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违约,最终谁来买单?

恒大违约,表面上看是银行和相互之间的利益单位受损失,甚至牵扯到大众的利益,实际上是国家政府买单。因为不论是那个集团和企业,只要破产倒闭,最后都是国家政府为之收拾残局。




恒大违约应当由其股东,尤其是不负责的股东和高层管理来买单。他们肆意滥用恒大的公司资产,恒大目前负债,他们的责任是最大的。最不应让购房的消费者买单!

除了恒大不负责任的股东需要为此买单外,没有尽到的机构也要为此负责,监管不到位也要为此负责,炒作恒大楼房的都要为此负责。这一切叠加起来让恒大的负债变得如此高昂,让无数购房者,无数金融产品的用户都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就连恒大的成千上万基层员工也因此损失惨重。但是唯独不能让公众来买单,社会公众的钱不是给那些做错事的人善后用的。这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呼吁恒大股东都拿出担当责任来,自行弥补恒大的债务

在这里码字的诸位都不是富二代,希望大家阅读、点赞、关注,给个三连。

这里是悟世居士,原创观点,欢迎讨论。




昨日之非,今日之失。为啥买单?




借钱给它的银行埋单,投资它债券的债仔埋单,投资它的四大上市公司股东们埋单,投资它的房产的房东们埋单,职工集资理财的员工埋单,借给它近两百亿美元的美元投资理财债的持有人埋单,其中许多债务纠纷都是涉及到广大人民直接间接的债务损失惨重代价去了埋单!




恒大违约有股民、银行、下游建筑商、材料供应商和房屋预付者买单。




先清理,再定罪,最终该买单的都要买单,谁都不能跑,捅这么一大个窟窿,祸国殃民,牵连甚广,影响极端恶劣,没人担责和受罚,怎么说的过去,怎么给国人以交待?少数人风光显赫,花天酒地,落下一地鸡毛,一大败笔,最终要让别人来收拾或者不了了之,这怎么行,简直哗天下之大丑也,拭目以待,勿以破麻烂絮以堵民众悠悠之口也,大家说是不是?




资不抵债!恒大海外债务出现第一笔违约,房地产寒冬到了

青山居士说2021-12-06 00:19

12月3日,中国恒大集团在香港发布公告称,收到要求其履行一项金额为2.6亿美元担保义务的通知。在集团未能履行担保或其他财务责任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债权人要求债务加速到期。

这意味着,恒大集团海外债务出现了第一笔违约,典型的资不抵债。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恒大集团这一公告发出之后,瞬间引爆了整个网络。

因为恒大是中国乃至地球上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不仅牵扯到数以千计的上下游企业,而且还关系着数千万普通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当然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大局。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恒大集团的负面新闻一直不断。

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更是风波不停。

2021年6月初,恒大在河南许昌的“悦龙台“项目停工”,引发民工讨薪事件。

2021年7月,垒知集团发布公告称恒大商业承兑汇票逾期未兑付金额为3317.42万元;廊坊发展的恒大地产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广发银行申请冻结恒大地产银行存款1.32亿元。

2021年9月份,恒大财富突然公布暂停支付所有理财产品本息。据了解,恒大财富的理财产品辐射范围非常广,分布于280多个城市、1300多个项目。

总数达1200余万的恒大地产业主,全部是恒大财富的潜在客户。99%的恒大员工都买了恒大财富的产品。

也就是在这一个月,恒大集团遭遇的困难人尽皆知。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维权声遍布全国各地,恒大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

面对着内外交困的局面,恒大集团自然不会坐以待毙。2021年9月13日,恒大集团发布声明否认了破产传闻。

而据有关消息称,恒大集团的掌舵人许家印甚至变卖了许多个人资产,为恒大这艘大船续命。

这几个月以来,许家印已通过变卖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累计已向集团注入超70亿元,维持基本运营,这些钱财基本用于恒大保交楼、还利息、兑理财、开工资等。

然而,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许家印的个人慷慨解囊,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恒大集团的债务,实在太过于庞大了。据有关数据显示,在6月份,恒大集团的负债金额就高达1.95万亿元。

要知道中国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就101.5986万亿元啊。不得不说,恒大集团的野心实在太大了,实在太能玩了!

