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火化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家属在外面等待?

亲人去世,离开这人世间的最后一站就是火葬场,很多家属自发前来送行,但却被要求在操作间外等待结果,一些不明事理的家属哭天抹泪,吵着要见最后一面!但火葬场有规定,家属不得进入操作间,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避免家属看到亲人被火化的场面受到刺激,二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前段时间,村子里的一位老人去世了,亲朋好友、左右乡邻成立了一个二十辆车的送行队伍,根据规定,这位生前是退休教师的老人需要送往火化场进行火化,最后再拉回村子中进行土葬,这样才能得到一笔丧葬费。出殡那天,早上4点左右,大家便开着车自发集合在老人家门前,我们跟随灵车一路来到了县城的火葬场,那天我们去的比较早,被安排在第二个火化炉,老人的儿子和孙子以及我们这些送行人员都在外面等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需要45分钟左右!

在等待期间,我们这些青壮年聚集在一起闲聊,述说着老人生前的往事,老人的孙子拿着遗像静静的等待,老人的儿子跑前跑后去走一些手续和流程,整个过程显得很安静,没有女人来火化场,也没有人喧哗吵闹,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送行队伍,大家彼此隔了一段距离,默默等待火化的完成!

队伍中,有一位主事的人姓王,他跟我们说之所以让大家在外面等待,其实是有说法的,因为在老人被火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突然坐起来、肢体挥舞、发出叹息声等,这些现象如果被家属看到,万一情绪激动影响火化进程,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尤其是火化师傅还要面临被情绪激动的家属挨揍的风险!大家问他,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王大哥说:因为我之前就在火化场工作过!

后来经过王大哥的解释,我们也清楚了原来遗体的火化过程是这么复杂啊,怪不得不允许家属靠近火化炉呢!胆子小的看到火化的场面估计都被吓的不敢死了!

下面,我结合在火化场的所见所闻以及一些相关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人去世来到火化场的流程是怎样的,看完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要求家属在操作间外面等待了:

一、遗体火化前的准备工作

逝者被送往火葬场之前,家属需要提前开好死亡证明,只有开具了这个证明,才能跟殡仪馆预约接尸时间,送殡队伍来到火葬场之后,就进入了火化前的准备阶段!

有的家属会马上安排火化,有的家属会将遗体在殡仪馆存放几天,像我们村子中的这位老人,就是已经在农村老家办完了相关追悼仪式,大操大办了两天之后才来到火化场的,所以就可以直接进行火化!

家属还要提前为逝者准备一个骨灰盒,为的是火化完毕之后承装所用!

如果家属决定马上进行火化,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着手处理尸体,检查一下是否有斑,以及是否凉透,接着遗体整容师会对逝者进行一个简易的化妆和遗体清洁,要是遇到特殊死亡的情况,比如车祸,工作人员还会对遗体进行缝合、断肢修复、面容重塑等!不管生前多么狼狈,死后也要走的体面风光!

如果家属有需要开追悼会,化完妆之后,穿戴整齐之后就可以开始了!追悼会完毕之后,工作人员会再次检查遗体,看是否有橡胶、塑料物品,防止火化时污染环境!

二、遗体火化过程中

在告别仪式进行完之后,剩下的操作都是家属看不到的了,工作人员会对遗体进行预处理,使用钢锭或者刀片弄破遗体主要躯干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体内气压过大在燃烧时受热发生“爆炸”,毕竟走的体面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然后进入到装袋环节!

至于装入什么样的袋,就要看家属的选择了,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纸质木制棺材,没有条件就只能选择一次性包装盒,而且火化炉也有区分:豪华炉也被称为“拣灰炉”,价格虽贵,但却可以使烧出来的更有质感,能清晰的看到骨头对应的身体位置;普通炉也称“扒灰炉”,价格较便宜,密闭性差,质地粗糙,烧完之后只能用耙子扒拉出来,甚至还会有遗漏的情况

在遗体被推入火化炉之前,工作人员会进行上油,而且规定每具遗体的柴油使用量不能超过8公斤,越胖的人越省油,因为自身脂肪也会随着燃烧!

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就可以点火燃烧了!

人体的每个部位燃烧的进度不同,从初步加热升到500度期间,人体的头发、衣服、脂肪会被烧的吱吱的响,在600度时,人体的肌肉内脏血液会被燃烧起火,而且骨头会露出来,尤其是头部,在800-900度时,人体的骨骼等“硬骨头”也会被燃烧掉,除了比较硬的部分,剩下的都会慢慢成灰。

在整个燃烧过程中,火化炉内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声音,甚至是一些奇怪现象,其实这都是可以通过物理学解释的通的!

脂肪在燃烧时,会发出“滋滋滋”的声音;骨头炸裂时,会发出噼里啪啦声;肺部胸腔内的气体排出体外时,会牵动声带发出“叹气声”;溺水而亡的人在火化时腹部积水遇到高温沸腾会发出鸣叫声。有时候,遗体因为燃烧速度过快,肌肉组织收缩,遗体会因为肌肉的突然收缩突然直立起来,这种景象实在过于恐怖,根本不能让家属看到!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体从表皮到血液、肌肉、内脏、血液、骨骼全部被火化炉焚烧,整个过程是很浪费时间的,而工作人员为了加快燃烧效率,便会在火化过程中,使用工具对遗体进行拉拽翻身,这种行为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很常规的操作,可是家属可能受不了!

