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月薪5000+的民办高中教师工作,全身心准备考编制教师,明智吗?

明智不明智,看你的追求。就像是围城,有人想进来,有人想出去!

我的一位高中老师,和你的选择就是相反的。要说这得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我的这位老师虽然在小县城的中学工作,但是省级的优秀教师,在省里也小有名气。当时的工资将近4000块,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算是比较高的了。要知道,当时大部分人的工资还在1500块左右,我当时刚走上工作岗位,工资才1200块。

后来,省城的一所私立学校想挖走他,给他开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月工资7000,解决住房一套,当然仅是居住,并帮助解决爱人的工作和孩子上学问题。这样的条件,放到现在,都是比较不错的了,何况当时!结果嘛,我这位老师毅然决然的辞职带着一家人走了。

他辞职的时候,我因为刚刚上班,也是体制内的工作,对他这种辞掉体制内工作的做法,是相当震惊的,其实也有一点点不看好。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开始有点理解他的做法了。

当然,像这位老师的情况实属个例,他也是在体制内做到了一定程度,才为后来的成功跳槽创造了必然条件。不管你是想进来,还是想出去,一个先决条件,是你自身条件够不够硬。打铁还须自身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你的本事够,不管到哪都能够有所作为。




辞掉月薪5000+的民办高中教师工作,全身心准备考编制教师,是否明智呢?我作为曾经做过10年公办教师的人建议如下:

首先可以明确的说考编制教师应该是明智的,但我建议在能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况下,先不要急忙辞掉民办高中教师工作。因为辞掉工作就意味着立即就没收入来源,再就即使全身心准备考编制教师也不能百分之百的确定能考上。当然,家里有其它收入来源,辞掉工作后不愁没有日常开支,倒是可以辞掉工作后全身心备考。否则应该边工作边备考。

至于说考上编制教师有什么好处呢?为你分析如下:

工资待遇不错:

教师的工资待遇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是差别较大的。我所在的地区是一个贫困县,与周边的区县相比较而言,是算差的。我2011年离开学校,当时职称为9级,打在工资卡上的工资1300多,加上绩效工资也就2000多一点。8年过去了,我打听了一下,同样为职称为9级的教师,每月打在工资卡上的工资近5000左右(扣除了五险一金),绩效工资年底才发,人均一年2万左右,住房公积金每年有2万多(包括自己和单位缴的),还有1万多的廉政津贴等(我县由于去年搞棚户改造等原因造成财政大幅度财政赤字没兑现。周边区县全部兑现)。据遥传在一些城区学校,尤其是一些好学校除了这些正常的收入外还有其它收入(没有证据,不便乱说)。更不要说一些发达地区或国家特别关注的边远地区如新疆,其收入就会很可观。当然,刚入编入职时、由于职称低、工龄短,可能收入较低,但涨起来还是比较快的。再就是如果要和一些收费高的私立(民办)学校的老师的收入相比,一般公立学校老师的收入就显得比较低了。

工作压力相对较小:

在现在的体制下(至于说以后怎样改革,谁也说不清),公立学校的老师相对于私立(民办)学校的老师来说,压力也该要小很多,至少你认为校长或学校其他领导处事不公或其它原因和他们怼几句,你不会担心马上要你下岗。但在私立(民办)学校,恐怕除了真的不想干的教师外,无论校长或学校其他领导对与错,一般老师都只有绝对服从的份。升学率可以说是私立(民办)学校的生命线,其教师的工作强度、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应当大于同一地区同等水平公立学校的老师。当然,有些公立学校,尤其是在当地比较好的学校也有中考、高考的压力,但这些老师的付出与收入基本成正比的,比如他们有比较高的超课时津贴、升学奖等。

总之,在现行体制下,在同一地区、同等工作强度下,在编教师的各方面待遇相对较好!如果确实想挣大钱,就只有进收费高的一些私立学校。进不了待遇高的私立学校选则考编制教师也是不错的。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教师来说,编制教师肯定比民办老师要好!但是,你现在是完全辞掉民办教师的工作,全身心准备考编制教师,那就需要慎重考虑。因为你这样做,是裸辞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

裸辞民办高中教师的好处:

你裸辞掉民办高中教师,会有以下好处:

1、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编制考试

离职后,你就不需要再管工作上的事,这样你就可以全身心地准备编制考试了。这对你来说,当然是好事。因为考编制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复习的。如果你还在教学,那教学工作会占去你大部分的时间,你的精力就不会集中在考试上。

2、你可以让自己更加专注

辞去教师工作后,你可以让你自己变得更加专注。做一件事,专注很重要。当你无法专注的时候,你就无法让自己更快地成长。你可以更专注于靠教师编制!

