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火箭后掉下来的火箭舱在哪?

火箭舱的说法不准确,火箭也只是个俗称,科学上具体分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后者虽然是为战争准备的,但平时也会进行试验性和检验性发射。它们上面掉东西的情况又分残骸和人为返回物。残骸有可能在发射失败,特别是第一级尚未脱落时整体掉落,此时落回发射场或附近,比较危险,所以发射场的选址和安全预防会有考虑;更多情况是运行正常的火箭/导弹各级燃料耗尽后掉落,但由于各级分离时箭体所处的高度不同,以及发射弹道不同(比如有亚轨道发射),只有一、二级火箭的残骸会相对完整地落回地球,其余情况大多会在高层大气层烧毁,或只落下未烧尽的残片。为尽量减少这种情况对地面造成伤害的情况,航天发射场尽量选在海边,向海上方向发射,这样掉到海面,即使有船只,砸到的概率也很小。

但世界上仍有相当数量的陆地发射场在使用,此时避免残骸伤人,只有靠发射场选址时,充分考虑火箭飞经轨迹下方人口稀少,但有的发射场这个条件也不是太好,那就要提前通报,受影响地区人口尽量躲避,再结合一定的损失赔偿措施来解决。由于火箭发动机残骸往往残留少量燃料,而一些燃料有毒,因而只要发现,政府会派人回收处理。

人为返回物则包括返回式卫星的返回舱,一般是过去遥感卫星的胶片舱或科学卫星的试验舱,弹道导弹试射时头部一般也不装真实弹头,而是装满遥测仪器,落到靶场后有的也需要回收,还有就是载人航天的载人返回舱了。这些返回物可以海上溅落,由船队回收,也可以地面回收。海上回收时,因为一般是公海,有情报价值的返回舱会存在被人抢捞或偷捞的可能。地面回收则也在砸中民房或误入江河的情况。美国还发展过用运输机机头装上特制的叉子,叉住降落伞绳,空中回收胶片舱的技术,遥感卫星能数据传输后就不用了。




掉下来的部分在残骸落区,这是贵州施秉县的长征三号残骸。

火箭发射的时候,最末级会随飞船一起入轨,之后人工控制再入并在公海上空烧毁,这种情况下一般就在空中直接烧掉或者残骸落入海中,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发射时的前几级尤其是第一级,在分离时没有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不能进入轨道,就会以分离时的速度继续向前飞行并以抛物线轨迹落地,落区一般在火箭发射轨迹的延长线上几百到一千多公里的地方。韩国的火箭发射流程里就标出了一级火箭坠落的事件。

靠海的发射场为了避免残骸掉落伤人,通常都会让火箭向外海飞,这样掉落的一级残骸就会落入公海,只需要临时通知附近船只远离,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美国东西海岸的发射场发射后残骸分别落入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国家常用的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向东发射也落入大西洋,我国的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后残骸落区也都在东南方向的公海上,这些残骸都没有很大影响。

但是一些处于内陆的发射场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西昌发射中心的火箭一级残骸主落区在贵州,中心是仁怀市九仓镇。太原发射中心的火箭一级残骸主落区中心点是湖北省的十堰市,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一级残骸主落区是湖南省绥宁县。这些地方虽然相对偏僻人口密度低,但是依然由于残骸掉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掉落的残骸本身会砸房伤人,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发射火箭一般采用剧毒燃料四氧化二氮和联氨,落地以后的燃料残留冒出的红黄色浓烟也会带来很大的健康和环境危害。

每当火箭发射,理论落区内方圆几十公里都会收到预报,疏散民众,工厂停工学校停课,治安消防医疗电力等部门应急待命,政府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将撤离命令定位到每家每户,即使是深夜也不许呆在家中必须出门,这些安全措施都是必要的,也是地方政府对居民负责的体现,但也会导致当地正常生活停顿和各种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地方对火箭发射的配合工作可以参看:http://www.rfb.suzhou.gov.cn/hangyeyedongtai/2017-05-12/42695.html,火箭发射对落区群众生活的影响可以参看张赞波在湖南省绥宁县拍摄的纪录片《天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航天内部一直有开发火箭定点回收技术的巨大呼声,开发液氧煤油火箭和新建海南发射场的一大考虑也是避免残骸落在内陆伤人。




掉下来的不能统称为火箭舱,如果卫星掉下来了,那就是事故了,一般情况下,发射成功的话,掉落的是推进舱,因为现在发射的高轨卫星需要的发射燃料多,为了达到较重的目的,都会采用多级推进的方法,一级燃烧完,推进器就会和燃料罐一起脱离火箭,在大气内掉落的一般都是这个,等卫星脱离了大气,整流罩就会脱落,不过一般掉不到地面上,在空中就和大气摩擦燃烧完了




