,假设北冰洋地区的海冰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可上升大约7m,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风险,而东北地区海拔较高,远离海洋,则没有这个风险。

其次,气候的回暖也会带来东北地区降水的增加。

一方面,这使得作物适宜生长的时间延长,种植带北移明显,种植范围扩大。事实上,近年来东北三省提供的商品粮已经占到全国商品粮的近1/3,东北地区对于保障我国粮食供应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降水增多也使得在辽河和松花江开凿运河将成为可能,东北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将得到极大提升空间。

最后,随着东北的回暖,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便利,一定程度上加速人口的回流。

结论

全球变暖势必将导致南方极端高温天气日益增加,南方各地逐渐“非洲化”、“印度化”,而地处高纬度地区的东北恰恰相反。

东北这片被气候封印的黑土地势必将更加宜居,南方人粮食命脉进一步捏在东北人手里。

你认为全球变暖会让东北越来越适合人类居住吗?你认为东北在未来会崛起吗?

欢迎留言区讨论!

这里是科学驿站,我是站长,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是一名热爱科学、热爱分享的科普答主,同时也是科学领域优质创作者、今日头条青云获奖者,如果我的文章有帮助到你,欢迎点赞和关注。




这问题不用问,是肯定会越来越宜居,2030年超过大部分南方地区和华北地区,实打实证据如下:

1.联合国气候报告,2030年俄罗斯西伯利亚可宜居地翻倍,俄罗斯是全球变暖受益第一国,加拿大次之,美国和中国部分地区受益,美国以阿拉斯加为主,中国以河北以北地区受益为主。俄罗斯美国以及北极利益攸关方,不执行巴黎气候合约就是证明,美国都直接退出条约了就是因为变暖对这几个国家有利。

这段核心:美国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当头,美国退出巴黎条约,支持全球变暖!

2.瑞典政府气候报告,2030年十大不宜居城市基本都是沿海,比如第一居然是当今宜居城市新加坡,美国出手要购买丹麦的格陵兰岛的背景是:格陵兰岛日均融化110吨冰川,2030年最快化光,当今两极冰川融化已经势不可挡。

这段核心:冰川融化势不可挡,降雨向北移动,暴雨台风更加猛烈,北面下成湿润区,逐渐向南潮湿区热带雨林区。

3.升温年年破记录,中国各地升温破记录就不说了,就来看看欧洲澳洲的高温记录全被破,证据直接拿真金白银,西欧是世界几个空调安装率最低的地区,西欧自新世纪以来,夏天安装空调的速度增长率年均10%以上,欧洲人就不喜欢空调,结果不得不做违心的事,因为夏季高温都开始安空调。

这段核心:全球高温记录,欧洲人夏天狂安空调。

4.亚马孙森林大火,俄罗斯森林大火,美国森林大火,中国东北云南四川森林大火,非洲草原大火,全球变暖势不可挡!

5.根据中国气象厅和中国气象网的数据,中国东北等地,夏季超过30℃的高温天气依然是中国最少的,这些气象监测不仅各地天气预报可查,中国气象网,各种天气APP全部可查,夏季凉爽依然是东北等几个地区。

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东北地区   温度   地球   火星   水汽   美国   中国   台风   气温   气候   冬季   人类   适合   天气   地区   科学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