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村里人口越来越少,农村的小学命运会怎样,会消失吗?

其实在我们的家乡,村级小学早以消失了,现在农民子女上小学都必须到乡中心小学去读书!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人口流失严重!每年适玲儿童太少,导至招生不足,所以村小学就只有走进历史了!估计已后也没法恢复了!




我想因地制宜的农村发展模式,避免不了很多农民到祖国或世界各地打工,如果他们在当地有所成就,便会携全家异地居住。

现在城市户籍很开放,大量的农民工成为城里人,因此很多农村变成了老年人的村子,人口也逐渐减少,学校也会因为学生少而逐渐关闭,或压缩,或重组。

这有一种形式的学校,因为家乡走向富裕,例如家乡旅游开发的很棒,特色农业致富等,许多农民又重新回家创业,这样的小学校不仅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办越好,经济社会,人民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及自己的需求改变而改变,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我想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正式化的网络教学,网络考试都将会变成现实,学校教师的需求量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减少,学生面临的考试也就会变少,无论农村或城市都会有许多学校变成网上教学模式。

网上授课.考文凭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青年人未来网络创业的方向。









农村学校消失,不久即成自然。究其缘由并不难,“市场经济”搏战! 知识日新月异,方得就业高端!视野开阔全球览,后胜于今必然!




我们这里的村级小学巳经消失好几年了,合并在乡、镇中心小学。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乡、镇上的中心小学校,每年的生源也在逐渐减少。

因为,现在农村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在县城或更大的城市打工、工作,并买房或租房居住,由于城市的教育优于农村,为了使孩孑得到很好的教育,都把孩子带在身边,在城市学校就读。

这几年,城市为了解决这些农村学生就学困难和压力,新建了很多所学校。同时,也有很多条件限制,农村孩子要到城里上学,有城市户口优先,其次,必须要到城里买房或租房。这就导致大部分农村人要到城里买房的原因之一。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利有弊。利是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实施,弊是农村学校面临消失的困境。

纯属个人观点,望关注讨论。图片来白网络。




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学校在消失不少,这已是事实,同时也在加速。这是我在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加上工业慢慢强大,再有教育资源和社会各种配套已不满是孩子们的成长。所以家长都往城里、镇上送孩子就读。




不用以后啊,我们村小学都已经消失十年了!并且附近村小学也都逐渐消失,合并到镇中心小学了。

我们村不大,一共1200多口人,300多户。我读书的时候,1到4年级是在村小学上的,当年我们班大概有20多个同学吧。当时好搞笑的,上下课,上放学都没有确定的时间,全看老师心情。

老师也全部都是村里人,每个班一个老师,教数学语文两门课。除了数学语文外,就是劳动课了,偶尔会组织大家一起去老师家的田里拔草。春秋农忙的时候,还各放一周的假,回自己家帮大人干活。

我们80后这一代人其实应该算是计划生育的开始,以后慢慢的孩子出生的变少了。特别是2000年以后,生育减少,再加上很多人到城里买房。小孩子正常在村里读书的越来越少了,坚持几年就没办法关掉了。好像最后一个班只有四个学生。

从10年开始,我们村小学正式关闭,小孩全部去两公里外的中心小学读书。每天都要家长负责接送,也确实增加了负担。

现在每年我们村小孩子大部分都是送到县城的私立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住宿。只有个人小孩仍在镇小学上学吧,一般是爷爷踩个电动车接送。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少,我想肯定越来越多的村子因为学生太少,没有办法办小学了,村小学就会逐渐都消失了。这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不光是小学,就是初中、高中也会逐步消失,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学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培养教育学生,现在连学生都越来越少了,学校自然就会渐渐收缩,直至停办。

我来给大家说说我们这里的学校情况:

一、以前几乎村村都有的幼儿园、小学,现在已经没有了,全镇的小学只剩2所。

90年代以前,农村的学校是非常多的,农村孩子没有几个人能够到城市中去上学,说实在的,那时候想都不敢想。

从90年代开始,乡镇上的农民逐步将孩子送到城市中上学,这种情况越演越烈。

随着村里孩子的减少,村里的小学生源不足,很快维持不住了,镇上就开始组织学校合校,也就是几所学校合成一所。

现在我们村里在家居住的人口中,连70后都非常少,更不用说80、90后了。

他们的孩子,很多一出生就生活在农村,“农民”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只是一个户口上的概念而已。

二、以前乡镇上的初级中学有5所,现在只有1所了,而且规模只有不到原来的一半,更甚者,初中一年级已经找不起生源来了。

现在我们乡镇只保留了镇上的一所原来规模最大的,不过现在每年级只有二三个班。

从前年开始初一班已经招不到学生了,听说是勉强凑了半个班。

三、高中的情况:原来在农村的两所高中,已经全部搬到县城了,农村已经没有高中了。

就目前来看,再过二三年,我们乡镇的农村小学、中学有可能就全部没有了,因为已经没有学龄孩子在农村居住了,这是一个社会城市化发展的缩影,也是一个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必然。

现在,我们曾经的母校,早就已经只能在照片中看到它的身影了……

各位朋友,不知道你们那里的农村学校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

我是农村媳妇,关心三农问题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吧!