如果是导弹发射系统,发射后相关推进组件都会落回地面。如果是卫星发射系统,其一级推进组件会落回地面,而其它组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滞留在太空,成为太空垃圾,这也是目前太空垃圾如此多的原因。




在上升过程中,火箭的一部分会在中途脱落下来,而一部分则是进入太空执行相关任务,而在一定的时间之后会重新返回地球。我们就从这两部分开始说。

中途脱落下来的我们一般将之成为残骸,至于后者则是人为返回物,比如载人返回舱等等。

关于残骸,脱落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燃料耗尽之后的正常掉落,一种是发射失败。正常来说,这种残骸的掉落地点会受到重力、风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每每发射火箭,要不就是选一个人际荒芜的地方,比如海面,要不就是尽早疏散人群,以降低安全隐患。

发展至今,“可回收”成为了火箭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比如马斯克创立的太空运输公司SpaceX,其旗下的“猎鹰九号”火箭已经多次成功的完成了一级火箭的回收,包括陆地回收和海上回收。就在前几天,它又完成了一次运输任务并成功在海上进行回收。不过,注意的是,SpaceX的火箭回收仅仅指的是一级火箭的回收,至于二级火箭,据马斯克所述,在今年晚些时候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进行首飞时,他们或将尝试回收二级火箭。

再看国内,以往,对于火箭的回收,一般是采用降落伞+气囊和垂直降落两种方式,不过,利用此种方式回收的火箭一般不能进行再次利用。

就在前些日子,有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获悉,该院正联合国内优势机构共同合作研制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并计划于2020年左右首飞。

一院研发中心总体室主任陈洪波表示,这一运载器将把一二级并联组合在一起,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在发射中途,其一二级火箭将不会单独脱离,这样将更利于回收。

利用回收技术,在以后的发射过程中,一二级或将将能够实现“从哪里发射就落到哪里”的愿景。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必担心因残骸的掉落而带来的一些人力成本和财力的损伤。

至于人为返回物,除了采用降落伞、气囊等方式,似乎还没有研发出更为有效的技术。




应该这么问,火箭发射后残余部分掉落到了哪?

发射后的火箭残骸会坠落,经过大气层后掉到坠落区。事先会计算出坠落区及坠落事件,会提前通知人员离开,保证人员安全。

火箭发射的时候会有一些碎片掉下来,那是隔热材料受热膨胀变质脱落 这样可以带走发射时在火箭箭身上产生的部分热量 降低火箭箭身的温度 保障火箭箭身温度维持在安全范围之内。




这些装燃料的储箱,是会以自由落体的方式掉落到地面。只不过,发射火箭时,都要对火箭的飞行轨迹进行精确的计算。各级掉落的发动机和储箱,在什么时间燃料耗尽、关机都有精确的时间节点,这样就可以选择出比较精确的落区,通常在山里、海面的无人区,然后有专业人员根据定位信号回收。




一般会掉到地球上,然后回收




如果有看到过火箭的现场发射升空过程或演示过程,就会知道,火箭升空时陆续会掉一些东西下来。那这些掉下来的到底是些什么来的呢?又怎么处理的?

一般来说,火箭升空后最先掉下的是一子极火箭。在火箭发射后不久,它就完成了推进任务,离开火箭,向地面抛物线下落。至于它的降落点,早就计算好了。因此,在火箭发射前就会提前划定约几十平方公里的回收区域,疏散其中居民,实行戒严。那如果发射的是三级火箭,二子级火箭也会落下,不过它一般飞到遥远的海上,不会对陆地居民造成影响。

由于受空气浮力和风阻力的影响,整流罩一般下落的速度不会很大,因此一般不会砸伤地面人或物。”整流罩脱落地区根据发射地点不同,一般会落在戈壁滩、贵州山区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而且,整流罩上不会搭载别的东西,因此如果落在深山老林等不容易找的地方,一般就不回收了。

上面说了火箭推进器的掉落及处理,那火箭发射后残余部分掉落到了哪?

发射后的火箭残骸会坠落,经过大气层后掉到坠落区。事先会计算出坠落区及坠落事件,会提前通知人员离开,保证人员安全。

卫星发射后星箭分离之后的火箭到哪里去了?

以我国的嫦娥二号发射为例,发它的长三丙火箭其一二级分离后,一级火箭的壳体和发动机按规定要落在中国西南部的特定区域内,后据报道,具体地点为贵州黔东南州施秉、镇远以及岑巩三县境内;二级推进器要落在海上,约在台湾以东500公里。第三级(也就是星箭分离之后的那部分火箭)在太空某个轨道上面飞了(也就是所谓的太空垃圾),也许若干年后会掉下来了。




美国佬的发射中心由于位于佛罗里达最头上,所以直接掉海里了。我们嘛,砸地上,会不会被砸中,看运气,贵州湖南是高砸中概率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火箭   发射场   公海   推进器   都会   大气层   降落伞   贵州   残骸   伤人   燃料   海上   太空   地面   科学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