三、遗体火化后

整个焚烧过程大概在45分钟至2小时不等,依据重量和火化炉的档次区分,焚烧完成之后,骨灰会被送到冷却台,使用抽风机进行降温,避免拣骨灰时被烫到!

温度降下来之后,火化师会将没有燃烧成灰的头骨、大腿骨等硬骨头拣出来,值得一提的是,人体骨骼组织,在不同燃烧温度的作用下,还有可能形成骨结晶,也就是传说中的舍利子,这种概率虽小,但聊胜于无!

接着,按照家属的要求,火化师决定是否捣碎,以及捣多碎,然后就可以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骨灰盒了!如果没有捣碎,遗骨可以分拣到提前准备好的小型棺木中,拉回农村老家及时下葬!火化师会在家属提前准备好的红布上,先摆放头骨,示意这是头部,然后按照人体形状,将胸部、腿部依次摆放,最后把所有剩余部分一次性全部倒光,家属就可以带着走了!

令人感叹的是:无论生前体格多大,死后都只有大概3公斤左右,仿佛就是一个轮回一样!

至此,整个火化流程结束。

骨灰最后被入土为安的是占大多数,也有一些人选择将骨灰保留在殡仪馆,只有极少数会将骨头洒向大海,但是不管怎样,生前无论美貌还是丑陋,贫穷还是富贵,伟大还是平凡,在火化炉的时候,大家都是平等的,最终都会化为灰烬,尘归尘,土归土,这辈子就到终点了!死亡,或许是一切的结束,但也或许是另一种开始,作为家属,在无尽悲伤之后,还是要珍惜眼前人!

四、为什么要求家属在操作间外面等待?

1、火化工会对遗体进行一些操作,家属可能接受不了

遗体在火化炉中燃烧时,为了燃烧更充分,火化工会使用工具进行翻身,或者是将遗体戳破,这种场面一般人根本看不到,突然让家属看自己的亲人被这样操作,心里难免会留下阴影,所以这也是在照顾家属情绪!

2、避免发生纠纷

有的家属由于亲人逝去不能接受,情绪比较激动,如果被这种家属看到自己的亲人被无礼打扰,极有可能发生肢体冲突,不仅影响火化进程,还会给火化工带来人身威胁!

3、火化炉附近的温度高达800-900度,没有相关经验的人一定要离的远一点,万一有那种悲痛万分的家属,冲到前面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极易造成受伤!

4、逝者为大,自己最后应该走的体面一些,不希望不好的一面被其他人看到。

5、一些火葬场的规定就是这样,不允许观看。

所以,火化期间让家属在外面等待其实是有原因的,都是为了使整个火化进程更顺利的完成,少一些纠纷,毕竟火化场是一个肃穆的地方,真要是让情绪激动的家属与工作人员起了冲突,不仅处理起来麻烦,也是对逝者的一种不尊重!

五、绿色火化炉燃烧效率更高,允许观看,允许摄像

上面说的那种不允许观看的情况是存在的,不过,随着新型火化炉的发明,以及各大火葬场的更新换代,许多大城市的火葬场陆续开通了火化过程有偿观看的服务,而且还可以家属拣骨、骨灰寄存,甚至是火化前还有专业的礼仪兵送灵服务,这在很多地方都有实现!

现代火化机都以柴油作为辅助燃料,故又称为柴油式火化机,其组成通常包括主燃烧室、再燃烧室、烟气处理系统、供风系统、燃烧系统、电控系统、遗体输送车、取灰及冷却系统等。

遗体火化是一个很严肃的过程,整个过程中从送尸、进炉、点火、出灰、冷却、装盒都必须充分尊重丧者家属的意愿,既不能惊动死者(比如勾动、翻身),也不能惹怒家属,所以就要求火化炉要运行平稳、安全可靠,而火化师只需要在操作面板上设施好即可,不用像老式火化炉一样去背着家属翻动、戳破!

写在最后

在新型火化炉未研发出来之前,很多地方使用的都是老式火化炉,为了燃烧效率,火化工不得不对逝者的遗体进行“破坏性”操作,而为了避免矛盾纠纷,是不允许家属观看的!

随着新型绿色环保火化炉的问世,很多城市的火化炉已经更新换代,不再需要火化工去这样操作了,一键操作,机器内部运转,时间短,燃烧效率高,省时省力!

