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随着最新规模的披露,中国公募基金界又出了一件大事,继张坤之后,诞生了第二位千亿段位的基金经理-刘彦春。

巧合的是,刘彦春和张坤一样,同样爱买白酒和消费类的股票。最近这些年,刘彦春的业绩有目共睹,自然算得上是顶级水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彦春在博时基金长达8年的时间里,业绩做的并不好,甚至可以用惨来形容。

因此,对于刘彦春的争论也比较大,那么,刘彦春究竟是什么水平呢?算得上大宗师,或者九品高手吗?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先看一下刘彦春的战绩,不过要分两个阶段,景顺时期和博时时期。

我们先来说说好的一面

截止到2021年4月23日,刘彦春一共管理6只基金,总规模1015亿。

在2020年底,刘彦春基金规模还只有783亿的时候,全年为投资者赚了差不多288亿,其中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一只基金就赚了138亿。这只基金也是刘彦春的代表作,从2015年开始管理。近些年,刘彦春的业绩非常生猛,即便和公募一哥张坤比也不落下风。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刘彦春真正单独管理基金要从2016年开始,所以我拉个了从16年到现在的业绩排名,回报超过300%的有8只基金,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刘彦春管理的,而且回报都超过400%,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以378%的涨幅排到第四。2020年刘彦春6只基金的平均回报是89.1%,2019年有业绩的4只基金平均回报是72.5%,刘彦春旗下的6只基金,总回报最差的景顺长城绩优成长位于市场前10%,而最好的鼎益混合甚至在前0.1%。这个数据有多牛我也不必多说了,甚至比坤坤、兰兰和蔡蔡还要好。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刘彦春进攻的时候绝对是把好手,那防守能力如何呢?

2018年平均回撤19.6%,跑输了市场平均的13.9%,在整个景顺时期,刘彦春的最大回撤大多在30%左右,这点还是非常厉害的。在2021年的震荡下跌中,2到3月份,是刘彦春的基金要比同类和沪深300下跌更快,不过在最近的反弹中,又把业绩迅速拉起来了。

唯一的瑕疵是景顺长城内需贰号2018年的亏损高达24.8%,不过这只基金是刘彦春当年2月份才接手,来不及调仓换股也是一个原因,其他几只基金的亏损也只有15%左右。整体上来说,如果用业绩回报来看,景顺时期的刘彦春几乎可以用完美形容,吊打市场上的其他基金经理。

因此市场给予刘彦春的荣誉也是不少的,4个金牛奖,4个明星基金奖。但是对于基金界的诺贝尔奖,晨星基金奖,刘彦春却并没有获奖,最好的成绩是提名奖,而同为景顺长城的刘苏却拿过晨星奖。这其实就是刘彦春的一个隐患,或者叫不好的地方,我们放到下面说。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刘彦春的博时时期算得上出师不利,所谓的皇帝怕见老街坊,不过我们也得拿出来说一说

刘彦春1976年出生,毕业于北大,2002年踏入社会,2006年到2014年在博时基金工作。

第一次管理基金是在2008年7月,是博时新兴成长,大家看这个时间点应该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对,金融危机。当年何肖颉离职,刘彦春和另一个新手李培刚可以说接了一个锅,历经6124点的历史高峰后,大盘从接手时的2700多点一路跌到1700多点。这只基金一下子亏损了50%,不过在随后的2009年,博时新兴成长强力反弹了74%,这只基金的命运其实就是玩冲浪,随后的几年里一会大涨一会大跌,最终的收益也很凄惨。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2011年初,刘彦春接手了博时第三产业,不再担任新兴成长的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这只基金的时间是2010年8月到2014年6月,并且很长一段时间是单独管理。任期回报只有-3.2%,不过这个回报并不算很差。同区间内不少基金都是赔的,大盘点位从2630点跌到了2048点,沪深300更是从2900跌到2100点。

2011年和2012年刘彦春管理的博时第三产业排名位于市场的前10%,还因此获得了2012年的金牛奖。但是随后的两年又排在了后30%区间,整体一算下来业绩平平,还跑输了市场平均。这种大涨大跌的现象在博时时期的刘彦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主要还是他的选股风格造成的。

刘彦春2008年牛市结束后来博时接了个盘,2014年黎明之前在最低点2100点的时候离开,完美错过了两轮牛市,不过更搞笑的是刘彦春离职后,一直到2015年1月份才新东家上班,4月份才管理新基金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这个时候大盘都快5000点了,两头都没抓住。