12月3日,恒大集团第一次正式公告违约,无法偿还海外债务。

至此,恒大事件的第一只靴子,尘埃落定。

这份公告直白地告诉人们:超级恒大集团,并非大而不倒,不会违约。

恒大集团毕竟只是一个以盈利为根本目标的企业而已。当它自身造不出血,反倒要输血出去的时候,就是危机四起的时候。

危机四起,四面楚歌。

从来只闻新人笑,哪里识得旧人哭?这也是正常的人性。

然而,这怪不得谁。

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恒大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刚刚,恒大披露了可能无法履行担保责任的公告,对此有何评价?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答:恒大集团出现风险主要源于自身经营不善、盲目扩张。

有些人却始终保持不住清醒,或者不愿意清醒。反而沉浸于以往的荣光之中,收不住脚步,一路高歌猛进。

其实,国家早在2016年,就已经鲜明地提出“房住不炒”的理念,这是房地产黄金时代即将结束的一个强烈的信号。

然而,也许在当时恒大集团的领导人看来,中国房地产虽然黄金时代要结束了,但是理论上还应该有个白银时代,最差最差也有个青铜时代。

于是,他们不管不顾,依然在2016年以后疯狂地“买买买”。2017年恒大集团的土地储备量排到了第一位,31185万平方米。(数据来源于乐居财经)

也就是在这一年许家印人生达到了顶峰,以2900亿元的身价首次登顶中国首富。

许家印在恒大集团2017年工作会议上满怀激情地说:“我们成为世界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并跻身世界500强!”

这一年,中国恒大的股价达到了历史巅峰时刻,最高达32.50港元。

恒大集团通过“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套路,使企业越做越大。

2018年,许家印提出了一个“一基两翼一龙头”的战略。即以地产为基础,旅游文化、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具体而言,有十大板块,涉及到的项目非常多,少说也有好几百个。参考下图。

一个做房地产起家的企业,真会玩。有了钱,人的胆子也变大了,什么都想沾一沾。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恒大集团玩转如此多的项目,带来了严重的负债问题。我们都知道,高负债、高杠杆就必须要高周转资金才可以支撑。

但是,市场的风向早已经变了,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正在落下帷幕。

这些年国家为了房地产市场软着陆,频繁出台调控政策。

2020年,更是出台了房地产市场的“三道红线”:

1、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2、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3、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根据三道红线的触线情况,又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

很不幸,恒大地产,三条全红。

不得不说,三道红线真是猛,直接施压各大房地产企业尽可能降低负债,去存量。

同时,又缩小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

更为不幸的是,随着2020年初全球疫情的爆发,更是给恒大集团雪上加霜。

疫情之下,断供潮不断,整个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房子“卖不快”了,无法快速实现资金回笼。

就算是降到8折,甚至是5折,人们在没工作的情况,没有钱也买不起或者不敢买呀。

如此,在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下,恒大集团爆雷也就在所难免。

恒大公告发出后,广东省人民政府立即约谈了中国恒大集团实控人许家印,并应恒大集团邀请派出工作组到恒大集团,督促推进企业风险处置工作,督促切实加强内控管理,维护正常经营。

银保监会宣称:恒大未能履行担保义务,不会对银行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证监会宣称:恒大集团风险事件对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外溢影响可控。

证监会甚至还称将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资金可用于出险企业项目的兼并收购。

虽然有政府以及政府机构出面表明态度和影响,而且目前恒大集团也并没有明确表示要资产重组或者申请破产,但是社会的担忧情绪弥漫,人们最担心的是种种迹象表明,恒大集团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往日的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房地产企业的危机,而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严冬已经到来。

《周易》坤卦初六的爻辞写道:“履霜,坚冰至”。

如果真到雪花全面崩塌的时候,受到最终伤害的还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当然这是指买了期房,未交付使用的人。)

他们可是掏空了六七八个钱包才凑足了一个房子首付,基本上都是血汗钱。

目前,恒大集团的一只破鞋子已经掉了,很有可能,其他的鞋子也会慢慢地掉下来。

毕竟恒大集团这艘大船的债务实在太高了,要接这样的盘,除了国家,没有几个企业能做到。

但问题是国家会接盘吗?恒大集团毕竟只是一个民营企业,生生死死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从广东省政府的表明来看,当务之急是稳定社会和人心,如此,恒大集团肯定还能再挺一段时间。

至于最后恒大事件结果会如何,我认为要相信国家会尽心尽力地处置,为老百姓维护公平正义与利益。

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事关千百万的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再补充一点额外的内容,从易经的角度看,2004-2023年是后天八卦的艮运,艮为山为大土,所以这二十年来房地产行业得运,而十分兴盛发达。

然而,随着艮运的即将结束,房地产行业必定会进入寒冬。




与其说买单,不如说最后无奈含泪吞下恒大这个恶果的:

1、广大购买恒大期房的小老百姓,他们钱、房两空,房子没拿到,还要背负巨额房贷;

2、供应商,网传恒大一张供应商拖欠工程款名单,大额的江苏某建设公司退钱上百亿元;

3、银行及相关第三方金融机构;

4、恒大员工及小规模投资者,投到恒大的理财拿不到,工资社保还拖欠。




最终老百姓买单




最终还是落坑的老百姓买单!不管是哪一个房开,,买房需谨慎,,擦亮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买单   中国人民银行   黄金时代   红线   房地产市场   债务   中国   房地产企业   老百姓   银行   项目   集团   公告   国家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