甚至某些殡仪馆还推出一系列送殡服务,比如化妆、礼仪送行、录像、拣骨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开化。

感谢大家阅读,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去火葬场体验一下,可以将感受告诉没有机会去的朋友,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父亲去世那年,我也曾想进入殡仪馆火化工作间,亲眼看看殡仪馆是怎么处理父亲遗体的,同时也想陪伴父亲最后一程,尽最后一份孝心。没想到却被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阻止了,要求在外面等待就行。起初我非常不理解,直到我后来进去收拾父亲的骨灰时,才明白了殡仪馆火化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家属在外面等待的具体原因,这里面确实有殡仪馆和工作人员不得已的苦衷。

2020年,父亲去世时,作为孝子贤孙,我和家族中的其他兄弟姐妹跟随殡仪馆的车,一路将父亲的遗体送到了火葬场。

在殡仪馆向父亲的遗体作完最后的道别时,他的遗体就被推进了火化工作间,就在我准备跟着工作人员一块进去时,被他们给拦住了,让我非常吃惊。

首先,我觉得作为死者的家属,一直将这种陪伴进行到最后一个过程,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行为。

再者,我对殡仪馆的火化工作间有着一种好奇,想知道里面什么样。

尽管我将自己的两个理由都跟工作人员说了,可是他们就是没有同意,直言外面有等待室,这是为死者家属专门准备的。何况,殡仪馆也有自己的规定,工作过程中,外人不能在内,希望我可以理解。

见他们说得这么恳切,我只好跟家族中人都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直到两个多小时后,才被工作人员通知,我可以进去了。

直到将父亲的骨灰全部装进骨灰盒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殡仪馆火化的过程中,为什么工作人员要求家属在外面等待的原因了。

一,火化时间长,等待的过程对家属来说是种煎熬

原来我一直以为死者的遗体被推进火化炉后,在高温的作用下,很快就会化成一堆灰烬,时间顶多半个小时,整个火化过程结束的非常快。不曾想有了父亲火化的这段亲身经历后,我才发现整个过程远非我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由于人体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要想全部火化彻底,得两个多小时才可以。这么长的时间内,人如果呆在火化工作间,不用想都会是一种煎熬。

何况里面并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时间长了人的身体肯定会有些吃不消。退而求其次,不如在外面的等待室呆着更舒适。

再者,火化结束后,工作人员会主动通知家属,进去捡拾死者的骨灰,处理完毕后很快就可以出来了,实在没有必要在里面逗留这么长的时间。

二,火化室都是高温设备,不小心触碰会发生危险

我在捡父亲的骨灰时,工作人员再三提醒我,让我注意安全,避免被高温烫伤。

从那时候开始我才知道,不光是火化炉工作时炉体外面有着高温,甚至骨灰被推出来时,也会伴随着高温,如果人不小心触碰到了,会被立即烫成重伤。

如果允许家属进入火化工作间,有的人在看到亲人被推进去时,一时情绪失控,未能被人及时阻挡的话,触碰到里面的设备,都会发生危险。

那时候家属会添新伤,也会影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工作。殡仪馆不让家属进去,就是怕发生意外的危险,继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

三,火化工作进行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怕对家属产生不良心理影响

不管是家属想亲眼目睹亲人生命成灰的过程,还是想陪伴死者最后一程,这样的想法从情感上都可以理解,但是并非每个人面对意外情况时,都能拿出过硬的心理素质来应对。

遗体在火化过程中,总会发生某种意外的事情,比如脂肪遇到高温会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响,以及其他比较骇人,不好描述的事情等等。

如果家属在火化工作间,一旦遇到这种不确定的事情发生,极有可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极大的影响,要是受此刺激,家属情绪失控或者晕倒,将会对殡仪馆的火化工作造成极大的干扰。对家属本人来说,也有可能会形成心理阴影,终身受此影响。与其这样,还是在外面的等候室等待最好。

因此,殡仪馆火化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家属在外面等待?殡仪馆这么做,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家属着想,并非情感方面的冷漠,而是一种善意的考虑!




有供逝者亲属休息的客厅等待领取骨灰装盒一直接去墓地安放。




怕被吓着呗

大家家里都做过鱼吧,在市场买回来内脏都被掏空的鱼放入油锅之后却是像活过来了一样在油锅里胡蹦乱跳,有经验的厨师都知道,在鱼入锅之前要顺着鱼背把脊骨剪断,这样就能避免鱼在锅里活蹦乱跳

鱼虽然死了,但是受热之后神经还是会在高温刺激后有所反应,类似人的膝跳反应一样

去世的人在火化的时候也会有这种现象,有的会在火化炉里坐起,身体摆动,发出敲打炉壁的声音,有的甚至会发出声音,这样如果家属在场估计很难接受这种场面

我有听说过这种情况,在火化途中,炉内发出声音,家人以为去世的人活了过来,强行要求工作人员熄灭炉火,放人出来,工作人员再三解释还是不被家人认同最后还扭打在了一起。

所以火化的时候,在所有祭奠的事宜处理完毕后都会要求家属离场,在外等候,处理完毕,取出骨灰交于家属

家人去世伤心是难免的,但是还是要相信科学,遵从有关规定

感谢阅读,感觉不错就点个赞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殡仪馆   家属   工作间   火葬场   逝者   遗体   骨灰   死者   高温   工作人员   父亲   老人   人体   发生   操作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