农村村级小学逐渐消失,退出历史舞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前农村人口都集中在户口所在地生活,适龄儿童都在本村小学完成小学教育。现在随着城镇化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工到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也就随其到打工地就学。另外,有经济条件的农户都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校上学了。所以,农村适龄儿童越来越少,农村村小招生困难或者招不到学生,这样村小就慢慢消失了。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不会消失。

图片来自头条

“消失”带着一种伤感的色彩,换个词描述应该会好一些:农村的小学会逐渐合并。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有些地区留守农村的青壮年确实比较少。虽然他们家庭的户口还在村里,但是常年不在家。学龄儿童也跟着父母去外地借读了。

另一方面,现在的交通条件比以前好得太多太多了,方圆十里八里的,来来回回上个学根本不是问题。

鉴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慢慢地,教育资源就会重新洗牌,优化配置。反过来让孩子们都收到优质老师的培养,使用到更先进的教学设备。

这是好事,不要把它当成“消失”。


图片来自头条

其实,优化组合的不只是小学,还有初中、高中、大学。

我上学的时候,我们乡镇有两所初中,一所重点,一所普通。重点初中与普通初中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仿佛从初中开始,同学们就注定以后有不同的人生境界。

后来,合并到一起,不分重点普通了。

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县城有10所高级中学,基本是均匀分布在全县的乡镇上。其中5所是重点高中,两所在县城。

后来,慢慢地、慢慢地,县城的两所高中扩建、扩建、又扩建,把所有的重点高中都合并到县城了。

大学也一样。

曾经有一个时期,民办高校风起云涌此起彼伏,隶属于国家的大学则中规中矩。后来,大家都看到了,正规的大学也扩建,抢夺生源。

于是,济南有了“大学城”,青岛有了崂山高校校区、黄岛高校校区。

祝愿我们的孩子们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能够学有所成!

感谢浏览,下次回答再见。


图片来自头条




农村小学的命运,将在农民的唏嘘声中,变成荒草滩,再变成残垣断壁,再变成砖瓦堆,最后将彻底消失在时光的洪流 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无外乎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第一,农村教育资源的全面溃败。

长期以来,农村的教育资源都十分溃乏,相比城市,那是天地之差。每一个农村的老师、教学设备、教学经费、教学仪器等等,都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农村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各地都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分配在城市,分配到城市出成绩的学校,这不管从资金、师资、设备,还是各类教辅用品等,完全倾斜,根本没有所谓的公平教育资源。因为这些好的学校出成绩、获奖,就能短平快的实现教育成绩翻番的目标;而将这些优势资源投入农村学校,或许猴年马月都无法获得相关奖项。在这样的思维体系下,农村教育资源形成恶性循环。老师不愿教,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不愿意学。所以说,农村教育资源的全面溃败,早就给农村小学全线溃败埋下定时炸弹。

第二,农村生源分流持续加剧。

过去农村家庭,至少都有三个孩子,有的家庭还有更多,在从小不能当文盲的思想教育下,农民再穷都要供孩子上学认字,所以农村小学本身生源人数多;同时,现在农村家庭最多两个孩子,生源人数本身少;还有,现在农民外出务工后,都把孩子带在身边,去异地求学,就让本身很少农村生源再减少。当然,还有上面我们所说的,农村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富裕起来的农民和眼界开阔的农民,都不愿意让孩子在落后的农村小学上学。这些综合方面的原因,加剧了农村生源的严重分流。学校没有学生,自然走向消亡。

第三,富裕的农民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现在农民都富裕了,给孩子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农民家庭都倾尽所有力量,动用所有资源,他们都把孩子转往资源、教学更好的县城学校,城市学校去学习。抱着要坚决把输在起跑线上的部分赢回来的心态,都让孩子去好学校求学;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社会资源恶补课。在农村,哪有这样的条件呢?

总之,我们都说,再穷都不能穷孩子。这个口号喊的非常响亮,可是在农村就是再穷,各方面就是穷了农村孩子的教育,才让农村发展得更加缓慢。在这样的条件下,逐步富裕和逐步醒悟了的农民,才真正明白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己要富裕,孩子要走出去农村,这才是最佳途径。

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小学不走向消失,也得走向消失。因为推动它走向消亡的指挥棒,就是农村教育资源十分薄弱,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已真正薄弱到了风轻轻一吹,教室就墙倒屋塌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村里   农村   小学   生源   县城   富裕   乡镇   人口   命运   初中   农民   高中   老师   孩子   学校   社会   城市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