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普遍性发放现金”的做法可能会让西方国家上瘾!

自疫情发生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有了一个显著的实质性的变化。代表事件就是美国的特朗普政府以及新上台的拜登政府普遍性地给美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发放数目不少的现金。虽然只是为了应对疫情,但这本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的调整。这种调整,可能将会给美国的社会经济及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现在美国政府直接给民众普遍性地发放大量现金,与以往的货币放水的性质完全不同。最先的货币放水是将政府部门的债务货币化,相当于直接给政府部门发钱。后来的“量化宽松”将企业的债务也货币化了,相当于直接给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发钱。现在更是给居民部门也直接发钱了。似乎一切靠发钱就能解决问题。

通过给民众普遍性地直接发放现金来调整收入分配的思想在西方早已有之,这种思想的主流是“无条件基本收入”的设想。这种思想的后面还有“现代货币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一旦有所效果,肯定会引来其它西方国家的跟风。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原有的福利制度在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功能大为弱化,社会贫富差距开始快速扩大。“全民无条件基本收入”的设想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种设想在西方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美国政府普遍性地发放现金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这种设想的实践。

西方国家经济对货币放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其病根在于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广大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相对经济增长极其的缓慢,由此形成了巨大的“需求缺口”。这一缺口很难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弥补。

货币政策只是将将来的需求转移到现在和将国外的需求转移到国内,并不能产生新的需求。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将来需求缺口也会越来越大,这样需求缺口就永远无法被弥补。西方发达国家都是高收入国家,其外需的扩大只能依靠科技的进步。通过货币政策将国外需求转移到国内,只会压抑国内的需求,并不能增加新的需求。受“小政府主义”的影响,西方国家政府的公共消费和投资需求规模过小,也无法弥补需求缺口。

由于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通胀长期难以提振,印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钱是个好东西,人人都喜欢,能印多少自然就要印多少。因而,货币放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放水的规模越来越大。

先前西方国家大量货币放水,直接给政府和企业部门发钱,由于存在巨大“需求缺口”,难以提振通胀。现在直接给居民部门发钱,当广大普通民众的消费需求因此被刺激起来以后,需求缺口将可能会被有效弥补,通胀很可能会被提振起来。

美国“普遍性发放现金”的做法可能会让西方国家上瘾!

但是如果收入分配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即使靠发钱暂时能够得到弥补,需求缺口也永远都不能被消除。

靠发钱能有效改善收入分配吗?一个人年收入十万,一个人年收入一万。这两个人,每人发十万,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是几乎被消除了?年收入一万的这个人靠的是劳动收入,年收入十万的这个人靠的是资产收益。每人发十万,钱多了,资产没有变多,如果资产也没有发生转移,最终收入差距不是还会扩大至以前一样?

设想在沙漠中,极其缺水,而水资源又被少数利益集团所垄断,水被卖上天价。人们需要付出极为艰辛的劳动才能换取一点水以维持生命。政府给每个人都发放大量现金,就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吗?钱发得再多,不是最后还是落入了垄断水资源的利益集团口袋中?

政府需要怎样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呢?向垄断集团无偿征收一部分水资源,免费派送给每个人。这样水的价值就会降低,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这样垄断利益集团依靠水资源所能攫取的剩余价值就会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就会降低。

如果政府不能从根本上去降低住房、教育、医疗等资源和服务的价值,发再多的钱又如何能解决高房价、高医疗费、高学费的问题呢?如何能从根本上改善收入分配呢?

如果收入分配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即使靠发钱能够暂时弥补一下需求缺口,但是最终需求缺口还是会扩大,之后就需要发更多的钱来弥补缺口。

总之,照此路走下去,西方国家货币放水和发钱的药是不可能停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普遍性   美国   美国政府   现金   人年   通胀   水资源   上瘾   缺口   政府部门   货币政策   民众   货币   做法   收入   需求   政府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