3、你的动力会更大

辞职之后,你就没有了退路,你必须要逼自己考上教师编制。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决心很重要,当你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时候,你的行动力会增强。所以,你辞去民办教师,其实就是告诉你自己,你非要考上教师编制不可。这样你的复习的动力也会增强。

裸辞民办高中教师的坏处:

当然,你裸辞掉之后,坏处也是有不少的:

1、你的经济压力会比较大

辞掉民办教师之后,你的收入来源就断了,所以你的经济压力就会比较大。对于你来说,如果你没有积蓄,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如果你有家庭,那你的开销会更大。因此,辞掉民办教师,在经济上对你来说,会是一种困难。所以,你要提前做好经济上的准备!

2、离考上会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都没有工作

辞掉工作之后,你就成了失业的人,失业会对一个人的心态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让你的工作经验断层。从你开始备考,到最终被录用,会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不工作,对你来说,会是一次挑战。

3、万一考不上,工作也丢了

现在考编制,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此,不是你想考就能考上的。要考上的话,除了能力之外,还要看你的运气。所以万一考不上,你的工作也丢了。

建议

基于此,考编制,有好有坏。但是,我觉得,既然你有这个想法,你可以去实施,否则以后你自己也会觉得遗憾。如果你的经济压力不大,你可以辞职去考。但是,如果你还有家庭,就要慎重考虑,可以边工作边考试!




辞掉5000+月工资的民办高中教师工作去考有编制的“正规”教师,明智吗?不明智!1.一般情况,民办或私立学校教师工资待遇比公立学校好,只是没有编制。现在的很多地方,民办学校的软硬件都已超过公办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教学质量也很好,自然的,教师比较辛苦,待遇当然也就比较高。同一个地区,你民办工资5000+,公办有这么多吗?现在的很多家长都将孩子送到民办或叫私立学校去读,公办学校的生源遭受着严峻挑战。2.公立学校有编制但待遇不高。有些公立学校管理懒散,也许国有的单位都有这种通病吧。3.要想工资待遇又高又有编制,建议在民办学校工作时,直接跳考公务员,那个红色加白色黑色灰色收入就多了去了。一句话,你想待遇更好并且又有正规编制,那就毫不犹豫去报考公务员,不要去考编制公办教师浪费时间。




支持此种做法。

我想你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需要别人的肯定而已。

民办高中教师,工资5000+,可以说也是比较诱人的薪资待遇了。我想,只有在私立学校待过的人才能明白5000+的意义。

非班主任教师,课程排的满满的,除了上课就是备课,除了备课就是改作业,可以说从早上7点上班开始,晚上10:30能休息都是常态。

班主任教师更不用说了,兼顾学生管理、备课、上课等,可以说每时每刻无不操碎了心,之前一个做班主任的同事说,只要你不关机,晚上也睡不上一个好觉,凌晨也有家长打电话。可以说从早上6:00到晚上12:00工作就是常态。

此外,和公立学校相比,假期严重压缩,补课是常态。并且每个教师还有招生任务,如果上上半年还有周末的话,下半年这就是奢望,因为下半年每个周末都是要到外边招生的。

因此,就私立学校的工资和个人付出而言,明显是不对等的。

相比之下,公立学校虽然也有压力,但要好太多。最大的诱惑,未来有退休金,现在有五险一金,有假期,没有招生压力,部分公立学校也不用坐班。最关键的是,现在公立学校的教师待遇逐步提升,未来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哦。

所以,趁现在年轻,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加油!




首先对你的上进心表示鼓励。

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能出精品,行行都能出状元。

如果你在民办学校干得优秀,待遇估计不会太差。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现在,国家对民办学校的待遇越来越好,待遇也不会比公办的教师差。

如何打算还是你自己说了算。

祝你一切顺利。




非常好,支持你




我媳妇是一直做家教,自己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也考过在编,虽然国家也在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各项待遇,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是自己做比较稳妥。

理由如下。

第一:政策一直在提高在职教师待遇,同样想考入的难度也会增加。

第二:既然要提高待遇,自然也少不了提高教师对于的教学质量,各种考核也会增加。

第三:没有人会为你的将来去买单,铁饭碗不会是永远的铁饭碗。




我认为是不错的选择,本人去年刚考入教师体制内,稳定且有保障,同事之间单纯相处和睦,没有勾心斗角,基本没有竞争关系,大家把自己的课教好,把学生管理好就足够了。工资待遇也逐步提高。




应该先考上编制的再辞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民办教师   高中   教师   工作   民办学校   私立   月薪   明智   私立学校   体制   待遇   工资   压力   收入   老师   时间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