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开汽车的司机“牛”在哪?为什么很多人都羡慕?

六七十年代,开汽车的司机真"牛",很多人都羡慕。哪时候车很少,只有大些的单位厂旷企业,部队有汽车,私人没有车,农村交通也不方便,农村农民连自行车都没有。我记得哪时候我们乡上就没有汽车,乡上有个拖拉机站,有几台大拖拉机,也有拖斗,但是那时车没有现在先进,拖拉机没有汽杀,只有手杀,拖拉机司机都是经过挑选,统一培训出来的,不要说开汽车的,就拖拉机手人都很羡慕。汽车更少,懂开车技术的人不多,不像现在,农村人想见个汽车不容易,见个司机更不容易,人谈论起司机,也就是心目中的偶象,好多人羡慕汽车司机。不象现在家家有车,大多数人会开车,开车的人不象过去,现在几乎没人羡慕。







六七十年代的汽车司机让人羡慕,何止羨慕,那简直就是吃得香的职业。那个年代,私人没有汽车,都是公家单位的汽车,物资匮乏,人也穷,能开上汽车出差和拉货,那是美差呢,可以出远门看各地风景,自己也可以买到紧缺的物资,还可以帮亲戚朋友购些急需品,甚至是赚点外块,家庭生活和小日子比一般人都要好过一些,是让人们羡慕、敬重和求到的职业,这些人也是最早先富裕起来的人之一了。




六七十年代的司机,就是拜拜的屁股~翘货。掌握了方向盘,相当于手攥钱袋子,口里吃香的喝辣的还叼着迎春大前门。我们山西会馆没有驾驶员,骑楼边Z伯伯回家,有时搭单位的大卡车回来让我艳羡。后来我母亲在人交做临工,经常带柴火回来,我就认识了两个货车司机。

Z伯伯是某国防厂的炊事员。但他的象棋下得好,经常见他同人下棋,来人一律被砍瓜切菜、他高兴了也爱教喜欢的小屁孩下棋。我不羡慕他象棋下得好,只羡慕他到休息有车送,哪像我老汉只配自己动腿。他休息回家,不是搭单位的卡车,就是搭交通车到锅炉厂路口;不然伯伯的那身嘎嘎,倒是身累赘。母亲做了几年临工,从嘉陵江大桥工地,调进人交制杆队。

那些年烧煤球,家里没发火柴,有时会请单位的司机送到长江路上。我和弟弟就去,一小捆一小捆的抬回来,这样我就认识了两个司机。他们都好说话,回来见我们,可让我们顺便搭一段车。有时我会到母亲工地去,她工地就在红旗河沟旁,那儿可以看人家在河沟钓鱼、当然也可坐那些货车去玩。

货车经常在嘉陵江桥下拉沙。车停到河坝,那些装卸工,挥动铁铲往上掀沙,不久汽车就装好了。我们就跟着回工地或回家,有时货车要拉沙到制杆队,就顺路回家了。货车司机在单位上也很俏,就是领导也要跟他们好好说,平常人喊帮忙你得塞盒烟、不然他懒得理你。后来我进单位,那两司机也来了,他们平时开客车有时也开那辆货车。

单位的货车司机相对自由。司机想走就走,不想走可说车有毛病,就开到工间放着:修理工也能查出比如车有异响刹车间隙过大。司机自己有私事,给领导打声招呼,就把车子开走了。像冬天买年货也是这样。那年公司的货车开来,叫我帮搞车鱼,鱼贩子这边鱼的个头不行;非把我拉到狮子滩渔场想办法,我找熟人帮他们拉了一车。谢谢题主的提问。

残阳余晖3






那个年代没有私人汽车,单位的司机俗称开头儿,很牛逼,真的很牛逼,因为手里有方向盘。单位的人要车出去办事,都有求于司机,司机和你关系好,会把车开的很稳,如果司机心情不好,会故意把车停的离你要去的地方很远,就是故意的。

司机的素质大部分都很低,每次到司机班要车,进去从来都是乌烟瘴气,司机聚在一起就是吹牛逼,东家长西家短的,单位的事情没有他们不知道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骑楼   嘉陵江   汽车   羡慕   司机   河沟   伯伯   拖拉机   象棋   货车   工地   私人   母亲   农村   单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