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发达国家都没法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我们能怎么办?

低出生率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正在面临着这一问题。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也在不断降低之中,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也将面临出生率过低的问题。

所有发达国家都没法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我们能怎么办?

出生率低“经济”真的是主因吗?

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人口出生率过低,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只有找出最根本的原因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出生率过低的问题。

有人会说,问题不是明摆着的吗?生活压力大,养育成本高,人们生不起养不起,出生率自然就低了。

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通过补贴生育的办法能够将生育率提高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上。是因为补贴的力度还不够吗?

生不起养不起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的哪个时期都存在,但是人类还是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繁衍至今。在现代社会里,经济越来越发达,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难道反而会因生不起养不起而走向亡种亡国?

生育成本过高是会导致生育率出现下降,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同样也会造成生育成本的提高。以前大多数家庭都生育5、6个小孩,想在生育成本方面高投入也没能力。现在大多都只生育一两个,自然可以在生育的成本方面投入高一些。那么,到底是生育成本过高导致了低生育率,还是低生育率导致了高生育成本呢?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点难解!

西方发达国家的出育率开始出现急剧下降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发达各国大力推进福利国家建设的时期。那时,西方国家的普遍性福利远高于现在,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远小于现在的中国社会。人们也并没有发现当今世界,福利水平越高,生育率就越高。因而,生育率快速下降与高房价、高医药费、高学费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与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所有发达国家都没法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我们能怎么办?

生育率过低,是人口自身再生产出了问题。人口自身再生产的生产力水平,不仅仅与经济有关,还与人口自身再生产的生产方式有关,与“婚姻”有关。

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采用“群婚”的方式来进行人口自身再生产。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出现剩余,出现了一男一女暂时同居的对偶婚。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以后出现了妇女单方面专一的专偶婚。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了对性、对婚姻的严厉控制。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才有了一夫一妻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婚姻形态的变化,实质上是为了适应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人口自身再生产。

在原始社会时期,实行大家庭公有制经济,对于人口自身再生产最大的威胁是“血亲相奸”,只有采取族外群婚制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血亲相奸”。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出现了“对偶婚”。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对偶婚演变成为妇女单方专一的专偶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妇女被剥夺了参加社会公共劳动的权利,妇女普遍无法脱离婚姻关系而独立生存,所以这一时期的专偶婚非常的牢固。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有相当多的妇女能够脱离婚姻而勉强独立生存以后,婚姻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的不稳定。如果出现了低结婚率和高离婚率,就会对人口自身再生产造成极大威胁。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低结婚率和高离婚率必然会带来低生育率。因为如果妇女脱离婚姻都很难独立生存长久,那就别想妇女能脱离婚姻独自生育子女了。因而,结婚率越低,离婚率越高,妇女的“有效生育期”就越短,生育率就会越低。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由于高死亡率,必须保持相当高的生育率才能保证种族的繁衍延续。如果因低结婚率、高离婚率造成生育率出现大幅下降就会有亡族亡种的危险。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东西方社会都出现了对性的严厉控制,妇女的性关系被严格控制在婚姻关系以内,以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性。

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社会涌现出“性解放”思潮,婚姻关系的稳定性被打破了,结婚率不断降低,离婚率不断提高,妇女的“有效生育期”大为缩短,与此同时生育率也出现了急剧下降。

随着西方的“性解放”思潮的扩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生育率因此而下降。人们可以发现,现在高生育率的国家基本上都集中在非洲,而非洲的离婚率是极低的。

所有发达国家都没法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我们能怎么办?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结婚率出现了快速下降,离婚率在快速攀升,妇女的“有效生育期”在急剧缩短。如果能够想办法延长妇女的“有效生育期”,自然能从根本上提高生育率。

北欧国家的生育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急剧下降以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了显著的回升。对于北欧生育率回升,西方专家总结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性的地位和保障提升,说白了就是鼓励非婚生育。

在北欧,最近二十年来非婚生子的比例非常高。丹麦一项统计表明,2010年后出生的婴儿中,有超过35%都是非婚生子,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稳定的非婚同居关系。

当我们真的需要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时,如果我们能对非婚生育有更多的宽容,甚至是鼓励,那对于提高生育率肯定是非常有效的。

近些年我国的江浙地区悄然兴起了“两头婚”。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两头婚对于延长妇女的“有效生育期”是有利的。也许,这也为我们将来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指出了一条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生育率   婚生子   北欧   出生率   原始社会   离婚率   社会经济   急剧   生产力   发达国家   妇女   人口   时期   成本   婚姻   水平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