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或已具备长期向好的基础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国内延伸至国外的需求受到较大打击,棉价一路下跌,直到3月底触及历史低点,随后小幅回升,在12000元/吨附近长期震荡。国庆节期间,随着外盘在飓风影响下不断拉涨,节后跳空高开,最高上冲15300元/吨附近,随后下游订单热度下降,现货市场价格回归至14000-14500元/吨附近。近期,受国内宏观经济不断向好预期、海外货币刺激政策预期,整体市场偏暖的氛围之下,郑棉获得支撑,震荡上行,存在长期向好基础。

郑棉或已具备长期向好的基础

USDA12月报告中美国和全球产量及期末库存大幅下降

USDA报告中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环比调减390万包,原因是产量减少和消费量增加。全球棉花产量调减220万包,原因是美棉产量大幅调减,同时印度和巴基斯坦产量减少了50万包,而且其他国家也有小幅调减。全球消费量调增160万包,为1.156亿包,同比增长13%。印度消费量调增100万包,中国调增50万包,巴基斯坦和泰国也有相应调增。全球棉花进口量调增30万包,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增加完全抵消了孟加拉国、泰国和印尼的减少。全球期末库存预计为9750万包,同比减少190万包。

美国方面,美国棉花产量和期末库存环比下降,出口量调增。美棉产量调减110万包,主要原因是得州产量减少90万包,美国国内消费量没有变化,出口量调增40万包,为1500万包,原因是全球消费和美棉出口数据上升。美国期末库存环比调减150万包,为570万包,库存消费比为33%,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

整体看,USDA在基于宏观经济复苏、消费回调的基础上,上调了全球消费量,同时针对美国的恶劣天气和低于同期的优良率,下调了美棉的产量,符合市场预期。

国内棉花产量基本稳定,国储库存低位运行

根据中国棉花网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棉花平均单产130.2公斤/亩,同比增长6.9%;按监测系统调查实播面积4568.2万亩测算,预计总产量595.0万吨,同比增长1.8%。国内新年度棉花总产量预计593.15万吨,同比增1.26万吨。新疆方面,在全疆面积预期持平至略减2-3%的基础上,北疆略有减产,南疆预期丰产,整体产量相对于去年519万吨的产量基数,有增无减。由于新疆继续实行18600元/吨目标价格补贴,新疆棉花种植意愿稳定,若无重大天气灾害,我国棉花产量基本稳定在590-600万吨水平。当然,每年4-5月份棉花种植季节,对天气的炒作时有发生,投资者可以考虑适当把握。

国储棉方面,自2014年抛储以来,进程显著,当初1300万吨的库存,目前估计国内棉花仅剩100万吨左右的水平,考虑到国家在不断通过进口美棉、巴西棉,对国储库存进行补充,预估目前国储棉储备维持300万吨左右水平。由于国储棉库存量已经降至国家安全警戒线(450万吨)以下,而且2020/21年度的收储因内外价差过大而尚未启动,因此低库存水平的国储将进入适当调节市场供应的常规阶段,同时给予棉价低部支撑。

郑棉或已具备长期向好的基础

海外疫情严峻影响需求复苏节奏,疫苗研发进展仍需关注

海外疫情的控制难度超预期,导致秋冬到来之际,欧盟疫情二次爆发,美国感染人数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海外经济复苏的步伐。经历了2020年一年新冠疫情爆发影响需求的逻辑,市场对于海外疫情升温的边际影响在减弱,转而对疫苗研发的关注。我们需要关注到,即使例如辉瑞等医药企业在疫苗研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距离临床和推广仍需要一段时间。后期需要关注海外疫情的恢复节奏,海外经济恢复进程影响海外需求复苏节奏,其中涉及海外纺织品需求复苏,我国纺服出口美国占比达15.6%,欧盟占比达17.3%,如果2021年海外纺服需求能够逐步恢复,那么对棉纺产业链价格的提升,是重要的支撑点。

RCEP协定签订,利多我国对日纺织品出口

RCEP协议的最大意义在于中日首次间接建立的自贸区关系,日韩也是首次。对于棉纺方面来看,协议是利多我国对日本的纺织品出口。2019年,日本排在美国、越南之后,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第三大出口国。去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对日本市场的出口额为16.5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量的6.1%。我国对日出口的主要纺织商品包括包装用纺织品、非织造布、安全气囊以及毡布/帐篷,这四大产品占我国纺织业对日出口总额的64.7%。

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60%左右。RCEP协议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再次稳定了我国是纺织大国的地位,后期若再面临欧美对纺服的制裁,我国将有更多办法整合产业链,来减小外界对我国纺服产业链的打击。

郑棉或已具备长期向好的基础

总体来看,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整体或仍旧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不过美棉新年度出口大幅好转,印度收储,巴基斯坦仍需要进口弥补国内缺口,美棉长期存在利好性支撑。国内方面,当前市场棉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纱线、坯布库存下降,但产成品库存累积,短期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不改,但是拉长周期看,基于宏观经济不断恢复、海外货币刺激政策预期以及拜登上台后中美关系相对趋于平稳预期,棉花具备长期向好的基础。未来中美贸易问题、海外疫情仍需继续关注。(农产品期货网分析师王琪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巴基斯坦   消费量   美国   疫情   棉花   期末   纺织品   产量   库存   需求   海外   我国   基础   国内   全球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