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种茶人不喝春季茶叶?

进入立夏之后,春茶采摘制作过程就已经宣告结束。最近几天一直在茶山上跑来跑去,准备制作一批低价位的高山茶,但奈何收不到茶树鲜叶,原本计划用两天的时间来完成,最后拖了一个星期。倒不是说没有茶农继续采茶,而是很多茶农采摘完之后并没有卖给加工厂,而是自己制作成干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茶农有钱不赚吗?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为何种茶的茶农不喝春茶或者说不喝早春茶?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早春茶价格高,收益大。

在茶农之间,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叫做“早采是个宝,晚采是棵草”。其意思就是说茶叶的采摘时间不同,鲜叶的销售价格就不一样。正常情况下,茶树从开园采摘到结束,鲜艳原料的价格从高到低,每天往下掉。当然如果遭遇了极端天气,比如说低温冷冻或者是长期雨水,从茶叶产量降低,人在天晴之后会出现一波反弹,但总体趋势仍然是向下的。这也就意味着茶叶开采的时间越早,价格越贵。

比如说黄山毛峰,刚开园采摘的时候,鲜叶原料价格在100块钱上下,但是到了清明节之后,会迅速地降到50元以下。进入谷雨之后,价格就已经低到了10元甚至几块钱。

茶农之所以种植茶树,就是希望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早期春茶采摘之后,他们是舍不得自己喝的,都会选择卖给加工厂。

二、春茶滋味略淡,老农喝不习惯。

在农村乡下,不管是招待亲朋好友还是老百姓自己喝,都习惯了喝浓茶,正所谓粗茶淡饭。刚刚上市的春茶芽头嫩小,泡起来很好看,喝起来滋味也很鲜爽,但是耐泡度以及浓度跟后期的茶相比就要差很多。不管是从茶叶的内涵物质,还是茶叶的大小来说,谷雨之后的茶叶,一定比明前茶更耐泡。

很多农村老茶客根本就不习惯喝明前茶,总感觉淡而无味。哪怕到了谷雨之后,甚至立夏之后,茶叶已经具有明显的苦涩感,但是他们还是会选择这种茶。我小时候刚开始接触茶叶时,都是喝父亲用大搪瓷缸泡的口粮茶。普通的绿茶经过长时间的闷泡,汤色已经红橙透亮,滋味比较霸道,经过一整天的冲泡,到傍晚依然有茶味。即使现在老百姓的物质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经年累月养成的饮茶习惯却不会改。乡下茶农仍然喜欢喝老粗茶。

三、老粗茶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在文章的开头,我就提到过自己在五一期间回老家收了一批茶树鲜叶,用来制作口粮茶。这个时候的茶树鲜叶原料只要10块钱左右,价格不高,而且正处于春茶尾子上,口感实际上很不错,算得上性价比比较高的口粮。

同样,这一阶段正是茶农自己制作口粮茶,留在家里招待客人或者是自己饮用的一个阶段。采摘的茶卖出去卖不了多少钱,留着自己喝有刚刚好。所以,这就是茶农为什么不愿意喝春茶而喜欢喝老茶的重要原因所在。哪怕是寻常百姓家里,也喜欢购买100块钱以下的口粮茶。这个时候的茶叶不会像夏茶那么苦,但滋味又够浓郁,耐泡度高,性价比高。

总而言之,种茶的人不采摘春茶自己喝,一方面是出于经济收益的考虑,毕竟春茶原料鲜叶的价格高,而到了后期的茶叶价格便宜。另一方面是出于自己饮茶习惯以及茶叶耐泡度方面的考虑。茶叶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人群,喝茶的习惯是不一样的。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你说,对不对呢?




不是不喝,只是少喝,原因如下:

1、春茶价贵,不舍得喝。种茶人是靠出售茶叶鲜叶或毛茶为生的人,春茶价贵正是收入大增的时候(春茶是一年之中,茶叶最贵的阶段),有茶都出售了,不会自留;换言之,种茶人留下的茶往往是各种原因没有卖出去的茶叶,非种茶人主观留下的;

2、太忙碌了,没时间喝。春茶季是种茶人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采茶、制茶、接待合作商等,分身乏术,根本就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享受一泡茶叶,等到春茶季过去,客人商家走了,种茶人也闲下来了,才发现春茶都卖得差不多了,自己喝的没剩多少;



3、茶叶在种茶人眼中,就一种健康饮品而已,有得喝就喝,没得喝就喝秋季茶也可以。而且对种茶人来说,他茶叶多的是,春茶没有了就喝秋茶,今年的茶没有了,就喝去年的,他们不会像消费者那样以春茶为最,他们能更客观理性地看待不同季节的茶叶。




看到这句话让人想起来了 晋惠帝的那个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堕落无知到这个地步了吗?大哥,春茶茶叶价格贵,等级高,是一年中茶叶品质最好的,也是茶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农民是舍不得喝呀,那是要卖钱的。