有时候真是感叹命运不济,或者压根就是和博时八字不合吧,刘彦春来到景顺长城后就顺多了,真是起了个好名字。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很多人批评刘彦春在博时基金的业绩很差,客观地讲,我觉得他这一时期的表现是及格的。刘彦春并不是赚不到钱,而是赚的钱总会亏回去。

这就要说到他的选股风格问题了

刘彦春在博时时期基本上就奠定了现在的风格,偏好大盘股和消费股。

2008年接手的第一只基金,博时新兴成长,就重仓了金融地产以及大型国企码头铁路等等,而像茅台格力等消费股也出现在了前十大持仓里,不过这一时期刘彦春的持股还比较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只有30%多,龙头效应还不够显著。

相对而言,刘彦春单独管理的博时第三产业更能代表他的风格,金融股权重下降,消费股比例较大,整个2011和2012年茅台酒几乎都是第一大重仓股,占比超过9%,五粮液汾酒也榜上有名,前十大重仓股也来到了50%左右,买龙头买消费的风格逐渐形成,而且刘彦春的换手率极低,通常情况下不到200%,像茅台、格力、宇通、天士力、恒瑞医药等等,拿两三年都不换,而且还都是重仓。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只基金前两年业绩很好,而13.14年当市场风格切换到小盘股行情的时候,博时第三产业的业绩就大幅度落后了行业平均了。这一点和朱少醒类似,就是不轻易更换自己的持仓风格,不去猜市场,也不管风格轮动。所以后果也非常类似,就是回撤很大。

不过转入到景顺长城之后,刘彦春的投资理念更加成熟,对于回撤的把控要好很多。2016年和2018年的下跌幅度基本上和市场平均持平,这点要好于朱少醒。现在刘彦春的策略是坚持自下而上,挑选具有成长性的公司,高位持仓,股票比例基本在94%,前十大重仓股70%以上,甚至比张坤还激进。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同时他也不择时,换手率已经压倒150%左右了,和张坤持平,如果从持股上看,几乎张坤和刘彦春已经傻傻分不清楚了。

以前张坤白酒的比例更大一些,刘彦春则从大消费入手,选择面更广,但是2021年一季度,两人对市场的观点产生了分歧,刘彦春加仓了白酒,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茅五泸合计29%,而张坤减持了白酒,五粮液加茅台占比18%,泸州老窖跌出了前十大持仓。谁走对这步棋还有待验证。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总的说来,刘彦春优点是:

1、业绩优秀。

年化30%的战绩,放到全市场也没几个对手,绝对的得分好手,而且有的基金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接手的,近年来又提升了防守技能,如虎添翼。

2、固定的风格,明确的投资思路。

从2008年的博时时期,刘彦春的风格就很明确,这么多年也基本没怎么变,让投资者看懂基金经理在干嘛?这点非常重要。

3、从业时间。

2002年从事投资,已经将近20年的经验,对市场的认知和经验不是小鲜肉能比的。

缺点是:

1、业绩不连贯

刘彦春之所以没拿到晨星奖,我觉得这是重要原因。职业生涯被切成前后两段,而且业绩表现悬殊,这是个硬伤。

2、回撤大

虽然能够好于同类,但是和同时期的张坤比,刘彦春的回撤控制能力还是差了一些。

3、未知性大

刘彦春业绩很牛,但都是15年之后,大盘消费股飙升,并且持续好几年。而这恰好是他的风格。如果风不往这个方向吹呢?13/14年博时时期的刘彦春失败了一次,下一次风格切换是什么后果呢?而且刘彦春虽然从业时间虽然长,但是07年和15年两轮牛市都错过了,当下次大牛行情来临,他表现如何?这一切还未可知。


第二个喝酒的千亿基金经理,刘彦春算得上大宗师吗?

对于刘彦春的整体评价,在风格相近的领域内,我认为稍逊于张坤,强于胡昕伟,但绝对算得上顶流,不过投资风格过于集中冒进,未知因素还有不少,可以配置少量仓位,当成主食风险极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换手率   晨星   多点   基金   长城   茅台   宗师   牛市   白酒   大盘   业绩   时期   平均   风格   经理   时间   财经   市场   刘彦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