生活需要接地气,这个问种茶人为什么不喝春季茶叶的事情让我想起来了抖音上的忽悠视频玉米苗下长西红柿,豌豆苗能长出瓜,一些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不信,但是那些城市长大的孩子被不停的洗脑下也许有一天他们真的会认为长出来的。茶叶也是一样,春茶最好的茶叶是卖给客户的,这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就像我们经常在西湖的一些茶农家里他们很多是喝的春茶时候处理下来的茶叶片子,茶叶中的碎茶心,以及后期的低档茶叶大叶子茶,不知道让这些人会不会看成是西湖龙井不好喝,还不如茶叶片子沫子好,因为西湖的茶农只喝处理的茶片茶末。









春茶贵,值钱

种茶人一般都舍不得喝!

春茶是很多茶农一年收入的主要来源!




大家好,我是白茶爱好者小詹,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种茶人不喝春季茶叶?

购茶的方式有很多种,喜欢省事的人直接去当地茶城买茶,如果想要追高质量原生态的茶,那么可以抽出时间到茶叶原产地走走。除了可以直接到原产地找茶商买,有的人还喜欢直接找种茶的茶农买茶叶,这是一次有趣的购茶体验,但前提是自己对茶叶要有一定的了解。种茶的茶农除了卖茶青,闲时也会制作些茶叶。若是时间充裕的就专门做些毛茶到市场上卖,若要忙其他农事就做些够自己喝的茶。


如果有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种茶的茶农一般不会喝开春采摘的茶叶,甚至不怎么喝春茶,大多数是夏茶或秋茶。有人不解,这是为何?其实仔细想一想就知道了,春茶的茶青是较贵的,茶农指望能多采摘些春茶茶树鲜叶拿去卖钱,怎么会想留下来自己喝?绝大多数的茶农的主要收入都靠春茶这阵子的努力采摘卖茶青得来的,当天采当天卖,若是采晚了就隔天拿到市场卖,能马上获得可观的收益,给茶农带来满满幸福感。对茶农来讲,赚钱是第一要事,而自己的饮品是春茶也罢还是秋茶也好,不算太要紧的事,茶汤苦点也无碍。


指望春茶多卖钱,赚了钱才能改善生活,所以几乎很少茶农会为了享受而放弃赚钱机会。其实不仅是茶农如此,各行各业也是这样,都是把最好的东西拿去销售,而自己用较破的东西。或者说,不是茶农喝不起娇嫩春茶,只是不愿意喝,为了多赚钱分担压力,不会只顾自己享受。又好像很多父母喜欢吃小孩眼中比较难吃的食物,真的是当父母的不知道食物的美味,其实只是为了将好吃的留给小孩吃,自己选择小孩不愿吃的所谓难吃食物。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提问茶农为何不喝春茶的人,想来经济条件很好的人,不知茶农的辛苦。


当然了,茶农并不是一点都不喝春茶,一般情况下会喝后期的春茶,尾春茶。头春价格贵,而且那时候采摘忙,也没时间自己去做茶,所以没留下茶。到了中后期,春茶价格降低了,茶农也比较有空了,所以自己会做些茶。还有一点就是,茶农要干很多农活,每天要补充大量的水,回到家就直接拿起茶壶大喝起来,不在意茶汤是甜度是否足够,鲜爽感是否满足。相反那些用尾春茶或秋茶泡出来的茶更有茶味,喝着更畅爽,是茶农喜欢的滋味。春茶当然好喝,但春茶贵,而且需要品,适合有时间去品茶的人喝,而茶农每天要干很多农活,没空放下手头的事去慢悠悠地品春茶,虽然喝些粗茶但一样很幸福。


文|小詹茶肆(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更多精彩茶知识,欢迎关注【小詹茶肆】

以上就是小詹的浅见,欢迎大家指正。




应该是大部分不喝早春茶。

种茶人以种茶为生,茶芽为主要收入来源,从开园到清明茶青价格都是比较高的,一个人快的话一天也就是掐5斤。还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卖几百块钱也不舍的买茶喝。

第二个是根本就没有时间喝,掐茶就是和时间赛跑和天气赛跑,如果今天采不完,明天的质量就有区别,便宜几块钱。我们收茶都是看茶青品质订价格。

不是所有的春茶都贵,在春尾谷雨前后,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价格就降下来了,也有许多茶农采摘下来送到茶厂给加工费加工或者自己加工。






我是彬哥,我在1400米的高山茶园等你!




这个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种茶制茶人什么茶叶都喝,除非是伪种茶和制茶人,不缺的就是茶叶,特别是春茶。竖上杆子就往上爬,不过脑子,顺着个嘴胡咧咧,也不怕提问者把电门关了,从哪一道光柱上跌下来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茶叶   西湖   谷雨   茶农   口粮   春茶   茶树   块钱   后期   春季   滋味   习惯   收入   美食   时间   喜欢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